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件:混凝土的生产_第1页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件:混凝土的生产_第2页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件:混凝土的生产_第3页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件:混凝土的生产_第4页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件:混凝土的生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配料要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将各种组成材料拌制成均匀的拌和物。混凝土配料采用重量配料法。重量配料法是将砂、石、水泥和掺合料按质量称量,水和外加剂溶液按体积计量。规范要求,配料精度,对水泥、水和外加剂溶液为±1%;对骨料为±2%。称重设备:配料器---称量混凝土原料的专门设备。(一)砼配料配料器骨料配料器水泥配料器量水器混凝土的生产

1.人工拌和缺乏机械设备的小型工程,或工程量很小时,可以采用人工拌和。在干净的铁板或混凝土地面上进行,采用“干三湿三法拌制”即先倒入砂子,后倒入水泥,用铁锹干拌三遍,然后中间扒开,加入石子,和2/3的水,湿拌三遍,其余的水边拌边加,直至拌匀。(二)砼拌和

方法:人工拌和和机械拌和混凝土的生产2.机械拌和混凝土土拌和,按工艺分为连续式和循环式两大类。在循环式工厂中,材料的称配、拌和与出料,是依次地进行的,而在连续式工厂中,上述过程是连续进行的。目前,国内都是采用循环式拌和机。(二)砼拌和

方法:人工拌和和机械拌和循环式拌和机自落式鼓形双锥形强制式平口卧轴混凝土的生产2.机械拌和循环式拌和机又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类。自落式拌和机有双锥形反转出料式拌和机和双锥形倾翻出料式拌和机两种。双卧轴强制式拌和机是现在使用得最多的一种强制式拌和机。(二)砼拌和

方法:人工拌和和机械拌和混凝土的生产2.机械拌和鼓形拌和机两侧开口,一侧装料,一侧卸料,只能旋转拌和,不能倾翻卸料,利用卸料槽插入筒内卸料,容量较小(400-800L)生产效率不高,用于中小型工程。(二)砼拌和

方法:人工拌和和机械拌和卸料槽混凝土的生产2.机械拌和双锥形拌和机单(双)侧侧开口,一侧装料,一侧卸料,拌和时,拌和筒开口端翘起,卸料时向下翻拌和筒。容量大,800、1000、1600、3000L生产效率高、拌和效果好,大中型工程(二)砼拌和

方法:人工拌和和机械拌和60°混凝土的生产2.机械拌和强制式(二)砼拌和

方法:人工拌和和机械拌和卧轴强制式拌和机(实验室)平口强制式拌和机(实验室)混凝土的生产3.拌和站、拌和楼大型混凝土工程,都是采用拌和楼拌制混凝土。拌和楼自上而下主要分为五层,即进料层、贮料层、配料层、拌和层和出料层。有的顶部设有第二次筛分设备,以控制骨料的逊径含量。(二)砼拌和

方法:人工拌和和机械拌和混凝土的生产3.拌和站、拌和楼小型水利工程一般采用拌和站拌制混凝土。现代的混凝土拌和站由双卧轴强制式拌和机、配料机、水泥储罐、风压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拌和机的生产率从50m3/h到150m3/h不等。(二)砼拌和

方法:人工拌和和机械拌和混凝土的生产3.拌和站、拌和楼(二)砼拌和

方法:人工拌和和机械拌和图HZS50B型混凝土拌和站1.骨料配料机2.机架3.搅拌机4.螺旋输送机5.水泥仓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组成组成:拌和楼、骨料运输设施、胶凝材料储运设施、外加剂车间、冲洗筛分、预冷热车间、空气站、实验室、辅助车间等。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组成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组成(2)骨料储运设施骨料储运设施包括骨料输送和储存设施。按拌和楼生产要求,向拌和楼供应各种满足质量要求的粗、细骨料。(1)拌和楼混凝土生产系统中的主要部分。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组成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组成拌和楼一般采用轮换上料,净骨料供料点至拌和楼的距离宜在300m内,当大于300m时,设置骨料调节堆(仓)。汽车运输骨料:粗骨料调节堆的活容积一般为混凝土生产系统生产高峰日平均需要量2-3d的用量,细骨料不易小于3d的用量;采用胶带转运骨料,活容积储量分别为:1-2d、2-3d。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组成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组成(4)二次冲洗筛分地面冲洗二次筛分,冲洗筛分后,骨料直接储存在一次风冷料仓;地面冲洗、楼顶二次筛分,筛分后的骨料直接进拌和楼仓。(3)胶凝材料储运设施混凝土生产系统胶凝材料储运设施一般包括水泥和粉煤灰两部分,距拌和楼的距离不宜大于20m。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组成(6)外加剂车间水利水电工程的外加剂一般是以浓缩或固体形状运到工地,再配成液剂使用。(5)实验室混凝土生产系统应设置混凝土实验室---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拌合质量的控制和检验。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组成混凝土的生产在施工阶段混凝土系统生产率一般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的高峰月混凝土浇筑强度计算。(三)混凝土生率的确定式中P—凝土系统的生产率,m3/h;

Qmax—高峰月混凝土浇筑强度,m3/月;

m—月工作日数,一般取25d;

n—日工作小时数,一般取20h;

K—小时不均匀系数,一般取1.5。混凝土的生产(四)混凝土投料二次搅拌理论正常投料沙子水泥石子水。采用“全造壳法”拌制混凝土,可节约水泥15%;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强度10%~30%。全部砂子全部石子水70%AE剂湿润拌和造壳拌和糊化拌和成品砼水30%其余外加剂全部水泥45~55s20~30s

10s图

全造壳法投料顺序混凝土的生产(四)混凝土投料二次搅拌理论先拌水泥砂浆法、先拌水泥净浆法、水泥裹砂法、净浆裹石法、粗细骨料全造壳法具体工艺流程可归纳为: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生产系统是为混凝土工程服务的主要生产系统。它包括混凝土拌和楼、各种原材料的储存、运输系统、混凝土拌和物运送设备,还有制冷、供热、加冰、风冷等配套设施。(五)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布置混凝土的生产(五)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布置

1.拌和楼尽量靠近浇筑地点

只要满足爆破安全距离要求并且不与永久性建筑物干扰,拌和楼应尽可能靠近坝体。我国大中型水电站混凝土生产系统到坝址的距离一般在500m左右,爆破安全距离不宜小于300m,且厂区宜布置在浇筑部位同侧。混凝土的生产(五)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布置2.混凝土出料线路应顺畅混凝土运输距离应按混凝土出机到入仓的运输时间不宜超过60min,夏季不宜超过30min。当采用汽车运输混凝土时,拌和楼位置和浇筑仓面运输距离不宜太大(一般小于3km),高差不能过大,进仓道路弯道要少,道路坡度应控制在5%~8%的范围内,以便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和提高运输能力。混凝土的生产(五)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布置3.妥善利用地形厂址选择地质良好,地形比较平缓、地基稳定的基岩上。在山区峡谷地带,混凝土生产系统尽量采用台阶布置,减少土建工程量。厂区主要建筑物地面高程应高出当地20年一遇的洪水位;混凝土生产系统设在沟口时,要保证不受山洪或泥石流的威胁;受料坑、地弄等地下建筑物一般应在地下水位以上;厂区系由陡坡上开挖出来时,特别要注意高边坡的稳定和危石处理。混凝土的生产(五)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布置4.各个建筑物布置原则各个建筑物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