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测试冲刺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朝初期,为了选拔贤能之士,扩大统治基础,实行了哪种选官制度?A.世袭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太学制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主要描绘了唐朝哪个皇帝统治时期的景象?A.唐太宗B.唐高宗C.唐玄宗D.唐中宗3.宋朝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坊市合一”的城市格局,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经济现象?A.重农抑商政策强化B.城市功能日益完善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海上贸易完全开放4.宋朝时,一位商人想要将货物从南方运往北方,最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马车B.牛车C.船D.独轮车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最主要的贡献在于?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促进了商业繁荣C.推动了文化传播D.加强了中央集权6.元朝为了有效管理广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A.府兵制B.行省制C.都护府制D.三司分立制7.明朝时期,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核心机构是?A.中书省B.六部C.内阁D.东厂8.明朝中后期,一些商人拥有雄厚的财富,但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A.奴隶制盛行B.土地兼并严重C.资本主义萌芽D.民族矛盾尖锐9.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驻藏大臣B.封建王朝册封C.设置行省D.推行改土归流10.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考试内容是?A.法律条文B.历史地理C.八股文D.科学知识11.“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重要特点,其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中外交流B.阻碍了经济发展C.增强了国防实力D.提高了国际地位1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制度特点?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相对宽松的皇权体制C.行政机构高效运转D.地方权力相对较大13.宋朝的“瓦舍勾栏”中,表演杂剧、说书等节目,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文化现象?A.文人阶层地位低下B.市民文化生活丰富C.思想文化高度专制D.民间艺术形式单一14.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其历史意义主要在于?A.开辟了新航路B.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C.建立了殖民地D.完成了环球航行15.比较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盛世”,相同点不包括?A.政治比较清明B.经济持续发展C.军事力量强大D.文化繁荣昌盛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6.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到清朝被废除,持续了一千多年。_______17.宋朝的东京城内,划分了严格的坊市界限,严格禁止夜市。_______18.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产生了深远影响。_______19.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统领六部,加强了君主专制。_______20.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完全与世界隔绝,没有任何交流。_______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唐朝初期,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22.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的关键时期,其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是__________。23.指南针、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宋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24.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_____局面。25.明朝时期,由皇帝亲自选拔、培养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人员称为__________。26.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一些商人拥有雄厚的财富,形成了被称为__________的商人群体。27.清朝前期,康熙帝曾两次御驾亲征,击败了__________的入侵。28.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是__________,它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29.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____。30.综合来看,明朝的政治特点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清朝则在此基础上,将君主专制推向了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1.简述唐朝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和意义。32.比较明朝和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主要表现。33.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语(“彀”指网)材料三: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史称“贞观之治”。(1)材料一中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3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通过什么制度选拔官员?(3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5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4分)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市井之间,买卖衣服,有奇物者,皆集于市。”——《梦粱录》材料二:“凡海船所到,皆系西洋各国……番货有珠玉、香货、瓷器、纱罗……我中土之货,亦有丝织、瓷器等。”——明代文献记录材料三:宋代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娱乐场所,如“瓦舍勾栏”,提供了说书、杂剧、木偶戏等多种表演。(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3分)(2)材料二反映了宋代怎样的对外贸易状况?(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3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宋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5分)试卷答案1.C解析:唐朝初期,为了选拔贤能之士,扩大统治基础,实行了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A项是西周的政治制度;B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C项正确;D项是汉朝的教育制度。2.C解析:“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描绘了唐朝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的景象。A项是唐太宗;B项是唐高宗;C项正确;D项是唐中宗。3.B解析: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繁荣,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场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区域,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坊市合一”的城市格局出现。A项与宋代重商政策不符;B项正确;C项是唐朝后期至宋朝的普遍现象;D项与史实不符。4.C解析:宋朝时期,为了适应南方发达的水上运输,水路成为重要的运输方式,商人将货物从南方运往北方主要依靠船。A项是北方常用;B项是北方常用;C项正确;D项是明清时期出现的。5.C解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书籍成本,推动了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A项与军事无关;B项有一定作用;C项正确;D项与中央集权强化无关。6.B解析:元朝为了有效管理广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行省制度,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是元朝的中央机构,也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A项是唐朝的军事制度;B项正确;C项是清朝;D项是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方式。7.C解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为了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设立了内阁,内阁大学士逐渐成为皇帝的重要助手。A项是元朝;B项是明朝的中枢权力机构,但由六部组成;C项正确;D项是明朝的特务机构。8.C解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一些商人拥有雄厚的财富,形成了商人阶层,但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A项与史实不符;B项是明朝中后期的问题;C项正确;D项是清朝对边疆和少数民族的政策。9.A解析: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确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并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共同管理西藏事务。B项是元朝;C项是元朝对西藏的行政设置;D项是清朝在西南地区的政策。10.C解析: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以儒家经书为考试内容,主要文体是八股文,考生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得发挥个人见解。A项是古代法律;B项是部分考试内容;C项正确;D项是西方的考试内容。11.B解析:“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阻碍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A项与史实相反;B项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12.C解析: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共同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提高了行政效率,体现了行政机构高效运转的特点。A项是趋势;B项与史实不符;C项正确;D项是地方制度。13.B解析:宋朝的“瓦舍勾栏”是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提供了说书、杂剧、木偶戏等多种表演,反映了当时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A项与史实不符;B项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14.B解析: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A项是新航路开辟的意义;B项正确;C项是殖民主义行为;D项与史实不符。15.C解析: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力强盛,军事上主要面临边疆少数民族的威胁和边疆防御,并非军事力量强大。A项正确;B项正确;C项错误;D项正确。16.√解析:科举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明清,到清朝末年(1905年)被废除,持续了一千多年。17.×解析:宋朝打破坊市界限,市场不再局限于特定区域,并且出现了夜市。A项错误;B项错误。18.√解析:元朝的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产生了深远影响。19.√解析: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使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直接由皇帝统领六部,加强了君主专制。20.×解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但并非完全隔绝,仍然有有限的外交往来,如广州十三行。21.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解析:唐太宗统治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促进了经济恢复。22.手工业解析:宋代手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丝织、瓷器、煤炭等,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是基础,商业是血液,但手工业是宋代经济的重要部门。23.火药;印刷术解析: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宋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对后世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24.分裂割据解析: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国长期陷入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大一统。25.宰辅解析:明朝的内阁大学士虽然无实权,但被称为“宰辅”,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人员。26.富商大贾解析: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一些商人拥有雄厚的财富,形成了富商大贾的群体。27.准噶尔部解析:清朝前期,康熙帝两次御驾亲征,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8.八股文解析: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是八股文,要求严格遵循格式,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29.造纸术解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指南针和火药。30.顶峰解析:明朝的政治特点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清朝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1.特点:科举考试制度化、开放性(一定程度);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意义:打破门阀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选拔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官员;加强中央集权;推动文化教育发展。32.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清朝:设立军机处,皇帝直接指挥;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共同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空前提高。33.积极: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性。消极:阻碍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成为近代中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34.(1)以民为本(或仁政思想)。解析:唐太宗认为百姓如同舟船,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体现了重视百姓、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2)科举制。解析:材料二中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指通过科举制将天下人才都纳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地徒步挑战恢复SPA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屠宰副产品环保型食品添加剂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化办公培训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化工周期性生产计划考试题
- 化工设备生产计划考试题
-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 2025-2030骨科手术机器人终端医院采购决策影响因素剖析
- 2025-2030风电叶片回收处理技术路线与经济性评估
- 2025-2030非遗工艺在高端眼影产品中的应用与文化溢价空间测算
- 2025-2030非洲猪瘟背景下药用饲料防控效果与市场响应
- 二年级数学上册100道口算题(全册11份)
- 中医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2300字数
- 租赁沐足店合同协议书
- 拆迁权利转让协议书
- 微电子器件(4-11)多栅结构MOSFET与FinFET
- 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固废处理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 老年焦虑障碍课件
- 产科护理个案分享案例
- 结肠癌根治术后护理
- 《婚姻家庭辅导》课件
- 新统计法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