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ZB 2262-2021 高氮不锈轴承钢_第1页
T-ZZB 2262-2021 高氮不锈轴承钢_第2页
T-ZZB 2262-2021 高氮不锈轴承钢_第3页
T-ZZB 2262-2021 高氮不锈轴承钢_第4页
T-ZZB 2262-2021 高氮不锈轴承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SH40团体T/ZZB2262—2021高氮不锈轴承钢2021-08-25发布2021-09-25实施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发布IT/ZZB2262—2021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1 26基本要求 27技术要求 28试验方法 49检验规则 610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 7T/ZZB2262—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由浙江蓝箭万帮标准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湖州盛特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杭州方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德清鼎森质量技术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时大方、刘宗全、徐卫责、范浩、刘国仓、赵有为、王建平、蒋鹏、魏春梅、赵易濂、钱奕、代雨勃、陈鸣。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李博斌。本文件由浙江蓝箭万帮标准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解释。T/ZZB2262—20211高氮不锈轴承钢本文件规定了高氮不锈轴承钢(简称“钢材”)的术语与定义、分类、交货状态、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承诺。本文件适用于氮含量0.35%~0.44%的高氮不锈轴承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226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法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101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103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3086高碳铬不锈轴承钢GB/T3207银亮钢GB/T4162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试验方法GB/T1056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文件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11170不锈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和制样方法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GB/T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ASTMA604自耗重熔钢棒材和坯的低倍文件检验方法StandardPracticeforMacroetchTestingofConsumableElectrodeRemeltedSteelSEP1520钢中碳化物图谱系列显微检验法Microskopicexaminationofcabidestructureinsteelsbymeansofdiagramseries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分类T/ZZB2262—202124.1钢材按使用加工方法分为下列两类。钢材的使用加工方法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按切削加工用钢供货。a)压力加工用钢UP;b)切削加工用钢UC。4.2钢材按最终用途分为下列两类。钢材的最终用途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按套圈用钢供货。a)滚动体用G:2)滚子用GZ;b)套圈用T。5交货状态钢材交货状态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表1钢材的交货状态6基本要求6.1设计研发应具备根据产品性能需求,对元素配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6.2原材料原料废钢的碳应小于2.0%,磷不大于0.070%,硫不大于0.40%。6.3工艺装备6.3.1应采用真空加压电渣炉重熔冶炼方法,两边均匀加氮合金等工艺。6.3.2热轧应采用保护气氛加热炉,应配备中水回用处理环保设备。6.4检验检测6.4.1应配备直读光谱仪、氧氮氢测定仪、万能试验机、金相显微镜及硬度仪等检测设备。6.4.2应开展包含出厂检验项目及原材料废钢碳、磷、硫的检测。7技术要求T/ZZB2262—202137.1化学成分7.1.1钢的化学成分(熔炼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7.1.2钢材成品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2化学成分OCNPS≤0.28~0.35~0.30~0.30~≤≤14.5~0.95~≤≤≤≤表3化学成分允许偏差OCNPS+0.00057.2力学性能7.2.1圆钢退火后的硬度不应高于250HBW10/3000;钢丝退火后的硬度不应高于320HV10。7.2.2磨光状态钢材力学性能允许比退火状态波动+10%。7.3硬化性能钢材热处理后的硬度不应低于59HRC。7.4低倍组织钢材的横向低倍酸浸试片上不允许有缩孔、皮下气泡、白点、翻皮及裂纹。按照ASTMA604文件中的相关图谱进行评定,合格级别符合表4的规定。表4钢材低倍组织合格级别AABB7.5显微组织7.5.1碳化物的最大尺寸不超过10um,最多允许有2个不超过30um的碳化物。7.5.2碳化物网状应按SEP1520中相关图谱进行评定,合格级别不超过5.2级。7.5.3碳化物带状应按SEP1520中相关图谱进行评定,合格级别不超过6.1级(封闭型)和7.27.6晶粒度钢材的晶粒度按照GB/T6394进行评定,合格级别不小于7级。7.7非金属夹杂物T/ZZB2262—20214钢材应按GB/T10561检验非金属夹杂物,其检验结果6个试验的平均值及至少4个试样的结果均应符合表5规定。表5非金属夹杂物合格级别ABCD7.8脱碳/脱氮层7.8.1钢材的总脱碳/脱氮层,应符合表6所示的规定。7.8.2剥皮、磨光交货的钢丝表面不允许有脱碳/脱氮层。表6总脱碳/脱氮层深度>12.70~25.40>25.40~38.10>38.10~50.80>50.80~63.50>63.50~76.20>76.20~101.60>101.6~127.0>1277.9无损检测7.9.1圆钢内部应进行超声检测。公称直径不大于60mm应符合GB/T4162中AA级;公称直径60mm~7.9.2圆钢表面应进行探伤检测,不应有结疤、折叠、裂纹等缺陷。7.10表面质量7.10.1热轧(锻)圆钢、冷拉圆钢及钢丝表面质量应符合GB/T3086的规定。7.10.2剥皮圆钢、磨光圆钢及钢丝的表面质量应符合GB/T3207的规定。7.11尺寸、外形圆钢、钢丝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3086的规定。8试验方法8.1化学成分T/ZZB2262—20215钢材的化学分析用试样按GB/T20066规定采取,钢材的化学分析按GB/T223检测,也可以用GB/T11170、GB/T20123、GB/T20124规定进行测试。有争议时,应按GB/T223规定的方法为准。8.2退火硬度钢材的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按GB/T231.1规定进行测试,维氏硬度按GB/T4340.1规定执行。8.3硬化性能8.3.1试样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冷处理+回火,各步骤工艺如下:a)淬火:1020℃~1030℃,保温1h后油冷;b)冷处理:-73℃~-80℃,保持1h后空冷;8.3.2钢材硬化后的洛氏硬度试验方法按GB/T230.1规定进行测试。8.4低倍组织钢材的低倍组织试验方法按GB/T226规定进行测试。8.5显微组织8.5.1试样应先按8.3.1所规定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8.5.2检验显微组织的试样,厚度为10mm~12mm,长度等于试料自边缘至中心的距离。8.5.3检验碳氮化物尺寸、碳氮化物网状和碳氮化物带状组织的试样,按8.3.1规定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8.5.4显微组织的显露所用腐蚀剂,推荐采用1.5mgCuCl2+33mlHCl+33ml乙醇+33mlH2O。8.5.5碳氮化物网状的测定是在试样横截面(垂直轧制方向)上放大200倍进行。8.5.6碳氮化物尺寸和碳化物带状是在试样纵向面(沿轧制方向)上放大100倍来测定。8.6晶粒度8.6.1晶粒度的检验方法按GB/T6394规定执行,试样经1020℃~1030℃淬火,保温1h后油冷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8.6.2晶粒度采用10%高锰酸钾-硫酸溶液(1gKMnO4+10mlH2SO4+100ml蒸馏水),在55℃~60℃加热25min~40min。8.7非金属夹杂物8.7.1试样应先按8.3.1所规定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8.7.2非金属夹杂物按GB/T10561规定进行测试。8.8脱碳/脱氮层钢材表面脱碳/脱氮层的深度测量按GB/T224中的金相法进行测试。8.9超声检测钢材超声检测按照GB/T4162进行测试。8.10表面质量钢材表面质量用目视、涡流探伤、磁粉探伤等其他有效方法检查。T/ZZB2262—202168.11外形尺寸钢材尺寸采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进行测试。9检验规则9.1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9.2组批钢材应按批提交检查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加工方法、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和同一热处理炉次的钢材组成。9.3出厂检验9.3.1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部位及相应的要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9.3.2若检验项目中有任一检验项目不合格时(白点、非金属夹杂物和无损探伤检验除外),可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双倍取样复验。复验合格则该批钢材判定合格;复验不合格,则该批钢材应判定为不合格。9.3.3钢材的退火硬度、显微组织、晶粒度、脱碳/脱氮层、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不合格时,供方可重新进行处理,作为新的一批钢材重新检验,或进行逐支检验,合格钢材可以交货。表7出厂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部位12345678—99.4型式检验9.4.1型式试验项目应包含第7章中全部项目,样品取样数量为6件。钢材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性鉴定;b)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d)停产6个月或以上,再次投入生产时;T/ZZB2262—20217e)国家法定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9.4.2型式检验所有项目都合格,判定型式检验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检验结果的数值按照GB/T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并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判定。10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0.1标志每个包装箱上应标明下列内容(需方特殊要求除外):a)制造厂名称、地址和注册商标;b)材料牌号、批号、规格;f)执行文件号。10.2包装10.2.1小件产品可若干件为一组,用纸或塑料薄膜包成小包。10.2.2内包装应考虑防潮、防锈、防尘、防震措施。10.2.3圆钢和盘条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101的有关规定。10.2.4钢丝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103的有关规定。10.2.5包装时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a)供方名称;b)产品批次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