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_第1页
2025年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_第2页
2025年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_第3页
2025年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_第4页
2025年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练习题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80分)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80分)1、[单选题]隔盐灸多用于治疗A.腹痛便秘B.阳痿早泄C.未溃疮疡D.伤寒阴证E.风寒湿痹答案:D解析:隔盐灸是一种将纯净食盐填敷于脐部(神阙穴),再置艾炷施灸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伤寒阴证。此方法出自《针灸学》相关论述,强调其温阳救逆、散寒通脉的作用。选项D对应中医里因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导致的病证,如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选项A、B、C、E多为其他灸法的适应症,如隔姜灸、隔蒜灸或普通艾灸等更适宜。2、[单选题]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活动时症状加重,舌淡,脉虚是A.表虚证B.阴虚证C.血虚证D.气虚证E.阳虚证答案:CAI解析:《中医诊断学》中,血虚证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肢体麻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细。题干所述气短懒言、自汗、活动加重,属气虚证表现,与血虚证关联性弱。答案选项设置可能有误。3、[单选题]不属于双手进针法的是A.指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弹指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E.提捏进针法答案:C解析:双手进针法包括指切、夹持、舒张和提捏四种方法,常见于《针灸学》教材。指切法左手压穴,右手进针;夹持法左手夹针,右手协同;舒张法左手撑开皮肤,右手进针;提捏法左手捏起皮肤,右手刺入。弹指进针法则属单手操作,以手指弹动针尾使针入皮,无需双手配合。4、[单选题]额中线的定位是,在额部正中发际内A.自上星穴起,向下刺一寸B.自上星穴起,向上刺一寸C.自神庭穴起,向下刺一-寸D.自神庭穴起,向上刺一寸E.自眉冲穴起,向下刺一寸答案:C解析:额中线属头针标准线,根据《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额中线定位为神庭穴向下刺。选项A、B中“上星”位置位于神庭上0.5寸,与题干“正中发际内”不符。选项D方向错误(向上刺)。选项E“眉冲”属膀胱经,偏离正中线。选项C符合定位要求。5、[单选题]下列关于敷贴疗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经络输穴作用B.具有药效作用C.具有综合作用D.药物敷贴能产生渗透吸收作用E.具有解毒消肿、促使成脓作用答案:E解析:《中药外治法》指出,敷贴疗法通过药物与穴位的双重效应发挥作用。选项E的“促使成脓”与实际应用不符,传统文献如《理瀹骈文》记载敷贴多用于消散肿毒而非促使成脓,此作用多见于切开排脓阶段。6、[单选题]关于和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和法即和解之法B.和法用于半表半里之证C.和法含有调和之意D.和法手法频率稍快E.和法手法平稳答案:D解析:《中医基础理论》论及和法,其核心为和解、调和,适用于半表半里、脏腑失和等证。推拿学中,和法手法强调平稳、柔和、均匀。选项中,D提及手法频率稍快,与和法"缓而不滞,快而不乱"的原则矛盾;E描述手法平稳符合理论。《小儿推拿广意》明确和法需柔缓均匀,排除急促频率,故D不符合。7、[单选题]下列情况适于用强刺激手法治疗的是A.初次针灸B.急性疼痛C.妇女妊娠D.久病体虚E.年老体弱答案:B解析:根据针灸治疗原则,强刺激手法(泻法)适用于实证、急症。急性疼痛多属实证,需泻法以疏经通络、缓解疼痛。久病体虚、年老体弱、妊娠等情况通常慎用或禁用强刺激,以防伤正。《灵枢·经脉》提及“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选项B对应实证急症,故选之。8、[单选题]皮内针留针时间最长不宜超过A.半日B.1天C.3天D.7天E.半月答案:D解析:皮内针作为针灸疗法的延伸,其留针时间在操作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临床实践中,皮内针主要用于长时间刺激穴位,一般建议留置时间不超过7天,以防止局部感染或皮肤刺激。选项A半日、B1天属于短时留针,C3天适用于部分情况但非最长时限,E半月则超出安全范围。相关依据可参考《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等文献。9、[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熏洗疗法作用的是A.解毒消肿B.消毒杀菌C.益气扶正D.行气止痛E.活血通络答案:C解析:熏洗疗法为中医外治法,多用于局部治疗。其作用包括解毒消肿(A)、消毒杀菌(B)、行气止痛(D)、活血通络(E)。益气扶正(C)属内治法补益范畴,需通过内服药物调养气血,与熏洗外用作用机制无关。出处参照《中医外治法》对熏洗疗法的定义。10、[单选题]搓法适用部位一般是A.头面部B.胸腹部C.四肢部D.腰背部E.以上各部答案:C解析:搓法属于推拿手法中的摩擦类手法,操作时以双手掌面夹住肢体,相对用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揉。《推拿学》教材明确指出,搓法主要适用于四肢部,尤以上肢部为常用。头面部多用抹法,胸腹部多用摩法、揉法,腰背部多用推法、按法。四肢关节处肌肉较为丰厚,适合搓法操作以达到舒筋通络效果。11、[单选题]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的腧穴是A.阳陵泉B.足三里C.丰隆D.太渊E.委中答案:A解析:《灵枢·经脉》载足少阳胆经循行“下外辅骨之前”。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为胆经合穴、筋会。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犊鼻下3寸;丰隆位于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一横指处;太渊为肺经原穴,掌后腕横纹桡侧;委中位于腘横纹中点,属膀胱经。历代医籍《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均明确阳陵泉定位。1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施灸的禁忌证是A.泄泻B.脱肛C.瘿瘤D.乳痈初起E.阴虚发热证答案:E解析:艾灸疗法属温热刺激,其禁忌证主要针对热性病证及阴液不足者。阴虚发热证因体内阴液亏虚,阳亢生热,施灸会助热伤阴,加重症状。《灵枢·禁服》提到“阴阳俱不足……而调以甘药”,指出阴虚时不宜用灸法等温燥之法。泄泻(A)、脱肛(B)属中气下陷,艾灸可温阳举陷;瘿瘤(C)多为气滞痰凝,灸法可行气散结;乳痈初起(D)可用灸法消痈散结。阴虚发热证(E)因阴不制阳,施灸后易热势更甚,故为禁忌。13、[单选题]小肠经的体表走向是A.从胸走手B.从手走头C.从足走胸D.从头走足E.从胸走足答案:B解析:手三阳经的体表循行方向均为起于手部,沿上肢外侧上行至头面部。《灵枢·经脉》载明:“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上颊,至目锐眦。”其余选项分别对应手三阴经(A)、足三阴经(C)、足三阳经(D)的循行特点,与小肠经无关。选项E无对应经脉循行规律。1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灸法的治疗作用的是A.温经活血B.疏风散寒C.开窍泻热D.消毒散结E.回阳固脱答案:C解析:出自《中医基础理论》及《针灸学》。温经活血通过温热作用促进气血运行;疏风散寒借灸的热力驱散寒邪;消毒散结利用温热消散瘀滞;回阳固脱通过灸法提升阳气以固脱。开窍泻热多指针刺或药物疗法,用于热证、闭证,与灸法的温补特性不符。选项C。15、[单选题]位于对耳轮下角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的耳穴是A.肝B.脾C.心D.肺E.肾答案:E解析:耳穴定位依据《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GB/T13734-2008),其中耳甲区划分为18个分区。对耳轮下角下方后部分布耳甲10区,该区对应的耳穴为肾。选项肝对应耳甲5区,脾对应耳甲9区,心对应耳甲6区,肺对应耳甲1、2区。根据标准,肾位于耳甲10区。16、[单选题]以下不是望神的内容是A.眼神B.色泽C.面色D.体态E.神情答案:C解析:望神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活力等判断病情的方法,见于《中医诊断学》望诊章节。望神重点包括眼神、色泽(皮肤光泽)、神情及体态,这些直接反映神气盛衰。面色属望色范畴,涉及颜色变化,如红、白、青等,与望神分属不同诊断内容。选项C“面色”不归属于望神观察指标。17、[单选题]经外奇穴,位于头顶部,当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的是A.四神聪B.四缝C.神庭D.上星E.前顶答案:A解析:经外奇穴定位中,四神聪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主治头痛、眩晕。《针灸学》教材明确记载该穴位置。选项B四缝位于手指,用于小儿疳积;C神庭、D上星、E前顶均为督脉单穴,位于头部正中线上,与题干描述的四个穴位不符。A符合定位描述。18、[单选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課连线的中点处的腧位是A.少海B.尺泽C.小海D.曲池E.少冲答案:A解析:《针灸学》中记载,少海位于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处。小海位于肘后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曲池位于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少冲位于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19、[单选题]有关皮肤针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叩刺部位一般分为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B.循经叩刺常取四肢末端部位腧穴C.穴位叩刺常取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D.局部叩刺多用于局部瘀肿疼痛及顽癣等E.刺激的强度要根据刺激的部位而定答案:B解析:皮肤针法的叩刺部位分类包括循经、穴位和局部叩刺,对应正确。循经叩刺通常沿经脉走向(如膀胱经),而四肢末端腧穴多为井穴,主要用于点刺放血,不属常规循经叩刺范围。《针灸学》指出穴位叩刺常选夹脊、阿是穴,局部叩刺针对局部病症。选项B将循经叩刺与四肢末端腧穴关联,不符实际应用。选项E强调刺激强度根据部位调整,符合操作规范。选项B错误。答案:B20、[单选题]下列腧穴中,善于治疗引起小儿慢性营养障碍的疾病的经外奇穴是A.四神聪B.四缝C.足三里D.膈俞E.中胱答案:B解析:四缝是常用经外奇穴,位于手指第2至第5指掌面的近侧指间关节横纹中央,具有消食导滞、祛痰化积的作用。历代文献如《针灸大成》记载四缝主治小儿疳积,表现为形体消瘦、发育迟缓等营养不良病症。A项四神聪多用于头痛、癫痫;C项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主调脾胃虚弱;D项膈俞偏于血证;E项中脘属任脉,和胃健脾。题干明确限定"经外奇穴",故排除C、D、E;A项治疗范围不契合,B项四缝符合题干病症及穴位属性。第Ⅱ卷(非选择题20分)二、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多选题]下列穴位中,位于耳轮的有A.耳中B.耳尖C.肩D.肾上腺E.外生殖器答案:ABE解析:耳穴的分布区域中,耳轮包含耳中、耳尖、外生殖器等。耳中位于耳轮脚处,耳尖在耳轮顶端,外生殖器在耳轮上脚前上部。肩属对耳轮区域,肾上腺位于耳屏,两者不在耳轮上。相关内容参考《耳穴名称与定位》(GB/T13734-2008)。选项A、B、E属于耳轮穴位,C、D属其他区域。2、[多选题]望诊的内容包括A.望神色B.望形态C.望姿态D.望局部E.望舌答案:ABCDE解析:《中医诊断学》中,望诊内容分为整体与局部。整体望诊包括神、色、形、态;局部望诊涵盖头面、五官、皮肤等部位。望舌属舌诊,为望诊独特部分。A(神、色)、B(形)、C(态)、D(局部)、E(舌)均属望诊范围。3、[多选题]延缓衰老的常用方剂有A.延寿丹B.彭祖延年柏子仁丸C.桂枝芍药知母汤D.蠲痹汤E.小续命汤答案:AB解析:《世补斋医书》记载“延寿丹”,功用补肾益精。《千金翼方》载“彭祖延年柏子仁丸”,侧重养心安神、补益气血。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主治风湿历节,蠲痹汤(《医学心悟》)专治风寒湿痹,小续命汤(《备急千金要方》)用于中风证治,三者均侧重祛邪,非延缓衰老主方。4、[多选题]下列腧穴中,擅长治疗呼吸功能障碍的有A.肺俞B.心俞C.督俞D.膈俞E.太溪答案:ABCDE解析:《针灸学》中,腧穴主治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肺俞为肺脏背俞穴,调节肺气;心俞虽属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