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质量检验规程_第1页
纺织品质量检验规程_第2页
纺织品质量检验规程_第3页
纺织品质量检验规程_第4页
纺织品质量检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品质量检验规程一、概述

纺织品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的重要环节。本规程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检验方法,涵盖检验准备、抽样方法、检验项目、结果判定及记录管理等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有效控制纺织品质量,降低生产风险,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检验准备

(一)检验环境

1.温度和湿度:检验应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5)%的环境下进行。

2.光照条件:使用标准光源(如D65光源),确保检验环境光线均匀。

3.清洁度:检验工具和场地需保持清洁,避免污染样品。

(二)检验工具

1.测量工具:钢尺、卷尺、测厚仪等。

2.检验设备:显微镜、色差仪、强力测试机等。

3.辅助工具:标签、记录本、相机等。

(三)检验人员

1.培训要求:检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检验标准和操作流程。

2.资质要求:持有效检验资格证书,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三、抽样方法

(一)抽样原则

1.随机抽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主观选择。

2.规定数量:根据批次大小,按照标准比例抽取样品(如每批200件抽取5件)。

(二)抽样流程

1.确定抽样基数:检查产品包装,确认总数量。

2.使用随机数表或抽签法选取样品。

3.标记样品,记录抽样信息(批号、日期、抽样人等)。

四、检验项目

(一)外观检验

1.织物表面:检查是否有瑕疵(如跳针、漏针、污渍、色差等)。

2.边缘处理:评估边缘是否整齐,有无脱边、卷边现象。

3.整体平整度:观察织物是否平整,有无褶皱、起球等。

(二)尺寸检验

1.使用钢尺测量关键部位(如长度、宽度、袖长等)。

2.对比标准尺寸表,允许偏差在±1.5cm范围内。

3.记录实测值,计算合格率。

(三)物理性能检验

1.强力测试:使用强力测试机测定断裂强力(示例范围:200N-800N,具体数值根据织物类型确定)。

2.弹性恢复率:拉伸织物至一定长度,释放后测量回弹率(示例范围:70%-95%)。

3.透气性测试:使用透气性测试仪测定每平方厘米的透气量(示例范围:10L/(m²·s))。

(四)化学性能检验

1.色牢度测试:使用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评估摩擦后的色损(示例等级:4-5级)。

2.洗涤牢度测试:模拟实际洗涤条件,检查褪色程度。

3.甲醛含量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甲醛释放量(示例范围:<20mg/kg)。

五、结果判定

(一)合格标准

1.外观:无明显瑕疵,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2.物理性能:强力、弹性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3.化学性能:色牢度、甲醛含量等指标达标。

(二)不合格处理

1.严重不合格:直接判定批次不合格,禁止出厂。

2.轻微不合格:允许返工或降级处理,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

(三)记录与报告

1.详细记录检验数据,包括检验项目、实测值、判定结果。

2.生成检验报告,附上样品照片及不合格项说明。

六、检验记录管理

(一)记录要求

1.使用标准化表格,确保信息完整(批号、日期、检验人、项目、结果等)。

2.数据需经复核,避免人为误差。

(二)保存期限

1.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为2年,以备追溯。

2.电子记录需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七、外观检验的详细操作

(一)织物表面瑕疵检查

1.检查方法:

(1)在自然光和标准光源下,以45°角观察织物表面。

(2)使用10倍放大镜对重点区域进行放大检查。

2.瑕疵分类及判定标准:

(1)跳针/漏针:允许少量(每平方米不超过3处),长度小于1cm。

(2)污渍:不允许明显污渍,轻微浮色允许但需均匀。

(3)色差:相邻区域色差在目视可辨范围内为不合格。

(二)边缘处理评估

1.检查方法:

(1)拉直织物,观察边缘是否整齐。

(2)按压边缘,检查有无脱边、卷边现象。

2.判定标准:

(1)整齐度:边缘需剪齐,无松散线头。

(2)卷边:允许轻微卷边,但不影响使用功能。

(三)整体平整度检测

1.检查方法:

(1)将织物平铺在硬质平台上,目视检查褶皱、起球情况。

(2)轻抚织物表面,感受起球程度。

2.判定标准:

(1)褶皱:不允许明显褶皱,轻微压痕允许。

(2)起球:允许轻微起球,但不影响外观和使用。

八、尺寸检验的详细步骤

(一)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准备:使用刻度精度为0.1cm的钢直尺。

2.测量位置选择:

(1)长度:测量两端缝头之间距离。

(2)宽度:测量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3)袖长(如适用):测量袖口缝头至袖山顶点的距离。

3.测量步骤:

(1)拉直样品,消除自然垂坠。

(2)确保尺子与织物表面垂直或平行(根据测量项目确定)。

(3)读取并记录数值,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二)偏差判定

1.允许偏差范围:

(1)长度、宽度:±1.5cm(特殊产品按合同约定)。

(2)袖长等部位:±1.0cm。

2.处理方法:

(1)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判定为合格。

(2)超出允许范围:记录偏差值,按不合格处理。

九、物理性能检验的具体操作

(一)强力测试

1.设备准备:

(1)调整强力测试机参数(如拉伸速度5cm/min)。

(2)校准拉伸夹具,确保无松动。

2.测试步骤:

(1)将织物样品夹持在测试机上。

(2)启动测试,记录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棉织物断裂强力≥300N),低于标准值20%即为不合格。

(二)弹性恢复率测试

1.设备准备:

(1)使用拉幅定型机或类似设备进行预拉伸。

(2)调整夹持距离,确保拉伸比例一致。

2.测试步骤:

(1)拉伸织物至原长度的1.5倍,保持1分钟。

(2)释放织物,测量回弹后的长度。

(3)计算弹性恢复率:回弹长度/原长度×100%。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涤纶弹性恢复率≥80%),低于标准值即为不合格。

十、化学性能检验的详细流程

(一)色牢度测试

1.摩擦色牢度测试:

(1)将标准摩擦布在织物表面来回摩擦(次数≥10次)。

(2)使用灰色分级卡评估摩擦布和织物沾色等级。

2.洗涤牢度测试:

(1)将样品放入洗涤仪,使用标准洗涤剂(如ISO105-C01)。

(2)模拟实际洗涤条件(水温40℃,转速400转/min,洗涤5次)。

(3)洗后晾干,对比色差(使用色差仪或目视)。

(二)甲醛含量检测

1.采样方法:

(1)从不同部位剪取5g样品,混匀后放入密闭容器。

2.检测步骤:

(1)使用乙酰丙酮法或分光光度法进行甲醛测定。

(2)记录吸光度值,计算甲醛含量(mg/kg)。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婴幼儿用品≤20mg/kg),超标即不合格。

十一、检验报告的编制规范

(一)报告基本要素

1.样品信息: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抽样日期。

2.检验环境:温度、湿度、光源条件。

3.检验项目: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二)数据呈现方式

1.表格形式:

(1)外观检验:使用√/×符号记录瑕疵类型及数量。

(2)尺寸检验:列出实测值、允许偏差、实际偏差。

2.图文结合:

(1)附上不合格样品照片,标注问题位置。

(2)绘制色牢度评级图,直观展示结果。

(三)结论与建议

1.总结检验结果:合格/不合格,及主要问题。

2.处理建议:返工/降级/报废,及预防措施。

十二、检验记录的规范化管理

(一)记录表单设计

1.必填项:

(1)检验日期、检验人、复核人。

(2)样品编号、批次数量、抽样比例。

2.记录项:

(1)外观检验:瑕疵类型、数量、位置。

(2)尺寸检验:各部位实测值、偏差。

(二)电子化管理要求

1.数据录入:使用条码扫描或OCR识别,减少手动输入。

2.数据审核:设置多重审核权限,确保数据准确性。

3.存档规范:按批次建立文件夹,命名格式“批号-日期”。

(三)定期回顾

1.每月汇总检验数据,分析常见问题。

2.每季度评估检验规程有效性,必要时修订。

一、概述

纺织品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的重要环节。本规程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检验方法,涵盖检验准备、抽样方法、检验项目、结果判定及记录管理等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有效控制纺织品质量,降低生产风险,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检验准备

(一)检验环境

1.温度和湿度:检验应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5)%的环境下进行。

2.光照条件:使用标准光源(如D65光源),确保检验环境光线均匀。

3.清洁度:检验工具和场地需保持清洁,避免污染样品。

(二)检验工具

1.测量工具:钢尺、卷尺、测厚仪等。

2.检验设备:显微镜、色差仪、强力测试机等。

3.辅助工具:标签、记录本、相机等。

(三)检验人员

1.培训要求:检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检验标准和操作流程。

2.资质要求:持有效检验资格证书,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三、抽样方法

(一)抽样原则

1.随机抽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主观选择。

2.规定数量:根据批次大小,按照标准比例抽取样品(如每批200件抽取5件)。

(二)抽样流程

1.确定抽样基数:检查产品包装,确认总数量。

2.使用随机数表或抽签法选取样品。

3.标记样品,记录抽样信息(批号、日期、抽样人等)。

四、检验项目

(一)外观检验

1.织物表面:检查是否有瑕疵(如跳针、漏针、污渍、色差等)。

2.边缘处理:评估边缘是否整齐,有无脱边、卷边现象。

3.整体平整度:观察织物是否平整,有无褶皱、起球等。

(二)尺寸检验

1.使用钢尺测量关键部位(如长度、宽度、袖长等)。

2.对比标准尺寸表,允许偏差在±1.5cm范围内。

3.记录实测值,计算合格率。

(三)物理性能检验

1.强力测试:使用强力测试机测定断裂强力(示例范围:200N-800N,具体数值根据织物类型确定)。

2.弹性恢复率:拉伸织物至一定长度,释放后测量回弹率(示例范围:70%-95%)。

3.透气性测试:使用透气性测试仪测定每平方厘米的透气量(示例范围:10L/(m²·s))。

(四)化学性能检验

1.色牢度测试:使用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评估摩擦后的色损(示例等级:4-5级)。

2.洗涤牢度测试:模拟实际洗涤条件,检查褪色程度。

3.甲醛含量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甲醛释放量(示例范围:<20mg/kg)。

五、结果判定

(一)合格标准

1.外观:无明显瑕疵,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2.物理性能:强力、弹性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3.化学性能:色牢度、甲醛含量等指标达标。

(二)不合格处理

1.严重不合格:直接判定批次不合格,禁止出厂。

2.轻微不合格:允许返工或降级处理,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

(三)记录与报告

1.详细记录检验数据,包括检验项目、实测值、判定结果。

2.生成检验报告,附上样品照片及不合格项说明。

六、检验记录管理

(一)记录要求

1.使用标准化表格,确保信息完整(批号、日期、检验人、项目、结果等)。

2.数据需经复核,避免人为误差。

(二)保存期限

1.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为2年,以备追溯。

2.电子记录需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七、外观检验的详细操作

(一)织物表面瑕疵检查

1.检查方法:

(1)在自然光和标准光源下,以45°角观察织物表面。

(2)使用10倍放大镜对重点区域进行放大检查。

2.瑕疵分类及判定标准:

(1)跳针/漏针:允许少量(每平方米不超过3处),长度小于1cm。

(2)污渍:不允许明显污渍,轻微浮色允许但需均匀。

(3)色差:相邻区域色差在目视可辨范围内为不合格。

(二)边缘处理评估

1.检查方法:

(1)拉直织物,观察边缘是否整齐。

(2)按压边缘,检查有无脱边、卷边现象。

2.判定标准:

(1)整齐度:边缘需剪齐,无松散线头。

(2)卷边:允许轻微卷边,但不影响使用功能。

(三)整体平整度检测

1.检查方法:

(1)将织物平铺在硬质平台上,目视检查褶皱、起球情况。

(2)轻抚织物表面,感受起球程度。

2.判定标准:

(1)褶皱:不允许明显褶皱,轻微压痕允许。

(2)起球:允许轻微起球,但不影响外观和使用。

八、尺寸检验的详细步骤

(一)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准备:使用刻度精度为0.1cm的钢直尺。

2.测量位置选择:

(1)长度:测量两端缝头之间距离。

(2)宽度:测量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3)袖长(如适用):测量袖口缝头至袖山顶点的距离。

3.测量步骤:

(1)拉直样品,消除自然垂坠。

(2)确保尺子与织物表面垂直或平行(根据测量项目确定)。

(3)读取并记录数值,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二)偏差判定

1.允许偏差范围:

(1)长度、宽度:±1.5cm(特殊产品按合同约定)。

(2)袖长等部位:±1.0cm。

2.处理方法:

(1)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判定为合格。

(2)超出允许范围:记录偏差值,按不合格处理。

九、物理性能检验的具体操作

(一)强力测试

1.设备准备:

(1)调整强力测试机参数(如拉伸速度5cm/min)。

(2)校准拉伸夹具,确保无松动。

2.测试步骤:

(1)将织物样品夹持在测试机上。

(2)启动测试,记录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棉织物断裂强力≥300N),低于标准值20%即为不合格。

(二)弹性恢复率测试

1.设备准备:

(1)使用拉幅定型机或类似设备进行预拉伸。

(2)调整夹持距离,确保拉伸比例一致。

2.测试步骤:

(1)拉伸织物至原长度的1.5倍,保持1分钟。

(2)释放织物,测量回弹后的长度。

(3)计算弹性恢复率:回弹长度/原长度×100%。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涤纶弹性恢复率≥80%),低于标准值即为不合格。

十、化学性能检验的详细流程

(一)色牢度测试

1.摩擦色牢度测试:

(1)将标准摩擦布在织物表面来回摩擦(次数≥10次)。

(2)使用灰色分级卡评估摩擦布和织物沾色等级。

2.洗涤牢度测试:

(1)将样品放入洗涤仪,使用标准洗涤剂(如ISO105-C01)。

(2)模拟实际洗涤条件(水温40℃,转速400转/min,洗涤5次)。

(3)洗后晾干,对比色差(使用色差仪或目视)。

(二)甲醛含量检测

1.采样方法:

(1)从不同部位剪取5g样品,混匀后放入密闭容器。

2.检测步骤:

(1)使用乙酰丙酮法或分光光度法进行甲醛测定。

(2)记录吸光度值,计算甲醛含量(mg/kg)。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婴幼儿用品≤20mg/kg),超标即不合格。

十一、检验报告的编制规范

(一)报告基本要素

1.样品信息: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抽样日期。

2.检验环境:温度、湿度、光源条件。

3.检验项目: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二)数据呈现方式

1.表格形式:

(1)外观检验:使用√/×符号记录瑕疵类型及数量。

(2)尺寸检验:列出实测值、允许偏差、实际偏差。

2.图文结合:

(1)附上不合格样品照片,标注问题位置。

(2)绘制色牢度评级图,直观展示结果。

(三)结论与建议

1.总结检验结果:合格/不合格,及主要问题。

2.处理建议:返工/降级/报废,及预防措施。

十二、检验记录的规范化管理

(一)记录表单设计

1.必填项:

(1)检验日期、检验人、复核人。

(2)样品编号、批次数量、抽样比例。

2.记录项:

(1)外观检验:瑕疵类型、数量、位置。

(2)尺寸检验:各部位实测值、偏差。

(二)电子化管理要求

1.数据录入:使用条码扫描或OCR识别,减少手动输入。

2.数据审核:设置多重审核权限,确保数据准确性。

3.存档规范:按批次建立文件夹,命名格式“批号-日期”。

(三)定期回顾

1.每月汇总检验数据,分析常见问题。

2.每季度评估检验规程有效性,必要时修订。

一、概述

纺织品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的重要环节。本规程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检验方法,涵盖检验准备、抽样方法、检验项目、结果判定及记录管理等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有效控制纺织品质量,降低生产风险,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检验准备

(一)检验环境

1.温度和湿度:检验应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5)%的环境下进行。

2.光照条件:使用标准光源(如D65光源),确保检验环境光线均匀。

3.清洁度:检验工具和场地需保持清洁,避免污染样品。

(二)检验工具

1.测量工具:钢尺、卷尺、测厚仪等。

2.检验设备:显微镜、色差仪、强力测试机等。

3.辅助工具:标签、记录本、相机等。

(三)检验人员

1.培训要求:检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检验标准和操作流程。

2.资质要求:持有效检验资格证书,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三、抽样方法

(一)抽样原则

1.随机抽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主观选择。

2.规定数量:根据批次大小,按照标准比例抽取样品(如每批200件抽取5件)。

(二)抽样流程

1.确定抽样基数:检查产品包装,确认总数量。

2.使用随机数表或抽签法选取样品。

3.标记样品,记录抽样信息(批号、日期、抽样人等)。

四、检验项目

(一)外观检验

1.织物表面:检查是否有瑕疵(如跳针、漏针、污渍、色差等)。

2.边缘处理:评估边缘是否整齐,有无脱边、卷边现象。

3.整体平整度:观察织物是否平整,有无褶皱、起球等。

(二)尺寸检验

1.使用钢尺测量关键部位(如长度、宽度、袖长等)。

2.对比标准尺寸表,允许偏差在±1.5cm范围内。

3.记录实测值,计算合格率。

(三)物理性能检验

1.强力测试:使用强力测试机测定断裂强力(示例范围:200N-800N,具体数值根据织物类型确定)。

2.弹性恢复率:拉伸织物至一定长度,释放后测量回弹率(示例范围:70%-95%)。

3.透气性测试:使用透气性测试仪测定每平方厘米的透气量(示例范围:10L/(m²·s))。

(四)化学性能检验

1.色牢度测试:使用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评估摩擦后的色损(示例等级:4-5级)。

2.洗涤牢度测试:模拟实际洗涤条件,检查褪色程度。

3.甲醛含量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甲醛释放量(示例范围:<20mg/kg)。

五、结果判定

(一)合格标准

1.外观:无明显瑕疵,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2.物理性能:强力、弹性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3.化学性能:色牢度、甲醛含量等指标达标。

(二)不合格处理

1.严重不合格:直接判定批次不合格,禁止出厂。

2.轻微不合格:允许返工或降级处理,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

(三)记录与报告

1.详细记录检验数据,包括检验项目、实测值、判定结果。

2.生成检验报告,附上样品照片及不合格项说明。

六、检验记录管理

(一)记录要求

1.使用标准化表格,确保信息完整(批号、日期、检验人、项目、结果等)。

2.数据需经复核,避免人为误差。

(二)保存期限

1.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为2年,以备追溯。

2.电子记录需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七、外观检验的详细操作

(一)织物表面瑕疵检查

1.检查方法:

(1)在自然光和标准光源下,以45°角观察织物表面。

(2)使用10倍放大镜对重点区域进行放大检查。

2.瑕疵分类及判定标准:

(1)跳针/漏针:允许少量(每平方米不超过3处),长度小于1cm。

(2)污渍:不允许明显污渍,轻微浮色允许但需均匀。

(3)色差:相邻区域色差在目视可辨范围内为不合格。

(二)边缘处理评估

1.检查方法:

(1)拉直织物,观察边缘是否整齐。

(2)按压边缘,检查有无脱边、卷边现象。

2.判定标准:

(1)整齐度:边缘需剪齐,无松散线头。

(2)卷边:允许轻微卷边,但不影响使用功能。

(三)整体平整度检测

1.检查方法:

(1)将织物平铺在硬质平台上,目视检查褶皱、起球情况。

(2)轻抚织物表面,感受起球程度。

2.判定标准:

(1)褶皱:不允许明显褶皱,轻微压痕允许。

(2)起球:允许轻微起球,但不影响外观和使用。

八、尺寸检验的详细步骤

(一)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准备:使用刻度精度为0.1cm的钢直尺。

2.测量位置选择:

(1)长度:测量两端缝头之间距离。

(2)宽度:测量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3)袖长(如适用):测量袖口缝头至袖山顶点的距离。

3.测量步骤:

(1)拉直样品,消除自然垂坠。

(2)确保尺子与织物表面垂直或平行(根据测量项目确定)。

(3)读取并记录数值,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二)偏差判定

1.允许偏差范围:

(1)长度、宽度:±1.5cm(特殊产品按合同约定)。

(2)袖长等部位:±1.0cm。

2.处理方法:

(1)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判定为合格。

(2)超出允许范围:记录偏差值,按不合格处理。

九、物理性能检验的具体操作

(一)强力测试

1.设备准备:

(1)调整强力测试机参数(如拉伸速度5cm/min)。

(2)校准拉伸夹具,确保无松动。

2.测试步骤:

(1)将织物样品夹持在测试机上。

(2)启动测试,记录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棉织物断裂强力≥300N),低于标准值20%即为不合格。

(二)弹性恢复率测试

1.设备准备:

(1)使用拉幅定型机或类似设备进行预拉伸。

(2)调整夹持距离,确保拉伸比例一致。

2.测试步骤:

(1)拉伸织物至原长度的1.5倍,保持1分钟。

(2)释放织物,测量回弹后的长度。

(3)计算弹性恢复率:回弹长度/原长度×100%。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涤纶弹性恢复率≥80%),低于标准值即为不合格。

十、化学性能检验的详细流程

(一)色牢度测试

1.摩擦色牢度测试:

(1)将标准摩擦布在织物表面来回摩擦(次数≥10次)。

(2)使用灰色分级卡评估摩擦布和织物沾色等级。

2.洗涤牢度测试:

(1)将样品放入洗涤仪,使用标准洗涤剂(如ISO105-C01)。

(2)模拟实际洗涤条件(水温40℃,转速400转/min,洗涤5次)。

(3)洗后晾干,对比色差(使用色差仪或目视)。

(二)甲醛含量检测

1.采样方法:

(1)从不同部位剪取5g样品,混匀后放入密闭容器。

2.检测步骤:

(1)使用乙酰丙酮法或分光光度法进行甲醛测定。

(2)记录吸光度值,计算甲醛含量(mg/kg)。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婴幼儿用品≤20mg/kg),超标即不合格。

十一、检验报告的编制规范

(一)报告基本要素

1.样品信息: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抽样日期。

2.检验环境:温度、湿度、光源条件。

3.检验项目: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二)数据呈现方式

1.表格形式:

(1)外观检验:使用√/×符号记录瑕疵类型及数量。

(2)尺寸检验:列出实测值、允许偏差、实际偏差。

2.图文结合:

(1)附上不合格样品照片,标注问题位置。

(2)绘制色牢度评级图,直观展示结果。

(三)结论与建议

1.总结检验结果:合格/不合格,及主要问题。

2.处理建议:返工/降级/报废,及预防措施。

十二、检验记录的规范化管理

(一)记录表单设计

1.必填项:

(1)检验日期、检验人、复核人。

(2)样品编号、批次数量、抽样比例。

2.记录项:

(1)外观检验:瑕疵类型、数量、位置。

(2)尺寸检验:各部位实测值、偏差。

(二)电子化管理要求

1.数据录入:使用条码扫描或OCR识别,减少手动输入。

2.数据审核:设置多重审核权限,确保数据准确性。

3.存档规范:按批次建立文件夹,命名格式“批号-日期”。

(三)定期回顾

1.每月汇总检验数据,分析常见问题。

2.每季度评估检验规程有效性,必要时修订。

一、概述

纺织品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的重要环节。本规程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检验方法,涵盖检验准备、抽样方法、检验项目、结果判定及记录管理等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有效控制纺织品质量,降低生产风险,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检验准备

(一)检验环境

1.温度和湿度:检验应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5)%的环境下进行。

2.光照条件:使用标准光源(如D65光源),确保检验环境光线均匀。

3.清洁度:检验工具和场地需保持清洁,避免污染样品。

(二)检验工具

1.测量工具:钢尺、卷尺、测厚仪等。

2.检验设备:显微镜、色差仪、强力测试机等。

3.辅助工具:标签、记录本、相机等。

(三)检验人员

1.培训要求:检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检验标准和操作流程。

2.资质要求:持有效检验资格证书,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三、抽样方法

(一)抽样原则

1.随机抽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主观选择。

2.规定数量:根据批次大小,按照标准比例抽取样品(如每批200件抽取5件)。

(二)抽样流程

1.确定抽样基数:检查产品包装,确认总数量。

2.使用随机数表或抽签法选取样品。

3.标记样品,记录抽样信息(批号、日期、抽样人等)。

四、检验项目

(一)外观检验

1.织物表面:检查是否有瑕疵(如跳针、漏针、污渍、色差等)。

2.边缘处理:评估边缘是否整齐,有无脱边、卷边现象。

3.整体平整度:观察织物是否平整,有无褶皱、起球等。

(二)尺寸检验

1.使用钢尺测量关键部位(如长度、宽度、袖长等)。

2.对比标准尺寸表,允许偏差在±1.5cm范围内。

3.记录实测值,计算合格率。

(三)物理性能检验

1.强力测试:使用强力测试机测定断裂强力(示例范围:200N-800N,具体数值根据织物类型确定)。

2.弹性恢复率:拉伸织物至一定长度,释放后测量回弹率(示例范围:70%-95%)。

3.透气性测试:使用透气性测试仪测定每平方厘米的透气量(示例范围:10L/(m²·s))。

(四)化学性能检验

1.色牢度测试:使用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评估摩擦后的色损(示例等级:4-5级)。

2.洗涤牢度测试:模拟实际洗涤条件,检查褪色程度。

3.甲醛含量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甲醛释放量(示例范围:<20mg/kg)。

五、结果判定

(一)合格标准

1.外观:无明显瑕疵,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2.物理性能:强力、弹性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3.化学性能:色牢度、甲醛含量等指标达标。

(二)不合格处理

1.严重不合格:直接判定批次不合格,禁止出厂。

2.轻微不合格:允许返工或降级处理,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

(三)记录与报告

1.详细记录检验数据,包括检验项目、实测值、判定结果。

2.生成检验报告,附上样品照片及不合格项说明。

六、检验记录管理

(一)记录要求

1.使用标准化表格,确保信息完整(批号、日期、检验人、项目、结果等)。

2.数据需经复核,避免人为误差。

(二)保存期限

1.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为2年,以备追溯。

2.电子记录需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七、外观检验的详细操作

(一)织物表面瑕疵检查

1.检查方法:

(1)在自然光和标准光源下,以45°角观察织物表面。

(2)使用10倍放大镜对重点区域进行放大检查。

2.瑕疵分类及判定标准:

(1)跳针/漏针:允许少量(每平方米不超过3处),长度小于1cm。

(2)污渍:不允许明显污渍,轻微浮色允许但需均匀。

(3)色差:相邻区域色差在目视可辨范围内为不合格。

(二)边缘处理评估

1.检查方法:

(1)拉直织物,观察边缘是否整齐。

(2)按压边缘,检查有无脱边、卷边现象。

2.判定标准:

(1)整齐度:边缘需剪齐,无松散线头。

(2)卷边:允许轻微卷边,但不影响使用功能。

(三)整体平整度检测

1.检查方法:

(1)将织物平铺在硬质平台上,目视检查褶皱、起球情况。

(2)轻抚织物表面,感受起球程度。

2.判定标准:

(1)褶皱:不允许明显褶皱,轻微压痕允许。

(2)起球:允许轻微起球,但不影响外观和使用。

八、尺寸检验的详细步骤

(一)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准备:使用刻度精度为0.1cm的钢直尺。

2.测量位置选择:

(1)长度:测量两端缝头之间距离。

(2)宽度:测量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3)袖长(如适用):测量袖口缝头至袖山顶点的距离。

3.测量步骤:

(1)拉直样品,消除自然垂坠。

(2)确保尺子与织物表面垂直或平行(根据测量项目确定)。

(3)读取并记录数值,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二)偏差判定

1.允许偏差范围:

(1)长度、宽度:±1.5cm(特殊产品按合同约定)。

(2)袖长等部位:±1.0cm。

2.处理方法:

(1)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判定为合格。

(2)超出允许范围:记录偏差值,按不合格处理。

九、物理性能检验的具体操作

(一)强力测试

1.设备准备:

(1)调整强力测试机参数(如拉伸速度5cm/min)。

(2)校准拉伸夹具,确保无松动。

2.测试步骤:

(1)将织物样品夹持在测试机上。

(2)启动测试,记录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棉织物断裂强力≥300N),低于标准值20%即为不合格。

(二)弹性恢复率测试

1.设备准备:

(1)使用拉幅定型机或类似设备进行预拉伸。

(2)调整夹持距离,确保拉伸比例一致。

2.测试步骤:

(1)拉伸织物至原长度的1.5倍,保持1分钟。

(2)释放织物,测量回弹后的长度。

(3)计算弹性恢复率:回弹长度/原长度×100%。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涤纶弹性恢复率≥80%),低于标准值即为不合格。

十、化学性能检验的详细流程

(一)色牢度测试

1.摩擦色牢度测试:

(1)将标准摩擦布在织物表面来回摩擦(次数≥10次)。

(2)使用灰色分级卡评估摩擦布和织物沾色等级。

2.洗涤牢度测试:

(1)将样品放入洗涤仪,使用标准洗涤剂(如ISO105-C01)。

(2)模拟实际洗涤条件(水温40℃,转速400转/min,洗涤5次)。

(3)洗后晾干,对比色差(使用色差仪或目视)。

(二)甲醛含量检测

1.采样方法:

(1)从不同部位剪取5g样品,混匀后放入密闭容器。

2.检测步骤:

(1)使用乙酰丙酮法或分光光度法进行甲醛测定。

(2)记录吸光度值,计算甲醛含量(mg/kg)。

3.结果判定:

(1)对比标准值(如婴幼儿用品≤20mg/kg),超标即不合格。

十一、检验报告的编制规范

(一)报告基本要素

1.样品信息: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抽样日期。

2.检验环境:温度、湿度、光源条件。

3.检验项目: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二)数据呈现方式

1.表格形式:

(1)外观检验:使用√/×符号记录瑕疵类型及数量。

(2)尺寸检验:列出实测值、允许偏差、实际偏差。

2.图文结合:

(1)附上不合格样品照片,标注问题位置。

(2)绘制色牢度评级图,直观展示结果。

(三)结论与建议

1.总结检验结果:合格/不合格,及主要问题。

2.处理建议:返工/降级/报废,及预防措施。

十二、检验记录的规范化管理

(一)记录表单设计

1.必填项:

(1)检验日期、检验人、复核人。

(2)样品编号、批次数量、抽样比例。

2.记录项:

(1)外观检验:瑕疵类型、数量、位置。

(2)尺寸检验:各部位实测值、偏差。

(二)电子化管理要求

1.数据录入:使用条码扫描或OCR识别,减少手动输入。

2.数据审核:设置多重审核权限,确保数据准确性。

3.存档规范:按批次建立文件夹,命名格式“批号-日期”。

(三)定期回顾

1.每月汇总检验数据,分析常见问题。

2.每季度评估检验规程有效性,必要时修订。

一、概述

纺织品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的重要环节。本规程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检验方法,涵盖检验准备、抽样方法、检验项目、结果判定及记录管理等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有效控制纺织品质量,降低生产风险,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检验准备

(一)检验环境

1.温度和湿度:检验应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5)%的环境下进行。

2.光照条件:使用标准光源(如D65光源),确保检验环境光线均匀。

3.清洁度:检验工具和场地需保持清洁,避免污染样品。

(二)检验工具

1.测量工具:钢尺、卷尺、测厚仪等。

2.检验设备:显微镜、色差仪、强力测试机等。

3.辅助工具:标签、记录本、相机等。

(三)检验人员

1.培训要求:检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检验标准和操作流程。

2.资质要求:持有效检验资格证书,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三、抽样方法

(一)抽样原则

1.随机抽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主观选择。

2.规定数量:根据批次大小,按照标准比例抽取样品(如每批200件抽取5件)。

(二)抽样流程

1.确定抽样基数:检查产品包装,确认总数量。

2.使用随机数表或抽签法选取样品。

3.标记样品,记录抽样信息(批号、日期、抽样人等)。

四、检验项目

(一)外观检验

1.织物表面:检查是否有瑕疵(如跳针、漏针、污渍、色差等)。

2.边缘处理:评估边缘是否整齐,有无脱边、卷边现象。

3.整体平整度:观察织物是否平整,有无褶皱、起球等。

(二)尺寸检验

1.使用钢尺测量关键部位(如长度、宽度、袖长等)。

2.对比标准尺寸表,允许偏差在±1.5cm范围内。

3.记录实测值,计算合格率。

(三)物理性能检验

1.强力测试:使用强力测试机测定断裂强力(示例范围:200N-800N,具体数值根据织物类型确定)。

2.弹性恢复率:拉伸织物至一定长度,释放后测量回弹率(示例范围:70%-95%)。

3.透气性测试:使用透气性测试仪测定每平方厘米的透气量(示例范围:10L/(m²·s))。

(四)化学性能检验

1.色牢度测试:使用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评估摩擦后的色损(示例等级:4-5级)。

2.洗涤牢度测试:模拟实际洗涤条件,检查褪色程度。

3.甲醛含量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甲醛释放量(示例范围:<20mg/kg)。

五、结果判定

(一)合格标准

1.外观:无明显瑕疵,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2.物理性能:强力、弹性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3.化学性能:色牢度、甲醛含量等指标达标。

(二)不合格处理

1.严重不合格:直接判定批次不合格,禁止出厂。

2.轻微不合格:允许返工或降级处理,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

(三)记录与报告

1.详细记录检验数据,包括检验项目、实测值、判定结果。

2.生成检验报告,附上样品照片及不合格项说明。

六、检验记录管理

(一)记录要求

1.使用标准化表格,确保信息完整(批号、日期、检验人、项目、结果等)。

2.数据需经复核,避免人为误差。

(二)保存期限

1.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为2年,以备追溯。

2.电子记录需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七、外观检验的详细操作

(一)织物表面瑕疵检查

1.检查方法:

(1)在自然光和标准光源下,以45°角观察织物表面。

(2)使用10倍放大镜对重点区域进行放大检查。

2.瑕疵分类及判定标准:

(1)跳针/漏针:允许少量(每平方米不超过3处),长度小于1cm。

(2)污渍:不允许明显污渍,轻微浮色允许但需均匀。

(3)色差:相邻区域色差在目视可辨范围内为不合格。

(二)边缘处理评估

1.检查方法:

(1)拉直织物,观察边缘是否整齐。

(2)按压边缘,检查有无脱边、卷边现象。

2.判定标准:

(1)整齐度:边缘需剪齐,无松散线头。

(2)卷边:允许轻微卷边,但不影响使用功能。

(三)整体平整度检测

1.检查方法:

(1)将织物平铺在硬质平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