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报告_第1页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报告_第2页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报告_第3页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报告_第4页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报告一、概述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是现代信息技术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允许管理员在不直接物理接触服务器的情况下,对远程服务器进行配置、维护、监控和故障排除。本报告旨在阐述Linux远程管理的常用方法、工具及其优势,同时探讨远程监控的关键技术和实践,以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一)远程管理的意义

1.提高效率:远程管理减少了现场工作的需求,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2.增强灵活性:管理员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系统管理,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3.提升安全性:通过安全的远程连接,可以减少物理接触带来的安全风险。

(二)远程监控的重要性

1.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可以实时收集系统性能数据,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资源优化:通过监控,管理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优化配置。

3.预防性维护:远程监控有助于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系统故障的可能性。

二、Linux远程管理方法

(一)SSH协议

1.安全性:SSH(SecureShell)协议通过加密传输数据,确保远程连接的安全性。

2.使用方法:

-安装SSH服务器:`sudoapt-getinstallopenssh-server`(以Ubuntu为例)。

-配置SSH:编辑`/etc/ssh/sshd_config`文件,设置允许的IP地址和端口。

-远程连接:使用`sshusername@remote_host`命令连接远程服务器。

(二)远程桌面工具

1.VNC(VirtualNetworkComputing):支持图形界面远程管理。

-安装VNC服务器:`sudoapt-getinstalltightvncserver`。

-配置VNC:启动VNC服务器并设置密码。

-远程连接:使用VNC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IP和端口。

2.X2Go:基于SSH的远程桌面协议,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安装X2Go:`sudoapt-getinstallx2go-serverx2go-client`。

-配置X2Go:编辑配置文件,设置远程会话。

-远程连接:使用X2Go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

(三)Web管理界面

1.Cockpit:一个现代的Web界面,用于管理系统和服务。

-安装Cockpit:`sudoapt-getinstallcockpit`。

-启动服务:`sudosystemctlstartcockpit`。

-访问界面: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remote_host:9090`。

2.Webmin:一个功能丰富的Web管理工具,支持多种服务管理。

-下载并安装:从官网下载安装包,解压并运行。

-访问界面: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remote_host:10000`。

三、Linux远程监控技术

(一)系统性能监控

1.top命令:实时显示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top`,查看CPU、内存、进程等信息。

2.htop命令:更高级的进程监控工具,提供更详细的视图。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htop`。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htop`,查看进程和资源使用情况。

(二)网络流量监控

1.iftop命令:实时显示网络接口流量。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iftop`。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sudoiftop`,查看实时网络流量。

2.nload命令:显示网络接口的实时流量和负载。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nload`。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nload`,查看网络流量。

(三)日志监控

1.syslog:系统日志服务,记录系统事件和错误。

-配置方法:编辑`/etc/syslog.conf`文件,设置日志级别和输出位置。

-查看日志:使用`tail-f/var/log/syslog`命令实时查看日志。

2.Logwatch:自动分析系统日志,生成报告。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logwatch`。

-配置方法:编辑`/etc/logwatch/conf.d/`目录下的配置文件。

-生成报告:定期运行`logwatch--outputmail`生成邮件报告。

四、总结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是现代系统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使用SSH、远程桌面工具和Web管理界面,管理员可以高效地进行远程操作。同时,利用系统性能监控、网络流量监控和日志监控工具,可以实时了解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二、Linux远程管理方法

(一)SSH协议

1.安全性:SSH(SecureShell)协议通过加密传输数据,确保远程连接的安全性。它使用公钥和私钥对进行身份验证,有效防止数据被窃听和篡改。SSH默认使用端口22,但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更改端口以增加安全性。

2.使用方法:

安装SSH服务器: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如Ubuntu),使用以下命令安装OpenSSH服务器:

```bash

sudoapt-getupdate

sudoapt-getinstallopenssh-server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如CentOS),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bash

sudoyuminstallopenssh-server

```

安装完成后,检查SSH服务器的状态:

```bash

sudosystemctlstatussshd

```

确保服务正在运行(`active(running)`)。

配置SSH:

编辑SSH服务器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使用文本编辑器(如`nano`或`vim`):

```bash

sudonano/etc/ssh/sshd_config

```

在配置文件中,进行以下关键设置:

更改默认端口:将`Port`指令修改为非标准端口,例如:

```

Port2222

```

禁用root远程登录:将`PermitRootLogin`设置为`no`:

```

PermitRootLoginno

```

使用公钥认证:确保`PubkeyAuthentication`设置为`yes`,并可能禁用密码认证:

```

PubkeyAuthenticationyes

PasswordAuthenticationno

```

配置允许的IP地址:使用`AllowUsers`或`AllowGroups`限制哪些用户可以远程登录,或使用`AllowTcpForwardingno`禁止远程端口转发,增加安全性。

修改完成后,保存文件并重启SSH服务以应用更改:

```bash

sudosystemctlrestartsshd

```

注意:重启服务会导致当前的所有SSH连接断开。

生成SSH密钥对(如果使用公钥认证):

在本地机器上(用于远程连接的机器),生成一个新的SSH密钥对(如果尚未生成):

```bash

ssh-keygen-trsa-b4096

```

按提示操作,可以接受默认文件位置,跳过密码设置(直接按`Enter`),生成密钥。

将公钥复制到远程服务器的`~/.ssh/authorized_keys`文件中。可以使用`ssh-copy-id`命令简化操作:

```bash

ssh-copy-idusername@remote_host

```

按提示输入远程主机的密码。

远程连接:

使用`ssh`命令连接到远程服务器,指定用户名、主机地址和端口(如果更改了默认端口):

```bash

sshusername@remote_host-p2222

```

如果使用密钥认证且未设置密码,将直接连接。

如果设置了密钥密码,将提示输入密码。

(二)远程桌面工具

1.VNC(VirtualNetworkComputing):支持图形界面远程管理,适合需要完整桌面环境的场景。

安装VNC服务器: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安装TightVNC服务器:

```bash

sudoapt-getinstalltightvncserver

```

安装完成后,首次启动VNC服务器以创建配置文件和密码:

```bash

vncserver:1

```

(`:1`表示显示号,可以改为`:2`、`:3`等)

按提示设置VNC密码。

启动完成后,会生成一个`.vnc/xstartup`文件(通常在`~/.vnc/`目录下),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进行配置,例如添加桌面环境启动命令(如`startlxde`启动LXDE桌面):

```bash

sudonano~/.vnc/xstartup

```

内容类似:

```

!/bin/sh

xrdb$HOME/.Xresources

startlxde&

```

保存并退出。

配置VNC:

确保远程服务器的防火墙允许VNC端口(默认5900+显示号,如5901)的访问。可以使用`ufw`(Ubuntu)或`firewalld`(CentOS)进行配置:

```bash

sudoufwallow5901/tcp

sudofirewall-cmd--add-port=5901/tcp--permanent

```

远程连接:

在本地机器上安装VNC客户端(如RealVNCViewer、TightVNCViewer、Remotix等)。

打开客户端,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和VNC端口(如`remote_host:5901`),连接时输入之前设置的VNC密码。

2.X2Go:基于SSH的远程桌面协议,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支持多显示器。

安装X2Go:

服务器端(在远程Linux服务器上安装):

```bash

sudoapt-getinstallx2go-serverx2go-clientx2go-session-manager

sudosystemctlenablex2go-server.service

sudosystemctlstartx2go-server.service

```

客户端(在本地机器上安装,Windows、macOS、Linux均支持):

访问X2Go官方网站下载对应操作系统的安装包并安装。

配置X2Go:

在服务器端,编辑X2Go配置文件:

```bash

sudonano/etc/x2go/x2go.conf

```

根据需要修改配置,例如设置默认的会话类型。

创建用户配置目录和文件:

```bash

sudomkdir-p/etc/x2go/x2gocreds/

sudonano/etc/x2go/x2gocreds/user_name

```

在用户配置文件中,设置远程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加密存储)。

远程连接:

打开本地X2Go客户端。

点击“Add”按钮,创建一个新的连接。

输入连接名称,选择服务器类型(如Linux),填写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

在“Advanced”选项卡中,选择会话类型(如Xorg、LXDE等),配置多显示器选项。

点击“Save”并连接,可能需要输入之前配置的用户名密码。

(三)Web管理界面

1.Cockpit:一个现代的Web界面,用于管理系统和服务,提供直观的操作体验。

安装Cockpit:

在远程Linux服务器上安装Cockpit:

```bash

sudoapt-getinstallcockpit

sudosystemctlenablecockpit.socket

sudosystemctlstartcockpit.socket

```

访问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和Cockpit端口(默认9090):

```

http://remote_host:9090

```

使用默认用户名`admin`,初始密码`admin`登录(首次登录后建议修改密码)。

主要功能:

概览:显示系统基本信息、服务状态、网络接口等。

软件包管理:查看和安装/卸载软件。

服务管理:启动、停止、重启系统服务。

用户管理:创建、修改用户账户。

存储管理:查看磁盘使用情况,管理挂载点。

网络配置:配置网络接口、防火墙规则等。

2.Webmin:一个功能丰富的Web管理工具,支持多种服务管理,跨平台(Webmin、Cockpit为不同项目)。

下载并安装:

访问Webmin官方网站下载对应操作系统的安装包。

解压安装包到指定目录,设置执行权限:

```bash

tarxjfwebmin_1.990_1.tar.gz

cdwebmin_1.990_1

sudochownroot:root.

sudochmod755.

sudoln-s/path/to/webmin_1.990_1/usr/local/webmin

```

安装Webmin服务:

```bash

sudo./setup.sh

```

按提示设置系统用户名和密码(用于Webmin登录)。

访问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和Webmin端口(默认10000):

```

http://remote_host:10000

```

使用之前设置的系统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主要功能模块:

ApacheWebmin:管理ApacheWeb服务器。

DovecotIMAP/POP3Server:管理邮件服务。

Fail2ban:防止暴力破解攻击。

PostfixMailServer:管理Postfix邮件服务器。

CronDaemon:管理计划任务。

System:提供系统管理功能,如用户、软件包、服务管理等。

三、Linux远程监控技术

(一)系统性能监控

1.top命令:实时显示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是快速查看系统状态的常用工具。

使用方法:

在终端输入`top`命令,进入实时监控界面。

界面说明:

顶部显示整体CPU和内存使用情况。

下方列表显示进程信息,包括:

PID:进程ID。

USER:进程所有者。

PR:进程优先级。

NI:nice值。

VIRT:虚拟内存占用。

RES:常驻内存占用。

SHR:共享内存占用。

S:进程状态(运行、睡眠等)。

%CPU:CPU使用率。

%MEM:内存使用率。

TIME+:进程累计CPU时间。

COMMAND:进程名称。

常用操作键:

`h`或`?`:显示帮助信息。

`k`:终止进程(输入进程PID和信号量,如9)。

`q`:退出top命令。

`Shift+M`:按内存占用排序。

`Shift+P`:按CPU占用排序。

`i`:隐藏闲置或停滞的进程。

`s`:改变刷新频率。

2.htop命令:更高级的进程监控工具,基于top,提供更详细的视图和交互功能。

安装方法: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

```bash

sudoapt-getinstallhtop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

```bash

sudoyuminstallhtop

```

使用方法:

在终端输入`htop`命令,进入实时监控界面。

界面说明:

界面布局与top类似,但更直观,进程以列表和树状图结合显示。

可以直接在列表中选中进程,按`F2`编辑进程优先级,按`F9`终止进程,按`F10`重启进程。

可以使用鼠标滚轮或空格键切换显示模式(列表/树状)。

右上角显示CPU、内存、磁盘I/O、网络I/O的实时图表。

常用操作键:

`h`:显示帮助信息。

`q`:退出htop命令。

`1-6`:切换显示列。

`Shift+Space`:切换排序方式(按PID、CPU、MEM等)。

`Tab`:在树状视图和列表视图间切换。

`F5`:按进程名称过滤。

`F6`:按用户名称过滤。

(二)网络流量监控

1.iftop命令:实时显示网络接口流量,可以查看哪些进程或主机在占用网络带宽。

安装方法: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

```bash

sudoapt-getinstalliftop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

```bash

sudoyuminstalliftop

```

使用方法:

在终端输入`sudoiftop`命令,进入实时监控界面。

界面说明:

显示网络接口的进出方向流量(通常分为上行和下行)。

列表显示当前活动的网络连接,包括:

IP地址:连接的远程或本地IP。

端口:连接的端口号。

命令:连接的程序名(如果识别到)。

协议:使用的网络协议(TCP/UDP)。

速度:当前连接的传输速度。

常用操作:

按`h`显示帮助信息。

按`q`退出iftop。

按`s`可以按速度排序。

按`m`可以切换带宽限制模式(限制连接速度)。

按`1`或`2`可以切换显示上行或下行流量。

可以使用IP地址或端口号过滤连接。

示例:`sudoiftop-ieth0`:仅监控`eth0`网络接口的流量。

2.nload命令:显示网络接口的实时流量和负载,以简洁的图表形式展示。

安装方法: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

```bash

sudoapt-getinstallnload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

```bash

sudoyuminstallnload

```

使用方法:

在终端输入`nload`命令,默认监控所有活动网络接口。

界面说明:

显示每个网络接口的实时上传和下载速度,以图形化柱状图展示。

界面简洁,易于快速了解网络负载情况。

常用选项:

`nload-ieth0`:仅监控`eth0`接口。

`nload-u1000`:设置上传速度单位为Mbps。

`nload-d1000`:设置下载速度单位为Mbps。

(三)日志监控

1.syslog:系统日志服务,记录系统事件和错误,是诊断问题的重要依据。

安装与配置:

syslog服务通常随系统安装,主要配置文件是`/etc/syslog.conf`(旧系统)或`/etc/rsyslog.conf`(现代系统)。

基本配置:

指定日志来源(如`kernel`、`user`、`local0`等)。

指定日志目的地(如`/var/log/syslog`、`/dev/null`、远程syslog服务器等)。

设置日志级别(如`info`、`warning`、`error`等)。

示例配置(`/etc/rsyslog.conf`):

```

Exampleconfigurationforrsyslog

./var/log/syslog

kern./var/log/kern.log

local0./var/log/myapp.log

```

修改配置后,重新加载syslog服务:

```bash

sudosystemctlreloadrsyslog

```

查看日志:

使用`tail`命令查看最新的日志条目:

```bash

tail-f/var/log/syslog

```

(`-f`参数使命令跟随日志滚动)

使用`less`命令查看日志并支持滚动:

```bash

less/var/log/syslog

```

查找特定信息的日志:

```bash

grep"error"/var/log/syslog

```

日志轮转:为了防止日志文件无限增长,需要配置日志轮转。通常使用`logrotate`工具。

配置方法:

编辑`/etc/logrotate.conf`主配置文件,设置全局参数。

为特定日志文件创建轮转规则文件,通常位于`/etc/logrotate.d/`目录。

示例轮转规则(`/etc/logrotate.d/syslog`):

```

/var/log/syslog{

daily

missingok

rotate7

compress

delaycompress

notifempty

create640rootadm

}

```

参数说明:

`daily`:每天轮转。

`rotate7`:保留7个历史轮转文件。

`compress`:压缩轮转后的文件。

`create640rootadm`:轮转后创建新日志文件,权限为640,属主为root,属组为adm。

手动测试轮转:

```bash

sudologrotate-f/etc/logrotate.conf

```

2.Logwatch:自动分析系统日志,生成定期报告。

安装方法: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

```bash

sudoapt-getinstalllogwatch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

```bash

sudoyuminstalllogwatch

```

配置方法:

Logwatch的配置文件位于`/etc/logwatch/conf.d/`目录,可以通过编辑这些文件来自定义报告内容。

关键配置:

`output`:设置报告输出方式(`stdout`、`mail`、`html`等)。

`MailTo`:设置接收报告的邮箱地址(仅当`output`设置为`mail`时有效)。

`MailFrom`:设置邮件发送者地址。

`Detail`:设置报告的详细程度(`High`、`Med`、`Low`)。

`Format`:设置报告格式(`text`、`html`等)。

`Service`:启用或禁用特定服务的日志分析(如`mail`、`httpd`、`syslog`等)。

示例配置(`/etc/logwatch/conf.d/logwatch.conf`):

```

outputmail

MailToadmin@

MailFromlogwatch@

DetailHigh

Formattext

Serviceall

```

生成报告:

Logwatch通常在每日凌晨自动运行,生成报告并通过邮件发送。

可以手动运行以立即生成报告:

```bash

sudologwatch--outputmail

```

如果配置为`stdout`,报告将直接显示在终端。

四、总结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是现代系统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使用SSH、远程桌面工具(如VNC、X2Go)和Web管理界面(如Cockpit、Webmin),管理员可以高效地进行远程操作,无论是简单的命令执行还是复杂的系统配置。同时,利用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如top、htop)、网络流量监控工具(如iftop、nload)和日志监控工具(如syslog、Logwatch),可以实时了解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Linux远程管理的核心要点:

安全优先:始终使用加密连接(如SSH),限制远程访问权限,定期更新系统和安全补丁。

标准化:尽量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以便于知识共享和问题排查。

自动化:利用脚本和自动化工具(如Ansible、Puppet)简化重复性任务。

监控到位:建立全面的监控体系,覆盖系统性能、网络流量、日志等关键方面。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远程管理配置和监控设置,确保其有效性。

一、概述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是现代信息技术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允许管理员在不直接物理接触服务器的情况下,对远程服务器进行配置、维护、监控和故障排除。本报告旨在阐述Linux远程管理的常用方法、工具及其优势,同时探讨远程监控的关键技术和实践,以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一)远程管理的意义

1.提高效率:远程管理减少了现场工作的需求,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2.增强灵活性:管理员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系统管理,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3.提升安全性:通过安全的远程连接,可以减少物理接触带来的安全风险。

(二)远程监控的重要性

1.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可以实时收集系统性能数据,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资源优化:通过监控,管理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优化配置。

3.预防性维护:远程监控有助于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系统故障的可能性。

二、Linux远程管理方法

(一)SSH协议

1.安全性:SSH(SecureShell)协议通过加密传输数据,确保远程连接的安全性。

2.使用方法:

-安装SSH服务器:`sudoapt-getinstallopenssh-server`(以Ubuntu为例)。

-配置SSH:编辑`/etc/ssh/sshd_config`文件,设置允许的IP地址和端口。

-远程连接:使用`sshusername@remote_host`命令连接远程服务器。

(二)远程桌面工具

1.VNC(VirtualNetworkComputing):支持图形界面远程管理。

-安装VNC服务器:`sudoapt-getinstalltightvncserver`。

-配置VNC:启动VNC服务器并设置密码。

-远程连接:使用VNC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IP和端口。

2.X2Go:基于SSH的远程桌面协议,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安装X2Go:`sudoapt-getinstallx2go-serverx2go-client`。

-配置X2Go:编辑配置文件,设置远程会话。

-远程连接:使用X2Go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

(三)Web管理界面

1.Cockpit:一个现代的Web界面,用于管理系统和服务。

-安装Cockpit:`sudoapt-getinstallcockpit`。

-启动服务:`sudosystemctlstartcockpit`。

-访问界面: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remote_host:9090`。

2.Webmin:一个功能丰富的Web管理工具,支持多种服务管理。

-下载并安装:从官网下载安装包,解压并运行。

-访问界面: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remote_host:10000`。

三、Linux远程监控技术

(一)系统性能监控

1.top命令:实时显示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top`,查看CPU、内存、进程等信息。

2.htop命令:更高级的进程监控工具,提供更详细的视图。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htop`。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htop`,查看进程和资源使用情况。

(二)网络流量监控

1.iftop命令:实时显示网络接口流量。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iftop`。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sudoiftop`,查看实时网络流量。

2.nload命令:显示网络接口的实时流量和负载。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nload`。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nload`,查看网络流量。

(三)日志监控

1.syslog:系统日志服务,记录系统事件和错误。

-配置方法:编辑`/etc/syslog.conf`文件,设置日志级别和输出位置。

-查看日志:使用`tail-f/var/log/syslog`命令实时查看日志。

2.Logwatch:自动分析系统日志,生成报告。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logwatch`。

-配置方法:编辑`/etc/logwatch/conf.d/`目录下的配置文件。

-生成报告:定期运行`logwatch--outputmail`生成邮件报告。

四、总结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是现代系统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使用SSH、远程桌面工具和Web管理界面,管理员可以高效地进行远程操作。同时,利用系统性能监控、网络流量监控和日志监控工具,可以实时了解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二、Linux远程管理方法

(一)SSH协议

1.安全性:SSH(SecureShell)协议通过加密传输数据,确保远程连接的安全性。它使用公钥和私钥对进行身份验证,有效防止数据被窃听和篡改。SSH默认使用端口22,但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更改端口以增加安全性。

2.使用方法:

安装SSH服务器: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如Ubuntu),使用以下命令安装OpenSSH服务器:

```bash

sudoapt-getupdate

sudoapt-getinstallopenssh-server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如CentOS),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bash

sudoyuminstallopenssh-server

```

安装完成后,检查SSH服务器的状态:

```bash

sudosystemctlstatussshd

```

确保服务正在运行(`active(running)`)。

配置SSH:

编辑SSH服务器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使用文本编辑器(如`nano`或`vim`):

```bash

sudonano/etc/ssh/sshd_config

```

在配置文件中,进行以下关键设置:

更改默认端口:将`Port`指令修改为非标准端口,例如:

```

Port2222

```

禁用root远程登录:将`PermitRootLogin`设置为`no`:

```

PermitRootLoginno

```

使用公钥认证:确保`PubkeyAuthentication`设置为`yes`,并可能禁用密码认证:

```

PubkeyAuthenticationyes

PasswordAuthenticationno

```

配置允许的IP地址:使用`AllowUsers`或`AllowGroups`限制哪些用户可以远程登录,或使用`AllowTcpForwardingno`禁止远程端口转发,增加安全性。

修改完成后,保存文件并重启SSH服务以应用更改:

```bash

sudosystemctlrestartsshd

```

注意:重启服务会导致当前的所有SSH连接断开。

生成SSH密钥对(如果使用公钥认证):

在本地机器上(用于远程连接的机器),生成一个新的SSH密钥对(如果尚未生成):

```bash

ssh-keygen-trsa-b4096

```

按提示操作,可以接受默认文件位置,跳过密码设置(直接按`Enter`),生成密钥。

将公钥复制到远程服务器的`~/.ssh/authorized_keys`文件中。可以使用`ssh-copy-id`命令简化操作:

```bash

ssh-copy-idusername@remote_host

```

按提示输入远程主机的密码。

远程连接:

使用`ssh`命令连接到远程服务器,指定用户名、主机地址和端口(如果更改了默认端口):

```bash

sshusername@remote_host-p2222

```

如果使用密钥认证且未设置密码,将直接连接。

如果设置了密钥密码,将提示输入密码。

(二)远程桌面工具

1.VNC(VirtualNetworkComputing):支持图形界面远程管理,适合需要完整桌面环境的场景。

安装VNC服务器: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安装TightVNC服务器:

```bash

sudoapt-getinstalltightvncserver

```

安装完成后,首次启动VNC服务器以创建配置文件和密码:

```bash

vncserver:1

```

(`:1`表示显示号,可以改为`:2`、`:3`等)

按提示设置VNC密码。

启动完成后,会生成一个`.vnc/xstartup`文件(通常在`~/.vnc/`目录下),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进行配置,例如添加桌面环境启动命令(如`startlxde`启动LXDE桌面):

```bash

sudonano~/.vnc/xstartup

```

内容类似:

```

!/bin/sh

xrdb$HOME/.Xresources

startlxde&

```

保存并退出。

配置VNC:

确保远程服务器的防火墙允许VNC端口(默认5900+显示号,如5901)的访问。可以使用`ufw`(Ubuntu)或`firewalld`(CentOS)进行配置:

```bash

sudoufwallow5901/tcp

sudofirewall-cmd--add-port=5901/tcp--permanent

```

远程连接:

在本地机器上安装VNC客户端(如RealVNCViewer、TightVNCViewer、Remotix等)。

打开客户端,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和VNC端口(如`remote_host:5901`),连接时输入之前设置的VNC密码。

2.X2Go:基于SSH的远程桌面协议,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支持多显示器。

安装X2Go:

服务器端(在远程Linux服务器上安装):

```bash

sudoapt-getinstallx2go-serverx2go-clientx2go-session-manager

sudosystemctlenablex2go-server.service

sudosystemctlstartx2go-server.service

```

客户端(在本地机器上安装,Windows、macOS、Linux均支持):

访问X2Go官方网站下载对应操作系统的安装包并安装。

配置X2Go:

在服务器端,编辑X2Go配置文件:

```bash

sudonano/etc/x2go/x2go.conf

```

根据需要修改配置,例如设置默认的会话类型。

创建用户配置目录和文件:

```bash

sudomkdir-p/etc/x2go/x2gocreds/

sudonano/etc/x2go/x2gocreds/user_name

```

在用户配置文件中,设置远程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加密存储)。

远程连接:

打开本地X2Go客户端。

点击“Add”按钮,创建一个新的连接。

输入连接名称,选择服务器类型(如Linux),填写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

在“Advanced”选项卡中,选择会话类型(如Xorg、LXDE等),配置多显示器选项。

点击“Save”并连接,可能需要输入之前配置的用户名密码。

(三)Web管理界面

1.Cockpit:一个现代的Web界面,用于管理系统和服务,提供直观的操作体验。

安装Cockpit:

在远程Linux服务器上安装Cockpit:

```bash

sudoapt-getinstallcockpit

sudosystemctlenablecockpit.socket

sudosystemctlstartcockpit.socket

```

访问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和Cockpit端口(默认9090):

```

http://remote_host:9090

```

使用默认用户名`admin`,初始密码`admin`登录(首次登录后建议修改密码)。

主要功能:

概览:显示系统基本信息、服务状态、网络接口等。

软件包管理:查看和安装/卸载软件。

服务管理:启动、停止、重启系统服务。

用户管理:创建、修改用户账户。

存储管理:查看磁盘使用情况,管理挂载点。

网络配置:配置网络接口、防火墙规则等。

2.Webmin:一个功能丰富的Web管理工具,支持多种服务管理,跨平台(Webmin、Cockpit为不同项目)。

下载并安装:

访问Webmin官方网站下载对应操作系统的安装包。

解压安装包到指定目录,设置执行权限:

```bash

tarxjfwebmin_1.990_1.tar.gz

cdwebmin_1.990_1

sudochownroot:root.

sudochmod755.

sudoln-s/path/to/webmin_1.990_1/usr/local/webmin

```

安装Webmin服务:

```bash

sudo./setup.sh

```

按提示设置系统用户名和密码(用于Webmin登录)。

访问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和Webmin端口(默认10000):

```

http://remote_host:10000

```

使用之前设置的系统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主要功能模块:

ApacheWebmin:管理ApacheWeb服务器。

DovecotIMAP/POP3Server:管理邮件服务。

Fail2ban:防止暴力破解攻击。

PostfixMailServer:管理Postfix邮件服务器。

CronDaemon:管理计划任务。

System:提供系统管理功能,如用户、软件包、服务管理等。

三、Linux远程监控技术

(一)系统性能监控

1.top命令:实时显示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是快速查看系统状态的常用工具。

使用方法:

在终端输入`top`命令,进入实时监控界面。

界面说明:

顶部显示整体CPU和内存使用情况。

下方列表显示进程信息,包括:

PID:进程ID。

USER:进程所有者。

PR:进程优先级。

NI:nice值。

VIRT:虚拟内存占用。

RES:常驻内存占用。

SHR:共享内存占用。

S:进程状态(运行、睡眠等)。

%CPU:CPU使用率。

%MEM:内存使用率。

TIME+:进程累计CPU时间。

COMMAND:进程名称。

常用操作键:

`h`或`?`:显示帮助信息。

`k`:终止进程(输入进程PID和信号量,如9)。

`q`:退出top命令。

`Shift+M`:按内存占用排序。

`Shift+P`:按CPU占用排序。

`i`:隐藏闲置或停滞的进程。

`s`:改变刷新频率。

2.htop命令:更高级的进程监控工具,基于top,提供更详细的视图和交互功能。

安装方法: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

```bash

sudoapt-getinstallhtop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

```bash

sudoyuminstallhtop

```

使用方法:

在终端输入`htop`命令,进入实时监控界面。

界面说明:

界面布局与top类似,但更直观,进程以列表和树状图结合显示。

可以直接在列表中选中进程,按`F2`编辑进程优先级,按`F9`终止进程,按`F10`重启进程。

可以使用鼠标滚轮或空格键切换显示模式(列表/树状)。

右上角显示CPU、内存、磁盘I/O、网络I/O的实时图表。

常用操作键:

`h`:显示帮助信息。

`q`:退出htop命令。

`1-6`:切换显示列。

`Shift+Space`:切换排序方式(按PID、CPU、MEM等)。

`Tab`:在树状视图和列表视图间切换。

`F5`:按进程名称过滤。

`F6`:按用户名称过滤。

(二)网络流量监控

1.iftop命令:实时显示网络接口流量,可以查看哪些进程或主机在占用网络带宽。

安装方法: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

```bash

sudoapt-getinstalliftop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

```bash

sudoyuminstalliftop

```

使用方法:

在终端输入`sudoiftop`命令,进入实时监控界面。

界面说明:

显示网络接口的进出方向流量(通常分为上行和下行)。

列表显示当前活动的网络连接,包括:

IP地址:连接的远程或本地IP。

端口:连接的端口号。

命令:连接的程序名(如果识别到)。

协议:使用的网络协议(TCP/UDP)。

速度:当前连接的传输速度。

常用操作:

按`h`显示帮助信息。

按`q`退出iftop。

按`s`可以按速度排序。

按`m`可以切换带宽限制模式(限制连接速度)。

按`1`或`2`可以切换显示上行或下行流量。

可以使用IP地址或端口号过滤连接。

示例:`sudoiftop-ieth0`:仅监控`eth0`网络接口的流量。

2.nload命令:显示网络接口的实时流量和负载,以简洁的图表形式展示。

安装方法: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

```bash

sudoapt-getinstallnload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

```bash

sudoyuminstallnload

```

使用方法:

在终端输入`nload`命令,默认监控所有活动网络接口。

界面说明:

显示每个网络接口的实时上传和下载速度,以图形化柱状图展示。

界面简洁,易于快速了解网络负载情况。

常用选项:

`nload-ieth0`:仅监控`eth0`接口。

`nload-u1000`:设置上传速度单位为Mbps。

`nload-d1000`:设置下载速度单位为Mbps。

(三)日志监控

1.syslog:系统日志服务,记录系统事件和错误,是诊断问题的重要依据。

安装与配置:

syslog服务通常随系统安装,主要配置文件是`/etc/syslog.conf`(旧系统)或`/etc/rsyslog.conf`(现代系统)。

基本配置:

指定日志来源(如`kernel`、`user`、`local0`等)。

指定日志目的地(如`/var/log/syslog`、`/dev/null`、远程syslog服务器等)。

设置日志级别(如`info`、`warning`、`error`等)。

示例配置(`/etc/rsyslog.conf`):

```

Exampleconfigurationforrsyslog

./var/log/syslog

kern./var/log/kern.log

local0./var/log/myapp.log

```

修改配置后,重新加载syslog服务:

```bash

sudosystemctlreloadrsyslog

```

查看日志:

使用`tail`命令查看最新的日志条目:

```bash

tail-f/var/log/syslog

```

(`-f`参数使命令跟随日志滚动)

使用`less`命令查看日志并支持滚动:

```bash

less/var/log/syslog

```

查找特定信息的日志:

```bash

grep"error"/var/log/syslog

```

日志轮转:为了防止日志文件无限增长,需要配置日志轮转。通常使用`logrotate`工具。

配置方法:

编辑`/etc/logrotate.conf`主配置文件,设置全局参数。

为特定日志文件创建轮转规则文件,通常位于`/etc/logrotate.d/`目录。

示例轮转规则(`/etc/logrotate.d/syslog`):

```

/var/log/syslog{

daily

missingok

rotate7

compress

delaycompress

notifempty

create640rootadm

}

```

参数说明:

`daily`:每天轮转。

`rotate7`:保留7个历史轮转文件。

`compress`:压缩轮转后的文件。

`create640rootadm`:轮转后创建新日志文件,权限为640,属主为root,属组为adm。

手动测试轮转:

```bash

sudologrotate-f/etc/logrotate.conf

```

2.Logwatch:自动分析系统日志,生成定期报告。

安装方法: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

```bash

sudoapt-getinstalllogwatch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

```bash

sudoyuminstalllogwatch

```

配置方法:

Logwatch的配置文件位于`/etc/logwatch/conf.d/`目录,可以通过编辑这些文件来自定义报告内容。

关键配置:

`output`:设置报告输出方式(`stdout`、`mail`、`html`等)。

`MailTo`:设置接收报告的邮箱地址(仅当`output`设置为`mail`时有效)。

`MailFrom`:设置邮件发送者地址。

`Detail`:设置报告的详细程度(`High`、`Med`、`Low`)。

`Format`:设置报告格式(`text`、`html`等)。

`Service`:启用或禁用特定服务的日志分析(如`mail`、`httpd`、`syslog`等)。

示例配置(`/etc/logwatch/conf.d/logwatch.conf`):

```

outputmail

MailToadmin@

MailFromlogwatch@

DetailHigh

Formattext

Serviceall

```

生成报告:

Logwatch通常在每日凌晨自动运行,生成报告并通过邮件发送。

可以手动运行以立即生成报告:

```bash

sudologwatch--outputmail

```

如果配置为`stdout`,报告将直接显示在终端。

四、总结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是现代系统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使用SSH、远程桌面工具(如VNC、X2Go)和Web管理界面(如Cockpit、Webmin),管理员可以高效地进行远程操作,无论是简单的命令执行还是复杂的系统配置。同时,利用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如top、htop)、网络流量监控工具(如iftop、nload)和日志监控工具(如syslog、Logwatch),可以实时了解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Linux远程管理的核心要点:

安全优先:始终使用加密连接(如SSH),限制远程访问权限,定期更新系统和安全补丁。

标准化:尽量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以便于知识共享和问题排查。

自动化:利用脚本和自动化工具(如Ansible、Puppet)简化重复性任务。

监控到位:建立全面的监控体系,覆盖系统性能、网络流量、日志等关键方面。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远程管理配置和监控设置,确保其有效性。

一、概述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是现代信息技术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允许管理员在不直接物理接触服务器的情况下,对远程服务器进行配置、维护、监控和故障排除。本报告旨在阐述Linux远程管理的常用方法、工具及其优势,同时探讨远程监控的关键技术和实践,以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一)远程管理的意义

1.提高效率:远程管理减少了现场工作的需求,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2.增强灵活性:管理员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系统管理,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3.提升安全性:通过安全的远程连接,可以减少物理接触带来的安全风险。

(二)远程监控的重要性

1.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可以实时收集系统性能数据,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资源优化:通过监控,管理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优化配置。

3.预防性维护:远程监控有助于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系统故障的可能性。

二、Linux远程管理方法

(一)SSH协议

1.安全性:SSH(SecureShell)协议通过加密传输数据,确保远程连接的安全性。

2.使用方法:

-安装SSH服务器:`sudoapt-getinstallopenssh-server`(以Ubuntu为例)。

-配置SSH:编辑`/etc/ssh/sshd_config`文件,设置允许的IP地址和端口。

-远程连接:使用`sshusername@remote_host`命令连接远程服务器。

(二)远程桌面工具

1.VNC(VirtualNetworkComputing):支持图形界面远程管理。

-安装VNC服务器:`sudoapt-getinstalltightvncserver`。

-配置VNC:启动VNC服务器并设置密码。

-远程连接:使用VNC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IP和端口。

2.X2Go:基于SSH的远程桌面协议,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安装X2Go:`sudoapt-getinstallx2go-serverx2go-client`。

-配置X2Go:编辑配置文件,设置远程会话。

-远程连接:使用X2Go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

(三)Web管理界面

1.Cockpit:一个现代的Web界面,用于管理系统和服务。

-安装Cockpit:`sudoapt-getinstallcockpit`。

-启动服务:`sudosystemctlstartcockpit`。

-访问界面: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remote_host:9090`。

2.Webmin:一个功能丰富的Web管理工具,支持多种服务管理。

-下载并安装:从官网下载安装包,解压并运行。

-访问界面: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remote_host:10000`。

三、Linux远程监控技术

(一)系统性能监控

1.top命令:实时显示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top`,查看CPU、内存、进程等信息。

2.htop命令:更高级的进程监控工具,提供更详细的视图。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htop`。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htop`,查看进程和资源使用情况。

(二)网络流量监控

1.iftop命令:实时显示网络接口流量。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iftop`。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sudoiftop`,查看实时网络流量。

2.nload命令:显示网络接口的实时流量和负载。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nload`。

-使用方法:在终端输入`nload`,查看网络流量。

(三)日志监控

1.syslog:系统日志服务,记录系统事件和错误。

-配置方法:编辑`/etc/syslog.conf`文件,设置日志级别和输出位置。

-查看日志:使用`tail-f/var/log/syslog`命令实时查看日志。

2.Logwatch:自动分析系统日志,生成报告。

-安装方法:`sudoapt-getinstalllogwatch`。

-配置方法:编辑`/etc/logwatch/conf.d/`目录下的配置文件。

-生成报告:定期运行`logwatch--outputmail`生成邮件报告。

四、总结

Linux远程管理与监控是现代系统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使用SSH、远程桌面工具和Web管理界面,管理员可以高效地进行远程操作。同时,利用系统性能监控、网络流量监控和日志监控工具,可以实时了解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二、Linux远程管理方法

(一)SSH协议

1.安全性:SSH(SecureShell)协议通过加密传输数据,确保远程连接的安全性。它使用公钥和私钥对进行身份验证,有效防止数据被窃听和篡改。SSH默认使用端口22,但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更改端口以增加安全性。

2.使用方法:

安装SSH服务器: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如Ubuntu),使用以下命令安装OpenSSH服务器:

```bash

sudoapt-getupdate

sudoapt-getinstallopenssh-server

```

对于基于RedHat的系统(如CentOS),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bash

sudoyuminstallopenssh-server

```

安装完成后,检查SSH服务器的状态:

```bash

sudosystemctlstatussshd

```

确保服务正在运行(`active(running)`)。

配置SSH:

编辑SSH服务器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使用文本编辑器(如`nano`或`vim`):

```bash

sudonano/etc/ssh/sshd_config

```

在配置文件中,进行以下关键设置:

更改默认端口:将`Port`指令修改为非标准端口,例如:

```

Port2222

```

禁用root远程登录:将`PermitRootLogin`设置为`no`:

```

PermitRootLoginno

```

使用公钥认证:确保`PubkeyAuthentication`设置为`yes`,并可能禁用密码认证:

```

PubkeyAuthenticationyes

PasswordAuthenticationno

```

配置允许的IP地址:使用`AllowUsers`或`AllowGroups`限制哪些用户可以远程登录,或使用`AllowTcpForwardingno`禁止远程端口转发,增加安全性。

修改完成后,保存文件并重启SSH服务以应用更改:

```bash

sudosystemctlrestartsshd

```

注意:重启服务会导致当前的所有SSH连接断开。

生成SSH密钥对(如果使用公钥认证):

在本地机器上(用于远程连接的机器),生成一个新的SSH密钥对(如果尚未生成):

```bash

ssh-keygen-trsa-b4096

```

按提示操作,可以接受默认文件位置,跳过密码设置(直接按`Enter`),生成密钥。

将公钥复制到远程服务器的`~/.ssh/authorized_keys`文件中。可以使用`ssh-copy-id`命令简化操作:

```bash

ssh-copy-idusername@remote_host

```

按提示输入远程主机的密码。

远程连接:

使用`ssh`命令连接到远程服务器,指定用户名、主机地址和端口(如果更改了默认端口):

```bash

sshusername@remote_host-p2222

```

如果使用密钥认证且未设置密码,将直接连接。

如果设置了密钥密码,将提示输入密码。

(二)远程桌面工具

1.VNC(VirtualNetworkComputing):支持图形界面远程管理,适合需要完整桌面环境的场景。

安装VNC服务器:

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安装TightVNC服务器:

```bash

sudoapt-getinstalltightvncserver

```

安装完成后,首次启动VNC服务器以创建配置文件和密码:

```bash

vncserver:1

```

(`:1`表示显示号,可以改为`:2`、`:3`等)

按提示设置VNC密码。

启动完成后,会生成一个`.vnc/xstartup`文件(通常在`~/.vnc/`目录下),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进行配置,例如添加桌面环境启动命令(如`startlxde`启动LXDE桌面):

```bash

sudonano~/.vnc/xstartup

```

内容类似:

```

!/bin/sh

xrdb$HOME/.Xresources

startlxde&

```

保存并退出。

配置VNC:

确保远程服务器的防火墙允许VNC端口(默认5900+显示号,如5901)的访问。可以使用`ufw`(Ubuntu)或`firewalld`(CentOS)进行配置:

```bash

sudoufwallow5901/tcp

sudofirewall-cmd--add-port=5901/tcp--permanent

```

远程连接:

在本地机器上安装VNC客户端(如RealVNCViewer、TightVNCViewer、Remotix等)。

打开客户端,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和VNC端口(如`remote_host:5901`),连接时输入之前设置的VNC密码。

2.X2Go:基于SSH的远程桌面协议,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支持多显示器。

安装X2Go:

服务器端(在远程Linux服务器上安装):

```bash

sudoapt-getinstallx2go-serverx2go-clientx2go-session-manager

sudosystemctlenablex2go-server.service

sudosystemctlstartx2go-server.service

```

客户端(在本地机器上安装,Windows、macOS、Linux均支持):

访问X2Go官方网站下载对应操作系统的安装包并安装。

配置X2Go:

在服务器端,编辑X2Go配置文件:

```bash

sudonano/etc/x2go/x2go.conf

```

根据需要修改配置,例如设置默认的会话类型。

创建用户配置目录和文件:

```bash

sudomkdir-p/etc/x2go/x2gocreds/

sudonano/etc/x2go/x2gocreds/user_name

```

在用户配置文件中,设置远程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加密存储)。

远程连接:

打开本地X2Go客户端。

点击“Add”按钮,创建一个新的连接。

输入连接名称,选择服务器类型(如Linux),填写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

在“Advanced”选项卡中,选择会话类型(如Xorg、LXDE等),配置多显示器选项。

点击“Save”并连接,可能需要输入之前配置的用户名密码。

(三)Web管理界面

1.Cockpit:一个现代的Web界面,用于管理系统和服务,提供直观的操作体验。

安装Cockpit:

在远程Linux服务器上安装Cockpit:

```bash

sudoapt-getinstallcockpit

sudosystemctlenablecockpit.socket

sudosystemctlstartcockpit.socket

```

访问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和Cockpit端口(默认9090):

```

http://remote_host:9090

```

使用默认用户名`admin`,初始密码`admin`登录(首次登录后建议修改密码)。

主要功能:

概览:显示系统基本信息、服务状态、网络接口等。

软件包管理:查看和安装/卸载软件。

服务管理:启动、停止、重启系统服务。

用户管理:创建、修改用户账户。

存储管理:查看磁盘使用情况,管理挂载点。

网络配置:配置网络接口、防火墙规则等。

2.Webmin:一个功能丰富的Web管理工具,支持多种服务管理,跨平台(Webmin、Cockpit为不同项目)。

下载并安装:

访问Webmin官方网站下载对应操作系统的安装包。

解压安装包到指定目录,设置执行权限:

```bash

tarxjfwebmin_1.990_1.tar.gz

cdwebmin_1.990_1

sudochownroot:root.

sudochmod755.

sudoln-s/path/to/webmin_1.990_1/usr/local/webmin

```

安装Webmin服务:

```bash

sudo./setup.sh

```

按提示设置系统用户名和密码(用于Webmin登录)。

访问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和Webmin端口(默认10000):

```

http://remote_host:10000

```

使用之前设置的系统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主要功能模块:

ApacheWebmin:管理ApacheWeb服务器。

DovecotIMAP/POP3Server:管理邮件服务。

Fail2ban:防止暴力破解攻击。

PostfixMailServer:管理Postfix邮件服务器。

CronDaemon:管理计划任务。

System:提供系统管理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