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人特性第1页,共53页。1、行人交通的定义与特征2、行人过街设计3、行人疏散设计4、行人事故预防5、儿童交通特点本节要点第2页,共53页。本课要点:一、主要概念:二、规律:行人交通的特征附:资料:1行人交通的定义2行人交通的特征3行人过街4行人疏散资料2-1: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深圳市政府,2010年资料2-2:都市里的步行族,深圳百公里和广州暴走族资料2-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步行专项,建设部,95年资料2-4:城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建设部,2013年资料2-5:中国式过马路的启示第3页,共53页。1、行人交通的定义:行人:步行前进的个人或人群。行人交通:行走在具体空间中、有一定目的地的行人交通。1)道路行人2)建筑物内部行人3)广场行人4)其它特定空间内的行人第4页,共53页。2、行人交通的特征(1)步速=步频*步幅(2)密度*速度模型1)步频: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走时跨步的次数(或双脚先后依次着地次数),步数/min;一般在80~150次/min之间,常用值为120次。2)步幅:又称步长,是指行人行走时每跨出一步的长度,cm或m。据北京市调查资料,我国行人步幅平均值约为63.7cm。第5页,共53页。3)步速:
行人在单位时间内所行进的距离,一般采用m/s、m/min或km/h表示。步速有男女老少之别,而且与步行道路特性也相关;如行人过街横道上的步速快于一般平路上的步速,平路上的步速又快于上坡路的步速等。设计时一般采用1~1.2m/s的步速。4)步速/步幅/步频的关系步速(m/s)=步频(次/s)×步幅(m/次)5)步速/步幅/步频的应用根据合适的步幅来设计楼梯阶级的高度宽度。第6页,共53页。2、行人交通的特征(2)密度-速度-数量-方向等密度:单位空间内的行人数量,人/平方米;数量:某截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行人数量,人/小时;方向:行人行走的方向。3、相关研究(1)普鲁士(Polus.A),等1979年,以色列:建立了步速与密度模型。人行道上行人的步速平均值在1.03~1.28m/s之间。步速随密度增大而下降。第7页,共53页。平均步速与平均行人密度的一元回归模型V=1.313-0.266d平均步速(m/s)平均行人密度(人/平方米)普鲁士(Polus.A),等1979年,以色列第8页,共53页。9(2)弗洛因(J.T.Fruin),1971,美国,博士论文《行人规划与设计》:提出了人行道服务水平划分建议值;研究了速度、流量、密度、行人占有空间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行人交通特征(Pedestriancharacteristics):步速、流量、密度、个人空间要求、步行时的注意力等。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年龄、性别、出行目的、教养、心境、体质等;环境因素:行人生活的区域、周围的环境、街景、交通状况等。第9页,共53页。1010服务水平流量(人/m·min)占有空间(m2/人)行人交通情况A≤30>2.3自由流B30~552.3~0.9行动受到限制;反向和横穿时严重地感到不方便C55~700.9~0.5受到限制,经常需要调整步伐有时只好跟着走;很难绕过前面慢行的人;反向走或横穿特别困难D≥70<0.5不稳定流动,偶尔向前移动;无法避免与行人相挤;反向和横穿行动不可能人行道服务水平第10页,共53页。1111因素步速个人空间行人注意力年龄
成年人1.0~1.3m/s之间,儿童随机性较大,老年人较慢成年人0.9~2.5m2/人,儿童要求比较小,老年人要求较大成年人重视交通安全,注意根据环境调整步伐和视线,儿童喜欢任意穿梭性别男性比女性快男性大、女性小大致相当出行目的工作出行,步速较快,生活出行较慢工作出行,注意力比较集中,反之注意力分散文化素养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一般要求高;反之则低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一般较注意文明走路和交通安全心境心情闲暇时步速正常,反之较快闲暇时个人空间要求正常,紧张时要求较小,烦恼时要求较大闲暇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反之较集中第11页,共53页。1212因素行人速度个人空间行人注意力街景街景丰富时速度放慢,反之速度加快
街景丰富时个人空间小,反之要求大街景丰富时注意力分散,反之集中交通状况拥挤时,速度放慢拥挤时个人空间变小拥挤时,注意力集中生活区域城里人生活节奏快,步行速度高;乡村人生活节奏馒,步行速度慢城里人步行时注意力比较集中,乡村人比较分散(3)李家伟,2011,中国,著作《行人交通》:论述了道路交通、交通场站以及大型活动场所等三类环境下的行人交通问题;研究了行人交通分析与预测、行人交通设施规划与设计、行人交通控制及安全保障、行人交通评价等问题。第12页,共53页。134、行人过街情况行人过街类型过街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行人过街的危险性使用人行过街横道的情况使用过街天桥和过衔地道的情况第13页,共53页。14①行人过街类型1)根据人数区分:
A.单人过街或结群过街;2)根据过街等待类型区分:等待:等待车流中出现足以过街的空隙,再过街。抢行:车流中没有可过街的间隙,行人抢行穿越。适时过街:恰巧车流中出现可过街的间隙,行人不需等待,即可过街。3)根据过街速度区分: A.均匀步速前进,B.中途停驻, C.中途加快,多半是过中线后放快脚步, D.中途放慢,多半是过中线后放慢步速。第14页,共53页。15②过街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汽车交通量、街道宽度和行人自身因素。交通量大,可穿越间隙少,只有等到变换信号灯时才可过街,因此等待过衔时间就长;反之等待时间短。街道宽,等待时间长;反之等待时间短。一般情况下,女性较男性等待时间长;年长者等待时间长;上下班途中等待时间短,非上下班时间等待时间长。第15页,共53页。16③行人过街的危险性与行人设施、过街人数、交通情况、行人自身等因素有关。人行横道上人多,驾驶员易提高警惕,故危险程度小;反之危险程度大。行人设施设计合理,过街的危险性较低;反之则高。第16页,共53页。17行人过街的示意图A.当前车停止时,行人开始过街。此时后车有可能会从停驻车的左侧通过,前车可能会挡住后车视线,致使后车超越前车继续行驶,与行人发生冲突。前车后车行人第17页,共53页。18B.行人过街时,根据左侧来车情况决定过街,同时要注意路中线另一边右前方的车辆动向,考虑跨过中线后的处境。行人右侧来车左侧来车资料2-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资料2-2: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深圳市政府,2010年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步行专项,建设部,95年资料2-3:城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建设部,2013年资料2-4:中国式过马路的启示资料2-5:深圳徒步百公里第18页,共53页。19④行人交通设施的设计(1)行人设施的定义:1)包括人行道、人行过街横道、专用行人过街信号、护栏、安全带、安全岛、行人过街地道与天桥、照明、法令等;2)在建筑物内部,应根据建筑规范,预留行人疏散通道。(2)行人设施的设计原则:分隔:分隔车辆和行人,或不同方向的行人;连续:行人能连续通行;便利:便于行人利用;舒适、环保等。第19页,共53页。道路交通的行人设施设计规定: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建筑物内部的行人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20页,共53页。21人行横道的使用情况部分行人为省时间,不使用人行横道,随意过街,带来安全隐患。据日本宇留野调查了3000人的情况,发现横道距过街地点在20m以内时,才为人们乐于使用。日本在1966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图方便的原因,60%的人不沿横道过街。此,横道设置的地点要经过选择,并对行人进行安全教育,同时采取一些措施,使过街人走横道。第21页,共53页。过街天桥和过衔地道的使用情况据调查,若行人沿人行横通过街和经天桥(或地道)过街用的时间大致相等时,约有80%的人喜欢使用天桥或地道。若经天桥(或地道)的时间大于直接过街时间时,使用天桥的人数下降。若经天桥(或地道)的时间超过直接过街时间一倍时,几乎无人愿意使用天桥或地道。使用天桥的人,安全感大为增加。第22页,共53页。5、行人疏散情况在建筑物内部或者大型活动现场中,会聚集大规模行人,如发生火警、地震、楼房塌陷等危险事件时,要注意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行人可及时疏散,预防发生踩踏事故,消防人员能及时救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23页,共53页。5、行人疏散情况消防通道: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被困人员疏散的通道,比如楼梯口、过道都安有消防指示灯。第24页,共53页。5、行人疏散情况踩踏事故:当行人队伍产生拥挤移动时,有人意外跌倒后,后面不明事故的人群依然前行、对跌倒的人产生踩踏,从而产生惊慌、加剧的拥挤和新的跌倒人数,并恶性循环的群体伤害的意外事件。第25页,共53页。6、行人事故(一)行人事故比例我国行人交通事故相当严重。上海市,1996年,交通事故总数20166起,交通事故总死亡784人,行人交通事故604起,占总事故数的3.0%,行人死亡人数l63人,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20.8%。2001年,交通事故总数42078起,交通事故总死亡1503人,行人交通事故1456起,占总事故数的3.5%,行人死亡人数265人,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7.6%。第26页,共53页。广州市:2003年,11565宗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行人的道路交通事故就有2733宗。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718人,行人450人,其中231名行人对事故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第27页,共53页。部分国家行人交通事故死亡率(%)第28页,共53页。2010年10月印度比哈尔邦欢度九夜节拥挤10人死亡2010年7月德国杜伊斯堡市音乐狂欢节拥挤至少18人死亡,80人受伤2010年3月印度北方邦60多人死亡,上百人受伤2010年2月马里通布图24人死亡,20多人受伤2010年1月印度西孟加拉邦人员拥挤登船至少7人死亡2009年9月巴基斯坦卡拉奇争抢免费发放的食物18名妇女和儿童死亡2008年7月尼日利亚争抢招聘职位至少30人死亡2006年12月巴基斯坦德拉加齐汗市婚礼现场火灾,引发拥挤22人死亡,30多人受伤2006年9月也门伊卜省至少51人死亡,238人受伤2006年2月菲律宾帕西格市至少73人死亡,342人受伤全球近20年重大踩踏事件第29页,共53页。2010年11月,柬埔寨送水节踩踏事件22日晚间,在送水节欢庆活动中,金边钻石岛一座斜拉桥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晚10时左右,当大批民众即将尽兴而归时,钻石桥身出现摇晃,人群恐慌起来,开始推搡拥挤,最终导致严重踩踏事件,375人死亡,755人受伤。第30页,共53页。2013年2月,湖北一小学倒塌造成多人伤亡老河口市一小学倒塌,4名学生当场遇难,18人受伤据通报,该校新宿舍正在建设中,一栋四层楼的综合楼被改造为临时学生宿舍楼。早晨6时左右,因值班老师张继辉、杜贵体没有按时打开一楼铁门,致使急于出门的学生们下楼时相互拥挤,将铁栅栏门挤开,之后发生踩踏事故。第31页,共53页。2009年12月,湖南湘乡校园踩踏事故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踩踏事故:21点30分,下晚自习的初中学生在下楼过程中拥挤踩踏,造成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当晚大雨,几千名学生在上晚自习。平时学校要求不同班级的学生下课之后都要从教学楼不同的四个出口出入,而每个年级都配有安全员。当晚下自习后,很多学生为了不想淋雨,就从离宿舍最近的楼梯口通过。楼梯口仅有1.5米宽左右,非常拥挤,引发踩踏事故。第32页,共53页。遭遇踩踏事件,应对方法: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在混乱的情况下,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但要远离玻璃窗。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被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第33页,共53页。遭遇伤亡行人,应对方法:1.一方面尽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第34页,共53页。校园疏散演练:预防学校的踩踏事件2008年吉安市师范附属小学火警疏散演习2008年南京市栖霞中学师生紧急疏散演练第35页,共53页。
(二)行人交通事故的时间和地点从事故发生的时间上看,行人交通事故一般多发生在交通最拥挤的时候,如上、下班高峰期。从事故发生的地点来看,多发生在行人较集中的地方,如街道出入口、交叉口和转弯等交通情况复杂的地点附近。据日本的统计,交叉口附近占41.8%,在路段上横穿过街的约占50.8%。我国一些城市的统计表明,行人交通事故发生在路段、过街道上要比发生在交叉口内多。如南京市1983年行人交通事故发生在交叉口的占27.8%,发生在路段行人道街道的占48.2%。另外,在人行横道上行人穿越道路过街的事故也很高。第36页,共53页。
(三)事故按年龄的分布日、美统计规律相似,65岁的老人占死亡率最大,其次为14岁以下的儿童和45~64岁的人。老年人心身机能已呈衰退,儿童因身心机能尚未成熟,故事故死亡率大。中国行人事故年龄特征:北京市:1982年交通事故死亡414人,88个老年人,占21.3%;1983年交通事故死亡490人,91个老年人,占18.6%。上海市:2000年交通事故死亡1493人,60岁以上老年人240个,占16.1%;2001年交通事故死亡1503人,65岁以上老年人195个,占13.0%。第37页,共53页。日本行人伤亡事故的年龄分布(1973年)第38页,共53页。《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人优先≠行人可乱穿马路为了图方便,不少人宁愿“横行”街头,不走人行横道(天桥),违章穿越马路、翻越封闭护栏。有人认为是道路设计不合理。比如某大型交叉口,四个转弯处均设置了一个安全岛,走到路对面要经过两个安全岛,历时10分钟,有哪位行人能忍受如此漫长的等待?有人说是红绿灯设置问题。比如在中山五路解放路路口的华联商厦从南往北走,一次绿灯的时间居然只够到达中间的安全岛。更多的人认为行人缺乏安全通行意识是最根本的问题。第39页,共53页。第40页,共53页。第41页,共53页。8、儿童交通特点汽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X年会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
- 2025年全科护理学院校全科护理常规操作规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功能评定操作技能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检验医学检验技术规范操作考核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科心理疗法应用与病例讨论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血液科学科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免疫学自身免疫病诊疗策略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班级课件
- 新质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 空气能设备监理细则
- 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
- 保险反思心得体会(10篇)
- 哈工大版理论力学课件
- 常见鸟类图鉴
- 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15篇(word文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马工程课件01第一章
- GB/T 36713-2018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 GB/T 17769-1999航空运输集装器的管理
- 药品注册审评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机器人常用手册-系列中文版-epx2900a00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