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3082-2010 吐伦球坚蚧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65T 3082-2010 吐伦球坚蚧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65T 3082-2010 吐伦球坚蚧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65T 3082-2010 吐伦球坚蚧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65T 3082-2010 吐伦球坚蚧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吐伦球坚蚧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2010-4-15实施2010-4-15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 25虫情调查 26防治指标 37防治措施 38防治效果检查 4 4附录A(资料性附录)参考防治指标计算公式 6附录B(规范性附录)吐伦球坚蚡无公害防治推荐使用和有限制使用的农药 7附录C(规范性附录)吐伦球坚蚧防治禁止使用的农药 8附录D(资料性附录)吐伦球坚蚧发生规律 9附录E(资料性附录)药剂配制情况及效果检查 附录F(资料性附录)防治成本核算 工DB65/T3082--2010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森、朱晓锋、徐兵强、阿布都克尤木、张新平、岳朝阳、刘爱华、王成祥、王玉兰、李宏。1DB65/T3082—2010吐伦球坚蚧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新疆吐伦球坚蚧(RhodococcusturanicusArch)无公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预测预报、虫情调查、防治指标及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检查和建立防治档案。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境内吐伦球坚蚧的防治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1-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3-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4-200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200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国家林业局林护通字1998[43]文件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根据吐伦球坚蚧发展现状、生长发育及未来气象条件,应用相应的科学原理与方法,对将来一定时期吐伦球坚蚧发生时期、发生程度、防治适期做出科学判断,进而做出预报。依据吐伦球坚蚧发生期与自然界植物的某一生长阶段的相关现象对吐伦球坚蚧发生期进行预测的方法。根据吐伦球坚蚧多年生活史、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的资料,分析出吐伦球坚蚧任何两种现象之间的时间间隔,用作发生期的预测。在吐伦球坚蚧种群密度或危害量下,需要介入人为干预(如施用农药),以对吐伦球坚蚧造成危害,DB65/T3082—2010不使种植者的利益受到损失。3.5越冬存活率overwinteringlarvasurvivalrate吐伦球坚蚧越冬后存活数与越冬前总虫数的比率。3.6无公害防治nuisancelesscontrol对人、家畜、天敌无伤害,对环境污染小,对生态平衡不造成破坏的防治措施。包括保护和招引自然天敌、人工繁殖释放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喷施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生化农药等)、人工捕杀等。4预测预报4.1物候预测雌成虫出现始期为杏花苞期,出现盛期为杏花期至落花期;卵出现始期为杏落花期,出现盛期为幼果期;若虫出现始盛期为果实膨大后期。以上预测是根据喀什地区多年观察吐伦球坚蚧与杏树之间的相关现象得出的,此预测适用于与喀什地区气候、地理状况相近地区。4.2期距预测计算公式如下所示:F=H,+(X,±Sx).......................…....(1)F一预测某虫态出现日期;H₁—起始虫态发生期实际出现日期;X—平均期距值;S-平均期距值的标准差。由于各地气温有异,各地发育历期不尽相同,以下期距仅供参考。雌成虫出现始期至盛期平均期距值8d;雌成虫出现盛期至卵盛期平均期距值为7d;卵盛期至若虫孵化盛期平均期距值为28d:若虫孵化初期至若虫孵化盛期平均期距值为8d。5虫情调查5.1调查取样方法100hm²设置2个标准地,在调查区内上分林龄选取调查标准地,标准地面积0.1hm²,每块标准地的寄主树种,幼林不少于100株,苗圃不少于400株。在标准地内,采用随机和机械抽样选取样株,样株数每块标准地不少于30株。5.2调查时间初春2下旬至3月上旬。5.3调查越冬存活率23每株杏树分上、下2层和东、南、西、北4个方位。每点各取2枝30cm(从枝条顶端向下量取)的1年生或2年生枝条,记录每枝条活虫数,计算越冬存活率。表1发生程度分级表越冬存活虫口平均密度(头/30cm)产量损失率(%)发生程度轻度>2.5,≤5.4>5,≤25中度重度吐伦球坚蚧对不同树龄和不同树种的危害不同,各地可按5调查制定适用当地的防治指标。本标准中防治指标仅供参考(参考防治指标计算公式见附录A):调查区内平均越冬若虫存活数在大于等于4头/30cm时,应进行以下各项措施实施防治;调查区内平均越冬若虫存活数在小于4头/30cm时,营林措施、物理防治和无机农药和矿物源农药防治为主。严格按照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对苗木进行检疫检验,若发现有害生物,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间作杏园以间作小麦、棉花和豆科作物等矮杆作物为主,调整果园生态结构;间作物与杏树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树左右相隔1.5m为准),增加通风透光性;提倡与枣树搭配种植。7.2.2合理修剪及时剪除吐伦球坚蚧为害严重枝,并清出果园,并集中销毁。7.3保护天敌3月下旬至4上旬月、5月下旬至6月上旬达到高峰和7月上旬至8月中旬天敌发生高峰期避免使用广溍杀虫剂。在杏树休眠始期至杏花期,用竹签、棍棒刮除吐伦球坚蚧成虫。化学药剂使用执行GB4285-1989、GB/T8321.3-2000、GB/T8321.1-2000、GB/T8321.4-2006、GB/T8321.6-2000和GB/T8321.5-2006标准,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限制使用中毒农药参4见附录B,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参见附录C。7.5.1防治时期参考吐伦球坚蚧发生规律参见附录D制定如下防治时期。7.5.1.1果树休眠期:初春杏树发芽、开花以前(3月20日前)为重点防治期。7.5.1.2果树生长期:幼果期(4月下旬~5月上旬)卵盛期为补充防治期(果树休眠期防治后,吐伦球坚蚧虫口密度仍在防治指标以上时,在该时期进行防治)。7.5.2药剂选择7.5.2.1未达到防治指标的果园在果树休眠期可采用的药剂有:99%机油乳剂(绿颖)150倍~2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60倍或(3~5)Be°(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0%松脂酸钠(融杀介螨)100倍~150倍,10%浏阳霉素乳油2000倍液等低毒杀虫剂。7.5.2.2达到防治指标的果园可采用的药剂有:在果树休眠期可选择48%毒死蜱·机油乳剂(破壳)1000倍,或48%毒死蜱乳油(乐斯本)1000倍液加5%~10%(按重量计算)的柴油等药剂;在果树生长期可选择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1000倍~2000倍,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3000倍,或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2000倍,或25%噻嗪铜(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2000倍等药剂。7.5.3防治方法与用药量采用高压喷雾或低压常规喷雾,要做到对整株果树喷雾均匀,直到有药液滴下为止。8防治效果检查检查虫口减退率,用虫口减退率表示防治效果,参见附录E。8.2检查方法按5.1、5.3检查。8.3计算公式P—虫口减退率(%);A—防治后活虫数。9建立防治档案参考附录E和附录F建立防治档案,参见附录E。5DB65/T3082—20109.1防治前虫口密度按5.1、5.3调查记录防治前虫口密度。9.2防治后虫口密度按5.1、5.3调查记录防治后虫口密度。9.3配药记录根据已选好的药剂,记录配药情况。9.4防治成本核算参见附录F。6DB65/T3082—2010(资料性附录)参考计算公式公式1:y=24.671Ln(x)-16.56(r=0.91)x——平均越冬若虫存活数(头/30cm)。7(资料性附录)吐伦球坚蚧无公害防治推荐使用和有限制使用的农药推荐使用的农药:微生物源杀虫、杀菌剂如Bt、白僵菌、阿维菌素、多氧霉素等;植物源杀虫剂如矿物源杀虫剂如机油乳油、柴油乳油等;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吡虫啉、马拉硫磷、辛硫磷、敌百虫有限制地使用中等毒性农药:主要品种有毒死蜱、抗蚜威、杀螟硫磷、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杀灭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8DB65/T3082--2010(规范性附录)吐伦球坚蚧防治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乙拌磷、甲基异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水胺硫磷、灭多威、氧化乐果等,以及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其他农药。9DB65/T3082—2010(资料性附录)吐伦球坚蚧发生规律吐伦球坚蚧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1~2年生枝条上越冬。翌年春3月中旬开始发育,3月下旬雄虫羽化交配(雄虫不膨大,与越冬若虫差别不大),雌虫分泌腊丝并逐渐膨大,前期虫体颜色浅褐色,继尔隆起比较明显,介壳柔软,背有白色粉状物。过后介壳膨大呈钢盔状、后呈球状,有大量蜜露分泌,介壳逐渐变硬。产卵前蜜露停止。4月中下旬雌虫停止膨大,开始产卵。5月上旬1龄若虫开始孵化,并寻找附近合适叶片、果实,固着为害,并发育为2龄。大部分若虫固着在叶背面叶脉2侧。10下旬至11月中旬(杏叶落前)2龄若虫从叶片上转移到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