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TXXXX《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1任务来源、制修订背景和主要起草过程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
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25号,《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国家标准的制定由中华人民
共和国青岛大港海关、北京华塑晨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关
技术中心等单位承担标准起草工作。计划编号20241699-T-606。
本标准制定的起止时间为2024年1月~2024年12月(12个月)。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由全国塑标委再生塑料工作组(TC15/WG2)
负责组织标准编制过程各阶段工作。
1.2制修订背景
中国是全球再生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以废弃塑料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再生塑料,具有一定的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国民经济生产部分需要,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塑料再生循环利
用领域,在国际上同样占据引领地位。
我国历来重视废弃塑料的再生工作,党中央把治理塑料污染纳入重大战略性部署,先后出台了《废
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
委、商务部联合制定《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治理塑料污染作为长期工作也被写入
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
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改进环境质量”、“确保生态安全”等要求。但随着再生塑料日新
月异的变化和发展,我国在再生塑料领域的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依然存在空白和欠缺,如:再生塑料
由于在源头回收途径的不确定性,这就造成了再生塑料在涉及生物、环境安全性上因无标准依据而存
在一定混乱无序的问题,具体反映在消费端就更容易产生纠纷等社会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2〕15号)2.建立完善技术标
准体系。建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标准体系,9.严格实施淘汰或限用措施。按照重点
管控新污染物清单要求,禁止、限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10.加强产品中重
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对采取含量控制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
目前我国再生塑料领域缺乏统一涉及到安全使用、环境友好的限用物质的种类及限量标准。
1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以标准的形式为再生塑料提供限用物质技术要求,规范再生塑料在民用及商用领域
的应用,为再生塑料的绿色循环发展提供保障,为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1.3主要起草过程
1.3.1起草阶段
1.3.1.1国内外法律法规、标准调研
以废弃塑料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再生塑料,能够满足国民经济生产部分需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但再生塑料有的被鉴别为固体废物,构成对环境安全的潜在风险。治理塑料污染是党中央重大战略性
部署,2020年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0年9月正式施行的《固体废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明确了对疑似固体废物进口货物开展属性鉴别。治理塑料污染作为长期工作也写入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
了“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改进环境质量”、“确保生态安全”等要求。目前我国再生塑料领域
缺乏统一涉及到安全使用、环境友好的限用物质的种类及限量标准。
再生塑料限用物质是影响塑料全生命周期使用的重要因素,再生塑料限用物质的限量特别是有害
物质的限量是制约再生塑料合理使用的关键技术要素,也是联合国正在磋商《全球塑料公约》中的焦
点问题。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除制定标准对再生塑料限用物质进行规范外还颁布了法律、法规、规范
性法律文件进行管理。这些规定主要有《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关于在国
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的斯德哥尔摩公约》、《1986年安全使用石棉公约》(第162号公约)、《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
制》附件17(EU2017/1000)、《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EU2017/1000)SVHC清单(2024)、
《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2011/65/EU)、《欧盟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
令》(9462EC)、《报废电子电器设备回收指令》(2012/19/EC)、《报废车辆指令》(2000/53/EC)、
《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欧洲绿色协议》、《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
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版)、《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
案》(国办发〔2022〕15号)、《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工信部2015年第38号)、
《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版)、《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国办发〔2022〕15号)、中国持
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2004-2024).《美国包装材料TPCH标准》(《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控制示范法
规》)、《关于多氯萘等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要求的公告》(公告2023年第20号)
(生态环境部、外交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应
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斯德哥尔摩公约》及其随后的修正案,是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经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履行
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公告》的方式公布。从法的溯源来看,《斯德哥尔摩
2
公约》及其随后的修正案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公约》仅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不具备法
律强制力。其法律强制力是通过行政部门《公告》获得的。
通过梳理分析,上述法律法规中涉及到有害物质并且与再生塑料相关的限用有害化学物质共有372
种,比较密切关系的有350种。其中《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EU2017/1000)SVHC清单
(2024)中与再生塑料相关的限用有害化学物质需要进行高度关注的共有136种。
同时工作组对国内外标准进行了调研。到目前为止,查询到以下现行有效的国内外相关标准,见
GB/T4615聚氯乙烯树脂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5761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GB/T10004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GB/T11066.11-2021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镁、铬、锰、铁、镍、铜、钯、银、锡、锑、铅和
铋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13015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GB/T14190-2017纤维级聚酯(PET)切片试验方法
GB/T15337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GB/T16606.3快递封装用品第3部分:包装袋(标准中对生物降解塑料
GB18585-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22808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五氯苯酚含量的测定
GB/T23990涂料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的测定
GB/T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29785电子电气产品中六溴环十二烷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28481-2012塑料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30102-2013塑料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指南
GB/T32887电子电气产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33353电子电气产品中的限用物质三丁基锡和三苯基锡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36793橡塑材料中增塑剂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T37638塑料制品中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37639塑料制品中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37760电子电气产品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37837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通则
GB/T38271塑料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中残留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38287塑料材料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GB/T38290塑料材料中镉含量的测定
GB/T38291塑料材料中铅含量的测定
3
GB/T38292塑料材料中汞含量的测定
GB/T38295塑料材料中铅、镉、六价铬、汞限量
GB/T39498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
GB/T39560.5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5部分:AAS、AES、ICP-OES和ICP-MS法测定聚合物
和电子件中镉、铅,铬以及金属中镉、铅的含量
GB/T40006.1塑料再生塑料第1部分:通则
GB/T40006.6塑料再生塑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
GB/T40006.7塑料再生塑料第6部分:聚碳酸酯(PC)材料
GB/T40006.9-2021塑料再生塑料第9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GB/T40030电子电气产品中中链氯化石蜡的检测方法
GB/T40031电子电气产品中多氯化萘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40917纺织品全氟己烷磺酸及其盐类的测定
GB43352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生物降解塑料
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SN/T0127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和六氯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HJ/T206-2005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无石棉建筑制品附录A
HG/T5662纺织染整助剂防水防油剂类产品中全氟烷酸(全氟十一酸、全氟十二酸、全氟十三酸、全
氟十四酸)的测定
SH/T1817塑料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中残留乙醛含量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SH/T1824塑料热塑性聚酯中锑含量的测定
SN/T1877.2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
SN/T2204食品接触材料木制品类食品模拟物中五氯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SN/T2379聚碳酸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双酚A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SN/T2046塑料及其制品中铅、汞、铬、镉、钡、砷、硒、锑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法
SN/T3334.1小型家用电器中全氟辛酸及其盐类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SN/T3467.1电子电气产品中多氯萘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SN/T3814橡胶和塑料制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SN/T3918塑料及其制品中多氯三联苯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
SN/T3999-2014REACH法规高关注物质中钴、砷、铬、钠、锡、铅、锌、硅、铝、钼、钾、锶、锆和
钙的快速筛选检测方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SN/T4765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六氯-1,3一丁二烯的测定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SN/T4832进出口纺织品有机汞的测定
SN/T5414再生塑料中33种禁限用物质的测定裂解气相色谱-质谱筛选法
4
GB/T30102塑料塑料废弃物的再生和再循环指南
GB/T30512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GB39707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
GB34330-2017固废鉴别标准通则
GB/T30102-2013塑料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指南
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35173-2017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回收料的表征特性及检测方法
GB28480饰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
GB28489乐器有害物质限量HJ/T231-2006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再生塑料制品
HJ/T298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HJ/T364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SN/T0570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放射性污染检验规程
SN/T3095初级性状的塑料树脂与回收再生塑料树脂的鉴别方法
ISO15270:2008Plastics—Guidelinesfortherecoveryandrecyclingofplasticswaste
ASTMD7209-06StandardGuideforWasteReduction,ResourceRecovery,andUseof
RecycledPolymericMaterialsandProducts
EN15347Plastics—Recycledplastics—Characterisationofplasticswastes
EN15348Plastics—Recycledplastics—Characterisationof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recyclates
CEN/TR15353Plastics—Recycledplastics—Guidelinesforthedevelopmentofstandards
forrecycledplastics
EN17134Classificationandmarkingofplasticsrecyclates—General
国内外情况简要说明
结合上述上述法律法规和现行标准进行以下分析。
1)GB/T40006.1-2021《国家标准塑料再生塑料第1部分:通则》规定了再生通用塑料有害物质的
初步要求,但距再生塑料的广泛适用范围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再生塑料质量、安全、环保的有害物质
是很多的,需要一个覆盖面更广的限量物质要求国家标准,正如化妆品的卫生标准通常检验只是前述
几个有害物质,但是涉及到有害物质总数则多达个,不能有效覆盖各类再生塑料的限用物质的限量要
求。
2)国内针对塑料家具制定了相应标准:GB/T28481《塑料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该标准对6种邻苯
二甲酸酯、16种多环芳烃、4种重金属、多溴联苯及多溴联苯醚含量限值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对于再生
塑料在家具制造领域的应用,我国尚无相关国家、团体等标准对限用物质作出要求。
5
3)GB/T38295—2019《塑料材料中铅、镉、六价铬、汞限量》对塑料中四种重金属含量限值作出了
明确要求。
4)GB/T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对电子电气材料中4种重金属、多溴联苯
及多溴联苯醚含量限值作出了明确要求。
5)欧盟官方公报(OJ)发布RoHS2.0修订指令(EU)2015/863,由原来的六项管控物质:铅(Pb)、汞(Hg)、
镉(Cd)、六价铬(CrVI)、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变为十项管控物质,新增邻
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DBP)、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简称邻苯4P),此前曾在ROHS2.0中被优先列为评估物质的六溴环十二
烷(HBCCD)未被正式列入限制物质清单。该十项管控物质管控的限量均为0.1%。此修订指令发布后,
欧盟各成员国需在2016年12月31日前将此指令转为各国的法规并执行。且2019年7月22日起所有输欧电
子电器产品(除医疗和监控设备)均需满足该限制要求,2021年7月22日起,医疗设备(包括体外医疗设
备)和监控设备(包括工业监控设备)也将纳入该管控范围。
6)出口到欧盟国家的玩具或者其他产品,都需要符合REACH法规。REACH附录17是REACH法规的重要组
成部分,2024年1月23日,欧盟官方更新了附录XVII限制清单,更新后的SVHC清单总数已达到240项。
REACH法规Article67规定了某些危险物质、混合物和物品制造及投放市场的限量及限制要求。欧盟
REACH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中列明了部分高度关注物质但没有标明限值。
目前未见关于再生塑料限用物质技术要求的现行、在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
1.3.1.2国内行业情况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国内外单位对国家标准《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的需求,项目
组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回函、会议、走访、交谈、电话和微信等方式先后调研以下单位:行业主管部门、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及下属各分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废研究所、中国合成
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大学、中国石油天
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等专业研究机构、仪征市仲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自立塑料科
技有限公司等再生塑料生产单位、无锡一惟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再生塑料贸易单位、广州仕天材料科技
有限公司和苏州润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等再生塑料汽车配件供应商、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
再生塑料使用方、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和青岛中新华美塑料有限公司及青岛润兴塑料新材
料有限公司等改性再生塑料相关单位、阜阳市产品质量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材料
质检中心)等质检系统、青岛海关技术中心等海关系统单位、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等全球循
环经济关联方、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
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等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以及青岛模具协会和青岛海瑞德模塑有限公司等等,上述单
位覆盖了与再生塑料相关的各个方面。上述单位对国家标准《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的
制定表达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以下9条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1)再生塑料的限用物质不要太多、再生塑料的限量要求不应过严,尽可能地减少对企业的冲击影响。
6
2)标准对行业具有通识指导作用,要考虑不同场景取样使用,检测上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制定的大前
提是要实现鼓励循环利用。
3)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标准,在借鉴国际做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实际应用情况来修改补充,使该标
准更接地气,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企业,不能让标准成为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和企业产品出口。
4)应考虑进口企业的检测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口岸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通关时效等方面。
5)部分指标可以增加《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现行标准、法规有明确规定的物质,同时限量的设
定尽量有具体数值和出处,尽量不出现“不得检出”的要求。
6)除适用各类再生塑料的通用要求外,增加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的应用场景。
7)适当调整、补充现有GB/T40006.1的限量要求中的限量要求内容。
8)希望兼顾品牌生产商对高品质再生塑料的质量要求。
9)从再生循环应用尽用角度,部分企业希望再生塑料含量没有限制最好。
1.3.1.3第一次工作会议
按照标委会工作部署,为充分研讨标准制定相关工作,全国塑标委再生塑料工作组(TC15/WG2)
于2024年3月21日在北京市长白山国际酒店召开了标准制定工作会。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相关分会和工作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废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等
高等院校、部分海关和质监质检单位、再生塑料相关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再生塑料生产企业和行业协
会、国内外石油石化塑料相关企业等35个单位的41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一、会议主要内容
讨论《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起草组(建议单位)及各
单位分工及进度,讨论修改国家标准文本工作组草案稿等。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标准草案所修改的内
容,并再次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经讨论,会议原则上同意起草组所做的修改,形成了《塑料再生塑
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国标制定工作会会议纪要(全塑标再生塑料组【2024】3号),就标准文本工作
组草案达成以下一致意见:
1)文本的表1限量要求中删掉所有“高度关注物质”;
2)文本的表1限量要求中尽可能合并化合物的种类,同类的不再进行细分要求;
3)尽量兼顾再生塑料产品不同用途(应用场合)的不同限量要求,高品质的产品指标可以高一
些;
4)关于进度要求,6月之前提交征求意见材料。
上述意见的形成是建立在大部分的再生塑料贸易、生产和制造、研究单位希望再生塑料的内控限
用物质及限量要求尽量减少而部分品牌生产商则希望再生塑料的质量有一定高品质要求兼顾基础上
的。
7
本次会议将《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国家标准中的再生塑料限用物质从376种缩减到306
种。
1.3.1.4第二次工作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以标
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两个方案”)明确了2024年和2025年全国需
完成的583项重要标准研制任务清单,其中《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是2024年底需完成
的标准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国家标准制定相关工作,全国塑料标委
会和再生塑科工作组,TC15/WG2)于2024年5月14日至1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邛海宾馆召开了该
国家标准制定工作会。来自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相关分会和工作组、
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部分海关和质监质检单位、再生塑料相关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再生塑料生
产企业和行业协会、国内外石油石化塑料相关企业等32个单位的4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全国塑标委再生塑料工作组秘书长、北京华塑晨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陈宏愿先生
主持,他介绍了出席会议的领导和技术专家,随后与会代表分别做了自我介绍。会上,全国塑标委再
生塑料工作组主任委员、华南理工大学何慧教授致辞,她感谢各单位、各位代表对塑标委再生塑料标
准化工作的支持、重视和关注,指出在塑标委、工作组及关注再生工作的领导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已
有11项再生塑料标准项目列入国务院督办专项,分别在2024年底和2025年底必须完成,这既是
喜讯又是压力,希望各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保质保量完成标准制定任务。
会上,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审评一部副主任牛利芳女士讲话,她向与会代表传达了国家市场监
督管理总局对于“两个方案”督办项目的总体性要求,即时间紧任务重,但标准制定的工作程序不减,
标准质量不降。她希望塑标委再生塑料所有标准项目起草过程合理规划、严控各阶段周期;要确保征
求意见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标准审查和投票时注意符合规定要求。同时她表示审评中心会按照总局要
求,加强与标委会联系和沟通,做好相关项目审评,确保重点标准高效高质完成。
会上,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秘书长、中蓝晨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敏
剑女士讲话,她强调“两个方案”专项项目都是国家和行业急需的,因此也是标委会今明两年重中之
重的工作,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希望各项目得到各方关注,更多单位共同参与,保质保量做好每
一项标准,支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上,《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项目标准起草组向与会代表汇报了3月份北京召开的
工作会后,按纪要要求修改的标准文本工作组草案。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标准草案所修改的内容,并再
次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经讨论,会议原则上同意起草组所做的修改,形成了《塑料再生塑料限用
物质限量要求》国标制定工作会会议纪要_(全塑标再生塑料组【2024】9号),就标准文本工作组草
案达成以下一致意见:
1)范围,增加“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再生塑料”;
2)确立再生塑料分级或分类的设立,采用“一级、二级、三级”或者“Ⅰ类、Ⅱ类、Ⅲ类”替
换原“A类、B类、C类”;
8
3)进一步探索应用场景与限用物质限量要求的关系,尤其是“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文件的
应用场景;
4)表1中,删除部分小众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和“不得检出”项目;备注给出建议的应用场景;
5)进一步调研表1中限用物质限量要求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对无测试方法或无适用测试方法的限
量要求如何处理,再做讨论。
会前起草组已按照第一次工作组会议纪要意见要求将306种再生塑料的限用物质缩减到100多种。
本次会议将《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国家标准中的再生塑料限用物质从多达100多种进
一步缩减到几十种。
为保持与GB/T40006系列标准一致。在范围中增加“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
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再生塑料”。
按照石化行业标准传统做法,将标准文本中确立再生塑料分级或分类的设立修改为“一级、二级、
三级”或者“Ⅰ类、Ⅱ类、Ⅲ类”替换原“A类、B类、C类”。
为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企业,不能让标准成为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和企业产品出口,尽可能地减少对
企业的冲击影响。所以做出表1中,删除部分小众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和“不得检出”项目;备注给出
建议的应用场景的意见。
在本次会议上WG2工作组秘书长陈宏愿先生结合TC秘书处的工作要求,对标准制定工作组近期
工作提出以下工作安排:
1)建立“半月报制度”,原则上每月5日和20日17点前,各牵头单位填写好项目进度表并
返回工作组秘书处,经汇总后上报TC秘书处。项目进度及表格填写的任何问题,及时与WG2秘书处
郑慧系;
2)会后通过工作组微信群等形式宣传和邀请更多单位和专家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同时也便于今后
更加广泛地征求意见;
3)请牵头单位(负责起草单位)尽快按本次会议讨论和纪要(本文件)修改完善草案稿,尽早形
成标准送审稿,提交WG2秘书处。
4)修改标准文本各阶段文件时,务必按GB/T1.1模板统一格式;
5)起草标准编制说明各阶段文件时,务必按照工作组提供的统一格式模板。
6)计划5月底组织相关专家线上再次讨论所修改文本,以便在6月中旬按计划进度组织征求意
见。
1.3.1.5第三次工作会
针对上述二次《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国家标准工作会议意见形成新的《塑料再生
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国家标准草案,全国塑标委再生塑料工作组(TC15/WG2)分别于2024年6月11
日和13日以线上会议形式二次召开《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国家标准制定第三次工作会议,
二次线上会议共计8个小时。来自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相关工作组、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
9
部分海关和质监质检单位、再生塑料相关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再生塑料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国内外
石油石化塑料相关企业等52个单位的69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经讨论,会议达成以下一致意见:
1)范围中,删除“本文件针对高品值(Ⅰ类)、一般品值(Ⅱ类)、低品值(Ⅲ类)的再生塑料
做了不同的规定”和“本文件中Ⅲ类再生塑料不适用于进口”;增加“本文件规定的限用物质限用要
求只适用于本文件规定的再生塑料中本身成分,不适用于使用再生塑料进行加工、改性等后续加工中”;
2)增加“限量”的定义;
3)删除第4章“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设置原则”,取消按高低品质分类的描述,仅在表1
中以限值做区分;
4)原5.1条增加“制造商或进口商等相关方可通过自我声明方式表明所持产品不含以下物质”;
5)将表1拆分成管控类和预警类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两个表,并将后者以资料性附录形式
给出,附录表中给出该类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对应的再生用塑料种类、应用场景;
6)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中针对限用物质限量的测定方法,应选特定的、合适的方法。尽
可能不采用通则作为检测方法,以提高可操作性;
7)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指标设置原则应结合我国政策、法规、行业现状等国情,国内有
明确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可适当放在管控类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中;
8)建议将有机锡的限用物质限量要求放到附录中;
9)锡有机化合物在PVC行业领域使用广泛,对锡有机化合物做限量要求,可能会对PVC的行业发
展产生较大影响,建议进一步做研究;
10)删除限用物质“四溴双酚A”、“甲醛”和“有机汞”的限量要求;
11)保留原表1注的内容“非PET物质残留、聚氯乙烯(PVC)、聚烯烃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目录》
(2022调整版)有害物质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的危险废物”,以免产生歧义;
12)根据修改后的限用物质和限量要求修改相关的检验依据和检验规则。
会前起草组已按照第二次工作组会议纪要意见要求将再生塑料的100多种限用物质缩减到几十种。
会前及会议上各个单位提出许多建议、意见如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阻燃材料专业委员会针对四溴双酚A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
1)国内外尚没有限用四溴双酚A的法规。尽管欧盟REACH把四澳双酚A列为高关注物质候选
清单,但并没有限制其使用。欧盟RoHS在2020年刚刚完成对四澳双酚A的评估,结论是对
四溴双酚A的反应型应用不进行任何限制,对它的添加型应用是否限制视RBACH的评估结果
而定,目前REACH的评估尚未完成。
2)四澳双酚A的暴露风险很低。80%以上的四澳双酚A作为中间体,用于制备溴化环氧树脂、
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溴化酚醛树脂等阻燃树脂。在此应用中四溴双酚A是反应型阻燃剂,
在最终产品中已不存在四溴双酚A单体,而是成为聚合物的组成部分。
10
3)已有风险评估认为四澳双酚A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很低。2008年欧盟公布的对四溴双酚A为
期8年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四溴双酚A对环境风险很低而且可控。2013年底,加拿大公布
四澳双酚A的筛选评估报告,指出四溴双酚A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忽略不计:四溴双酚A目
前的暴露量不会对环境带来即期或长期的有害影响,不会对环墙构成成胁·不会对毒命或健
康称成威胁。
4)目前欧盟RBACH项下正在对四澳双酚A进行新一轮的评估,尚未结束。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建议暂不把四澳双酚A列入限用物质,如果将来有国内外法规限用四溴双酚A,
我们可以再考虑增列。
关于GB43352快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递包装规定中规定了氟(F)限用物质的问题。与会专家认
为目前氟化合物作为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主要的不可取代的化学品,其作用在塑料薄膜表面形成摩擦
系数很低向排列层,会大大减少摩擦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如果在再生塑料中进行限用物质规定,会严
重影响塑料薄膜的生产,特别是大量已经生产、使用过的塑料薄膜会严重影响、阻碍这类塑料废弃物
的循环利用,反而不利于环境,不利于国家对塑料污染的治理乃至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
与会专家也提出以下修改意见、建议
1)范围中,删除“本文件针对高品值(Ⅰ类)、一般品值(Ⅱ类)、低品值(Ⅲ类)的再生塑料
做了不同的规定”。
2)范围中,讨论是否删除“本文件中Ⅲ类再生塑料不适用于进口”。
3)讨论对于“三种分类”可不在文件中规定,应由使用方自行声明或规定。
4)“高品值、低品值”的表述不宜在文件中做说明,直接使用“三种分类”直接体现限值。
5)范围中“本文件不适用于用作食品接触和医药包装材料的再生塑料”应做考虑是否删除。
6)术语和定义部分,应增加“限量”的定义。
7)第四章,“设置原则”应删除,只在表格中体现“三种类别”。
8)5.1中禁、限用物质,是否需要每次都检测,是否可通过自我声明的方式不在本文件体现该部
分。也可以溯源的形式说明,不需检测。
9)5.1标题:修改为“不得含有下列物质”。
10)表格中针对物质的测定方法,应选特定的、合适的方法标准以提高可操作性。
11)制定的限值与产品暴露途径相关,即限值应按应用领域予以区分。倾向保留每种物质的多个
限值。
12)对于GB/T40006.1中限定的物质在正文中做出限定,其他新增物质作为资料性附录的形式给
出,以便使用方做出自我声明或说明。即Ⅰ放正文,Ⅱ放附录。
13)锡有机化合物,该化合物在PVC行业领域使用广泛,此处做限定,对PVC的行业发展产生严重
影响。有机锡在REACH法规中有豁免领域。
但也有专家提出应该保留有机锡,有机锡项目,GB/T39498只对某些产品做出了限定,没必要扩
大适用范围。建议放到附录中,正文不做限制。
11
14)有机汞的检测方法不适用再生塑料。建议放到附录中或删去。
15)建议表1、表2是否拆分。
16)国家标准要多方考虑,不要为贸易设限。
17)指标设置要以社会承受能力为准,国内有明确法规强标的可以放在表1,其他表
18)短链氯化石蜡1500or100,是否考虑到企业的生存?
但同时有专家提出法律法规不能违背。
19)六氯苯检测方法不适用。
20)SN/T71433种限用物质为什么不全部纳入?
21)甲醛删除。
22)限用使用物质、限用物质、物质限量、有害物质需定义。
23)国外法规制定时针对性比较广,但是具体到某一行业时会筛选掉一些。
本次会议后将《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国家标准中的再生塑料限用物质进一步缩减,
形成现在的49种。
1.3.1.6其他形式的标准研制过程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
案》和《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在2024年完成国务院重点督办《塑料再生塑料
限用物质限量要求》项目,《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起草组联合全国塑标委再生塑料工作
组(TC15/WG2)分别组建了多个工作组微信群,随时在群里展开对《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
标准项目的讨论。《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起草组请到了国内外在再生塑料领域的各类专
家进行讨论。《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起草组也与重点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项讨论,同时也
多次倾听再生塑料领域的企业家意见,收到很好的效果。
1.3.1.7起草单位根据会议纪要修改完善文本草案及编制说明,形成征求意见稿提交工作组秘书处。
1.3.1.8秘书处初步审核后,于2024年6月28日,向TC15秘书处提交标准征求意见材料,提请征求意见。
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确定标准编制原则
《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标准文本(草案)编制原则:
1)在考虑以下现实需求和存在问题的前提下考虑设置与GB/T40006系列标准要求相对应的再生塑
料,不增加再生塑料鉴别为固废的风险。
2)设置要求比GB/T40006系列标准高的限用物质,既可以给要求更高的供应、生产商提供可选择
的空间,又可以为可能出口、应用某些特定场景的再生塑料制品提供重要的参考数值,避免踩雷。
3)在中国多年前就禁止生产、使用的化学品,正常的话,无论是塑料制品本身、还是印刷、包装
中污染以及在流转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污染物,按理都不应当存在。同时起到限制国外的这类再生塑
料进口,促进塑料废弃物国内的低端循环利用。这样设计原则的益处是这样可以极大尽可能地减少标
12
准对生产厂家以及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影响,也同时减少海关的检测负担,同时最大可能地将国家对塑
料污染的治理落实到位。
在上述背景下将再生塑料中限用物质根据前述法律法规、公约结合有无具体限量指标、有无相应
的检测标准确立为:声明类再生塑料不得含有的物质、管控类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预警类再
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资料性)。
2.2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修订标准时,还包括修订前后技术内容的对比)
2.2.1“范围”的确定
2.2.1.1“范围”的确定结果
经过2024年3月21日和2024年5月15日二次线下工作会议和2024年6月11日和13日线上工作会议以
及多轮次工作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确定了“范围”结果。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塑料材料的限用物质种类、限值及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的塑料为原料,经筛选、分类、破碎、清洗、熔融挤出(或改性造粒)等工
艺制成的再生塑料颗粒及成品,本文件还适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片。本文件规定的限
用物质限用要求只适用于本文件规定的再生塑料中本身成分,不适用于使用再生塑料进行加工、改性
等后续加工中。
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再生塑料。
本文件不适用于用作食品接触和医药包装材料的再生塑料。
2.2.1.2“范围”的确定过程
在2024年5月15日第二次线下工作会议上,在“范围”中建议增加“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
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再生塑料”。
在2024年6月11日和13日线上工作会议上有专家提出,限用物质中有聚氯乙烯(PVC)、聚烯烃、
非PET物质,而再生塑料不可避免地与掺入其他塑料进行改性,为避免产生歧义,建议在“范围”中增
加一定的限定词,会议同意在“范围”中增加“本文件规定的限用物质限用要求只适用于本文件规定
的再生塑料中本身成分,不适用于使用再生塑料进行加工、改性等后续加工中”。
针对有专家提出的范围中,“本文件不适用于用作食品接触和医药包装材料的再生塑料”。“改
成本文件规定的再生塑料不适用于用作食品接触和医药包装材料”。起草组认为:如果改成本文件规
定的再生塑料不适用于用作食品接触和医药包装材料”,其实不太合适。原因是范围是确定的是什么
样的再生塑料,再生塑料前面应是对再生塑料限制行动要求。如变成本文件规定的再生塑料不适用于
用作食品接触和医药包装材料,则不适用于用作食品接触和医药包装材料是再生塑料的补语。
2.2.2“限用物质restrictedsubstances”和“限量limit”的确定
2.2.2.1“限用物质restrictedsubstances”和“限量limit”的确定结果
限用物质restrictedsubstances
13
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在再生塑料中不得含有及限制使用的物质。
限量limit
限用物质在再生塑料中允许的最大含量水平。
本文件的限量一般指再生塑料中的含有量,不是添加量。添加量一般规范制作、加工过程行为,
本文件规范的是行为(包括无意行为)的结果。
2.2.2.2“限用物质restrictedsubstances”和“限量limit”的确定过程
GB/T26572有对限用物质定义。限用物质:法律法规或顾客要求在电子电器产品中限制使用的物
质。限制使用前面加上了定语。核心内容就是限制使用的物质。
顾客要求限用物质未必就是有害物质。如果直接认定限用物质就是有害物质,无法与我国现行有
效的有害物质管控相一致,更容易造成混乱。进一步诠释了限用物质未必就是有害物质。
有专家提出的“其实“限用物质”对于非常多的消费者的认知来说,还真的是和“有害物质”密
切相关,甚至等同起来了”,““限用物质”在非常多人的眼里、包括在测试机构的眼里,基本上就
相当于“被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对此起草组举例解释说明如下:举例说明理解有误的理由:食盐
不属于有害物质,但在做饭中属于限用物质,做任何一种菜,都有限量要求。超过限量后,恐怕任何
人无法食用。
说明一下,限用物质不等于有害化学品也不等于危险物质。后二种有严格的定义。
有专家提出:目前存有限用物质限量要求的国标、行标,发现大部分都没有将“限用物质”和“限
量”作为术语,只有极个别标准给出了定义,如GB/T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
要求》的“3.1限用物质”定义“法律法规或顾客要求在电子电气产品中限制使用的物质”,GB/T38295
—2019《塑料材料中铅、镉、六价铬、汞限量》的“3.5限量”定义“铅、镉、六价铬、汞元素在各
类塑料材料、母粒及其制品中允许的最大含量水平”。GB/T1.1—2020提出“术语和定义这一要素用
来界定为理解文件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所必需”是关键,让专业的使用者在不同语境中理
解一致。但“限用物质”和“限量”其实从字面就很容易理解,建议如无必要可不定义。
对此,起草组暂时接受大部分与会专家的意见。
2.2.3“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的确定
《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版)中与再生塑料相关的限用有害化学物质共有5种需要进行管控
见下表1。
表1《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中与再生塑料相关的限用有害化学物质
序号项目化学品登记号确立依据
1六氯丁二烯87-68-3《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
2六氯苯118-74-1《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
3多氯联苯-《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
14
序号项目化学品登记号确立依据
87-86-5
131-52-2
4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27735-64-4《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
3772-94-9
1825-21-4
全氟己基磺酸及其盐类和
5355-46-4(全氟己基磺酸)《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
其相关化合物(PFHx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
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市
场监督管理总局编制的《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2004-2024)指出: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是指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远
距离环境迁移的潜力,并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是全人类面临
的共同挑战,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
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01年5月22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通过,2004年5月17日生效。作
为公约文书制定和首批签约国之一,中国高度重视POPs控制,承诺与国际社会携手共同应对这一挑
战。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POPs的危害。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公
约,2004年11月11日公约对中国生效。(一)健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制度实施POPs控制国家战
略行动。中国高度重视POPs控制工作,按照公约及其新增管控POPs修正案生效进程,制定POPs控
制国家实施计划及其增补版。
中国将POPs控制纳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制定“十二五”POPs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系统部署重
点行业POPs控制行动。“十三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淘汰一批POPs的目标任务。《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重视新污染物
治理。2022年,中国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包括POPs在内的新污染物治理作出全面系
统部署。全链条推进工业用途类POPs安全替代。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六溴环十二烷、短链氯化
石蜡等工业用途类POPs涉及产业链长、行业领域广。文件要求:逐步替代这些POPs在电器电子产
品、建筑保温材料、纺织材料、医疗器械、防水涂料、汽车内饰、消防灭火剂等多种产品中的添加,
以及在电镀、塑料制造等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已生效的所有工业用途类POPs实现全面淘汰,推进相
关产业链和供应链绿色高质量发展。20年来,中国采取一系列控制行动,全面淘汰29种类POPs的
生产、使用和进出口,有效防范相关农产品、消费品中POPs的健康风险。中国已全面淘汰的29种
类POPs,其中与再生塑料密切相关的共16种见表23
表2中国已全面淘汰的全面淘汰的29种类POPs,其中与再生塑料密切相关的16种POPs
名称用途
五氯苯、六氯苯、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作为杀菌剂,曾用于木材、植物防腐。作为化工原料,曾用于生产其他
六氯丁二烯化学品
多氯联苯、多氯萘作为绝缘油等,曾用于电力电容器、变压器等。
15
名称用途
六溴联苯、四溴二苯醚和五溴二苯醚、六溴二
苯醚和七溴二苯醚、商用十溴二苯醚中的十溴作为阻燃剂,添加到塑料、纺织品中,曾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电
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线电缆、外墙保温建筑材料、家具、沙发和汽车内饰等领域。
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全作为表面活性剂、工业添加剂等,曾应用在电子产品和半导体生产、泡
氟己基磺酸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沫灭火剂、金属电镀、纺织品、皮革和垫衬物、农药等领域。
作为增塑剂或阻燃剂,曾用于填缝剂、防水油漆、学生书包、塑胶跑道、
短链氯化石蜡
汽车内饰、软门帘、地垫、橡胶传送带、金属加工液等领域。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附件17(EU
2017/1000)、《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2011/65/EU)与再生塑料相
关的限用有害化学物质共有40种需要进行管控见下表3。
表3《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附件17(EU
2017/1000)、《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2011/65/EU)与再生塑料相
关的限用有害化学物质
No地区法规限用物质CAS限值是否和塑料相关
1欧盟RoHS铅/1000mg/kg是
2欧盟RoHS镉/100mg/kg是
3欧盟RoHS汞/1000mg/kg是
4欧盟RoHS六价铬/1000mg/kg是
5欧盟RoHSPBBs/1000mg/kg是
6欧盟RoHSPBDEs/1000mg/kg是
7欧盟RoHSDEHP/1000mg/kg是
8欧盟RoHSDBP/1000mg/kg是
9欧盟RoHSDIBP/1000mg/kg是
10欧盟RoHSBBP/1000mg/kg是
多氯三联苯
11欧盟ANNEXXVII-50mg/kg是
(PCTs)
12欧盟ANNEXXVII苯71-43-25mg/kg是
(a)
12001-28-4;
(b)
12172-73-5;
(c)
77536-67-5;
13欧盟ANNEXXVII石棉(d)禁止是
77536-66-4;
(e)
77536-68-6;
(f)
12001-29-5,
132207-32-0
16
三取代有机锡,DBT和DOT分别
14欧盟ANNEXXVII有机锡-是
以锡计低于0.1%
7440-43-
15欧盟ANNEXXVII镉及其化合物100mg/kg是
9及其化合物
单甲基四氯二76253-60
16欧盟ANNEXXVII禁止是
苯基甲烷-6
单甲基二氯二
17欧盟ANNEXXVII-禁止是
苯基甲烷
单甲基二溴二99688-47
18欧盟ANNEXXVII禁止是
苯基甲烷-8
八溴联苯醚
19欧盟ANNEXXVII-0.10%是
(Octa-BDE)
多环芳香烃普通产品,单项:1mg/kg
20欧盟ANNEXXVII-是
(PAHs)玩具及儿童产品,单项:0.5mg/kg
21欧盟ANNEXXVII邻苯二甲酸酯-DEHP+DBP+DIBP+BBP≤0.1%是
(a)乙酸苯汞
(b)丙酸苯汞
(c)2-乙基己酸
22欧盟ANNEXXVII苯汞-100mg/kg是
(d)辛酸苯汞
(e)新癸酸苯
汞
23欧盟ANNEXXVII铅及其化合物-500mg/kg是
C9-C14
酸及其盐之和低于:0.025mg/kg
24欧盟ANNEXXVIIPFCAs,其盐-是
相关物质总和:0.26mg/kg
及其相关物质
25欧盟POPs四溴二苯醚-是
26欧盟POPs五溴二苯醚-是
27欧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上海市长宁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T/CIE 182-2023光器件频率响应测量通用规范
- 2026届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天长市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东莞市捷胜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高中介词词组课件
- 高三物理交变电流课件
- 高三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 离婚房产过户至子女名下合同范本及注意事项
- 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后子女教育资源共享与支持协议
- 乳牙拔除护理治疗
- 华为体系文件管理制度
- T/CSPSTC 83-2021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技术规范
- T/CRIA 21002-2020E系再生橡胶软化剂
- 体育培训行业合伙协议书
- 造价咨询合同三方协议
- 肺结节病的影像诊断课件
- TJFPA 0002-2019《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AI智能宠物机器狗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5-2030版)
- uom无人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练习题库完美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