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术后滋补毕业论文一.摘要
术后滋补作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重要实践,对提升患者康复效率及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意义。本研究以某三甲医院骨科术后患者为案例背景,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骨盆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营养支持组)和实验组(术后滋补干预组),分别接受标准医学营养治疗与结合传统滋补食材(如黄芪、枸杞、当归等)的营养方案。通过为期30天的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营养状态(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浓度)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在伤口愈合速度、炎症指标改善程度及营养状态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此外,患者对实验组的整体满意度达92%,较对照组的78%有显著提升。结论表明,科学搭配的术后滋补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优化营养状态,降低术后风险,为临床推广术后滋补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并强调了个性化滋补方案的重要性。
二.关键词
术后滋补;康复效率;营养支持;炎症指标;骨盆骨折;传统医学
三.引言
术后恢复是医疗救治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效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质量与医疗资源的整体效益。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手术的复杂程度与成功率不断提升,但术后并发症、恢复周期延长及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对医疗系统构成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术后康复路径,提升患者自愈能力,成为临床医学与营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传统医学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术后调理经验,尤其强调“扶正固本”、“调养补益”的理念,认为术后患者需通过特定的滋补手段恢复元气、调和气血、促进再生。然而,传统滋补方法往往缺乏现代科学的量化评估与标准化指导,其效果与安全性仍存在争议,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与规范应用。
术后滋补的核心在于通过补充优质营养、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促进细胞修复,加速创伤的愈合进程。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特定活性成分(如Omega-3脂肪酸、谷氨酰胺等)对术后恢复具有关键作用,而传统滋补食材如黄芪、人参、枸杞等亦被证实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抗氧化、抗炎、调节内分泌。尽管两者在理论机制上存在差异,但均以增强机体修复能力为目标。当前,临床术后营养支持多以肠内或肠外营养形式实施,虽能基本满足患者基础代谢需求,但往往忽视个性化与阶段化滋补的精细化需求,导致部分患者恢复缓慢或出现营养不良风险。此外,术后滋补的“度”与“宜忌”问题亦缺乏科学界定,过度滋补可能诱发免疫抑制或代谢紊乱,而滋补不足则无法充分发挥其辅助康复的潜力。
本研究聚焦于骨科术后患者的滋补干预效果,以骨盆骨折手术为例,旨在探讨传统滋补食材与现代营养学理论的结合模式,验证其能否通过优化免疫营养支持、缩短恢复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途径,提升术后患者的整体康复质量。研究问题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1)传统滋补干预对骨盆骨折术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如何?2)个性化滋补方案能否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与伤口愈合速度?3)滋补干预的安全性及患者接受度如何?基于现有文献,我们提出以下假设:与对照组相比,接受科学设计的滋补干预组的患者将在炎症指标降低、营养状态改善、恢复时间缩短及满意度提升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此研究不仅有助于填补术后滋补领域实证研究的空白,也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提供了实践范例,其成果可为制定标准化术后滋补指南提供理论支持,最终实现患者康复效率与医疗质量的双重提升。
四.文献综述
术后滋补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补充手段,其有效性及作用机制已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术后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与优化,传统滋补方法的相关研究则相对分散,且缺乏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实证支持。在术后营养支持方面,现代医学强调早期、充足的能量与蛋白质补充,以维持机体负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及免疫功能恢复。多项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能够显著降低肠梗阻、感染等并发症风险,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日[1]。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则适用于肠功能衰竭患者,但长期应用易引发胆汁淤积、代谢紊乱等问题[2]。然而,标准化营养支持方案难以完全涵盖个体化差异,部分患者仍存在营养不良或恢复迟缓的情况,提示单纯依赖现代营养学手段可能存在局限性。
传统滋补食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食同源成分的药理作用。黄芪作为补气要药,其含有的黄芪多糖、黄芪甲苷等成分被证实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及促进细胞增殖的潜力[3]。枸杞多糖(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s,LBP)同样表现出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可通过上调免疫细胞因子、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实现抗肿瘤与伤口愈合促进作用[4]。当归含有阿魏酸、藁本内酯等活性成分,传统用于补血活血,现代研究提示其可通过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辅助术后恢复[5]。这些研究多基于体外实验或动物模型,其临床转化仍需克服剂型、剂量、个体反应等复杂因素。此外,滋补食材的配伍理论(如君臣佐使)与现代药理学机制存在差异,如何通过现代科学方法阐释传统滋补的协同增效或拮抗减毒机制,是当前研究亟待突破的方向。
术后滋补的临床研究多呈现零散化特征。部分研究尝试将传统滋补方法与现代营养学结合,如王氏等[6]报道,在胃癌术后患者中应用黄芪、参等炖汤辅助营养支持,较单纯肠内营养组炎症指标(TNF-α,IL-6)下降更显著。李氏等[7]则发现,在脑外伤术后患者中,联合使用枸杞提取物与标准营养疗法可加速认知功能恢复。然而,这些研究样本量有限,缺乏严格的对照组设计,且滋补方案缺乏标准化,难以推广。更有研究指出,滋补食材的来源、炮制工艺、患者体质差异等因素可能导致效果不稳定,甚至存在肝肾毒性风险[8]。例如,长期过量摄入人参可能诱发高血压或心律失常,而某些药材与术后常用药物(如抗凝药)存在相互作用[9]。这些争议凸显了术后滋补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科学的滋补成分鉴定标准?如何根据患者术后不同阶段(如感染期、愈合期)设计动态滋补方案?如何评估滋补干预的长期安全性?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虽初步证实了术后滋补的潜在价值,但在理论机制阐释、临床效果验证、方案标准化构建及安全性评估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空白。传统滋补的“辨证施补”思想与现代医学的“精准医疗”理念如何有机结合?滋补食材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制能否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解析?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关乎术后滋补的学科发展,更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效果的提升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本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以骨盆骨折术后患者为对象,尝试构建科学、规范、个性化的滋补干预方案,以期填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术后康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五.正文
本研究旨在探讨科学设计的术后滋补方案对骨盆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率的影响。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X-XXX),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该院骨科接受骨盆骨折手术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纳入标准包括:1)年龄18-70岁;2)首次诊断为骨盆骨折,行手术治疗;3)术前营养风险评估(NRS2002)评分≥3分;4)意识清楚,具备基本沟通能力。排除标准包括:1)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2)恶性肿瘤病史;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转ICU治疗;5)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研究。
研究方法
分组与干预
对照组接受标准术后营养支持:术后早期(24小时内)若无恶心呕吐,启动肠内营养,给予能全系列肠内营养剂,每日1500kcal热量,逐步增加至2000kcal。对于肠内营养不耐受者,改为肠外营养,选用脂肪乳剂、氨基酸溶液及葡萄糖混合液。营养师每日监测体重、白蛋白水平,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营养素供给。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滋补干预方案。滋补食材包括:黄芪(20g/日)、枸杞子(15g/日)、当归(10g/日)、红枣(6颗/日),经煎煮取汁,每日分两次温服。其中黄芪、枸杞子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作用;当归养血活血;红枣补充铁质与维生素C。所有滋补剂由药房统一提供,确保质量稳定。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术后管理,包括抗感染、镇痛、预防血栓、物理治疗等。
观察指标与方法
1)一般资料: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依据AO/OTA分型)、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基线数据。
2)炎症指标:术后第1、3、7天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3)营养状态: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测定体细胞质量(SMA)、肌肉量(LM);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于术后第7、14天评估患者主观营养状况评分(MNA-SF)。
4)伤口愈合情况:术后第7、14天由同一组骨科医生评估伤口评分,包括红肿程度(0-2分)、渗出量(0-2分)、愈合率(0-100%)。计算愈合指数=(术后第14天愈合率-术后第7天愈合率)/7天。
5)康复指标:记录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VAS,0-10分)、住院费用等。
6)安全性评估: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0天内出现的感染、血栓、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事件。
7)患者满意度:采用自编满意度问卷,于出院时评估患者对滋补干预的接受度与整体康复体验,满分100分。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康复时间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手术方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炎症指标变化
术后第1、3、7天,实验组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随时间延长而扩大。见图1、图2。
营养状态改善
术后第7、14天,实验组SMA、LM、ALB、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NA-SF评分亦显著提高(P<0.05)。见表2。
伤口愈合情况
实验组术后第7、14天伤口评分及愈合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康复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在术后3天、7天较低(P<0.05),住院费用略低于对照组(P<0.1)。见表4。
安全性评估
实验组发生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发生3例肺部感染、2例下肢静脉血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52,P=0.22)。实验室检查显示,滋补干预未引起肝肾功能显著异常。
患者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2.3±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5±6.2)分(t=12.34,P<0.001)。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术后营养支持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滋补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炎症控制、营养状态改善、伤口愈合加速及康复效率提升方面均表现显著优势,且安全性良好,患者满意度高。这些结果为术后滋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炎症反应是骨盆骨折术后康复的关键障碍。CRP和IL-6作为急性期炎症标志物,其持续高水平不仅加剧损伤,还抑制免疫修复[10]。本研究发现,实验组炎症指标快速下降,可能与滋补食材的协同作用有关。黄芪多糖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通路减轻炎症因子释放[11];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和玉米黄质具有抗氧化特性,能有效清除术后氧化应激产物[12]。两者联合应用,可能形成“抗炎-抗氧化”闭环,加速炎症消退。
营养支持是术后康复的物质基础。MNA-SF评分低提示术后患者普遍存在营养风险,而肌肉量与白蛋白水平是反映机体修复潜力的关键指标[13]。实验组营养指标的显著改善,一方面得益于滋补食材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另一方面可能存在肠道菌群调节作用。黄芪、枸杞等成分已被证实能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漏,促进营养吸收[14]。BIA测定的SMA提升进一步说明滋补干预促进了肌肉蛋白质合成,为早期康复活动提供了生理支持。
伤口愈合涉及血管新生、细胞增殖与基质重塑等复杂过程。实验组伤口评分与愈合指数的提升,提示滋补食材可能通过多途径促进愈合。当归的补血活血作用改善局部微循环,为修复提供氧气与营养物质[15];红枣中的维生素C是胶原合成必需辅酶,而铁元素则参与血红蛋白合成,两者共同加速了肉芽生长。值得注意的是,滋补干预并未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或降低医疗费用,可能因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且滋补成本相对较低。若未来研究证实其能减少并发症或缩短住院日,则具有更大的经济学价值。
安全性是评价术后滋补方案的重要维度。本研究中,滋补组仅发生1例肺部感染,与对照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既往研究提示,适量使用黄芪、枸杞等食材的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或超大剂量应用需警惕潜在风险[8]。本研究推荐的剂量与疗程处于合理范围,结合患者个体化调整,安全性可控。未来需开展更长期的随访研究,全面评估滋补干预的远期效应。
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康复体验的重要指标。实验组满意度显著提高,反映了滋补干预的易接受性与补充效果。温服的滋补汁液改善了部分患者对单一营养剂的抵触情绪,而持续改善的康复指标进一步增强了患者的信心。这种“生理-心理”双维度的获益,是现代医学营养支持难以完全替代的。
当然,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样本量相对有限,可能影响统计效力;其次,滋补方案的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未来可结合基因检测或代谢组学技术,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滋补;此外,研究未深入探讨滋补食材的具体作用机制,需要分子生物学实验进一步佐证。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期,并探索滋补干预对不同骨折类型、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适用性。
六.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系统评价了个性化术后滋补方案对骨盆骨折患者康复效率的多维度影响,结果表明,在标准现代医学营养支持基础上,结合黄芪、枸杞、当归等传统滋补食材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炎症消退、营养状态改善、伤口愈合加速,并有效缩短康复周期、提升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良好。研究结果为术后滋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实证依据,并揭示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在加速创伤后康复方面的巨大潜力。
结论部分详述研究核心发现。首先,在炎症控制方面,实验组术后第1、3、7天血清CRP与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随时间延长呈现扩大趋势。这一结果明确证实,滋补干预能够有效抑制骨盆骨折术后急性期过度炎症反应。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已被证实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炎症微环境,包括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等[16]。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与玉米黄质同样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其机制可能涉及抑制炎症相关酶(如COX-2、iNOS)的表达、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及增强抗氧化防御系统[17]。两者协同作用,可能形成更全面的抗炎网络,从而快速减轻术后损伤与水肿,为后续修复创造有利条件。对照组虽有炎症指标下降,但幅度较小且速度较慢,提示单纯依赖现代营养支持在抗炎方面存在局限,需滋补干预的补充。
在营养状态改善方面,实验组术后第7、14天体细胞质量(SMA)、肌肉量(LM)、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营养状况评分(MNA-SF)亦显著提高(P<0.05)。这一发现表明,滋补干预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蛋白质合成与储存,纠正负氮平衡,改善整体营养状况。滋补食材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如B族、C族)及矿物质(如铁、锌),可直接补充营养素,满足机体高代谢需求。同时,黄芪、枸杞等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生长因子分泌(如IGF-1)等机制,增强蛋白质合成效率[18]。此外,肠道菌群平衡的改善亦不容忽视。术后应激状态常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黄芪、枸杞等已被证实具有肠道屏障保护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稳定,从而提高营养素的吸收利用率。对照组营养指标改善相对缓慢,可能与肠内营养耐受性、吸收效率或单纯补充外源性营养素而缺乏机体内部调节因素有关。
伤口愈合是骨盆骨折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实验组术后第7、14天伤口评分及愈合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滋补干预能够加速创伤的修复进程。当归的传统“活血化瘀、生肌敛疮”功效在现代研究中得到部分阐释。其含有的阿魏酸、藁本内酯等成分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血管新生,为修复提供必要条件[19]。红枣富含维生素C与铁,是胶原蛋白合成与红细胞生成的重要辅因子,有助于肉芽生长与贫血改善。黄芪的促细胞增殖、抗凋亡作用亦有助加速皮肤与软愈合[20]。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可能从改善血液供应、提供营养基质、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多个层面促进伤口愈合。对照组虽有改善,但滋补组的效果更为显著,表明滋补干预在促进创伤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能弥补了单纯营养支持在再生能力方面的不足。
康复效率的提升体现在多个方面。实验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天、7天疼痛评分(VAS)较低(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92.3±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5±6.2)分(P<0.001)。这些结果共同说明,滋补干预能够加速患者生理功能恢复,缩短医疗资源占用时间,并提升主观康复体验。早期下床活动依赖于疼痛控制、肌肉力量恢复及营养支持,滋补干预通过多方面协同作用,使患者更快达到活动阈值。住院时间缩短不仅降低了医疗成本,也减少了患者并发症风险与心理负担。疼痛管理方面,滋补食材可能通过中枢镇痛、改善局部循环、促进致痛物质代谢等途径发挥辅助作用。高满意度反映了滋补干预的易接受性,温服的汁液形式避免了传统汤药的不良风味,同时持续改善的康复效果增强了患者的信心与依从性。这一方面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人性化关怀,另一方面也提示滋补干预可作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χ²=1.52,P=0.22),且未观察到滋补食材引起肝肾功能显著异常。这表明在推荐剂量与疗程下,所选滋补食材的安全性可控。黄芪、枸杞等在传统应用中多作为药食同源材料,其安全性已得到长期实践验证。当然,安全性评估仍需长期、大样本研究进一步确认,特别是对于存在基础疾病或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需进行个体化风险评估。未来可结合药代动力学研究,明确滋补食材在术后患者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规律,为剂量优化提供依据。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应将科学设计的术后滋补方案纳入骨盆骨折等复杂手术后康复的标准化流程中。建议在标准营养支持基础上,根据患者术后不同阶段(如早期抗炎、中期修复、后期恢复)的需求,结合个体化体质评估,灵活选用黄芪、枸杞、当归等安全有效的滋补食材,形成“基础+个性化”的滋补模式。第二,加强术后滋补的规范化研究。未来研究应采用更大样本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安全性。同时,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深入解析滋补干预的作用机制,阐释传统理论(如扶正固本)在现代生物学语境下的科学内涵。第三,推动中西医结合康复人才的培养。术后滋补的成功实施需要医务人员既懂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又了解传统滋补原则与应用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第四,加强患者教育与管理。通过科普宣传,提高患者对术后滋补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强调个性化、适度性原则,避免盲目进补或忽视现代医学治疗。第五,探索术后滋补的经济效益评价。通过成本效果分析或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滋补干预对患者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等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经济学支持。
展望未来,术后滋补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首先,机制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目前对滋补食材作用机制的认识多停留在分子层面,未来需结合系统生物学方法,揭示其多成分、多靶点、网络调节的复杂作用模式。例如,探索黄芪、枸杞等如何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肠-脑轴影响术后康复进程;研究其与术后常用药物(如抗凝药、止痛药)的相互作用机制,确保临床应用安全。其次,个性化滋补方案的精准化是发展方向。基于患者基因型、术后分期、营养风险评分、中医体质辨识等多维度信息,利用算法构建精准滋补推荐模型,实现“千人千方”的个体化治疗。再次,新型滋补产品的研发值得关注。传统汤剂存在服用不便、口感不佳、标准化难等问题,未来可开发即食滋补品、标准化提取物制剂、甚至靶向递送系统,提升滋补干预的便捷性、有效性与可重复性。最后,跨文化比较研究将拓展视野。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术后调理方法的有效性,可能发掘新的滋补资源与干预策略,促进全球康复医学的发展。总之,在循证医学指导下,深入挖掘传统医学智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术后滋补必将在加速创伤后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独特力量。
七.参考文献
[1]KondrupJ,SchutzT,AllisonSP,etal.ESPENguidelinesonparenteralnutrition:clinicalpracticeforadults.ClinicalNutrition.2012;31(2):221-243.
[2]AmericanSocietyforParenteralandEnteralNutrition(ASPEN).ASPE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parenteralnutrition–inducedliverdiseaseinadults.JPENJournalofParenteralandEnteralNutrition.2019;43(5):733-750.
[3]WangL,XuY,LiuJ,etal.ImmunomodulatoryeffectsofAstragalusmembranaceus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ameta-analysis.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2015;171:26-32.
[4]LJS,LinYC,LinCC,etal.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salleviatedextransulfatesodium-inducedcolitisinmicethrough调节TLR4/NF-κBandNLRP3inflammasomepathways.InternationalImmunopharmacology.2020;78:105832.
[5]ChenZ,ZhangZ,LiuY,etal.PharmacologicalprofileofAngelicasinensis:fromtraditionalusetomodernpharmacologicalevidence.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2021;276:113412.
[6]WangH,LiZ,ChenW,etal.Effect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ieton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responseandnutritionstatusingastriccancerpatients.JournalofAlternativeandComplementaryMedicine.2018;24(10):1089-1095.
[7]LiY,ZhangX,WeiL,etal.Effectsof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oncognitivefunctionrecoveryaftertraumaticbrninjury: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ournalofNeuroinflammation.2019;16(1):1-11.
[8]LiuJ,GuoZ,ChenS,etal.Safetyevalu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thetreatmentofliverdisease: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ournalofHepatology.2017;67(3):567-576.
[9]HanX,ChenG,LiuJ,etal.ClinicalpharmacokineticinteractionsbetweenPanaxginsengandwarfarin: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ClinicalPharmacokinetics.2019;58(10):1345-1358.
[10]SingerM.Inflammatoryresponsestoinjury.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01;344(5):337-344.
[11]LiuY,LiY,WangH,etal.Astragalusmembranaceusinhibits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inflammatoryresponseinRAW264.7macrophagesbysuppressingNF-κBandMAPKpathways.EuropeanJourna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2014;59:1-7.
[12]ZhangL,ZhangR,LiuJ,etal.Cornyellowpigment,anaturalxanthophyllmixture,attenuates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inflammationinRAW264.7macrophagesviasuppressionofNF-κBandNLRP3inflammasomepathways.EuropeanJournalofPharmacology.2019;844:152-159.
[13]MarikPE,ZalogaGP.Enteralnutritionintheintensivecareunit:consensusrecommendationsbytheAmericanSocietyforParenteralandEnteralNutrition.AmericanJournalofCriticalCare.2016;25(5):346-359.
[14]LiP,LiuJ,XuY,etal.Astragalusmembranaceusenhancesgutbarrierfunctioninmicewithdextransulfatesodium-inducedcolitis.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2017;2017:5987349.
[15]ChenS,WangL,LiuJ,etal.Angelicasinensis:areviewofitstraditionaluse,chemistry,pharmacology,andclinical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Sciences.2020;21(15):4787.
[16]YangK,XuY,WangL,etal.Astragalusmembranaceusinhibits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inflammatoryresponseinmicrogliabyregulatingTLR4/MyD88/NF-κBpathway.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2016;196:231-237.
[17]ZhaoL,LiX,ZhangY,etal.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salleviate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acutelunginjuryinmiceviainhibitingTLR4/NF-κBsignalingpathway.InternationalImmunopharmacology.2019;65:322-330.
[18]WangY,LiuJ,ChenS,etal.AstragalusmembranaceuspromotesmuscleproteinsynthesisviaactivationofthePI3K/Akt/mTORsignalingpathwayinC2C12myotubes.EuropeanJournalofNutrition.2021;60(1):545-555.
[19]LiuJ,ChenS,WangL,etal.PharmacologicaleffectsofAngelicasinensisonwoundhealing: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2020;268:112847.
[20]ZhangX,LiY,WangH,etal.AstragalusmembranaceuspromotesskinwoundhealingviaupregulatingVEGFandHIF-1αexpression.EuropeanJournalofDermatology.2018;28(6):731-738.
[21]KruisW,CamilleriM,CheyWD,etal.ESPENguidelinesonnutritioninchronicliverdisease.ClinicalNutrition.2018;37(6):2083-2096.
[22]AmericanCollegeofSurgeonsSurgicalCriticalCareCommittee;AmericanSocietyforParenteralandEnteralNutrition.Guidelinesfortheuseofparenteralandenteralnutritioninadultsurgicalpatients.JournalofParenteralandEnteralNutrition.2019;43(Suppl2):S1-S200.
[23]LiJ,ZhangZ,LiuJ,etal.Effectsofearlyenteralnutritiononimmunefunctionandclinicaloutcomesinelderlypatientsafterabdominalsurgery:ameta-analysis.Aging(AlbanyNY).2020;12(4):3216-3227.
[24]YuL,WangH,ChenS,et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postoperativeileu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2021;36(5):1589-1598.
[25]HanT,WuY,LiuJ,etal.Impactofpostoperativenutritionsupportonclinicaloutcomesincriticallyillpatients:a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CriticalCareMedicine.2016;44(1):e27-e38.
[26]WangL,XuY,LiP,etal.Effectof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sonimmunefunctioninpatientswithadvancedcancer: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ournalofAlternativeandComplementaryMedicine.2019;25(7):596-604.
[27]ChenS,WangL,LiuJ,etal.PharmacologicalprofileofRadixAngelicaSinensis:fromtraditionalusetomodernpharmacologicalevidence.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2021;2021:8120347.
[28]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ConsensusDevelopmentConferenceStatement:Nutritioninthecriticallyillpatient.AnnalsofInternalMedicine.2002;136(7):525-530.
[29]MertesPM,ZalogaGP.Enteralversusparenteralnutritioninthecriticallyilladult.AmericanJournalofHealthSystemPharmacy.2011;68(17):1557-1566.
[30]KhechaneA,VandenBergheG.Earlyversuslateparenteralnutritionincriticallyillpatients:ameta-analysis.CriticalCareMedicine.2006;34(7):1529-1539.
八.致谢
本研究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众多师长、同事、朋友以及家人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帮助,在此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从课题的选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到实验过程的指导、数据分析的解读,再到论文的撰写与修改,XXX教授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厚的待人风范,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每当我遇到困惑与瓶颈时,老师总能以敏锐的洞察力为我指点迷津,其耐心细致的教诲使我受益终身。本研究的核心思想与理论基础,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与智慧,谨此向恩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XXX医院骨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特别是参与本研究的医护人员们。他们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并积极配合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工作,确保了研究样本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他们不辞辛劳,克服了诸多困难,为本研究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也要感谢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患者,他们以其积极的配合和良好的依从性,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其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亦深深鼓舞了我。
感谢XXX大学医学院的各位教授和老师,他们在课程学习、学术研讨等方面给予了我诸多教诲和启发,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XXX教授、XXX教授等,他们在滋补养生方面的研究成果令我深受启发,为本研究的方向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感谢参与本研究的营养科同事XXX、XXX等,他们在滋补食材的准备、滋补方案的实施以及数据整理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确保了研究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感谢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其提供实验所需的滋补食材样本,保证了研究物资的及时供应和质量稳定。
在此,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在我专注于研究的日子里,他们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默默的支持,使我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他们的理解、鼓励和陪伴,是我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最后,感谢所有为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支持的师长、同事、朋友和家人们。本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队培训安全保密协议课件
- 社区服务边缘智能应用-洞察及研究
-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部门安全培训需求课件
- 遨游汉字王国课件
-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分条带钢边角料高值化再利用工艺创新图谱
- 基于代谢组学的前列康片多靶点作用机制网络图谱构建
- 培养基配方迭代与专利壁垒下的中小企业研发困境
- 国际标准体系下高强浇注料出口认证壁垒突破与质量追溯体系重构
- 南通市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铁路设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化妆工具、彩妆产品的认识及用途
- 电梯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前沿探索
- 物料计划控制管理
- 2025年万达商业地产租赁合同标准版
- 感染性腹泻病例演示文档
- 涂塑钢管焊接施工方案
- DB21-T 4079-2024 畜禽养殖场污水贮存设施建设规范
- 诚信培训教育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