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施工方案_第1页
提篮施工方案_第2页
提篮施工方案_第3页
提篮施工方案_第4页
提篮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篮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信息本工程为跨XX河1-112m提篮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位于XX市XX区,桥梁轴线与航道斜交70°,设计时速350km/h,为高速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桥梁全长136m,计算跨径112m,矢高22.4m,矢跨比1/5,拱轴采用悬链线(系数m=1.347)。上部结构由系梁、拱肋、吊杆及桥面系组成:系梁为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高2.5m,宽17.8m;拱肋采用双肢哑铃型钢管混凝土结构,单肢钢管直径1.2m,拱肋中心距5.6m;吊杆采用127根φ7平行钢丝索,纵向间距8m;两拱肋间设5道钢结构横撑(含1道拱顶一字撑及4道K型撑)。1.2地质与水文条件桥位处为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地质分层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厚0.5~1.2m);②软塑粉质黏土(厚1.8~4.5m,承载力特征值80kPa);③流塑淤泥质粉质黏土(厚9~10m,承载力特征值60kPa);④硬塑粉质黏土(厚2.2~4.4m,承载力特征值180kPa);⑤中密粉土(厚1.5~2.2m,承载力特征值150kPa)。地下水位埋深1.0~2.0m,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航道等级为Ⅲ级,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96m,最低通航水位0.3m,通航净宽30m,净高5.0m。施工期间需保证通航安全,临时支架梁底标高不低于+7.684m(黄海高程)。1.3工程重难点结构复杂性:提篮拱空间受力体系对施工精度要求高,拱肋安装轴线偏差需控制在±5mm内。水上作业难度大:跨河支架搭设需应对软土地基及通航干扰,需采用钢便桥+钢管桩复合基础。钢管混凝土施工:拱肋钢管内混凝土需连续灌注,确保密实度,防止脱空、空洞等缺陷。工期紧张:总工期349天,需优化工序衔接,关键线路为“支架搭设→系梁施工→拱肋安装→吊杆张拉”。二、施工组织设计2.1施工总体部署采用“先梁后拱、对称施工”总体方案,即先施工系梁,再安装拱肋、张拉吊杆,最后施工桥面系。施工分区划分为:陆上作业区:221#、222#墩两侧陆地,设置钢筋加工场、材料堆放区及拱肋预拼场地(硬化处理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15cm碎石垫层)。水上作业区:跨航道区域,采用φ630×8mm钢管桩支架体系,搭设通航孔临时钢便桥(宽4m,净空5.7m)。2.2施工进度计划工序名称工期(天)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关键节点施工准备45第1天第45天场地硬化、设备进场支架及基础施工60第30天第90天钢管桩施工完成系梁施工75第75天第150天系梁混凝土浇筑完成拱肋加工及安装90第120天第210天拱肋合龙钢管混凝土灌注20第200天第220天拱肋混凝土强度达标吊杆张拉及体系转换30第215天第245天吊杆初张拉完成桥面系施工60第230天第290天沥青铺装完成支架拆除及验收59第290天第349天竣工验收2.3资源配置人员: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专职安全员3人,施工班组8个(钢筋班、模板班、混凝土班等),高峰期投入劳动力180人。设备:起重设备:25t汽车吊2台,50t浮吊1台,200t架桥机1台;混凝土设备:HZS90搅拌站1座,输送泵3台,布料机2台;测量设备:TrimbleS9全站仪1台,LeicaLS15水准仪2台,应力监测设备1套。材料:Q355B钢管(φ1200×16mm),C60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φs15.2钢绞线(抗拉强度1860MPa)。三、主要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3.1基础及支架工程3.1.1钢管桩施工桩位放样:采用全站仪按坐标法放样,误差≤10mm,设置护桩。沉桩工艺:采用DZ60振动锤沉桩,桩长24~30m,单桩承载力≥800kN。沉桩前进行试桩,确定最佳锤击参数。桩顶设20mm厚钢盖板,焊接100×100×10mm加劲肋。桩顶连接:桩顶安装双拼I56b工字钢横梁,横梁与桩顶采用M30高强螺栓连接,节点处灌注C40无收缩灌浆料。3.1.2系梁支架搭设支架形式:采用盘扣式满堂支架,立杆间距60×60cm,横杆步距120cm,扫地杆距地面20cm。支架底部设15cm×15cm方木垫块,顶部设U型顶托(可调行程30cm)。预压方案:采用沙袋分级预压,预压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2倍(分3级加载:50%、80%、120%),每级持荷24h,监测支架沉降(弹性变形≤15mm,非弹性变形≤5mm)。3.2系梁施工3.2.1模板工程模板体系:采用18mm厚酚醛覆膜胶合板(面板)+50×100mm方木(次楞)+双拼10#槽钢(主楞)。侧模采用对拉螺栓(φ16mm,间距50×60cm)加固,底模标高按预压变形值+设计预拱度(L/5000)设置。接缝处理:模板接缝处粘贴2mm厚EVA密封条,拼缝错台≤2mm,表面平整度≤3mm/2m。3.2.2钢筋及预应力施工钢筋绑扎: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Ⅰ级接头),接头面积百分率≤25%。腹板钢筋设“井”字形定位架,确保保护层厚度(50mm)。预应力施工:纵向预应力采用15-12钢绞线束,孔道采用金属波纹管(内径90mm),间距50cm。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tk,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拉顺序为“先腹板后顶板,先下后上”。3.2.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C50混凝土(掺粉煤灰20%、矿粉15%),坍落度180±20mm,初凝时间≥12h。浇筑工艺:分3层浇筑(厚度分别为60cm、80cm、60cm),采用布料机对称布料,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时间15~30s)。养护采用覆盖土工布+喷淋养护,养护期≥14d,强度达85%后张拉预应力。3.2拱肋加工及安装3.2.1钢管拱加工工厂加工:在钢结构加工厂分节制造,每节长6~8m,采用数控切割下料,坡口角度30°±5°。卷管采用三辊卷板机,椭圆度≤D/500(D为管径)。焊接工艺:主焊缝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材料H08MnA,焊剂SJ101。焊接前进行预热(温度80~120℃),焊后进行200~250℃后热,保温2h。焊缝100%UT探伤,Ⅰ级合格。3.2.2拱肋安装吊装方案:采用“支架法+分节吊装”,单节段重35~45t,50t浮吊主吊,25t汽车吊辅助。安装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对称同步”,每侧分5个节段(含拱顶合龙段)。轴线控制:每节段安装时,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监测,调整偏差后临时固定(设置缆风绳+刚性支撑)。合龙段长度按实测温度(设计合龙温度15±5℃)调整,预留20mm焊接收缩量。3.3钢管混凝土灌注材料要求:C60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扩展度≥750mm,竖向膨胀率0.02%~0.05%,初凝时间≥6h。灌注工艺:采用“高位抛落+分层振捣”,从拱脚向拱顶连续灌注,单肢钢管分3次灌注(每次高度≤6m)。灌注前在钢管底部开设φ20mm排气孔,顶部设压力表(监测压力≥0.3MPa)。质量检测:灌注完成7d后采用超声波检测,密实度≥98%,缺陷处采用钻孔压浆补强。3.4吊杆安装及张拉吊杆安装:吊杆采用成品索(含PE护套),安装前进行预张拉(10%设计荷载),消除非弹性变形。索体穿设时采用专用导向装置,避免护套损伤。张拉工艺:采用“先简支后连续”张拉顺序,分3级张拉(30%、70%、100%设计荷载),每级持荷5min。张拉过程中监测系梁挠度(允许值±10mm)及拱肋应力(压应力≤15MPa)。3.5桥面系施工桥面板:采用预制C50混凝土板(厚18cm),安装时设置2cm湿接缝,采用C55无收缩混凝土灌注。防水层:喷涂聚脲防水层(干膜厚度≥2mm),施工前基层平整度≤3mm/2m,含水率≤8%。沥青铺装:采用SMA-13改性沥青(厚4cm)+AC-20C沥青混凝土(厚6cm),碾压温度160~180℃,压实度≥98%。四、质量控制措施4.1原材料控制钢材:每批钢材进场需提供质保书,按规定进行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化学成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搅拌站设专职质检员,每50m³混凝土制作1组试块(标养+同条件),抗裂性指标(氯离子含量≤0.06%,碱含量≤3.0kg/m³)。4.2过程控制测量监控:建立三级测量复核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监理验收),每道工序验收测量偏差:轴线≤5mm,标高≤10mm。焊接质量:焊工持证上岗,每道焊缝设置标识牌(焊工号、焊接日期),UT探伤不合格焊缝需返修(返修次数≤2次)。混凝土养护:采用智能养护系统,实时监测温度(内外温差≤25℃),自动调节喷淋频率。4.3验收标准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拱肋轴线偏差±5mm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系梁顶面标高±20mm水准仪测量吊杆张拉力±1%设计值应力传感器监测桥面平整度3mm/2m3m直尺测量五、安全与环保措施5.1安全管理高空作业:设置双层防护网(网目≤10cm),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锚固点抗拉强度≥15kN)。拱肋安装时设置临边防护栏杆(高度1.2m,间距2m)。水上作业:通航孔设置警示灯(红闪灯,间距50m)及防撞墩(φ1.5m橡胶护舷),配备2艘警戒船(24h值班)。应急预案:编制支架坍塌、溺水等专项预案,每季度组织演练。现场配备急救箱(含AED除颤仪)及救生衣(每人1件)。5.2环境保护噪声控制:昼间噪声≤70dB,夜间≤55dB。破碎机等设备设置隔音罩,夜间22:00至次日6:00禁止高噪声作业。水污染防治:施工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容积50m³)处理后排放,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能力5m³/h)处理。扬尘治理:料场设置6m高围挡,出入口安装洗车平台(高压水枪+三级沉淀池),裸土覆盖率100%(采用防尘网)。六、施工监测6.1结构监测应力监测:在拱肋、系梁关键截面布设振弦式应变计(量程-1500~+1500με),监测频率:施工阶段1次/天,运营阶段1次/月。变形监测:采用全站仪监测拱顶挠度(精度±1mm),系梁徐变(前3个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