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及提升建议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10000字(论文)】_第1页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及提升建议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10000字(论文)】_第2页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及提升建议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10000字(论文)】_第3页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及提升建议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10000字(论文)】_第4页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及提升建议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及提升建议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目录TOC\o"1-3"\h\u8388一、研究概述 215207(一)概念界定 2107121.同伴交往 2136112.同伴交往能力 36705(二)文献综述 3300361.国内研究现状 3101672.国外研究现状 324020(三)研究方法 4188481.问卷调查法 4148552.观察法 4294103.访谈法 431184二、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 58566(一)调查问卷设计 516991(二)调查过程 528802(三)问卷调查结果 527183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总体发展水平 532872.不同性别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差异分析 525096三、大班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问题分析 69836(一)大班幼儿同伴交往技能不足 623306(二)大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冲突较多 63780(三)不同性别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差别大 729530(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积极性不足 710937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问题原因分析 123686(一)教师缺乏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视 131123(二)教师对于幼儿同伴交往冲突的处理方法不完善 17291(三)不同性别幼儿的成长发育存在差异 120805(四)家长对幼儿同伴交往需求的忽视 230544五、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建议 28487(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幼儿交往理念 221551(二)教师利用积极策略介入幼儿冲突 323584(三)加大关注男性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32336(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31701结语 47691参考文献 121012附录 2摘要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儿童由个体向社会化逐步过渡的一个重要表现,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同伴交往能力”“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分别是指交朋友的能力、维系朋友关系的过程以及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本课题旨在分析幼儿园大班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现状,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找出了其问题所在,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以期对提高幼儿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提供理论借鉴。关键词:交往能力;同伴交往;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儿童由个体向社会化逐步过渡的一个重要表现,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构建社交关系、增强社交能力。本课题旨在分析幼儿园大班儿童之间朋友关系的现状,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找出了其问题所在,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以期对提高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能力提供理论借鉴。在幼儿的成长发展历程中,当孩子踏进幼儿园的大门,甚至比踏进幼儿园还要早,幼儿和同辈之间开始有了联系和沟通,层次上的关系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交往对象渐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幼儿人际关系已不仅仅限于对父母或者其他抚养人之间的依附,慢慢地转入了伙伴间的互动。在幼儿园的沟通中,孩子们开始试图自主交流,开展社交活动,以及交流活动中,逐渐开始培养社交人格,并形成了自身交流特征,幼儿通过同伴交往,逐步认识并确立了合作,竞争的社会规则,发展个性,达到社会化。这时同伴交往能力能够促进幼儿对认真群体,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早期同伴交往在儿童早期对晚期社会适应有预测功能,结果发现,这方面的能力对于其升入小学以后的社会发展具有长久的作用,因此,这一阶段对于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研究与探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研究概述(一)概念界定1.同伴交往相关学者把社会权力与社会地位相同或者相近的个人相互称为"同伴。国内学者张文新认为,同伴应该具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体之间有互动交流,二是在个体之间社会认知能力不相上下。按照以往的界定,本论文,同伴就是年龄、在社会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程度上没有太大差异的儿童。"交往"就是人通过语言或者其他表征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在这个意义上说,同伴也就是人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媒介。在心理学家看来,交往有两种类型:直接语言沟通与心理接触[1]。《心理学大辞典》将双方之间的语言与肢体交流行为来促进情感的方式确定为交往。综上所述,本文讨论的"同伴交往"即年龄段相近,社会地位相近,心理发展水平接近的两个儿童,通过语言等信息交流,对对方产生影响。2.同伴交往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培养起来的一种社会技能与策略、在交往过程中处理问题和其他一系列技能的总称。本研究参考了张元关于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方面的阐述,把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看成是处于儿童相交的全过程,幼儿所形成的社会能力,包括打开社交、在交往中表达与理解、化解矛盾冲突能力强。这三个概念之间密不可分,但是又存在许多不同[2]。同伴交往是幼儿在与其他身份相近的人通过交流成为朋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锻炼了自己交朋友的能力,与别人形成了朋友关系,这个过程是对幼儿能力的直接表现。(二)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学者针对幼儿交往开展研究工作,但是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对相关概念进行确定,讨论交流幼儿往活动的内涵。在后续的研究中,由于社会整体对幼儿非常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幼儿园同伴交往的研究正在快速崛起,并且比之前的更加深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中,学者庞丽娟就提出同伴提名法的方式,在实验中将被试年龄下移至幼儿阶段,通过用此方法测量幼儿的同伴交往,并详细阐述了它的原理和实现,在研究工具的支持下,我国同伴交往能力呈现剧烈多样化,就同伴交往的种类特征而言,同伴交往的涵义和同伴交往关系的影响因素等等内容上,都有了突破性进展,还有学者关注环境对幼儿有关能力的影响,让同伴交往的理论落地教育实践。现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进行了研究,已步入多元阶段,全球化新时期,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也对同伴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后续需要通过开展实验法、观察法等方式来全面考察与评价儿童同伴交往。2.国外研究现状同伴关系与互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研究主题。随着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理论的迅速发展,有关同伴关系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国外通过开展实验的方式来确定幼儿社会行为,并且已经提出多种测试方法,提升幼儿认知研究的深度[3]。皮亚杰的研究就认为,同伴间良好的互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能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发展,是孩子走向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道路。20世纪60年代进入经济危机之后中,在这段时间不少父母为提高确保家庭收入,开始陆续让幼童上幼儿园。这种做法使得幼儿园的入园年龄提前,并且直接增加了幼儿在幼儿园中待的时间。这种亲也就使得幼儿与同伴之间接触的时间开始提升。这种情况使得同伴交往又引起学者的关注。学者哈瑞斯的(Harris,1998)发表的《教养的假说》便予以承认,儿童所处家庭环境不会长期影响其心理特征的发展,正是儿童和伙伴们共同拥有的环境,对于他们个性的形成将起到长期的促进作用。Rubin,K.H(2017)则认为,文化价值上的转变,使儿童在彼此交往,保持友谊等方面出现差异。总之,探究幼儿同伴关系,国外研究体系比较成熟,特别是随着有关概念化研究的深入,人与人之间的同伴关系种类、对特征与含义的理解已经比较精确。(三)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A幼儿园进行了研究调查,问卷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固定的问题调查不同对象的想法,映射社会面貌,收集了可靠数据。研究中从A幼儿园发放问卷50份,其中只有2份无效,之后还对20名家长进行了访谈,在对数据整理分析后发现:女孩子的能力比男孩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更加明显。家庭都会对幼儿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非独生家庭中幼儿能力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生存的环境会造成幼儿能力的差异[4]。2.观察法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父母起着决定作用,更是陪在幼儿园身边最为直接的存在,为深入了解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和环境影响因素,本文以20名的父母为观察对象,包括父母在大班幼儿园中的表现及语言表现等,父母对于可能会影响具有幼儿成长的环境因素进行思考。3.访谈法在收集调查问卷的同时,本文采用访谈法,进行父母指导下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状况调查,把握父母是否知道同伴能力对于子女的意义,例如“您是否积极参与孩子的交流?”,“您是否了解同伴交往能力?”等等有关问题。二、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一)调查问卷设计结合当前A幼儿园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环境,制定调查问卷(见附录)。(二)调查过程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调查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100%。(三)问卷调查结果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总体发展水平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过四个维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幼儿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水平最高。但同时也可以观察到社交主动性与社交障碍两个维度的方差都比较大、得分稍逊于其他维度。其结果就表明少数幼儿在交往时出现害怕的情绪,容易在沟通中出现逃避和其他的社交障碍[5]。本次研究最终的调查统计结果将会以答案赋分制进行计算,最终获得的幼儿交往能力具体表现如表1.表1交往能力得分汇总表(满分值:100分)语言水平非语言水平社交主动性社交障碍979490822.不同性别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差异分析同伴交往能力在性别上存在的明显差异,相对于男幼儿而言,女幼儿较容易启动社交,与伙伴相处时表现得主动积极。男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比女幼儿低,交际中易发生争抢、喧闹的攻击行为。在社会知觉上男幼儿比女性幼儿更加敏感,对周围事物更为关注。性别不会影响到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力,男,女幼儿在语言及非语言能力方面均可达到良好程度。在性别因素影响下,男幼儿比女幼儿更能理解他人,并且对别人的看法也更加宽容。在不善交往或有交往障碍的人当中,男女所占比例是差不多,男幼儿不因社交不积极,亲社会行为较少,出现较多社交障碍。女儿由于在交往方面表现得比较积极,友好,从而赢取了更多接触同伴的机会,获得了积极的体验,由此得到同伴交往能力增强。收集调查问卷结果,最亲社会行为答案计2分,最不亲社会行为计-2分,针对不同性别幼儿交往情况进行收集计分,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不同性别幼儿社交主动得分(满分值:100分)男孩女孩亲社会行为8995社交障碍9091三、大班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问题分析(一)大班幼儿同伴交往技能不足大班儿童处于“自我为中心”年龄,社会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能力模糊,交往技巧欠缺,这一特征决定了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容易出现对同伴的伤害、抢学生玩具等情况发生,有的幼儿甚至出现了,以咬、抓这样一种形式,是为了显示自己对伙伴们的好感。对交际的恐惧和不善表达,逐步演变为幼儿同伴交往中容易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孩子们横行霸道的个性是导致他们在交往中出现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个性比较硬朗的幼儿,对同伴发起的互动是排斥的,有时甚至会袭击伙伴,个性比较柔弱,沟通能力较缺乏的儿童难以参与同伴交往,这样的幼儿通常缺乏恰当的交往策略,不能融入伙伴间的互动。个性张扬的幼儿,比较善于结交朋友,他们能够善于与别的小同伴合作,一起完成教师安排的作业,并且热情地参加了该班组织的活动,但是,也有一些幼儿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行为举止,他们常常会出现爱抢夺,一个人占东西的毛病。同伴交往中,大班幼儿性格差异等,影响同伴交往的开始,提高互动,处理好冲突,使用好物品,这些不同影响着幼儿早期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二)大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冲突较多A大班小朋友经过一年多来集体生活,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环境,他们渐渐有了与同龄伙伴密切交往的愿望,但是自己的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兴奋过程显得强于抑制过程,所以,幼儿出现了无法克制神态,容易出现袭击同伴等现象[6]。另外,来自年龄小,生活中的许多事都做不到正确的主观、客观地辨别是非,易产生冲动行为,所以平时活动中,比赛中、在学习和其他问题上,小朋友容易产生矛盾和摩擦如,观察时发现,A幼儿园里的两个孩子曾经在午餐后吵过架,原来,这两个孩子正在互相争抢着一件汽车玩具,有两个小孩非常希望能玩这种汽车玩具,但这两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他们的朋友们共享玩具,从而僵持不下,挑起了冲突。(三)不同性别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差别大同伴交往能力中女生的同伴交往能力要明显较强,并且女孩在相处的时候要更加的主动。同时双方之间的沟通表现出更多的正向积极互动,正因如此双方发生冲突的情况非常少,也更少被伴侣拒绝。该年龄组女生在上述三个维度上表现出比普通大班男生多得多的特征。另外,男生同伴交往时倾向于指挥他人,这样才能使别的孩子积极地听从他们的命令,由此表现出较多限制性,攻击性行为,女生在同伴交往时,比较倾向于给予对方意见,这一办法更容易同龄人取得意见统一,由此表现出了保持交往的趋势,攻击性行为表现得并不突出。尽管女生偶尔会有一些攻击伙伴的行为,但是现实所表现出的语言攻击却相对温和。(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积极性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也渐渐地在生活中担负起了重要作用,电视节目与电子游戏已渐渐成为幼儿喜爱的节目。幼儿很容易在这方面上瘾,对同伴和大人视而不见,自己孤独地玩上一天[7]。这样一来,动画片和游戏就会逐渐代替了玩伴,幼儿便失去了与同伴相处的兴趣,不想和伙伴们相处。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吸引幼儿。只能开展教师预先安排的各种活动,儿童可以自由选择玩具、挑选心仪玩伴的可能性较少,对于一个还在上大班的小朋友而言,这种做法无形之中束缚着儿童的本性,儿童的主体性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不利影响。长期如此,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就会降低,与伙伴们在一起的愿望会越来越少,从而影响到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问题原因分析(一)教师缺乏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视教师的教育观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意义,对于同伴互动是否能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现实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对课程设计这一环节投入了较多精力,所以在日常教育和幼儿同伴交往指导环节中,所安排的时间较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承担多个学生的任务,所以总体陪伴效果是打了折扣。现实情况中也呈现出这一问题,幼儿园内部教师比较偏向于课程管理与设计,对陪伴大班幼儿的行为与方式关注相对较少,特别是幼儿的人际关系方面,同伴交往的缺陷与不足,教师在教学中未养成良好交往能力伴随意识,致使日常的学习和教育活动,不进行相应的交际或背景活动。(二)教师对于幼儿同伴交往冲突的处理方法不完善在幼儿园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鼓励幼儿和同学有了矛盾就马上向教师反映,由教师解决。这样导致了孩子们开始学着依靠老师,去化解和同伴间出现的冲突,而非试着亲自去积极解决矛盾。最后将导致幼儿始渐丧失与人交往之能力,当你跟同伴有摩擦的时候,你只会在第一时间跟老师打个报告。当教师觉察到孩子们成天告状的时候,多数时候都是轻轻地点点头,示意一下就明白,而且不选择对待或教导幼儿,不轻易告状。就算有的老师会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在许多情况下,仅仅是非常主观地对待幼儿的冲突,将两个幼儿像"你错了,将来也做不到。"一样叫来这一指导方式,便用得较少。指导解决矛盾时,通过幼儿教师群体认知和资料查询,可以发现,教师更倾向于选择面对面的方式来应对,给幼儿冷静期这样的一种化解形式。比如,听听各自的陈述原委,还是,那么主观上就会认为"你错了,他说得对,你再也做不到……第二,告诉双方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就告诉老师,第三,孩子来投诉,老师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但是没有处理好。(三)不同性别幼儿的成长发育存在差异不同性别幼儿受生理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区别,这种区别也就使得幼儿阶段的男女性别差异就表现出来。但是双方仍然开发了类似的沟通能力,具备相互理解和学习的地方。例如,他们的数学方面展现的能力较为接近,差距不明显。这表明他们后期数学技能的差距可能是由于后期教育,而不是先天生物学。女孩在背诵长长的单词列表,以及需要灵巧的手指和快速思考的任务方面都不同龄男孩略好一些[8]。在实际幼儿交往中,双方之间的性别差异也有一定的模糊性,不能先入为主地确定幼儿的喜好。(四)家长对幼儿同伴交往需求的忽视家长对幼儿关心与否,与幼儿陪伴,教育多少,也一定程度影响着幼儿后期的同伴交往能力。研究表明,与家长相处时间更多,家长教育更及时的幼儿往往能够拥有更好的性格,这种性格除了与同伴交往方面,还一定程度反映了幼儿的学习能力等等。所以在幼儿发展的早期阶段,家长要建立交往标尺和指挥棒,较好地指导幼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则相反,家长纵容,漠视、对问题的回避态度常常对幼儿消极交往产生直接影响。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同伴交往的指导和教育,是决定幼儿同伴交往关系地位高低的关键。五、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建议(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幼儿交往理念教师在幼儿园中充当同伴交往促进者的角色,就是与园内的儿童进行直接的联系,面对面最久,因而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学习积极正确引导儿童。如教师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时,能够达到尊重儿童自尊心的目的,从而达到积极和谐的目的、对子女平等信赖的态度等等,哪怕对孩子不经意的抚摸、盯着看、笑着看,小朋友们正在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均可仿制,然后向伙伴们展示善意。相反,假如教师对儿童的要求太苛刻的话,动辄处罚和斥责,均可引起幼儿的情绪压抑,和伙伴相处时,便反映了攻击和对抗性较强。教师可以利用儿童清晨入园的三十分钟,允许儿童自由互动。在这个时期可以指导幼儿绘声绘色地叙述前一天的所见、所闻、所见和观看的动画节目,等等,通过行动与言语的友好沟通与交流。所以教师在幼儿园应注重同伴交往,加深自己正确认识,寓教于乐,让幼儿在互动中成长。教师同样要清醒认识,儿童的互动不应仅限于个别中间,小孩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所左右,教师如果能主动创设幼儿互动的氛围,孩子就像水一样。如组间幼儿交往等,班级中幼儿的互动。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中,教师应对它进行不定时的调换,提高幼儿交往频度。此外,幼儿园还应该多多组织孩子和外部世界进行更多的交流沟通,特别要组织家长多多参加入园活动,还可带着孩子到外部社会的某一群人中去探访,使儿童处于和家长的关系、在社会持续互动中,交往圈不断扩大,充分地享受互动的乐趣。让幼儿享受互动的乐趣。(二)教师利用积极策略介入幼儿冲突教师要在幼儿冲突的过程中起到阻止作用,并且进行中立的判断。通常情况下儿童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对玩具和其他物品的竞争,教师发现了要马上阻止,使孩子认识到,他这样做是错误的;其次就是要安抚双方心情。儿童在冲突时,往往会伴有更大的情绪波动,教师此时应及时抚慰幼儿的心情,使儿童感到被关怀共情,奠定了对冲突缘由的认识。教师们经历了双方感情的倾诉,开始明白其中的原委。当孩子讲述的过程的时候,老师将关注点放在评价对错的问题上,要逐步引导双方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有这样幼儿才可能完成地讲述出事情的缘由。同时也需要注意,当出现两个孩子各执一词的情况,相互之间开始指责的时候,必须要扮演和事佬的身份来努力让双方化解矛盾,从而使幼儿可以和解,避免后续的继续纠纷;最后这要注意及时表扬,并且总结经验,避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应及时给对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提出表扬,帮助孩子增加此类冲突的解决经验,可提升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独立自主化解矛盾的能力。(三)加大关注男性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年纪很小的孩子刚刚踏进幼儿园,开始和同龄人交往,同伴交往愿望渐浓,但是,由于缺乏和同辈交往的经历,语言及非语言能力发展程度尚处于低水平,互动时无法有效地表达想法,还出现了表达理解他人不足等问题,阻碍交往能力。尤以男性幼儿为甚,在他们之间的沟通与共情力的培养相对较晚,所以男性幼儿由于语言,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在男或女幼儿的同伴交往过程中会与同伴产生错误认识和冲突。教师可以在每天的点滴中找机会,引导儿童获得更加主动地与同伴互动的体验,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使幼儿学会和同伴相处的本领。尤其是在课堂期间教师可穿插着有关交往的小故事,使幼儿潜移默化地体会到同伴交往是非常重要,更要鼓励幼儿积极地去关心别的小朋友的心情与感受,使儿童在交往中懂得互助,带着积极心情和伙伴相处,使儿童在互动时感到蛮横霸道,这是错误的互动方式,从而正确认识自身交往方法。再次是教师还可通过开展某些互助与合作游戏,使幼儿在游戏获得过程中,有机会和别人实践多次接触,它能帮助儿童既能获得合作,又能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还能进行游戏,也可以学会结交朋友的正确方法。总之男性幼儿与女性幼儿的比较,社交主动性弱,亲社会行为相对较小,同伴交往能力较差。教育者及家长应密切注意对低龄男性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对男性幼儿在交往技能,策略等方面给予适时的援助,指导男性幼儿逐步培养语言及非语言能力,同时进行互动,由此促进男性幼儿同伴交往并逐步社会化。特别是面对低龄正处在交往能力发展关键期儿童,大人的重视与指导,可以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社会化缓冲期。此外,男性幼儿与同龄女性幼儿相比,在交往时表现出更为消极和退缩的态度。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认识到要更加重视男幼儿社交状态,指导男生减少攻击行为,以免受到令人的拒绝。(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身为幼儿家长,应承认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对儿童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儿童构建同伴关系时给予扶持,不要主观地干预幼儿同伴交往,但是在幼儿心理发展尚未稳定的时期,父母应积极协助幼儿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化解同伴交往中幼儿难以化解的难题与矛盾。同时,还应重视帮助孩子换位思考,站在另一个视角考虑问题。家长可发挥不同作用,和他们比赛,教幼儿在各种场合怎样和伙伴相处,学会换位思考。创建良好家庭氛围,它能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中,善于积极地与伙伴沟通。结语通过幼儿园大班与幼儿交往能力的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能够发现,我国幼儿早期同伴关系尚存在不少问题。因幼儿心理不成熟、判断力不足,这就导致儿童行为常常要靠父母、教师正确引导。但对于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而言,同伴交往所能起到的作用却突出得并不充分,家长们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说明,要发展好幼儿同伴交还缺乏一个好的执行环境,为此父母和学校需要进行合作,共同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会幼儿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能够顺利地进行交往。参考文献[1]庞宇婷,刘凌.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现状及教育建议[J].教育观察,2021,10(32):35-37.[2]仲青淼.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观察个案研究[J].智力,2021(24):172-173.[3]刘继霞.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000(009):P.124-125.[4]张颖茹.社会情绪学习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5]张颖茹.社会情绪学习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6]李静,张超.中班幼儿同伴良性互动行为的个案研究[J].教育观察,2019,8(22):121-122.[7]夏腾.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21.[8]李涛.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与学习品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9]杜才飞,武元丽,吕苹.混龄走班游戏中无结构小组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20(4):73-84.[10]李宛凝.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与同伴地位关系的探究——以上海市市立幼儿园小二班为案例[J].教育现代化,2020,6(46):282-285.[11]张福昌.浅析幼儿与同伴交往存在的现状[N].黔西南日报,2021-07-20(007).12}杨颖.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1.[13]王文婷.大区域游戏建构下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J].大众标准化,2021(10):131-133.[14]郭薇.基于角色游戏的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3.[15]陆璇.浅谈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J].财富时代,2020(07):204.附录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问卷亲爱的家长您好,为更好地了解您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请根据幼儿的真实情况客观、如实地填写。由于本问卷只供专业研究所用,内容绝不对外公开,请您放心。在此对您的参加表示由衷的感谢!1.

好打抱不平[单选题]

总是这样

较多这样

一般

很少这样

从不这样2.

乐于帮助小朋友[单选题]

总是这样

较多这样

一般

很少这样

从不这样3.

能完整地、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单选题]

总是这样

较多这样

一般

很少这样

从不这样4.

在集体中经常一个人独自待着[单选题]

总是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