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近代报刊的诞生与发展第1页,共21页。第一章近代报刊的诞生与发展
在古代新闻传播活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16世纪的欧洲出现了手抄小报和新闻书。它们的出现,是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向近代新闻事业的重要过渡。第2页,共21页。一、手抄小报发源地:意大利的威尼斯(原因);内容:商品行情、交通信息(船期等);政局变化、战争消息、灾祸事件等。发行:新闻屋;格塞塔(Gazzetta);扩散:意大利起源;欧洲各国先后出现;实物:现在维也纳图书馆还收藏有”富格尔商业通讯”共27册(1588-1605年)。第3页,共21页。
二、新闻书(16世纪逐渐定期化)
新闻书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发源地是16世纪初的德国、尼德兰;16世纪中期前后英法意墨西哥也出现了。内容:大多为重大事件的报道;新闻性很强;销售:多在书店、集市或街头出售;定期新闻“书”(新闻性的印刷品):16世纪后期逐渐出现的。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专门汇编半年之内大事、半年一期的出版物;法兰克福一年两度的博览会上,也《博览会编年表》出售;局限性:多为编年表式的月刊、半月刊;刊期不太稳定。第4页,共21页。
三、手抄小报与新闻书出版的意义
手抄小报和新闻书是近代报刊的雏形,在相当长时间内并存发展。它们的出现,使绵延了千百个世纪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①大众化:新闻传播的规模扩大了,从面向特定的传播对象转而面向整个社会了;②专业化:社会上出现了专门采集和公布新闻的机构,行业队伍逐渐形成了。第5页,共21页。从定期报刊到日报:近代新闻事业的
正式诞生进入17世纪,手抄小报逐步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步定期化;随着出版周期的缩短,就出现了新闻性较强的周刊或周报,即定期报刊;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第6页,共21页。一、定期报刊产生的条件政治经济的剧烈变动使社会的信息供给和需求持续增长;物质条件,主要是印刷设备的改善;关键因素:邮政事业的发展,使每周投递一次成为可能。第7页,共21页。二、最早出现定期报刊的国家“报纸首先在那些权力薄弱或者统治者较为宽容的地方兴起来。前者如德国,当时四分五裂为许多弱小的公国;后者如低地国家。”最早的定期报刊出现在德国(1609年,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第8页,共21页。三、早期定期报刊的蔓延及特点蔓延:英国的《每周新闻》(1621);法国的《公报》(1631);瑞士(1610),奥地利(1620),丹麦(1634),意大利(1636),西班牙(1641),瑞典(1645)。特点。
1、形式不一:有书本型的,有单张的;
2、内容大致相同:开始只登载国外新闻;后增加了为政府所认可的国内新闻与言论;
3、新闻采集:主要依靠新闻信。第9页,共21页。
四、日报的出现
德意志地区:最早的日报诞生于该地区。《新到新闻》(1650年)、《莱比锡新闻》(1660年出版,1663年改出日报);英国:《每日新闻》(1702年,伦敦);法国:《巴黎新闻》(1777年,巴黎);美国:《宾夕法尼亚晚邮报》(1775年,费城)。第10页,共21页。五、定期报刊和日报的出现标志着
近代新闻事业进入了初创阶段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的问世到日报的陆续创办,是近代新闻事业的初创阶段;特征是:
1、报刊从书籍中分离了出来,形成独立的报业。
2、报纸和期刊分流,形成报业的两个分支。
3、报纸具备了散张、两面印刷、分栏编排的形式,内容有了新闻、评论、广告三个部分。期刊还保留着装订成册的传统,但类型丰富了(时政性、科学性、文艺性等)。近代最早的杂志:1665年法、英出版的《学者杂志》《皇家学会哲学汇刊》;第11页,共21页。六、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1.社会需要:新闻事业诞生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正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兴起过程中整个社会对新闻信息的大量需求,直接催生了近代新闻事业。社会需要包括:经济方面、政治方面。2.社会可能:仅有需要是不够的,还要有满足需要的条件。就在社会需要增长的同时,有关的社会和物质条件也在发展。这些条件有:印刷与造纸工业日益发展、交通与邮政事业日趋发达、人口集中的城市逐步增多。第12页,共21页。新闻事业诞生在封建社会后期,又与资产阶级的经济要求、政治要求息息相关,因而遭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敌视与压制;它们千方百计的阻挠信息的传播。早在手抄小报时期,当传播内容由一般商业信息扩展到社会政治、宗教问题后,就遭到了封建势力的迫害(16世纪就有多起手抄小报的传播者被罗马教廷处死);印刷传播问世后,各国封建王朝更是严加管束。但近代报业仍在陆续问世,这是由历史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在新闻事业的初创阶段,封建统治者的压制与反压制相伴而生,直到封建统治退出历史舞台。第13页,共21页。第一节近代新闻事业概说一、近代新闻事业的概况时间:17世纪到19世纪末的300年;内容:主要是报业;扩散范围:兴起于欧洲与北美,在欧美壮大后再扩散到其他地区;阶级属性:资产阶级报刊(近代报业的主体);封建报刊(近代报业诞生之初出现);无产阶级报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中、后期出现)。第14页,共21页。近代新闻事业的概况功能:在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服务;在政治上,开始是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工具,后来又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产生模式:主要有两种,即英法美式和德意日式。发展历程: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是紧密相联、交互作用和同步前进。第15页,共21页。二、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轨迹(1)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压制;(2)在资产阶级革命进行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大量出现;(3)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报刊成了统治工具,成了新的舆论工具:
A、以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政党报刊的特点)
B、政党报刊与非政党报刊并存发展的阶段;
C、商业报刊随着经济的繁荣而发展,并成为报业的主体。第16页,共21页。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轨迹(4)在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后期,各国都出现了无产阶级报刊:
A、无产阶级报刊的三个发展阶段(工人报刊、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无产阶级政党报刊);
B、无产阶级报刊的成长道路充满了艰辛与曲折;
C、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与资产阶级报刊相比较:办报宗旨、内容、活动、体制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第17页,共21页。三、工业革命对近代报业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各国经济飞跃发展,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因之更加密切,人们对他国的信息需求大增;工业革命需要大量产业工人,从而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人口的集中、城市化的加快,社会的信息需求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急需大量管理人才与技术工人),于是国民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墨的平民形成了新的读者群;第18页,共21页。三、工业革命对近代报业的影响工业革命使通信、印刷、交通等行业有了新的进步,也出现电报、电话、轮转印刷机、火车、轮船等新事物。这就使采集、传递、印刷、发行新闻的速度更加快捷和便利,从而直接推动了近代报业的成熟。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因此大增。报纸因此能够经济自主(更新设备、扩大再生产),能够吸引了更加的资金和人才;工业革命后,阶级力量发生了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有更多的政治权力,逐步成长的无产阶级要求改善民主权利,从而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也使得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第19页,共21页。“独立报纸”是工业革命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吊灯采购合同范本
- 餐饮培训外包合同范本
- 饭店旧货回收合同范本
- 饭店门店转让合同范本
- 鱼油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签订安全责任合同范本
- 粮食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线下签售协议合同模板
- 联营返利协议合同范本
- 绿化工程队合同协议书
- 餐饮行业劳动合同(标准版)
- 项目施工人员岗前培训与考核方案
-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培训课件
- 垂直大模型技术规范报告
- 2025年冠脉介入培训试题及答案
-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记录表附填报说明(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及《固废法》)
- 2024-2025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共和国勋章课件
- 2025年度考研政治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八套)
- 2025河南省农副产品销售合同
- 心肺功能康复训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