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管道非开挖施工方案_第1页
暖气管道非开挖施工方案_第2页
暖气管道非开挖施工方案_第3页
暖气管道非开挖施工方案_第4页
暖气管道非开挖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暖气管道非开挖更新改造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信息本工程为城市老旧暖气管道更新改造项目,施工范围位于市中心繁华区域,总长度约8.5公里,管径涵盖DN150-DN300mm,采用Q235B无缝钢管。项目旨在解决原有管道腐蚀泄漏、热损耗严重等问题,设计供暖压力1.6MPa,输送介质为95℃热水,预计改造后供暖效率提升25%,年减少能耗约1200吨标准煤。1.2施工条件与难点环境限制: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密集(含给水管、燃气管、通信光缆等),地面为商业步行街,日均人流量超2万人次,需确保交通疏导与行人安全。技术挑战:管道埋深3.5-5.8米,穿越3处市政主干道(宽度15-20米)及2处护城河(水深2.3米),需采用多种非开挖工艺组合施工。工期要求:总工期90天,需配合冬季供暖前完成系统调试,有效施工窗口期仅65天。1.3编制依据《城镇供热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25版)《非开挖埋管工程技术规程》(GB50559-2024)《钢制管道焊接及验收标准》(SY/T4103-2025)项目地质勘察报告及管线探测成果图二、施工组织设计2.1项目管理架构岗位职责范围人员配置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组织、安全与协调1人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工艺指导、质量验收1人安全工程师现场安全巡查、隐患整改监督2人施工队长分区分段施工组织、资源调配3人测量工程师导向孔轨迹设计、轴线偏差监测2人设备管理员非开挖设备维护、故障应急处理2人2.2施工分区与进度计划A段(K0+000-K3+500):采用水平定向钻施工,穿越2处主干道,工期30天B段(K3+500-K6+200):采用顶管施工,穿越护城河及密集建筑群,工期40天C段(K6+200-K8+500):采用微型隧道掘进机(MTBM)施工,工期25天关键节点控制:导向孔钻进偏差≤30mm/100m,管道回拖力≤280kN,每日顶进速度≥6米2.3资源配置主要设备:水平定向钻机(320T级)2台泥水平衡顶管机(Φ2200mm)1台管道热熔对接机(DN300mm)2套地质雷达探测仪(RD1500)1台材料准备:钢管进场需提供材质证明书(含屈服强度≥235MPa,伸长率≥25%指标),每批抽检3%进行压扁试验;PE保护套管采用SDR11系列,壁厚≥12.7mm。三、关键施工技术流程3.1前期勘察与预处理地下管线探测:采用多频电磁定位仪与地质雷达组合探测,绘制1:500管线综合剖面图,对交叉管线设置警示标识(距离施工轴线3米范围内加密监测点)。工作井施工:接收井采用Φ6m圆形沉井,刃脚埋深2.5米,混凝土强度C30/P6井壁设置Φ800mm预留孔,安装橡胶止水环(邵氏硬度60±5)泥浆配置:根据地质报告(砂卵石层占比35%),采用钠基膨润土(掺量6%)+CMC(0.2%)+纯碱(0.5%)配置护壁泥浆,漏斗黏度控制在45-55s。3.2水平定向钻施工工艺(A段)导向孔钻进:采用Φ250mm牙轮钻头,先导孔偏差每5米校核一次,穿越路段采用陀螺仪实时监测曲率半径控制:DN300mm管道取600D(180米),出土角控制在8-12°扩孔作业:分三级扩孔:Φ300mm→Φ450mm→Φ600mm,扩孔速度0.8-1.2m/min,泥浆流量≥800L/min管道回拖:采用“发送架+滚轮组”减少摩擦阻力,回拖力监测阈值设为250kN钢管接口采用热熔对接,吸热时间按10s/mm计算(DN300mm需300s),冷却时间≥30min3.3泥水平衡顶管施工(B段)设备调试:顶管机刀盘扭矩设定2800N·m,推进速度20-30mm/min注浆系统压力控制:前置注浆(1.2倍水土压力),同步注浆(0.8倍水土压力)管节拼装:钢筋混凝土管节(C50/S6)长度2.5米,接口采用“F”型橡胶圈+遇水膨胀止水条双重密封每节管偏差控制:轴线≤5mm,高程≤3mm,相邻管错口≤2mm出洞处理:采用Φ2200mm钢套筒(壁厚16mm)+冷冻加固(-15℃,冻土强度≥2.5MPa),防止洞口涌砂3.4管道连接与防腐焊接工艺:采用氩电联焊(GTAW+SMAW),打底电流80-100A,填充层电压24-26V焊口100%进行UT探伤(Ⅱ级合格)和水压试验(1.5倍工作压力,保压30min无压降)防腐结构:三层PE防腐(环氧粉末80μm+胶粘剂170μm+聚乙烯层2.5mm)特殊地段(穿越河段)加设Φ400mmMPP保护管,管间填充聚氨酯泡沫(密度≥60kg/m³)四、质量控制体系4.1关键工序控制点工序名称控制指标检验方法频次导向孔轨迹水平偏差≤150mm/100m陀螺仪+测斜仪每5米管道接口环向间隙≤2mm,错边量≤10%壁厚内窥镜+卡尺100%防腐层厚度最小厚度≥设计值90%电火花检测仪(30kV)每20米系统试压试验压力2.4MPa,30min压降≤0.02MPa智能压力记录仪1次/系统4.2监测与验收地面沉降监测:沿施工轴线每10米布设监测点,警戒值30mm,穿越路段加密至5米,采用全站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2mm)监测。管道严密性试验:分段试验:试验压力=1.5×工作压力(2.4MPa),保压1h压降≤0.05MPa系统试验:缓慢升压至2.4MPa,稳压30min后降至工作压力(1.6MPa),保压24h无渗漏五、安全生产专项措施5.1地下管线保护施工前办理管线监护手续,对距离≤3米的燃气管线,采用钢板桩(SP-IV型)隔离防护,设置24小时动态监测(位移报警值2mm/d)。5.2有限空间作业工作井设置“四防”设施(防坠落护栏、防中毒报警仪、强制通风系统、应急爬梯),作业前通风≥30min,氧含量检测19.5-23.5%方可下井。5.3应急预案塌方处理:配备Φ200mm钢花管(长度6米)及双液注浆设备(水玻璃+水泥浆配比1:1),发生塌方时15分钟内启动超前支护。触电急救:现场配置2台绝缘电阻测试仪,临时用电采用“三级配电+TN-S系统”,每旬进行接地电阻检测(≤4Ω)。六、环保与文明施工6.1扬尘与噪音控制施工区域设置6米高围挡(顶部安装喷淋系统),出入口配备车辆冲洗平台(水循环利用率≥80%);破碎机等设备安装隔音罩,昼间噪音≤70dB,夜间≤55dB。6.2泥浆处理采用“三级沉淀池+板框压滤机”处理废弃泥浆,干泥饼含水率≤30%后外运处置,水循环利用率≥90%,避免环境污染。七、工期保障措施7.1进度管控采用BIM+4D进度模拟技术,每周对比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偏差超5%时启动赶工措施(增加2个作业班组,实行12小时两班制)。7.2资源储备关键设备(如顶管机)备用易损件(刀盘、密封环等)库存≥3套,材料储备量满足15天连续施工需求,与供应商签订48小时紧急供货协议。八、验收与移交8.1竣工资料要求包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焊缝检测报告、管道位置竣工图(精度±50mm)、系统试压记录等28项资料,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25)组卷。8.2试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