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 夏季施工方案_第1页
绿化 夏季施工方案_第2页
绿化 夏季施工方案_第3页
绿化 夏季施工方案_第4页
绿化 夏季施工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季绿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一)土壤改良处理施工前需对绿化区域土壤进行全面检测,针对夏季高温高湿特点,重点改良土壤透气性与排水性。对于pH值高于8.0的碱性土壤,每亩撒施硫磺粉50-80kg进行调节;黏重土壤掺入30%河沙与20%腐叶土改善结构。土壤消毒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覆盖地膜48小时后翻耕,有效杀灭根腐病菌。对建筑垃圾含量超过15%的场地,需进行30cm深度客土置换,选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种植土,确保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二)施工设备配置组建夏季专项施工班组,配备液压起吊机(3吨级)、洒水车(5立方)、柴油发电机(50kW)等大型设备,同时准备高频喷雾器(雾化粒径50-80μm)、断根剪(刃口直径≥5cm)、土球包扎机等专用工具。灌溉系统采用智能滴灌设备,安装土壤墒情传感器(监测深度20cm),设定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自动启动灌溉,确保精准补水。(三)安全防护措施搭建双层遮阳休息棚(遮光率70%),配备工业风扇与降温喷雾系统,棚内温度控制在32℃以下。施工人员每人配备防暑急救包(含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冰袋等),每日供应淡盐水与绿豆汤。高温时段(11:00-15:00)停止露天作业,采用"做两头、歇中间"的弹性工时制,班组每2小时轮换一次,确保施工人员体力充沛。二、苗木选择与处理(一)品种筛选标准优先选用乡土树种,乔木类选择胸径5-8cm的健壮苗,要求主干通直、分枝点高度2.5-3.0m,如女贞、朴树、乌桕等耐高温品种;花灌木选择高度80-120cm、分枝数≥5的容器苗,推荐紫薇、木槿、夹竹桃等夏季开花植物;地被植物选用匍匐型品种,如佛甲草、过路黄等,覆盖能力强且耐湿热。禁止使用银杏、樱花等夏季移植易成活困难的树种。(二)土球规格要求常绿乔木土球直径为胸径的8-10倍,落叶乔木为6-8倍,厚度不小于直径的2/3。例如10cm胸径的香樟,土球规格需达到80cm×60cm(直径×高度),采用双层麻布+草绳包扎,腰箍缠绕宽度不小于20cm,纵向绳间距≤5cm,确保土球完整度达95%以上。运输前对土球喷水保湿,外层包裹保湿棉,减少运输过程中水分流失。(三)苗木修剪处理落叶乔木疏除病弱枝、重叠枝,保留主枝数量不超过5个,修剪量控制在树冠总量的30%;常绿树种仅剪去枯死枝与过密内膛枝,修剪伤口涂抹愈合剂(含萘乙酸200ppm)。花灌木短截徒长枝,保留花芽饱满的健壮枝条,如月季修剪后保留高度60-80cm。所有修剪工具需用75%酒精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三、核心种植技术(一)精准种植时机选择阴天或气温低于28℃的天气施工,晴天安排在5:00-9:00及17:00-20:00进行。苗木进场时间控制在种植前2小时内,卸车时使用专用吊装网兜,避免土球挤压破损。若遇35℃以上高温预警,立即暂停种植,已进场苗木临时假植于遮阳棚内,每日喷水3次保持土球湿润。(二)种植穴规范开挖乔木种植穴直径比土球大60cm,深度超出土球高度20cm,底部铺设20cm厚碎砖排水层,中层填入腐熟有机肥(羊粪:泥炭=1:3)与种植土的混合基质(用量为土球体积的1/3)。穴壁做成45°斜坡,避免垂直壁导致根系缺氧。种植时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法,确保根系舒展,土球顶面与地表齐平,回填土夯实度达85%。(三)定植后强化措施新植苗木立即搭建三角支撑,支撑点位于树干2/3高度处,与树干接触部位垫橡胶缓冲垫,避免刮风时树皮磨损。定植后24小时内完成三次定根水浇灌:第一次浇透(水量为土球体积的1.5倍),第二次间隔30分钟(水量减半),第三次次日清晨补浇,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坡地采用鱼鳞穴种植法,筑高15cm的半圆形挡水堰,防止雨水冲刷。四、养护管理技术(一)水分精准管控建立"三查三浇"制度:早晨检查叶片萎蔫情况,中午检查土壤表面温度(超过35℃时喷水降温),傍晚检查叶片含水量(低于70%时补水)。乔木采用滴灌系统,每株安装4个滴头(流量2L/h),持续滴灌8小时;灌木使用微喷带,工作压力0.2MPa,喷洒半径3m;草坪采用地埋式旋转喷头,设置清晨6:00自动喷灌15分钟,确保地表10cm土层湿润。(二)营养补给方案定植后第10天开始追肥,乔木在土球外围30cm处挖4个深20cm的施肥穴,每穴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5-10-20)150g,混合腐熟饼肥500g;花灌木采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3%浓度)+氨基酸液肥(1:500)混合液,每周一次,于傍晚进行;地被植物撒施缓释肥(N-P-K=14-14-14),用量50g/㎡,施肥后立即喷水以防烧苗。(三)病虫害综合防治每周开展病虫害普查,重点监测蚜虫、红蜘蛛、天牛等虫害及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蚜虫防治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红蜘蛛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重点喷洒叶背;天牛采用毒签插入虫道,每道插入2根,外用泥封。病害预防每月喷施一次波尔多液(1:1:200),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治疗,交替使用药剂避免抗药性。(四)高温防护措施新植苗木搭建遮阳网(遮光率50%),采用钢管支架固定,网面距树冠顶部50cm以上,保证空气流通。树干缠草绳+保湿棉,外用塑料薄膜包裹(预留透气孔),降低树干蒸腾量。连续高温天气(≥35℃)时,每日10:00前、16:00后进行叶面喷雾,每次持续20分钟,水温控制在20-25℃,避免温差过大刺激叶片。五、质量监控体系(一)成活率保障措施建立苗木电子档案,记录品种、规格、种植时间等信息,配备专人负责单株养护。定植后前3个月每周测定成活率,乔木低于90%、灌木低于95%时立即补植。设置土壤墒情监测点,每500㎡布置一个监测仪,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平台,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自动报警,确保水分供应及时。(二)应急处理预案针对夏季台风多发特点,提前加固支撑系统,采用三角架+钢丝绳斜拉固定,地锚深度不小于1.2m。暴雨来临前清理排水沟(沟宽30cm、深40cm),检查排水泵(功率2.2kW)运行状况,确保2小时内排除场地积水。灾后48小时内完成断枝修剪、扶正倾斜苗木,喷施叶面肥恢复树势。(三)效果评估标准施工完成1个月后进行景观效果评估,乔木树冠完整度≥85%,新梢萌发量≥30%;灌木开花枝条占比≥40%,无明显黄叶;地被植物覆盖度≥90%,杂草率<5%。建立养护台账,详细记录浇水、施肥、防治等作业数据,形成"施工-养护-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