基础强化自考专业(学前教育)真题及答案(名师系列)_第1页
基础强化自考专业(学前教育)真题及答案(名师系列)_第2页
基础强化自考专业(学前教育)真题及答案(名师系列)_第3页
基础强化自考专业(学前教育)真题及答案(名师系列)_第4页
基础强化自考专业(学前教育)真题及答案(名师系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专业(学前教育)真题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1、(单选题)属于个人体育游戏的是()。

A.找朋友

B.跳皮筋

C.吹泡泡

D.小兔找山洞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

)分钟左右。

A.15分钟左右

B.3~5分钟左右

C.20分钟左右

D.10分钟左右

正确答案:D

3、(单选题)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时应遵循______原则。

A.教育性

B.发展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我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是()。

A.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B.游戏为主

C.保教结合

D.品德教育

正确答案:C

5、(单选题)为了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创造力思维的环境,教师可以采取()。

A.头脑风暴法

B.内容新颖化

C.内容精深化

D.讨论法

正确答案:A

6、(单选题)亲子游戏的早期阶段和启蒙阶段是()

A.1岁前

B.6岁前

C.婴儿时期

D.幼儿时期

正确答案:C

7、(单选题)幼儿园的总结分为全面工作总结、单项总结或专题性总结,其划分的维度是()

A.按时间划分

B.按部门划分

C.按程度划分

D.按内容划分

正确答案:D

8、(单选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两个子领域,分别是人际交往与()

A.人际互动

B.社会归属

C.群体化

D.社会适应

正确答案:D

9、(单选题)脊椎的骨化完成,脊柱才基本定型的年龄为()。

A.幼儿后期

B.小学生期

C.生殖系统发育时

D.青春期末

正确答案:D

10、(单选题)幼儿园的园舍应设在()

A.商业区

B.居民区

C.铁路附近

D.工厂区

正确答案:B

11、(单选题)不同形状的塑料片,在“小吃店”中幼儿把它们当作“货币”,在“娃娃家”中把它们当作“馒头”。这种材料属于()。

A.成品材料

B.创造性材料

C.角色标识材料

D.半成品材料

正确答案:B

12、(单选题)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很多,其中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是()

A.菌苗

B.免疫血清

C.疫苗

D.类毒素

正确答案:B

13、(单选题)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应由______规定”,这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

A.政治

B.政府

C.国家

D.法律

正确答案:B

14、(单选题)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的标志着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阶段的法规是()

A.《学前教师资格条例》

B.《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发展意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正确答案:D

15、(单选题)在幼儿园评价活动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两者之间是()。

A.相互分离的

B.相互统一的

C.相互对立的

D.相互包容的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分)1、(多选题)评价者在建立教育成果评价的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___

A.一致性

B.精练可行性

C.学术性

D.可测性

正确答案:ABD

2、(多选题)民办学校的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A.聘任和解聘校长;

B.修改学校章程和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

C.制定发展规划,批准年度工作计划;

D.筹集办学经费,审核预算、决算。

正确答案:ABCD

3、(多选题)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是()。A.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B.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C.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D.是学校教育的奠基和准备阶段正确答案:ABC4、(多选题)儿童美感发展过程大致经历的阶段有()

A.无意识反应

B.有意识反应

C.模仿表现

D.有意识表现

正确答案:ACD

5、(多选题)在我国境内设置幼儿园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实体要件:()

A.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必须有合格的教师、保育、医务人员C.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保育教育场所及设施、设备等D.必须有必备的办园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正确答案: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三、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分)1、(填空题)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2、(填空题)多通道知觉主要指()、()、()之间的联合。

正确答案: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

3、(填空题)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观察法分为____和____。

正确答案:自然观察法、实验观察法

4、(填空题)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正确答案:探索、嬉戏

5、(填空题)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正确答案:帕登

四、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分)1、(判断题)婴幼儿冬季户外锻炼应该戴帽子。

正确答案:

正确

2、(判断题)健康就是身体无疾病。

正确答案:

错误

3、(判断题)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正确答案:

正确

4、(判断题)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

正确

5、(判断题)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

正确答案:

错误

五、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70分)1、(问答题)试述学前儿童手、行走动作的发展。

正确答案:从出生后第三个月起,一种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开始了。第五个月,形成了运动表象,使动作带上了一定的随意性,开始把手当作认识的器官来感知外界事物,喜欢碰触面前的玩具和物体。在6个月左右,形成了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从此手眼,即触觉和视觉形成协调运动。1岁左右,抓握动作接近完成。此后,学会各种复杂的动作。

儿童3个月开始能翻身,6个月能坐,8个月在学会翻身、坐起的动作后逐渐学会了爬行,9个月左右又学会了扶物站立,1岁左右儿童能扶物行走,是儿童学习行走的最佳时期,13、14个月,能独立行走,身体各部分不协调,易跌倒;经练习,逐渐协调,走路姿势自然。约2岁,婴儿开始掌握行走的技巧,在平坦的道路上能行走自如。同时学会了上下楼梯、台阶,单足站立,横走后退,跨越简单的障碍物。

2、(问答题)运用分析方法来分析研究的文字资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在运用分析方法来分析研究的文字资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必须有总体目标和整体观念,不能为分析而分析;(2)分析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来进行,而且在确立分析标准时应考虑如何有助于认识事物的内在特点或本质属性;(3)分析应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3、(问答题)简述格塞尔成熟势力说包括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格塞尔收集每一个年龄的儿童典型行为,归纳他们的成长趋势,总结出“行为剖面”,从中总结出五个重要观点:

(1)遗传基因决定着儿童发展的顺序。

(2)发展的性质。

(3)发展的原则。

(4)行为模式与个别差异。

(5)育儿观念。

4、(问答题)结合实例论述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导。

正确答案:(1)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幼儿的知识准备、活动前的场地、器材和备置和布置,幼儿及场地的安全、卫生工作等。

(2)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和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中去,在开展活动时有一定的灵活性。采用多种指导方式,既面向全体,又应注意个体差异,做好个别教育。

(3)控制好活动时间。一般小班为15-20分钟,中班为20-25分钟,大班为25-30分钟左右。

(4)重视在活动中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发展,既锻炼幼儿的身体,又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等。

(5)注意做好活动后的复习辅导和检查评价工作,总结经验教训。

5、(问答题)儿童语句发展的大致规律是什么?

正确答案:①句型从简单到复杂

②句子结构和词性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

③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④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6、(问答题)在泥工活动中,学前儿童可以学习哪些基本技法?

正确答案:P118泥工基本技法有:团圆,搓长,压扁,捏,挖,嵌接、分泥、伸拉。

7、(问答题)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

正确答案:无意想像(不随意想像)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像。幼儿的想像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像。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幼儿的想像常常没有自己预定的目的。在游戏中想像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例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像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像去当小学生。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像活动。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想像的主题往往是从看到别人所画的或听到别人所说的而产生。正因为如此,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像的主题常常雷同。如果要求幼儿在活动开始前想像活动进行的目标,幼儿园小班儿童往往不能完成任务。他们不知道自己将创造什么形象。幼儿往往是在行动中看到了由自己的动作无意造成的物体形态,才能想像出自己所作产品的意义。比如,一位4岁幼儿绘画时,无意中画了个圆圈,一看很像面包,于是,便高兴地说:“啊呀,我画了个大面包,真香真好吃!”

(2)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幼儿想像进行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因此,想像的方向常常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像的主题容易改变。比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煞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3)想像的内容零散:

无系统由于想像的主题没有预定目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像的内容是零散的,所想像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的联系。幼儿绘画常常有这种情况,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先画了“海军”,然后又画了一把“牙刷”,显然是一串无系统的自由联想。

(4)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想像往往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只满足于想像进行的过程。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乍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实际听起来毫无中心,没有说出任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可是,讲故事者本人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孩子也津津有味,这种活动经常可以持续半个小时以上。他们都随着这种零乱的情节进行想像,感到满足。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想像也是如此,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样又画一样,直到把整张纸画满为止,甚至最后把所画的东西涂满黑色,自己口中念念有词,感到极大的满足。幼儿在游戏中的想像更是如此,游戏的特点是不要求创造任何成果,只满足于游戏活动的过程,这也是幼儿想像活动的特点。

(5)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