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天术语空间环境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文件是国家标准委发布的2024年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之一,项目计划编号为
20231224-T-491。
国家标准计划《航天术语空间环境》由中国科学院提出,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归口,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
环境分技术委员会(SAC/TC425/SC1)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卫星环境工
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
体设计部等单位负责起草。编制时间为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标准的编写格式
符合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
求。
本项目的计划要求为:2024年5月30日前完成征求意见稿;2024年8月10日前
完成送审稿;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报批稿。
2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编制任务下达后,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成立了编制组。项目组成员包括技术
人员和标准化专业人员。
本文件由编制组人员完成了标准编制以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分工见表1。
表1编制组人员分工
序号姓名单位任务分工备注
1.丁义刚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总体技术及协调负责第1部分编写
2.钟秋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负责第2、3部分编写
3.沈自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标准编制负责第4部分编写
4.王馨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负责第5部分编写
5.刘向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标准编制负责第6部分编写
6.李昌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空间环境术语总体架构
7.冒鑫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标准编制术语标准的总体调研
8.泉浩芳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标准编制
9.曲少杰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标准编制
10.李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1.李志涛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
序号姓名单位任务分工备注
12.许冬彦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标准编制
13.苗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4.付利平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5.王春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6.白先勇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7.孔令高南京大学标准编制
本文件主要是对原国家标准GB/T324522015进行修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组进行了标准的初稿编写。
2024年3月27日,标准编制组对标准初稿进行了讨论,对标准的结构和条目进行
了审查和确认。
2024年5月10日和22日,编制组先后两次邀请国内本领域专家学者对标准内容
进行了交流研讨,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的相关要求,对标准中的术语定义进行了讨论修改,并于2024年5月27
日完成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配套的编制说明。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2.1标准编制原则
本文件编制原则如下:
a)针对性原则
本文件是针对航天工程的顶层术语标准,用于规范空间环境及其相关的技术交流
中相关词组的意义,使相关技术人员、相关研究、试验单位和交流单位均有标准可循。
b)系统性原则
本文件从系统性角度出发,重点选取与航天器相关的空间环境的基本术语。
c)先进性原则
本文件不仅要满足目前空间环境发展的需求,还将考虑将来发展的需要,将我们不
久将要涉及的环境术语纳入其中。
本文件根据航天器目前研究工作经验的总结进行编制,还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进
行补充和完善。在本文件编制过程中,征求了多年从事空间环境研究的专家与技术人员
的意见,确保了本文件的实用性、准确性。
2.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主要是对原国家标准GB/T324522015进行修订,规定了航天活动中涉及到
2
的空间环境相关的术语。其中第3部分共分为6个小节。
原国家标准GB/T32452-2015中的内容经过修订后成为“3.1基础通用”部分,在
原有基础上,结合目前航天活动的发展,增加了日球层、人工环境、引力波、重力波、
太阳电子事件、熔岩管等术语,删除了空间等离子体波、宇宙线、地心-太阳磁坐标系、
空间感应电场、空间电磁辐射等术语,对地球空间、远地空间、深空等术语定义进行了
修改,共包括168条术语。
增加了“空间环境模型”、“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效应”、“空间环境探测与效
应监测”、“空间环境与效应地面模拟试验及设备”五个部分,依次为3.2~3.6节。
“3.2空间环境模型”主要包含了空间环境模型相关的术语,分为一般术语与空间
环境模型两部分,一般部分包括5条术语,对空间环境模型、空间环境分布模型、空间
环境预报模型、统计模型、数值模型进行了定义。第二部分包含了与航天器密切相关的
空间环境的模型,如辐射带模型、太阳质子峰值通量模型、电离层模型、标准大气模型、
地磁场分布模型等17条术语。
“3.3空间环境预报”部分包括了一般术语、空间环境预报、预报评价指标三个
部分,其中一般术语包括了预报、现报、空间环境事件、警报、通报、预报评价指标共
6条术语,空间环境预报部分包括了指数预报、长期预报、空间碎片演化模型等9条术
语,预报评价指标部分包括相关系数、报准率、预报效率、漏报率共4条术语。
“3.4空间环境效应”部分包括了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相关的术语,分为一般术
语、真空环境效应、热环境效应、力学效应、微重力效应、磁效应、单粒子效应、总剂
量效应、充放电效应、污染效应、辐射生物学效应、原子氧效应、效应防护共13个部
分。一般术语包括空间环境效应、力学效应、磁效应、协合效应等21条术语,真空环
境效应部分包括13条术语,热环境效应部分包括5条术语,力学效应部分包括4条术
语,微重力效应部分包括7条术语,磁效应部分包括4条术语,单粒子效应部分包括
20条术语,总剂量效应部分包括9条术语,充放电效应部分包括3条术语,污染效应
部分包括3条术语,辐射生物学效应部分包括7条术语,原子氧效应部分包括3条术
语,效应防护部分包括3条术语。
“3.5空间环境探测”包括一般术语、空间环境探测技术、效应监测方法等部分。
“3.6空间环境试验”分为一般术语、力学环境试验、热环境试验、空间电磁环
境试验、空间辐射环境试验、内带电试验、原子氧环境试验、微流星体与空间碎片环境
试验、空间污染试验、月球尘试验、真空与检漏试验共11个部分,涵盖了航天器与空
3
间环境相关的各类地面试验。一般术语部分包括7条术语,力学环境试验部分包括5条
术语,热环境试验部分8条术语,空间电磁环境试验部分包括1条术语,空间辐射环
境试验部分包括9条术语,内带电试验部分包括1条术语,原子氧环境试验部分包括2
条术语,微流星体与空间碎片环境试验部分包括1条术语,空间污染试验部分包括5条
术语,月球尘试验部分包括2条术语,真空与检漏试验部分包括6条术语。
三、主要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文件主要规范了航天活动中与空间环境有关的术语,主要包括了基础通用术语,
空间环境模型术语、空间环境预报术语、空间环境效应术语、空间环境探测与效应监测
术语、空间环境与效应地面模拟试验及设备术语等内容,涉及到航天器设计研制过程中
与空间环境相关的活动,对航天活动中涉及到的空间环境的相关术语进行规范,以免引
起歧义,使相关技术人员在相关研究、试验、技术交流中均有标准可行,给相关技术人
员带来方便,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国外航天机构在空间环境方面进行了系统和完备的研究,形成了相关的标准,例如
国际标准ISO14200:2011、ISO/TS16457:2009、ISO22009:2009、欧洲标准ECSS-
S-ST-10-04C、ECSS-E-ST-00-01C等标准中对各类空间环境进行了分类论述,给出了
部分空间环境相关通用术语的定义,但没有空间环境术语相关的专门标准。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在2015年编制的国家标准GB/T32452-2015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订后形成本标
准,并代替原标准GB/T32452-2015。本标准遵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无冲突内容。
本标准与上级政法法令、有关的国家标准保持一致。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推荐执行。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文件规范了航天活动中与空间环境相关的有关术语定义,为相关设计和研究人
员在研究、试验、技术交流等活动中均有标准可行。
基于本文件的重要性,建议在颁布、贯彻实施前应及时在行业内及相关单位公开宣
传,使相关单位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应用本文件,能积极参加标准培训、结合实际应
4
用需求贯彻实施标准。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文件自发布之日起,原GB/T32452-2015同时废止。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参考文献
[1]ISO14200:2021Spaceenvironment(naturalandartificial)—Guidetoprocess-based
implementationofmeteoroidanddebrisenvironmentalmodels(orbitalaltitudesbelowGEO+2000km)
[2]ISO/TS16457:2014spacesystems—Spaceenvironment(naturalandartificial)—TheEarth's
ionospheremodel:internationalreferenceionosphere(IRI)modelandextensionstotheplasmasphere
[3]ISO22009:2023Spacesystems—Spaceenvironment(naturalandartificial)—Modeloftheearth's
magnetosphericmagneticfield
[4]ISO15388:2012SpaceSystem—Contaminationandclearlinesscontrol
[5]ISO15390-2004Spaceenvironment(naturalandartificial)—Galacticcosmicraymodel
[6]ISO15856:2010Spacesystems—SpaceEnvironments—Simulationguidelinesforradiation
exposureofnon-metallicmaterials
[7]ISO/TS16457:2009Spacesystems—Spaceenvironment(naturalandartificial)—TheEarth’s
ionospheremodel:internationalreferenceionosphere(IRI)andextensionstotheplasmasphere
[8]ECSS-S-ST-10-04CSpaceenvironment
[9]ECSS-E-ST-00-01CGlossaryofterms
[10]ECSS-E-ST-10-12CSpaceengineering—Methodsforthecalculationofradiationreceivedandits
effects,andapolicyfordesignmargins
[11]GB/T32452-2015航天器环境术语
5
项目计划号:20231224-T-491
航天术语空间环境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2024年5月
航天术语空间环境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文件是国家标准委发布的2024年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之一,项目计划编号为
20231224-T-491。
国家标准计划《航天术语空间环境》由中国科学院提出,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归口,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
环境分技术委员会(SAC/TC425/SC1)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卫星环境工
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
体设计部等单位负责起草。编制时间为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标准的编写格式
符合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
求。
本项目的计划要求为:2024年5月30日前完成征求意见稿;2024年8月10日前
完成送审稿;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报批稿。
2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编制任务下达后,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成立了编制组。项目组成员包括技术
人员和标准化专业人员。
本文件由编制组人员完成了标准编制以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分工见表1。
表1编制组人员分工
序号姓名单位任务分工备注
1.丁义刚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总体技术及协调负责第1部分编写
2.钟秋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负责第2、3部分编写
3.沈自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标准编制负责第4部分编写
4.王馨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负责第5部分编写
5.刘向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标准编制负责第6部分编写
6.李昌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空间环境术语总体架构
7.冒鑫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标准编制术语标准的总体调研
8.泉浩芳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标准编制
9.曲少杰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标准编制
10.李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1.李志涛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
序号姓名单位任务分工备注
12.许冬彦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标准编制
13.苗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4.付利平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5.王春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6.白先勇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17.孔令高南京大学标准编制
本文件主要是对原国家标准GB/T324522015进行修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组进行了标准的初稿编写。
2024年3月27日,标准编制组对标准初稿进行了讨论,对标准的结构和条目进行
了审查和确认。
2024年5月10日和22日,编制组先后两次邀请国内本领域专家学者对标准内容
进行了交流研讨,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的相关要求,对标准中的术语定义进行了讨论修改,并于2024年5月27
日完成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配套的编制说明。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2.1标准编制原则
本文件编制原则如下:
a)针对性原则
本文件是针对航天工程的顶层术语标准,用于规范空间环境及其相关的技术交流
中相关词组的意义,使相关技术人员、相关研究、试验单位和交流单位均有标准可循。
b)系统性原则
本文件从系统性角度出发,重点选取与航天器相关的空间环境的基本术语。
c)先进性原则
本文件不仅要满足目前空间环境发展的需求,还将考虑将来发展的需要,将我们不
久将要涉及的环境术语纳入其中。
本文件根据航天器目前研究工作经验的总结进行编制,还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进
行补充和完善。在本文件编制过程中,征求了多年从事空间环境研究的专家与技术人员
的意见,确保了本文件的实用性、准确性。
2.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主要是对原国家标准GB/T324522015进行修订,规定了航天活动中涉及到
2
的空间环境相关的术语。其中第3部分共分为6个小节。
原国家标准GB/T32452-2015中的内容经过修订后成为“3.1基础通用”部分,在
原有基础上,结合目前航天活动的发展,增加了日球层、人工环境、引力波、重力波、
太阳电子事件、熔岩管等术语,删除了空间等离子体波、宇宙线、地心-太阳磁坐标系、
空间感应电场、空间电磁辐射等术语,对地球空间、远地空间、深空等术语定义进行了
修改,共包括168条术语。
增加了“空间环境模型”、“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效应”、“空间环境探测与效
应监测”、“空间环境与效应地面模拟试验及设备”五个部分,依次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厂退休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b卷)
- 课程改革考试题及答案
- 绢纺精炼操作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咖啡学徒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无法播放显示要登陆问题
- 警示标识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文案制作指南
- 集群通信系统机务员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全册1
- 2025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全册知识点提纲
- 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 装修电工施工方案(3篇)
- esg考试试卷问题及答案
- 村医依法执业培训课件
- 外科面试题目及答案
- 翻越您的浪浪山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
- 医院反恐知识培训课件
- 《不懂就问》教学课件
- 重症肺炎的体位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