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环境工程师污染控制技术测试_第1页
2025年环境工程师污染控制技术测试_第2页
2025年环境工程师污染控制技术测试_第3页
2025年环境工程师污染控制技术测试_第4页
2025年环境工程师污染控制技术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环境工程师污染控制技术测试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对于某工业废气中颗粒物浓度较高且具有腐蚀性的情况,以下除尘器中,通常优先考虑选用()。A.旋风除尘器B.布袋除尘器C.静电除尘器D.湿式除尘器2.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核心是()。A.混合与絮凝B.污泥沉降性能C.微生物的代谢活动D.溶解氧的供应3.下列关于化学需氧量(COD)和水溶性化学需氧量(CODcr)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Dcr的测定方法比总COD的测定方法更简单B.CODcr能更准确地反映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可降解性C.CODcr通常低于总CODD.CODcr的测定不涉及重铬酸钾氧化4.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定义的危险废物?()A.含有六价铬的废催化剂B.医院产生的感染性废物C.日常生活产生的废电池D.废弃的含铜电子线路板5.在水处理中,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A.溶解性无机盐B.悬浮物和胶体颗粒C.挥发性有机物D.重金属离子6.对于低浓度、大风量、可燃性气体的净化,通常采用()。A.布袋除尘器B.湿式scrubberC.催化燃烧装置D.吸附装置7.噪声的声功率级(LW)和声压级(LP)之间的关系是()。A.Lp=LwB.Lp=Lw+10lg(R)C.Lp=Lw+20lg(R)D.Lp=Lw-10lg(R)(R为距离,此处假设R=1m,但一般公式形式如此)8.某废水处理厂采用A/O工艺处理含氮废水,其主要去除硝酸盐氮的单元是()。A.厌氧段B.缺氧段C.好氧段D.混合段9.下列哪种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A.蒸发法B.吸附法C.厌氧消化D.深度氧化10.土地填埋是处理某些固体废物的最终方式,其核心要求是()。A.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B.完全防止废物渗滤液和气体对外部环境的影响C.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D.降低处理成本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1.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________污染物和________污染物。2.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主要取决于液气比、喷淋方式、________以及污染物性质等因素。3.活性污泥法中,保持适宜的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龄(SRT)对于微生物代谢和去除目标污染物至关重要。4.固体废物的资源化途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基本方式。5.噪声控制的基本措施包括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和________三方面。6.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水中________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通常以氧的毫克数表示。7.生物处理法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主要基于微生物的________作用。8.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场必须具备完善的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______系统、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以及长期监测系统等。9.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吸附水中污染物的一种方法,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剂之一,其吸附能力主要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10.噪声的强度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分贝(d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请简明扼要地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重力沉降池去除水中悬浮物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简述吸附法处理水污染物的基本过程,并列举至少两种常用的吸附剂。4.简述噪声的频率特性对噪声控制策略选择的影响。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列出计算步骤,得出最终结果)1.某工厂排气筒高20m,测得排气筒出口处噪声级为85dB(A)。假设声波在空气中以300m/s的速度传播,求距离排气筒100m处的噪声级(忽略地面反射和其他吸收)。2.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平流式沉淀池进行初沉,设计尺寸为长20m,宽10m,有效水深3m。处理水量为15000m³/d。假设进水悬浮物浓度为200mg/L,沉淀效率为70%。求沉淀池出水悬浮物浓度(mg/L)和沉淀污泥量(m³/d)(假设污泥密度约为1.05g/cm³,忽略污泥浮力影响)。五、论述题(15分。请结合实际或所学知识,全面、深入地论述下列问题)试论述活性污泥法在处理城市污水中的应用现状、主要优势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或应对策略。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D2.C3.C4.C5.B6.C7.D(注:此题选项设置和标准答案基于一般声学公式推导,Lp=Lw-10lg(R^2),当R=1m时,Lp=Lw。若题目意在考察距离关系对级差的影响,则需更明确的选项。按常规公式,D为Lp=Lw-10lg(1^2)=Lw。若题目背景是R>1,则D错误,B或A可能。假设题目意图为简单对比,且默认R不为1,选择最符合普遍形式的D。若题目意在考察R=1时结果,则D=LP,A=LW。重新审视,标准答案常为A=Lp=Lw(假设在参考点测量)。题目可能存在歧义或背景信息缺失。基于典型选择题难度和常见考点,若必须选,D相对指出了湿式除尘器对腐蚀性气体的适应性,但声学题部分可能设题不当。更正思路:假设题目意在考察除尘器基本原理匹配度,腐蚀性气体会腐蚀布袋和旋风,静电对腐蚀敏感,湿式对腐蚀性气体适应性好。重新选择D。)*解析思路:旋风除尘器适用于较大颗粒,效率不高;布袋和静电对腐蚀性气体有要求;湿式除尘器能同时除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且对腐蚀性气体有一定耐受性,尤其对高湿、高腐蚀性气体场景适应性较好。故D更优。2.C3.C4.C5.B6.C7.D8.B9.C10.B二、填空题1.气态,固态2.气液接触面积3.化学合成4.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5.接受者防护6.还原性物质7.新陈代谢8.leachate(渗滤液)收集与处理9.化学亲和力,物理吸附能力10.声压级三、简答题1.解析思路:重力沉降池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密度大于水的悬浮颗粒沉降到底部。基本原理是颗粒在流体中受到向下的重力(G=mg)和向上的阻力(F)。当重力大于阻力时(G>F),颗粒下沉。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颗粒自身性质(密度、粒径、形状)、水的性质(密度、粘度)、水深、水流速度(尤其是上升流速)。颗粒粒径越大、密度越大,沉降越快;水流上升速度越大,沉降越慢;水深越大,理论沉降时间越长。2.解析思路:生物膜法特点:1)微生物附着生长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2)污染物通过扩散作用穿过生物膜厚度到达微生物代谢部位;3)微生物种类丰富,可处理多种难降解有机物;4)对水质水量变化有一定缓冲能力;5)运行管理相对简单,可同步除氮除磷(部分工艺);6)占地面积通常比活性污泥法大;7)出水悬浮物通常较低。3.解析思路:吸附过程:污染物分子从水体主体(气相或液相)扩散到吸附剂表面,然后在表面吸附剂孔内进一步扩散到达内部吸附位点并被捕获。基本过程包括:外部扩散、孔内扩散、表面吸附。常用吸附剂:活性炭(因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离子交换树脂(用于离子吸附)、生物炭、硅胶、活性氧化铝等。4.解析思路:噪声的频率特性(音高)影响控制策略。低频噪声(低音)波长长,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不易被普通吸声材料吸收,需要采用低频特性好的隔声结构或大容积吸声体。中频噪声(人耳敏感区)需要兼顾隔声和吸声措施。高频噪声(高音)波长短,能量易被中高密度材料吸收,传播距离近,可优先采用高效的吸声材料(如玻璃棉、岩棉、薄板共振吸声结构)进行控制。四、计算题1.解析思路:根据点声源在自由空间传播的声衰减公式L(p)=L(w)-10lg(R²),其中L(p)为距离声源R处的声压级,L(w)为声源处的声功率级,R为声源到测量点的距离。代入数据:L(p)=85dB-10lg(100²)=85dB-20dB=65dB(A)。答案:65dB(A)2.解析思路:1)计算沉淀池总有效容积V=20m*10m*3m=600m³。2)计算进水悬浮物总量Q_in=15000m³/d*200mg/L=3000000g/d=3000kg/d。3)计算沉淀去除的悬浮物量M_removed=Q_in*沉降效率=3000kg/d*70%=2100kg/d。4)计算沉淀池出水悬浮物总量Q_out_total=Q_in-M_removed=3000kg/d-2100kg/d=900kg/d。5)计算出水悬浮物浓度C_out=Q_out_total/(Q_in/86400)=900kg/d/(15000m³/d/86400m³/h)=900kg/d/(15000/86400)m³/h=900kg/d/(5/288)m³/h=900*288/5m³/d=51840/5m³/d=10368m³/d。6)将体积流量换算为m³/h:10368m³/d/24h/d=432m³/h。7)计算出水浓度C_out(mg/L)=900000g/d/432m³/h=900000/(432*1000)mg/L≈2.08mg/L。8)计算沉淀污泥量(忽略浮力):污泥体积V_sludge=M_removed/(污泥密度*86400)=2100kg/d/(1.05g/cm³*1000g/kg*86400s/d)=2100/(1050*86400)m³/d=2100/90720000m³/d≈0.00002325m³/d=2.325L/d。答案:出水悬浮物浓度约为2.08mg/L;沉淀污泥量约为2.3L/d。五、论述题解析思路: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现状: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能较好去除BOD、COD、悬浮物和部分氮磷,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运行逐渐普及。优势:1)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相对稳定可靠;2)工艺灵活,可根据进水水质水量调整运行参数;3)技术成熟,运行经验丰富,建设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单位处理成本);4)产生的剩余污泥相对较少(与某些物理方法比)。挑战:1)对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有限,易发生污泥膨胀、泡沫等问题导致运行不稳定;2)需要较高的曝气能耗,运行成本中电费占比高;3)产生剩余活性污泥,需要进一步处理处置,存在二次污染风险;4)对难降解有机物、氮磷的去除效果有限,常需配合其他工艺或二次处理;5)对微污染物(如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去除效率不高;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