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T19467.1—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GB/T19467《塑料可比单点数据的获得和表示》的第1部分,GB/T19467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模塑材料;
——第2部分:长纤维增强材料。
本文件代替GB/T19467.1-2004《塑料可比单点数据的获得和表示第1部分:模塑材料》,与GB/T
19467.1-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918-2008(见2004版第4章)和ISO3167(见2004版第5章
表2中2.1~2.9);
——增加了负荷变形温度试验方法GB/T1634.1(见第6章,表2中3.3~3.5);
——体积电阻率试验方法由IEC60093更改为GB/T31838.2和GB/T15738(见第6章表2中
4.5,2004版中第5章表2中4.5);
——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由IEC60093更改为GB/T31838.3(见第6章表2中4.6,2004版中第
5章表2中4.6);
——密度试验方法由ISO1183更改为GB/T1033.1、GB/T1033.2和GB/T1033.3(见第6章表2
中5.3,2004版中第5章表2中5.3));
——增加了表注10以及表脚注g(见第6章表2);
——更改了表脚注b,“A型试样”更改为“A1型试样”,A型试样的肩部半径由“20mm~25mm”更
改为“23mm~25mm”,“B型试样”更改为“A2型试样”(见第6章表2)。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0350-1:2017《塑料可比单点数据的获得和表示第1部分:模塑料》。本文
件与ISO10350-1:2020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33.1替换了ISO1183-1(见第6章,表2中5.3和注10),两部分文
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33.2替换了ISO1183-2(见第6章,表2中5.3和注10),以适应我
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33.3替换了ISO1183-3(见第6章,表2中5.3和注10),两部分文
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34替换了ISO62(见第6章,表2中5.1和5.2),两部分文件之
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40.1替换了ISO527-1(见第6章,表2中2.1~2.7),两部分文
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40.2替换了ISO527-2(见第6章,表2中2.1~2.7),以适应我
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43.1替换了ISO179-1(见第6章,表2中2.12和2.13),两部分
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I
GB/T19467.1—XXXX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43.2替换了ISO179-2(见第6章,表2中2.12和2.13),两部分
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408.1替换了IEC60243-1(见第6章,表2中4.7和4.8),两部分
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33替换了ISO306(见第6章,表2中3.6),两部分文件之间的一致
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34.1替换了ISO75-1(见第6章,表2中3.3~3.5),以适应我国的
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34.2替换了ISO75-2(见第6章,表2中3.3~3.5),以适应我国的
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406.2替换了ISO4589-2(见第6章,表2中3.13),两部分文件之间
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536替换了IEC60296,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682.1替换了ISO1133-1(见第6章,表2中1.1和1.2),以适应我
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682.2替换了ISO1133-2(见第6章,表2中1.1和1.2),以适应我
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4207替换了IEC60112(见第6章,表2中4.9),两部分文件之间的一
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5169.16替换了IEC60695-11-10(见第6章,表2中3.9和3.10),两
部分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5169.17替换了IEC60695-11-20(见第6章,表2中3.11和3.12),
两部分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5471替换了ISO295(见第4章和表1),两部分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9341替换了ISO178(见第6章,表2中2.10和2.11),两部分文件
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9352替换了ISO293(见第4章、表1和第6章,表2中注3),两部
分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1546.1替换了ISO899-1(见第6章,表2中2.8和2.9),以适应我
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5738替换了ISO3915(见第6章,表2中4.5),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
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7037.1替换了ISO294-1(见第4章、表1和第6章,表2中1.5和
1.6),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7037.3替换了ISO294-3(见第4章和表1),两部分文件之间的一致
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7037.4替换了ISO294-4(见第4章,表1和第6章,表2中1.5和
1.6),两部分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9466.2替换了ISO11357-2(见第6章,表2中3.2),两部分文件之
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9466.3替换了ISO11357-3(见第6章,表2中3.1),两部分文件之
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II
GB/T19467.1—XXXX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1838.2替换了IEC62631-3-1(见第6章,表2中4.5),两部分文件
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1838.3替换了IEC62631-3-2(见第6章,表2中4.6),两部分文件
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6800.2替换了ISO11359-2(见第6章,表2中3.7和3.8),两部分
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7426替换了ISO20753(见第6章,表2中2.1~2.9、3.7、3.8、注1
和注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9812替换了ISO2818(见第4章),两部分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等
同,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9818替换了ISO2577,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4年首次发布为GB/T19467.2-200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GB/T19467.1—XXXX
引言
制定GB/T19467的原因是塑料用户发现现有数据,特别是来源于不同途径的数据,有时不能用于比
较同类材料的性能。甚至使用相同的测试方法,由于方法允许的试验条件范围较宽,获得的数据也不具
有可比性,GB/T19467旨在确定具体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以获得和表示进行材料之间的有效比较所需数
据。
GB/T19467关注的是用于提供数据表中常见的、用于初步选择材料的有限范围属性的“单点”数据
的测试。这些数据代表了取得材料属性规格最基本的方法,因此GB/T19467系列标准促进了在许多应用
中高效地选择和使用最合适的塑料材料/高效地将塑料材料选择和应用到最合适的场所向前迈出的第一
步。
GB/T19467拟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模塑材料,目的在于预测模塑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2部分:长纤维增强材料,目的在于预测长纤维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3部分:环境对性能的影响,目的在于预测环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国家标准GB/T37188.1、GB/T37188.2和GB/T37188.3涉及可比多点数据的获得和表示,描述了
性能随时间、温度以及特定自然和化学环境等重要因素的变化,标准中增加了一些附加性能。还提供了
更丰富的信息l数据库,不仅仅包含单点数据的数据库,因此能够改进对材料适用于任何特定应用的评
估。GB/T37188.1有助于预测材料的力学性能,GB/T37188.2有助于预测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能,
GB/T37188.3有助于预测环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今后发布的GB/T37188其他部分标准将包含获得和
表示材料其他性能多点数据的方法。
IV
GB/T19467.1—XXXX
塑料可比单点数据的获得和表示
第1部分:模塑料
1范围
GB/T19467系列标准指定了用于获取和展示塑料某些基本性能的可比数据的具体测试程序。虽然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试验条件不同,同一性能可能得到两个不同值,但通常每一性能由单次试验值确定。
本文件列出的性能是那些通常出现在生产商提供的数据报告单上的性能。
本文件适用于注塑、压塑成型或制备为指定厚度的片材的,未增强和增强的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
料。本文件中,长纤维增强塑料被认为在模塑前具有大于7.5毫米的纤维长度。
注:GB/T19467.2专门涉及长纤维或连续纤维增强塑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1033.1-2008,ISO1183-1:2004,IDT);
GB/T1033.2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密度梯度柱法(GB/T1033.2-2010,ISO1183-
2:2004,MOD);
GB/T1033.3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3部分:气体比重瓶法(GB/T1033.3-2010,ISO1183-
3:1999,IDT)
GB/T1034塑料吸水性的测定(GB/T1034-2008,ISO62:2008,IDT)
GB/T1040.1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18,ISO527-1:2012,IDT)
G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1040.2-2022,
ISO527-2:2012,MOD)
GB/T1043.1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GB/T1043.1-2008,
ISO179-1:2000,IDT)
GB/T1043.2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仪器化冲击试验(GB/T1043.2-2018,ISO
179-2:1997,IDT)
GB/T1408.1-2006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GB/T1408.1-2006,IEC
60243-1:1998,IDT)
GB/T1633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1633-2000,ISO306:1994,IDT)
GB/T1634.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1634.1-2019,ISO75-
1:2013,MOD)
GB/T1634.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GB/T1634.2-2019,ISO75-
2:2013,MOD)
GB/T2406.2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2406.2-2009,ISO4589-
2:1996,IDT)
5
GB/T19467.1—XXXX
GB/T2536变压器油(GB2536-2011,IEC60296:2003,MOD)
GB/T3682.1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1部
分:标准方法(GB/T3682.1-2018,ISO1133-1:2011,MOD)
GB/T3682.2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2部
分:对时间-温度历史和(或)湿度敏感的材料的试验方法(GB/T3682.2-2018,ISO1133-2:2011,MOD)
GB/T4207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GB/T4207-2022,IEC
60112:2022,IDT)
GB/T5169.1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试验火焰50W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
(GB/T5169.16-2017,IEC60695-11-10:2013,IDT)
GB/T5169.1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7部分:试验火焰500W火焰试验方法(GB/T
5169.17-2017,IEC60695-11-20:2015,IDT)
GB/T5471塑料热固性塑料试样的压塑(GB/T5471-2008,ISO295:2004,IDT)
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9341-2008,ISO178:2001,IDT)
GB/T9352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GB/T9352-2008,ISO293:2004,IDT)
GB/T11546.1塑料蠕变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拉伸蠕变(GB/T11546.1-2008,ISO899-2:2003,
MOD)
GB/T15738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方法(GB/T15738-2008,ISO3915:1999,
NEQ)
GB/T17037.1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形
试样的制备(GB/T17037.1-2019,ISO294-1:2017,MOD)
GB/T17037.3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3部分:小方试片(GB/T17037.3-2003,
ISO294-3:2002,IDT)
GB/T17037.4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GB/T17037.4-
2003,ISO294-4:2001,IDT)
GB/T19466.2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GB/T19466.2-
2004,ISO11357-2:1999,IDT)
GB/T19466.3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GB/T
19466.3-2004,ISO11357-3:1999,IDT)
GB/T31838.2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2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
率(GB/T31838.2-2019,IEC62631-3-1:2016,IDT)
GB/T31838.3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3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表面电阻和表面电阻
率(GB/T31838.3-2019,IEC62631-3-2:2015,IDT)
GB/T36800.2塑料热机械分析法(TMA)第2部分:线性热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GB/T36800.2-2018,ISO11359-2:1999,IDT)
GB/T37426塑料试样(GB/T37426-2019,ISO20753:2018,MOD)
GB/T39812塑料试样的机加工制备(GB/T39812-2021,ISO2818:2018,IDT)
GB/T39818塑料热固性模塑材料收缩率的测定(GB/T39818-2021,ISO2577:2007,MOD)
ISO6603-2塑料硬质塑料穿剌冲击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仪器化冲击试验(Plastics—
Determinationofpunctureimpactbehaviourofrigidplastics—Part2:Instrumentedimpact
testing)
ISO8256塑料拉伸冲击强度的测定(Plastics—Determinationoftensile-impactstrength
ISO10724-1塑料热固性粉末模塑复合物试样的注射模塑成型第1部分:一般原则和多用途试样
的模塑成型(Plastics—Injectionmouldingoftestspecimensofthermosettingpowdermoulding
6
GB/T19467.1—XXXX
compounds(PMCs)—Part1:Generalprinciplesandmouldingofmultipurposetestspecimens)
ISO10724-2塑料热固性粉末模塑复合物试样的注射模塑成型第2部分:小板材(Plastics—
Injectionmouldingoftestspecimensofthermosettingpowdermouldingcompounds(PMCs)—
Part2:Smallplates)
IEC60250电气绝缘材料在电力、音频和射频(包括米波)频率下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测定的
推荐方法(Recommendedmethodsforthedeterminationofthepermittivityanddielectric
dissipationfactorofelectricalinsulatingmaterialsatpower,audioandradiofrequencies
includingmetrewavelength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单点数据single-pointdata
通过用单个测定结果来描述性能试验以表征塑料材料的数据。
4试样制备和状态调节
应按照GB/T17037.1,GB/T17037,ISO295:1991,ISO10724-1和ISO10724-2中规定的操作步骤注
塑制备试样。对于压塑制备试样,应按照GB/T9352或GB/T5471。根据材料选择模塑方法和条件。如果
国际标准中已经为材料指定了适当的条件,就应采用这些条件制备符合本部分要求的试样。对那些模塑
条件还没有被标准化的塑料,应在聚合物供应商建议的范围内选择模塑条件,并应保证每一试样的加
工方法相同。
如果标准中未规定材料的模塑条件时,应记录表1中规定参数的值作为获得该材料单点数据的制
样条件。如果由压塑试片机加工制备试样,加工方法应符合GB/T39812,试样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
定。
对于吸收水分后性能无明显变化的材料,可以按该材料标准规定进行试样状态调节。如果没有材料
的标准,就应在23°C±2°C和50%±10%相对湿度条件下状态调节试样至少88h(见GB/T2918)。
对于性能与水分含量关系极大的材料,应使用干燥材料和在50%相对湿度和23°C环境中平衡的材
料获得数据(见表2),但中下列特例除外:
流变性能(性能1.1~1.6)仅干燥
拉伸蠕变模量(性能2.8和2.9)仅50%相对湿度
热性能(性能3.1~3.8)仅干燥
表面电阻率和相比漏电起痕指数(性能4.6和4.9)仅50%相对湿度
表1模塑参数
模塑材料种类可使用的模塑方法和标准模塑参数
热塑性材料注塑熔体温度
GB/T17037.1和GB/T17037.3模具温度
注射速率a
保压时的型腔压力b
压塑模塑温度
7
GB/T19467.1—XXXX
GB/T9352模塑时间
冷却速率
脱模温度
热固性材料注塑注射温度
ISO10724.1和ISO10724.2模具温度
注射速率
固化时间
压塑模具温度
GB/T5471模塑压力
固化时间
a制备80mm*10mm*4mm长条形标准样本(GB/T17037.1,模具类型B),应使用与制备多用途测试样本
(GB/T17037.1,模具类型A)相同的注射速率所对应的注射时间。
b仅当制备GB/T17037.3和GB/T17037.4规定的用于测定模塑收缩率的60mm*60mm*2mm试样时记录。
5试验要求
测试数据时应按表2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和单位。
6结果的表示
数据的表示应按表2的规定进行。如需要,应给出材料标识的信息和第4章所要求的相关信息。注明
试验前试样是否干燥、是否在23°C和50%相对湿度环境平衡,或性能是否对水的存在不敏感。
按有关试验方法标准中每一性能规定的最少试样数目进行试验。在测定值一栏中记录每一性能的
平均值(或试验方法标准中要求的中值)。
为使记录的每种性能值尽可能代表受试材料,建议在材料生产的足够长时间段中至少抽取三个样
品制备试样进行测定。
8
GB/T19467.1—XXXX
푎
表2模塑材料试验条件及用于单点数据表示的格式
性能符号标准试样类型值单位试验条件和附加说明
(尺寸/mm)
1流变性能(性能1.1~1.6,见第四章中和含水量相关的说明)
1.1熔体质量流动MFRGB/T模塑料g/10min使用并记录相应材料标准中
速率3682.1规定的试验条件,即温度和
1.2熔体体积流动MVR或cm3/10min负荷
速率(见注GB/T
1)3682.2
1.3热固性塑料模푆MpISO2577见ISO2577%见注2
1.4塑收缩率푆Mn
1.5热塑性塑料模푆MpGB/T60*60*2%见注2
1.6塑收缩率푆Mn17037.4GB/T17037.1,
D2型(见注3)
2力学性能(性能2.8和2.9,见第四章中和含水量相关的说明)
b
2.1弹性模量퐸tGB/TGB/T37426/A1MPa见注4试验速度1mm/min
2.2屈服应力𝜎y1040.1和图1
2.3屈服应变휀y和%有屈服断裂时:试
GB/T
2.4拉伸断裂应变휀tb验速度50mm/
1040.2minc
2.550%应变时应力𝜎50MPa无屈服断裂时
b
2.6断裂应力𝜎b试验速度
2.7断裂应变휀b%
2.8拉伸蠕变模量퐸tc1GB/TMPa1h应变<0.5%
3
2.9퐸tc1011546.11000h
b
2.10弯曲模量퐸fGB/T8×10×4MPa试验速度:2mm/min对于脆性材料是
푒
2.11弯曲强度𝜎fM9341可选的附加数据
b
2.12简支梁冲击强푎cUGB/T8×10×4KJ侧向冲击记录破坏方式(见注5)
度1043.1/m3
b
2.13简支梁缺口冲푎cN或8×10×4
击强度GB/T机加工V缺口,
1043.2r=0.25
b
2.14拉伸冲击强度푎푡NISO82568×10×4
机加工V缺口,
r=1
9
GB/T19467.1—XXXX
性能符号标准试样类型值单位试验条件和附加说明
(尺寸/mm)
2.15穿刺冲击퐹MISO60×60×2N最大力冲锤速度
2.16性能퐸P6603-2(见注3)J最大力减小4.4m/s;冲锤直径
50%时的穿刺20mn;冲锤润滑夹
能量持试样防止任何
冲击区域外的平
面移动
3热性能(性能3.1~3.8,见第四章中和含水量相关的说明)
3.1熔融温度푇mGB/T模塑料°C记录峰值温度。升降温速率
19466.310℃/min
3.2玻璃化转푇gGB/T记录中点温度。升降温速率
变温度19466.210℃/min
b
3.3负荷变形푇f1.8GB/T8×10×4°C最大表面1.8使用1.8MPa和
3.4温度푇f0.451634.1和应力/MPa0.45其他一个最大
3.5푇f8.0GB/T8表面应力值,在
1634.2贯层向加负荷
3.6维卡软化VSTB50GB/T≥10×10×4(见°C升温速率50℃/h,负荷50N
温度1633注9)
−1
3.7线性热膨푎pGB/T按照GB/T°C平行记录温度范围在
3.8胀系数푎n36800.237426/A1(见注垂直23℃~55℃内的正割值
7)(见注2)
3.9燃烧性B50/3GB/T125×13×3记录燃烧等级:V-0,V-1,V-2,HB40
3.10B50/h5169.16附加厚度h或HB75
3.11B500/3GB/T≥150×记录燃烧等级5VA,5VB或N(见注
5169.17≥150×38)
3.12B500/h附加厚度h
3.13氧指数OIGB/T8×10×4b%方法A(顶部点火)
2406.2
4电性能(性能4.6~4.9,见第四章中和含水量相关的说明)
4.1相对介电휀r100lEC≥60×≥60×2100HZ电极边缘效应补偿
4.2常数휀r1M602501MHZ
4.3介质损耗tan훿100100HZ
4.4因数tan훿1M≥60×≥60×21MHZ
4.5体积电阻𝜌eGB/TΩ∙m电压1min值
率31838.2500V
GB/TA1型或≥10×≤10V用于体积电阻率为104Ω∙
1573875到≥150×2m或更高的材料。
10
GB/T19467.1—XXXX
性能符号标准试样类型(尺寸值单位试验条件和附加说明
/mm)
4.6表面电阻率𝜎eGB/T31838.3≥60×≥60×2Ω电压500V使用50mm长,1mm
到2mm宽的接触线
电极,间隔5毫米
(见GB/T
31838.3,图3)
h
4.7电气强度퐸B1GB/T1408.1≥60×≥60×1kV/mm用直径20mm的球面电极浸人
(见注3)IEC60296规定的变压油。升压速度
4.8퐸B2≥60×2kV/s。
≥60×2h,i
(见注3)
4.9相比漏电起CTIGB/T4207≥20×≥20×4使用溶液A
痕指数(见注9)
5其他性能
5.1吸水性푊WGB/T1034厚度≥1%23℃水中饱和值
5.2푊H(见注3)23℃,50%相对湿度下的平衡值
5.3密度𝜌GB/T1033.1,对于注塑试样,kg见注10
GB/T1033.2使用多用途试样/m3
和GB/T中部
1033.3
注1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与熔体体积流动速率之比用于估计熔体密度。
注2使用注塑制备的试样,记录平行和垂直于模具中熔体流动方向的性能数据。
注3使用注塑制备试样,使用Dl型模具制备1mm厚度试样,D2型模具制备2mm厚度试样(热塑性塑料见GB/T9352,
热固性塑料见ISO10724-2。试样制备条件的细节参考相关的材料标准。如未规定,使用GB/T37426规定的制备多用
途试样规定的条件,但应使用与制备多用途试样相同的注射速率所对应的注射时间。
注4性能2.1~2.7中记录的性能数据旨在给出一条能够如实反映通常情况直至断裂的应力-应变曲线(见图1)。
注5试验后,按GB/T1043.1和GB/T1043.2中规定的断裂的三种类型区分试验结果:
C完全断裂或铰断;
P部分断裂;
N未断裂。
选择发生频度高的破坏方式的结果并记录冲击强度的平均值和对应的破坏方式C、P或N。
注6该性能不宜用于热固性塑料和半结晶材料。
注7对于注塑试样,如可能,使用多用途试样的中间部位作为试验试样。
注8N级意味着材料未达到标准规定的任何等级。
注9对于注塑试样使用多用途试样的肩部作试样。
注10本文件认为GB/T1033.1、GB/T1033.2和GB/T1033.3中规定的方法是一致的。
a使用表2中的参数主要用于数据比较,以及某些列出的指示可能不适用所有塑料。
bGB/T37426描述了两种用于拉伸测试的试样类型。A1型试样的肩部半径较小,为23mm至25mm,这有助于试样的中
心区域的长度至少为80mm。标准ISO条形试样的尺寸为80mmx10mmx4mm,可直接从中心区域切割出来,因此推荐用于
直接注塑试样。A2型试样的肩部半径较大(60±0.5)mm,适用于机加工试样。
c如果试样在50mm/min的试验速度下试验时出现屈服,那么数据采集的测试速度应为50mm/min,并记录屈服应力和应
11
GB/T19467.1—XXXX
变的数值以及断裂处的标称应变。如果断裂发生在标称应变超过50%时,记录断裂时标称应变的测量值或简单记录
“>50”。
d如果试样在50mm/min的实验速度下进行试验时拉伸断裂应变大于10%,但低于50%应变时仍未出现屈服点,则记录
拉伸断裂应力和拉伸断裂应变。如果断裂发生在应变超过50%时,则记录50%应变时的应力,以及断裂时的应变或者
直接记为“>50”。如果试样在50mm/min的实验速度下进行试验时断裂但未见屈服,并且断裂时应变不超过10%,那
么试验速度应选择5mm/min,并记录断裂时的应力和应变值。
e挠曲测试在试样横截面上产生非均匀应力分布。对于直至破坏时显现出严重非线性行为的材料,导出的弯曲强度值
取决于试样厚度。因此,对这些材料而言,建议不采用弯曲试验。对于直至破坏时主要显现出线性行为的材料,可以
使用本试验获取数据。但都应注意,对于注塑或者增强材料,其结构常在试样横截面上发生变化,挠曲性能的值可能
与拉伸性能的值不同。
f为了使用本测试获得可比较的数据,规定在冲锤表面涂抹润滑剂,以使得冲锤和试样之间的摩擦最小。有关合适润滑
剂的详细信息及其应用,请参阅测试方法标准。未使用润滑剂的测试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更高,因为摩擦和破坏的方式
可能与使用润滑剂的测试不同。
gGB/T19466.3推荐使用20°K/min的加热速率。本文件指定较低的10°K/min加热速率是因为它可以在测量中提供
更高的精度,以及在区分不同材料时,提供更高分辨率的焓变值。
h试样应足够宽以防止沿表面放电。
i对于使用1mm厚度的试样不能得出真实性能的材料,应使用厚度大于2mm的试样进行测量。由于电气强度与试样厚
度有关,为了消除厚度影响,宜记录1mm厚材料的性能值作为附加值。
12
GB/T19467.1—XXXX
应力-应变曲线类型性能测试速率
𝜎y휀y휀tB𝜎50𝜎B휀BMm/min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璧山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4年密云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早期教育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国际商务谈判及礼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益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3年贵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福建省莆田市九中2026届物理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州天河区一一三中2025年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二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国海洋大学《圣经与文学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美版(2024)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 2025年团校入团培训结业考试题库(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
- 中国铁路百年征程
-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单元解读讲义)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 气道廓清护理个案
- 公路运输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金融机构2025年反洗钱培训与案例分享
- 输血过敏反应课件
- 中国招投标协会招标采购从业人员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
- 同心共育静待花开-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家长会
- 2025高考历史全国I卷真题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