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导行施工方案_第1页
道路交通导行施工方案_第2页
道路交通导行施工方案_第3页
道路交通导行施工方案_第4页
道路交通导行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主干道改扩建工程交通导行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信息本工程为城市主干道改扩建项目,西起电力路交叉口,东至陶瓷路交叉口,全长5140米,道路红线宽度25米,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40km/h。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旧路路面铣刨重建(面积约20560㎡)、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全长1800m)、交叉口渠化改造(8处)、交通设施更新(含信号灯12组、电子警察8套)及绿化迁移与恢复(乔木移植320株)。1.2施工工期安排总工期180天,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60天):K0+000~K1+700段北侧半幅施工第二阶段(61-120天):K1+700~K5+140段北侧半幅及全路段南侧半幅施工第三阶段(121-180天):交叉口改造及附属设施施工1.3工程周边环境道路沿线分布有:居民区12处(约8600户居民)学校3所(含1所中学、2所小学,日均上下学人流量约5000人次)医院2所(日均就诊车辆约800辆)商业综合体1处(日均客流量约1.2万人次)二、交通现状分析2.1流量特征根据连续7天交通监测数据:早高峰(7:30-8:30):双向机动车流量4200辆/小时,峰值达4800辆/小时晚高峰(17:30-18:30):双向机动车流量3800辆/小时,非机动车流量1200辆/小时平峰时段:机动车流量维持在1800-2200辆/小时路段饱和度:高峰时段0.92,平峰时段0.652.2道路条件现状道路为1995年建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以下问题:路面病害:龟裂(面积约3200㎡)、沉陷(8处,最大深度12cm)道路断面:现状为1.5m人行道+7m车行道+1.5m人行道,无中央隔离设施交叉口状况:8处平交口中有5处存在相位冲突,平均延误达85秒/辆2.3周边路网施工影响区域3km范围内主要分流道路:|道路名称|等级|现状通行能力(辆/小时)|可分流比例||----------|------|--------------------------|------------||兴平北路|次干路|2800|30%||世纪大道|主干道|5600|45%||陶瓷路|次干路|2200|25%|三、交通导行总体设计3.1设计原则时空分离: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行"模式,分阶段实施交通导改最小干扰:施工区域占用宽度控制在12m以内,保留13m通行空间安全优先:设置连续物理隔离,作业区与行车道净距不小于1.5m效率匹配:确保导行路通行能力不低于现状的70%全要素覆盖:同步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及特殊车辆通行需求3.2总体方案第一阶段导行(K0+000~K1+700段)北侧半幅封闭施工,南侧半幅双向通行利用中央分隔带位置新建临时隔离护栏(高度1.2m)车道划分:2.8m×2车道(机动车)+1.5m(非机动车道)+1.2m(人行道)限速设置:施工路段限速40km/h,过渡段限速20km/h第二阶段导行(全路段)K1+700~K5+140段北侧半幅施工,南侧半幅双向通行K0+000~K1+700段南侧半幅施工,北侧半幅双向通行中间设置4处临时掉头口(间距800-1000m)交叉口采用"右进右出"管理模式,禁止左转第三阶段导行(交叉口改造)采用临时便道绕行方案,每个交叉口设置3条临时通道(宽度4.5m/条)关键交叉口(与世纪大道、兴平北路)设置临时信号灯四、交通组织保障措施4.1交通标志标线系统4.1.1标志设置(按GB5768-2009标准)预告区(施工前500m)设置"前方施工500m"警告标志(黄底黑边,边长120cm)限速标志:由60km/h逐步降至40km/h、20km/h车道减少标志:提前200m设置"车道变少"图案标志过渡区(30m)导向箭头:间隔5m设置,长度6m路栏:间隔2m布设,高度1.2m,反光膜等级Ⅲ类夜间警示灯:闪烁频率50次/分钟,可视距离≥300m作业区施工区域标志:红底白字,尺寸100cm×80cm禁止超车标志:设置于过渡区起点,圆形直径80cm人行通道指示标志:蓝底白图案,尺寸60cm×60cm终止区解除限速标志:设置于施工终点后50m车道恢复标志:指示原车道分布4.1.2标线设置临时车道线:采用热熔型涂料,厚度1.8mm,反光系数≥150mcd·lx-1·m-2边缘线:黄色实线,宽度15cm,间隔2m设置反光突起路标人行横道线:白色实线,宽度40cm,间隔60cm,设置反光道钉4.2临时交通设施隔离设施施工区:2.5m高彩钢板围挡(抗风等级10级),底部设置50cm高防溢裙车道分隔:采用水马(高度80cm,注水重量≥15kg)+反光锥(间隔1.5m)组合隔离人行道防护:设置1.2m高铁马护栏,每50m留设1.2m宽通道照明系统作业区:设置200WLED投光灯,间距30m,照度≥50lux道路照明:临时路灯间距40m,采用150WLED灯具,路面照度≥30lux警示照明:围挡顶部每10m设置红色频闪灯(可视距离≥500m)智能监控在5处关键节点设置交通监控摄像头,实时传输车流数据施工区域设置2套可变情报板(P16全彩,尺寸4m×2.5m),发布实时路况4.3交通组织管理人员配置每个施工段配置6名交通协管员(高峰时段增加至8名)设立交通指挥中心,配置3名调度员,实行24小时值班协管员装备:反光背心(符合GB20653-2006标准)、指挥棒、对讲机、急救包时段管控大型机械进场:22:00-5:00(避开交通高峰)材料运输:实行"两限一避"(限载、限速、避高峰)交叉口改造:采用周末集中施工(周六0:00-周日24:00)公共交通保障公交线路调整:临时取消3个站点,增设2个临时停靠站班次调整:高峰时段加密15%,平峰时段维持原班次信息发布:在公交站台设置导乘信息牌,实时更新车辆动态五、分阶段导行实施方案5.1第一阶段(K0+000~K1+700段)5.1.1交通组织保留南侧半幅道路供双向通行,设置临时中央隔离车道划分:2.8m(东行)+2.8m(西行)+1.5m(非机动车道)+1.2m(人行道)关键交叉口:电力路口东西方向禁止左转,南北方向保持通行5.1.2施工部署施工内容:路基处理(换填3:7灰土1.2万m³)、地下管线改造(雨水管DN800mm,长1700m)材料堆放:设置3处临时堆场(每处面积约300㎡),距离行车道≥3m机械配置:挖掘机3台、压路机2台、装载机2台,作业时间控制在6:00-22:005.1.3交通疏导重点电力路交叉口:设置4名协管员,高峰时段实行"分时放行"居民区出入口:保留3处临时通道(宽度4m),设置减速带(高度5cm)医院通道:在市第一医院门口设置专用通道,配备2名专职引导员5.2第二阶段(全路段)5.2.1交通组织东西段半幅交替施工,中间设置4处临时掉头区(长度50m)车道宽度:机动车道2.75m/条,非机动车道1.2m,人行道1.0m限速管理:施工路段限速30km/h,设置3处雷达测速点5.2.2施工部署主要工程:沥青路面铣刨(面积1.8万㎡)、基层施工(水泥稳定碎石1.2万m³)施工顺序: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附属资源配置:铣刨机2台、摊铺机2台、压路机4台,实行两班制作业5.2.3重点区域管控学校周边:在实验中学门口设置30m长减速带,上下学时段(7:00-8:30、16:30-18:00)禁止大型车辆通行商业区域:保留商场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临时上下客区域(面积50㎡)医院周边:设置专用救护车通道(宽度4m),安装紧急呼叫系统5.3第三阶段(交叉口改造)5.3.1交通组织8处交叉口分批次改造,每次封闭1个交叉口,工期控制在7天内绕行路线:通过周边次干路形成环形分流,设置8块大型指路牌临时信号:采用移动式信号灯,配时方案根据实时流量动态调整5.3.2施工部署工程内容:交叉口拓宽(增加进口道1-2条)、渠化岛建设、交通设施安装关键工序:旧路面破除(采用液压破碎锤,减少扬尘)、基层重建、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平整度误差≤3mm/3m,抗滑性能BPN≥60六、交通安全保障措施6.1人员安全管理培训考核施工人员岗前培训不少于8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证书复审周期不超过3年每月组织1次交通安全例会,分析事故案例,强化安全意识防护装备作业人员配备"四件套":反光背心、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手套夜间施工人员加配反光袖章和头灯(连续照明时间≥8小时)机械操作人员配备耳塞、护目镜等防护用品6.2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防护机械作业半径内设置警示区(半径5m),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临时用电线路架空高度≥5m,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30mA)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5m时,设置边坡支护(坡度1:1.25)和临边防护消防安全每500m设置1个消防器材箱(含4kg干粉灭火器2具、消防沙2m³)易燃易爆材料单独存放,与火源保持≥30m安全距离焊接作业时配备看火人,设置接火斗,作业结束后检查30分钟确认无隐患6.3交通安全巡查日常巡查每日早6:00、午12:00、晚18:00三次全面检查交通设施完好情况重点检查标志歪斜、标线模糊、隔离设施损坏等问题,修复时限≤2小时建立巡查台账,详细记录设施状态、修复情况、责任人专项检查每周开展1次夜间照明专项检查,照度检测覆盖率100%每月联合交管部门进行1次安全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整改恶劣天气前(暴雨、台风等)进行全面排查,加固设施,储备应急物资七、应急预案7.1应急组织体系组织机构成立应急指挥部,项目经理任总指挥,下设:交通疏导组(6人):负责现场交通指挥抢险救援组(10人):负责设施修复、人员救助后勤保障组(4人):负责物资供应、医疗救护信息联络组(2人):负责内外通讯协调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名称|规格|数量|存放位置|保质期||----------|------|------|----------|--------||应急照明|200WLED|15套|3处仓库|2年||反光锥|70cm高|500个|各施工段|3年||水马|80cm×50cm|200个|材料堆场|5年||急救箱|含28种用品|5个|项目部及施工点|1年||发电机|50kW|2台|项目部|定期维护|7.2专项应急预案7.2.1交通拥堵应急处置响应条件:车辆排队长度超过500m,持续时间≥30分钟处置流程:启动三级响应,增派6名交通协管员打开应急通道,引导车辆分流通过情报板发布绕行信息,联系交管部门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拥堵缓解后,逐步恢复正常交通组织7.2.2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轻微事故:保护现场,疏导交通,拍照取证后快速撤离引导当事人至临时事故处理点协商处理15分钟内清理现场,恢复交通伤人事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设置警戒区通知交管部门,保护现场,协助抢救伤员启用备用车道,疏导滞留车辆2小时内提交事故情况报告7.2.3恶劣天气应对暴雨天气:暂停室外作业,检查排水设施,准备抽水泵(功率≥5.5kW)加密巡查频次,重点关注低洼路段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超过15cm时,封闭道路,设置绕行标志大雾天气:能见度<200m时,开启全部警示灯,限速20km/h能见度<100m时,封闭施工路段,人员设备撤离至安全区域通过情报板发布预警信息,联系交管部门实施交通管制7.3应急演练每月组织1次桌面推演,每季度开展1次实战演练演练内容包括:交通拥堵疏导、交通事故处置、恶劣天气应对等演练后进行评估总结,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响应能力八、交通导行效果评估8.1监测指标体系通行效率高峰时段平均车速≥25km/h行程延误≤45秒/公里交叉口通行能力保持原水平的80%以上安全水平施工区域交通事故率下降50%人员伤亡事故"零发生"设施损坏率≤0.5%/月环境影响施工噪音昼间≤70dB,夜间≤55dB扬尘控制PM10≤0.5mg/m³周边居民满意度≥85分(百分制)8.2评估方法安装交通流量监测设备,采集实时运行数据每月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集公众意见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阶段性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导行方案,优化交通组织8.3持续改进建立"周分析、月总结"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运用大数据分析交通运行规律,优化信号配时和车道分配定期与交管部门、沿线单位沟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施工结束后编制交通导行总结报告,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九、施工进度计划阶段起止时间主要工作内容工期关键节点准备阶段第1-7天方案报批、交通设施采购、围挡搭设7天交通导改方案获批第一阶段第8-67天K0+000~K1+700段北侧施工60天地下管线完成第二阶段第68-127天全路段半幅施工60天沥青下面层完成第三阶段第128-187天交叉口改造及附属工程60天交通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