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过关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_第1页
2024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过关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_第2页
2024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过关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_第3页
2024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过关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_第4页
2024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过关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过关检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单选题)下列属于现代派诗歌的是()。

A.《繁星》

B..《断章》

C.《死水》

D.《给战斗者》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杨雄写天子田猎的大赋代表作()。

A.《长杨赋》

B.《上林赋》

C.《河东赋》

D.《甘泉赋》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顿河地区那些走向新生活的人们是()

A.乌克兰人

B.哈萨克人

C.哥萨克人

D.乌兹别克人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为了研究一个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最合适的方法是()

A.纵向研究法

B.横断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问卷法

正确答案:A

5、(单选题)林黛玉式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挫折

正确答案:A

6、(单选题)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正确答案:D

7、(单选题)元杂剧作家白朴的著名杂剧作品《梧桐雨》属于()

A.爱情剧

B.历史剧

C.公案剧

D.神仙道化剧

正确答案:B

8、(单选题)冯至借用诗句“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中的“你”,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平实执著生活态度的赞许。“你”指的是()

A.金柳

B.老马

C.泥土

D.鼠曲草

正确答案:D

9、(单选题)徐志摩《毒药》的文体是()

A.十四行诗

B.散文诗

C.格律诗

D.叙事诗

正确答案:B

10、(单选题)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多选题)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

A.辶

B.行

C.彳

D.走

E.足

正确答案:ABCDE

2、(多选题)下面各组字,全为会意字的有()

A.步戒走比

B.得见新符

C.众示保监

D.徙固阿分

E.冠莫删析

正确答案:AE

3、(多选题)由“s必然是p为真”,可推出()

A.s可能是p为真

B.s可能不是p为真

C.s必然不是p为假

D.s必然不是p为真

E.s可能是p为假

正确答案:AC

4、(多选题)《老人与海》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有()

A.鲸鱼

B.大海

C.马林鱼

D.鲨鱼

E.狮子

正确答案:BCDE

5、(多选题)推理形式正确的有()

A.SIP├SOP

B.SEP├SAP

C.SAP├SIP

D.SOP├SEP

E.SOP├SIP

正确答案:CD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三、填空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分)1、(填空题)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慢”意义:____

正确答案:怠慢

四、判断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分)1、(判断题)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正确答案:

正确

5、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问答题)欧洲文学史上有一系列吝啬鬼形象,试比较老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异同。

正确答案:相同点:

(1)葛朗台的一切信仰都以金钱利害关系为基础,他搞政治投机,正是为了经济掠夺。波留希金具有强烈的积聚财富的欲望,一天到晚为财物的积累和贮存而奔波。

(2)贪婪使葛朗台被金钱所奴役,最终在对黄金的渴欲中送命。贪婪使波留希金变成了财富的奴隶,成为受物质支配的异化了的人。

(3)吝啬使葛朗台丧失人性,他对妻子、女儿、侄子毫无感情可言。吝啬使波留希金失去了性别,他过着乞丐一般的生活,和儿女断绝亲情。

不同点:

葛朗台是法国19世纪初期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他的最大特征是巧取豪夺。他的发迹是靠侵占大革命的胜利果实与剥夺人民财富发家致富的,充满了血腥与罪恶。波留希金是19世纪俄国农奴制度崩溃时期的地主,他的最大的特征是没落和堕落,他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农奴,他的没落表现了俄国农奴主阶级的衰亡。

2、(问答题)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他们逐渐能够把自己与物体分开,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2)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处于该阶段,这时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来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不成熟的,其典型的特点就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3)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处于7~12岁,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另外,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的程度也在下降,他们开始克服“片面性”而注意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发展了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因此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4)形式运算阶段。在儿童十一二岁以后,就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该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3、(问答题)名词解释:人格

正确答案: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典型心理品质。

4、(问答题)阅读孙犁的散文《织席记》,结合作品,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

要求:(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20分)

(附孙犁《织席记》原文)

织席记

孙犁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从南几县走过来,在蠡县、高阳,到处是纺线、织布。每逢集日,寒冷的早晨,大街上还冷冷清清的时候,那线子市里已经挤满了妇女。她们怀抱着一集纺好的线子,从家里赶来,霜雪粘在她们的头发上。她们挤在那里,急急卖出自己的线子,买回棉花;赚下的钱,再买些吃食零用,就又匆匆忙忙回家去了。回家路上的太阳才融化了她们头上的霜雪。

到端村。集日那天,我先到了席市上。这和高、蠡一带的线子市,真是异曲同工。妇女们从家里把席一捆捆背来,并排放下。她们对于卖出成品,也是那么急迫,甚至有很多老太太,在乞求似地招唤着席贩子:“看我这个来呀,你过来呀!”

她们是急于卖出席,再到苇市去买苇。这样,今天她们就可解好苇,甚至轧出眉子,好赶织下集的席。时间就是衣食,劳动是紧张的,她们的热情的希望永远在劳动里旋转着。

在集市里充满热情的叫喊、争论。而解苇、轧眉子,则多在清晨和月夜进行。在这里,几乎每个妇女都参加了劳动。

那些女孩子们,相貌端庄地坐在门前,从事劳作。

这里的房子这样低、挤、残破。但从里面走出来的妇女、孩子们却生的那么俊,穿的也很干净。普遍的终日的劳作,是这里妇女可亲爱的特点。她们穿的那么讲究,在门前推送着沉重的石砘子。她们的花鞋残破,因为她们要经常在苇子上来回践踏,要在泥水里走路。

她们,本质上是贫苦的人。也许她们劳动是希望着一件花布褂,但她们是这样辛勤的劳动人民的后代。

在一片烧毁了的典当铺的广场上,围坐着十几个女孩子,她们坐在席上,垫着一小块棉褥。她们晒着太阳,编着歌儿唱着。她们只十二三岁,每人每天可以织一领丈席。劳动原来就是集体的,集体劳动才有乐趣,才有效率,女孩子们纺线愿意在一起,织席也愿意在一起。问到她们的生活,她们说现在是享福的日子。

生活史上的大创伤是敌人在炮楼“戳”着的时候,提起来,她们就黯然失色,连说不能提了,不能提了。那个时候,是“掘地梨”(注:地梨,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食用)的时候,是端村街上一天就要饿死十几条人命的时候。

敌人决堤放了水,两年没收成,抓夫杀人,男人也求生不得。敌人统制了苇席,低价强收,站在家里等着,织成就抢去,不管你死活。

一个女孩子说:“织成一个席,还不能点火做饭!”还要在冰凌里,用两只手去挖地梨。

她们说:“敌人如果再呆一年,端村街上就没有人了!”那天,一个放鸭子的也对我说:“敌人如果再呆一年,白洋淀就没有鸭子了!”

她们是绝处逢生。对敌人的仇恨长在。对民主政府扶植苇席业,也分外感激。公家商店高价收买席子,并代她们开辟销路,她们的收获很大。

生活上的最大变化,还是去年分得了苇田。过去,端村街上,只有几家地主有苇。他们可以高价卖苇,贱价收席,践踏着人民的劳动。每逢春天,穷人流血流汗帮地主去上泥,因此他家的苇子才长的那么高。可是到了年关,穷人过不去,二百户穷人,到地主家哀告,过了好半天,才看见在钱板上端出短短的两戳铜子来。她们常常提说这件事!她们对地主的剥削的仇恨长在。这样,对于今天的光景,就特别珍重。

1947年3月(选自《白洋淀纪事》)

正确答案:1)刻画了冀中平原上女性的美好形象。通过对冀中平原上女性卖席、编席等场景的简洁描写,表现了她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朴素、勤劳、爱美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对劳动的歌颂和赞美之情。2)表达了冀中平原人们对解放区民主政权的拥护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敌人”(日本)和地主的深刻仇恨。艺术手法:1)运用多重对比手法,艰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