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渣翻松施工方案_第1页
铁路道渣翻松施工方案_第2页
铁路道渣翻松施工方案_第3页
铁路道渣翻松施工方案_第4页
铁路道渣翻松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道砟翻松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编制依据1.1项目概况本工程为XX铁路干线道砟翻松施工项目,位于XX省XX市境内,施工里程K120+000至K150+000,全长30公里。主要针对运营5年以上的有砟轨道区段,因列车长期荷载导致道砟板结、孔隙率下降(实测孔隙率低于35%)、排水性能减弱等问题,采用机械翻松结合人工整道的方式进行道床修复。工程内容包括道砟翻松、筛分补充、平整压实及排水系统优化,设计翻松深度为300mm,涉及道砟处理面积约18万平方米,计划总工期45天,采用“天窗点施工+动态监测”模式,确保铁路运输与施工安全并行。1.2编制依据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技术标准:《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01-2018)、《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2018)设计文件:XX铁路道床修复工程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施工规范:《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T3562-2020)二、施工总体部署2.1施工组织架构采用“项目部-作业队-工班”三级管理体系:项目部: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各1名,配置施工管理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等职能部门,负责方案审批、资源调配及全程管控。作业队:划分3个专业作业队,每队配备队长1名、技术员2名、安全员1名,负责现场施工组织。工班:每个作业队下设机械操作班(8人)、人工整道班(12人)、质量检测班(3人),实行“一人一机一监护”岗位责任制。2.2施工分区与流程将30公里施工段划分为A(K120+000-K130+000)、B(K130+000-K140+000)、C(K140+000-K150+000)三个工区,采用“分段流水、平行作业”模式,每个工区按以下流程实施:施工准备→道砟翻松→筛分补充→平整压实→排水处理→质量验收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对施工段进行中线复测,每隔50米设置里程桩,并标记轨枕间距、翻松范围(轨枕外侧各500mm)。道砟检测:随机抽取5处道砟样本,检测粒径级配(16-63mm占比≥90%)、洛杉矶磨耗率(≤28%)、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8%),确保符合一级道砟标准。方案交底: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道砟翻松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开展岗前培训,重点讲解机械操作参数、安全距离控制等要点。3.2资源配置3.2.1机械设备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台)主要参数用途道砟翻松机QZ-25003清理长度2600mm,工作压力30MPa轨枕间道砟翻松液压破碎锤SB812冲击频率600-800次/分钟板结道砟破碎电动捣固机DG-46扰动力3432N,转速2800rpm轨枕底道砟密实道砟筛分机YK15481筛网孔径16mm/63mm道砟分级筛选平地机PY1802刮刀长度4.2米道床表面平整全站仪TS601测角精度0.5秒施工放样与验收3.2.2材料准备补充道砟:储备特级花岗岩道砟5000立方米,堆放于施工段两侧30米外的临时存砟场,覆盖防雨布防止污染。辅助材料:准备警示带(红白相间,长500米/卷)、反光锥(高度1.2米,重量≥5kg)、绝缘手套(耐电压380V)等安全防护用品。3.3现场准备交通疏解:提前与铁路调度部门协调,申请每日“天窗点”(3:00-5:00)施工,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距施工点800米)、减速信号牌(距施工点1000米)。场地清理:清除道床表面杂草、碎石及钢轨附着物,检查轨距(1435±2mm)、水平(偏差≤4mm),对损坏的轨枕进行标记并更换。排水预处理:疏通既有排水沟(断面尺寸300mm×400mm),在低洼处设置临时集水井(直径800mm,深1.2米),配备潜水泵(扬程15米)排除积水。四、主要施工工艺4.1道砟翻松作业4.1.1机械翻松作业流程:机组就位:道砟翻松机沿轨道外侧停放,调整旋转角度(180°),确保刀具与轨枕边缘间距≥100mm。分层翻松:采用“由外向内、由浅入深”方式,先对轨枕间道砟进行表层松动(深度100mm),再降至300mm设计深度,刀具行进速度控制在0.5m/min,避免扰动轨枕基础。板结处理:对局部板结区(面积≥2㎡),使用液压破碎锤垂直冲击道砟,冲击点间距500mm,单次冲击时间≤5秒,防止过度破碎道砟颗粒。4.1.2人工配合对机械无法到达的道岔区、桥梁护轨地段,采用风镐(工作气压0.6MPa)进行人工翻松,镐头与轨枕保持30°夹角,避免损伤轨枕螺栓。翻松后及时清理嵌入道床的金属杂物(如螺栓、铁片),确保道砟清洁度。4.2道砟筛分与补充筛分作业:将翻松后的道砟通过筛分机分级,剔除粒径<16mm的粉尘及>63mm的大块石,合格道砟暂存于轨枕外侧,损耗部分按10%补充新砟。级配调整:按“粗砟在下、细砟在上”原则回填,底层(200mm)采用25-63mm粒径道砟,表层(100mm)采用16-31.5mm粒径道砟,确保孔隙率达到40%-45%。4.3道床平整与压实4.3.1平整作业使用平地机将道床表面刮平,确保横向坡度1:1.5,纵向平整度偏差≤5mm/2m。轨枕端部道砟高度控制在轨枕顶面下30mm,防止列车运行时道砟飞溅。4.3.2分层压实初压:采用电动捣固机对轨枕底道砟进行“四镐定位”(轨枕两侧各2点),捣固时间15秒/点,确保道床横向阻力≥8kN/枕。复压: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激振力30kN)沿道床纵向碾压2遍,行驶速度2km/h,轮迹重叠1/3。终压:人工用道砟叉调整轨距、水平,使轨距偏差≤±2mm,高低差≤4mm/10m弦。4.4排水系统优化横向排水:在道床两侧开挖排水沟(宽300mm,深200mm),沟底铺设100mm厚碎石盲沟,顶部覆盖土工布(渗透系数1×10⁻³m/s)。纵向排水:每隔100米设置一道集水井,采用Φ100mmPVC管连接至路肩排水系统,确保雨后2小时内道床无积水。五、质量控制措施5.1关键质量指标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检验频率翻松深度+50mm,-0mm钢卷尺测量每100米3处道砟孔隙率35%-45%灌水法每500米1处道床横向阻力≥8kN/枕拉拔试验仪每200米1组(3枕)轨距±2mm轨距尺(精度0.5mm)每50米1处5.2过程控制旁站监督:质量工程师全程跟踪施工,对翻松深度、压实度等指标实时记录,发现偏差立即要求整改。动态监测:采用轨道检查仪(检测速度10km/h)对施工段进行几何参数检测,重点监控轨向(30m弦偏差≤3mm)、高低(30m弦偏差≤4mm)。不合格处理:对孔隙率<35%的区段,重新翻松并补充级配砟;对横向阻力不足的轨枕,增加捣固次数(每次间隔30分钟)。六、施工安全保障6.1作业安全防护设置:施工区域两端800米处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轨道内侧2米处拉设警示带,夜间开启爆闪灯(可视距离≥500米)。机械操作:道砟翻松机作业时,设专人指挥,机械旋转半径内严禁站人;机组移位时,速度≤5km/h,与轨道中心保持3.5米安全距离。用电安全:电动捣固机电缆架空高度≥2.5米,配备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雨天停止露天作业。6.2运输安全工程车辆在铁路用地范围内行驶速度≤15km/h,通过道口时提前鸣笛,确认无列车通过后再通行。道砟运输采用封闭式自卸车,车厢两侧加装挡板(高度1.2米),防止道砟遗撒。6.3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列车突遇险情处置方案》,配备应急防护用品(信号灯、短路铜线、急救箱),每工班开展1次应急演练。通讯联络:施工现场配备对讲机(频道151.450MHz),与铁路调度中心保持实时联系,遇紧急情况立即执行“停机、撤人、防护”程序。七、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起止时间工作内容资源配置施工准备第1-3天测量放样、设备调试、材料进场测量组3人,设备2台道砟翻松第4-20天机械翻松、人工配合、杂物清理机组3组,每班15人筛分补充第15-25天道砟筛分、级配调整、新砟补充筛分机1台,运输车辆5辆平整压实第21-35天道床平整、分层压实、几何调整平地机2台,捣固机6台验收整改第36-45天质量检测、缺陷修复、竣工清理检测组5人,人工10人八、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扬尘控制:翻松作业时对道砟洒水降尘(含水率≤6%),运输车辆必须覆盖篷布,出场前冲洗轮胎。噪声管理:机械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在“天窗点”内,昼间噪声≤70dB,夜间(如需施工)≤55dB,必要时设置声屏障。废弃物处理:施工产生的废旧道砟(粒径<16mm)集中堆放,统一外运至指定弃渣场,严禁随意丢弃。九、验收标准与流程9.1验收内容外观检查:道床表面平整,无明显坑洼;道砟颗粒均匀,无粉尘堆积;排水系统畅通,无积水。实测项目:翻松深度、孔隙率、横向阻力、轨距、水平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资料验收:施工记录(含影像资料)、道砟检测报告、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