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8T 77-2023 甘草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6108T 77-2023 甘草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6108T 77-2023 甘草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6108T 77-2023 甘草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6108T 77-2023 甘草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1.120CCSB31DB6108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6108/T77—2023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本文件由定边县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定边县市场质量监督管理局、定边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定边县杨井区域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涛、段丽、杨艳玲、宁纳、陈亚男、姬姣、闫红、王丽君、王婷、苏晓斌、刘建强、石芸、冯新军、吕刚。本文件由定边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定边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电话:0912—7986893地址:陕西省定边县西环路农业综合服务大楼16楼邮编:718699DB6108/T77—20232甘草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榆林市甘草栽培技术中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播种、种苗管理和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初加工等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榆林市甘草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其干燥根和根茎入药。4产地环境4.1气温无霜期110d以上,年平均气温在4℃~11℃,冬季平均气温在-11℃~-18℃,夏季平均气温在20℃~23℃,年有效积温大于等于2400℃。4.2光照年日照时数为2088h~2772h,日照率70%~75%。4.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大于等于350㎜。4.4土壤选择土层深厚、中性至偏碱性的沙壤土。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二级标准中的要求。4.54空气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二级标准中的要求。5选地整地5.1选地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灌溉便利的沙质壤土为宜。5.2整地DB6108/T77—20233秋季深翻30cm~35cm,精细耙耱,翌年春季耕翻前基施有机肥1500kg/亩~2000kg/亩,磷酸二铵和复合肥各20kg/亩~30kg/亩,再深耕1次,耕翻30㎝左右,耙平耱细,镇压待播,随时记录详见附表1。6播种6.1品种乌拉尔红皮甘草为当地适宜品种,种子发芽率在80%以上。6.2种子处理甘草种子表皮为坚硬的蜡质层,须经破皮处理后才能吸水萌发。水浇地或墒情较好的育苗地,播前10h左右,将60℃~70℃左右的水倒入盛有种子的容器内,边倒边搅拌至常温,再浸泡2h~3h,滤干水分放置8h左右即可播种。旱地或土壤墒情较差的育苗地宜干籽播种。6.3播种时间大田播种最适宜时间为5月中、下旬。育苗播种时间为6月上旬至8月上旬,翌年出圃,有保温设施的地块温度在20℃~30℃可以全年育苗。6.4播种量大田播种量2kg/667㎡~3kg/667㎡,育苗播种量8kg/667㎡~1Okg/667㎡。6.5播种方法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开好的沟内,播种深度3cm~5cm,行距25㎝~30c,后覆土。7种苗管理和移栽7.1种苗管理应视育苗田土壤干湿情况酌情浇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7.2移栽时间春季移栽的适宜时间为土壤解冻至5月上旬,秋季移栽的适宜时间为种苗完全停止生长、土壤完全封冻之前。7.3种苗苗龄和规格苗龄达到1年以上,生长量达到三级(长度3O㎝~35㎝,横径O.5㎝~O.7cm)以上标准方可采挖移栽。7.4移栽方法将种苗移栽到选好的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GB15618要求。按行距30cm开深15~20cm沟,按株距15~20cm,把种苗倾斜摆放,填土、镇压。7.5移栽密度水浇地移栽密度为18000株/667㎡~20000株/667㎡,行距25cm~30cm,株距12cm。旱地移栽密度为15000株/667㎡,行距30cm~35cm,株距16cm。8田间管理8.1浇水水地移栽后一周内开始浇第一次水,6月中、下旬浇第二次水,7月中、下旬浇第三次水,全年浇3次~4次水,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浇水量。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中的要求。8.2追肥8.2.1化肥水浇地可结合灌溉,第一次施尿素5kg+水溶二铵5kg/667㎡,第二次施尿素3kg/667㎡+水溶型高钾肥7kg/667㎡,第三次施高钾型水溶肥8kg~10kg/667㎡。旱地应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在降雨前期施尿素DB6108/T77—202344kg/667㎡~5kg/667㎡和高钾型水溶性肥料3kg/667㎡~5kg/667㎡撒在地表待降雨渗入土壤,及时记录详见附表2。8.2.2叶面肥在苗高10cm以上和幼苗分枝期各喷施1次叶面肥,宜选用磷酸二氢钾。8.3中耕除草结合中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每年第1次中耕除草宜在苗高5cm~7cm时进行。9病虫草害防治9.1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减药控害,提质增效”为原则,以农业、生物防控为基础,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应符合GB/T8321中的要求并及时记录详见附表3。9.2病虫草害及其防治办法病虫草害及其防治方法见表1。表1病虫草害及其防治办法病害类型名称发病时期危害特征防治办法病害褐斑病5月至6月叶片有褐色斑点可湿性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处理种子。锈病8月至9月植株如铁锈条纹选用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50%代森铵600倍液喷雾。白粉病9月至10月老叶片有粉状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稀释液喷洒。虫害甘草叶甲5月至6月叶片枯黄、脱落用2.5%溴氰菊酯2000~4000倍喷药触杀。红蜘蛛7月至8月叶片后面有红丝可用40%水胺硫磷3000倍液或50%三氯杀螨醇1500倍液防治。草害一年生杂草5月至8月影响植株生长甘草出苗后在3片~4片叶可选用专用除草剂除草,采收前30天~40天前严禁使用除草剂。10采收和初加工10.1采收期大田种植宜3年后采挖,移栽种植宜2年后采挖,一般在秋末初冬茎叶干枯,土壤封冻前收获。10.2采收方法除去地上茎叶、杂草,用根类采药机械进行采收。10.3产地初加工收获后除去残茎、泥土、去掉芦头、须根、枝杈捋直,按粗细长短切成不同规格并晒干,当晒至六七成干时,按不同规格分级捆紧,放置通风处直至完全干燥。记录并整理好生产档案详见附表。DB6108/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