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衡二叉树插入规程一、平衡二叉树概述
平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搜索树,通过维护树的平衡性(通常是平衡因子)来保证操作(如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常见的平衡二叉树包括AVL树和红黑树。
二、插入规程
平衡二叉树的插入操作需要保证插入后树的平衡性,具体步骤如下:
(一)标准二叉搜索树插入
1.从根节点开始,按照二叉搜索树的规则查找插入位置。
2.将新节点插入到适当的位置,形成新的二叉搜索树。
(二)平衡性维护
1.计算插入后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左子树高度-右子树高度)。
2.如果某个节点的平衡因子绝对值超过1,则需要进行旋转操作以恢复平衡。
(三)旋转操作
旋转操作分为四种情况,根据节点的平衡因子和子节点的平衡因子决定具体操作:
1.LL旋转(左左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左子节点L的左子树高度更高。
(2)操作:将节点L提升为父节点,原节点N成为L的右子节点。
(3)示例:插入节点10后,节点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10,导致平衡因子为-2。
2.RR旋转(右右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右子节点R的右子树高度更高。
(2)操作:将节点R提升为父节点,原节点N成为R的左子节点。
(3)示例:插入节点20后,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20,导致平衡因子为2。
3.LR旋转(左右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左子节点L的右子树高度更高。
(2)操作:先对节点L进行RR旋转,再对节点N进行LL旋转。
(3)示例:插入节点15后,节点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15,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10。
4.RL旋转(右左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右子节点R的左子树高度更高。
(2)操作:先对节点R进行LL旋转,再对节点N进行RR旋转。
(3)示例:插入节点25后,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25,节点2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20。
(四)插入后检查
1.从插入节点向上遍历至根节点,重新计算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
2.若发现不平衡,执行相应的旋转操作。
3.重复直到所有节点平衡或到达根节点。
三、插入步骤总结
1.按照二叉搜索树规则查找插入位置并插入节点。
2.从插入节点向上计算平衡因子,检查是否失衡。
3.若失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LL、RR、LR或RL旋转。
4.执行旋转操作后,重新计算相关节点的平衡因子。
5.确认所有节点平衡后结束插入。
四、示例
假设插入节点序列为[10,20,30,40,50],AVL树的插入过程如下:
1.插入10:形成单节点树,平衡。
2.插入20:插入右子树,节点10的平衡因子变为-1,平衡。
3.插入30:插入右子树,节点20的平衡因子变为-1,平衡。
4.插入40:节点20的平衡因子变为-2,执行LL旋转,节点10成为根,节点20为右子节点。
5.插入50:节点20的平衡因子变为0,平衡。最终树保持平衡。
一、平衡二叉树概述
平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搜索树,通过维护树的平衡性(通常是平衡因子)来保证操作(如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常见的平衡二叉树包括AVL树和红黑树。平衡二叉树的核心特性在于其任何节点的两个子树的高度最多相差1,这一特性保证了树的高度始终约为log(n),从而使得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保持在对数级别。平衡二叉树的主要优势在于优化了最坏情况下的性能,避免了普通二叉搜索树在极端情况下退化为链表的情况。平衡二叉树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效数据检索和动态更新的场景,如数据库索引、符号表等。
二、插入规程
平衡二叉树的插入操作需要保证插入后树的平衡性,具体步骤如下:
(一)标准二叉搜索树插入
1.从根节点开始,按照二叉搜索树的规则查找插入位置。
-如果要插入的值小于当前节点的值,则移动到左子节点。
-如果要插入的值大于当前节点的值,则移动到右子节点。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找到空位置插入新节点。
2.将新节点插入到适当的位置,形成新的二叉搜索树。
-插入时,新节点成为叶节点,其父节点为查找过程中最后访问的节点。
(二)平衡性维护
1.计算插入后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
-平衡因子定义为左子树高度减去右子树高度。
-高度计算从叶节点开始,叶节点高度为0,非叶节点高度为其左右子树高度的最大值加1。
2.检查插入点路径上的节点的平衡因子,确定是否失衡。
-如果某个节点的平衡因子绝对值超过1,则树失衡,需要进行旋转操作。
-如果平衡因子绝对值不超过1,则树仍然平衡,插入完成。
(三)旋转操作
旋转操作分为四种情况,根据节点的平衡因子和子节点的平衡因子决定具体操作:
1.LL旋转(左左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左子节点L的左子树高度更高。
-具体表现为:插入发生在节点L的左子树,导致节点L的平衡因子变为2,节点N的平衡因子变为-1。
(2)操作:将节点L提升为父节点,原节点N成为L的右子节点。
-具体步骤:
a.将节点L的左子树作为节点N的右子树。
b.将节点L作为新的父节点,节点N成为其右子节点。
c.更新节点N和节点L的高度。
(3)示例:插入节点10后,节点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10,导致节点5的平衡因子变为2,节点3的平衡因子变为-1,执行LL旋转。
2.RR旋转(右右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右子节点R的右子树高度更高。
-具体表现为:插入发生在节点R的右子树,导致节点R的平衡因子变为-2,节点N的平衡因子变为1。
(2)操作:将节点R提升为父节点,原节点N成为R的左子节点。
-具体步骤:
a.将节点R的右子树作为节点N的左子树。
b.将节点R作为新的父节点,节点N成为其左子节点。
c.更新节点N和节点R的高度。
(3)示例:插入节点20后,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20,导致节点15的平衡因子变为-2,节点10的平衡因子变为1,执行RR旋转。
3.LR旋转(左右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左子节点L的右子树高度更高。
-具体表现为:插入发生在节点L的右子树,导致节点L的平衡因子变为1,节点N的平衡因子变为-1。
(2)操作:先对节点L进行RR旋转,再对节点N进行LL旋转。
-具体步骤:
a.对节点L进行RR旋转:将节点L的右子节点提升为父节点,节点L成为其左子节点。
b.对节点N进行LL旋转:将节点L提升为父节点,节点N成为其右子节点。
c.更新相关节点的高度。
(3)示例:插入节点15后,节点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15,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10,导致节点5的平衡因子变为1,节点3的平衡因子变为-1,执行LR旋转。
4.RL旋转(右左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右子节点R的左子树高度更高。
-具体表现为:插入发生在节点R的左子树,导致节点R的平衡因子变为-1,节点N的平衡因子变为1。
(2)操作:先对节点R进行LL旋转,再对节点N进行RR旋转。
-具体步骤:
a.对节点R进行LL旋转:将节点R的左子节点提升为父节点,节点R成为其右子节点。
b.对节点N进行RR旋转:将节点R提升为父节点,节点N成为其左子节点。
c.更新相关节点的高度。
(3)示例:插入节点25后,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25,节点2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20,导致节点15的平衡因子变为-1,节点10的平衡因子变为1,执行RL旋转。
(四)插入后检查
1.从插入节点向上遍历至根节点,重新计算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
-重新计算高度时,从叶节点开始,逐层向上更新父节点的高度。
-高度计算公式:节点高度=max(左子树高度,右子树高度)+1。
2.若发现不平衡,执行相应的旋转操作。
-根据当前节点和子节点的平衡因子,选择合适的旋转操作(LL、RR、LR、RL)。
-旋转后,重新计算相关节点的平衡因子和高度。
3.重复直到所有节点平衡或到达根节点。
-如果所有节点平衡,插入完成。
-如果到达根节点仍未平衡,则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或处理特殊情况(如连续插入多个节点导致多次旋转)。
三、插入步骤总结
1.按照二叉搜索树规则查找插入位置并插入节点。
-从根节点开始,比较插入值与当前节点值的大小,决定移动方向。
-重复直到找到空位置,插入新节点。
2.从插入节点向上计算平衡因子,检查是否失衡。
-计算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左子树高度-右子树高度)。
-检查平衡因子绝对值是否超过1,若超过则失衡。
3.若失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LL、RR、LR或RL旋转。
-LL旋转:插入在左子树的左子树,执行LL旋转。
-RR旋转:插入在右子树的右子树,执行RR旋转。
-LR旋转:插入在左子树的右子树,执行LR旋转(先RR再LL)。
-RL旋转:插入在右子树的左子树,执行RL旋转(先LL再RR)。
4.执行旋转操作后,重新计算相关节点的平衡因子和高度。
-旋转后,更新被旋转节点及其子节点的高度。
-重新计算平衡因子,确保树恢复平衡。
5.确认所有节点平衡后结束插入。
-如果所有节点平衡因子绝对值不超过1,插入完成。
-如果需要多次旋转或调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平衡。
四、示例
假设插入节点序列为[10,20,30,40,50],AVL树的插入过程如下:
1.插入10:
-查找插入位置:根节点为空,插入10作为根节点。
-树高度:0,平衡因子:N/A。
-插入完成。
2.插入20:
-查找插入位置:10<20,移动到节点10的右子节点。
-插入20作为节点10的右子节点。
-树结构:
```
10
\
20
```
-高度计算:节点20高度为0,节点10高度为1。
-平衡因子:节点10的平衡因子为-1,平衡。
-插入完成。
3.插入30:
-查找插入位置:10<30,移动到节点10的右子节点。
-20<30,移动到节点20的右子节点。
-插入30作为节点20的右子节点。
-树结构:
```
10
\
20
\
30
```
-高度计算:节点30高度为0,节点20高度为1,节点10高度为2。
-平衡因子:节点10的平衡因子为-2,失衡。
-执行LL旋转:
-节点20成为新的父节点,节点10成为其右子节点。
-树结构:
```
20
/\
1030
```
-高度计算:节点10高度为0,节点30高度为0,节点20高度为1。
-平衡因子:节点10的平衡因子为0,节点20的平衡因子为0,平衡。
-插入完成。
4.插入40:
-查找插入位置:10<40,移动到节点10的右子节点。
-20<40,移动到节点20的右子节点。
-插入40作为节点20的右子节点。
-树结构:
```
20
/\
1040
\
30
```
-高度计算:节点30高度为0,节点40高度为0,节点20高度为2。
-平衡因子:节点20的平衡因子为-2,失衡。
-执行LL旋转:
-节点40成为新的父节点,节点20成为其右子节点。
-树结构:
```
40
/\
2030
/
10
```
-高度计算:节点10高度为0,节点20高度为1,节点30高度为0,节点40高度为2。
-平衡因子:节点20的平衡因子为-1,节点40的平衡因子为0,平衡。
-插入完成。
5.插入50:
-查找插入位置:10<50,移动到节点10的右子节点。
-20<50,移动到节点20的右子节点。
-40<50,移动到节点40的右子节点。
-插入50作为节点40的右子节点。
-树结构:
```
40
/\
2050
/\
1030
```
-高度计算:节点10高度为0,节点30高度为0,节点20高度为1,节点50高度为0,节点40高度为2。
-平衡因子:节点40的平衡因子为-2,失衡。
-执行LL旋转:
-节点50成为新的父节点,节点40成为其右子节点。
-树结构:
```
50
/\
4020
/
1030
```
-高度计算:节点10高度为0,节点30高度为0,节点20高度为1,节点40高度为1,节点50高度为2。
-平衡因子:节点40的平衡因子为-1,节点50的平衡因子为0,平衡。
-插入完成。最终树保持平衡。
五、注意事项
1.插入操作时,平衡因子的计算和旋转操作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错误的旋转可能导致树进一步失衡。
-建议在执行旋转前仔细检查平衡因子的计算和旋转方向的正确性。
2.插入多个节点时,可能需要多次旋转操作。
-每次插入后,从插入节点向上检查并调整平衡,直到根节点。
-避免一次性插入大量节点,以免多次旋转导致效率低下。
3.旋转操作后,高度和平衡因子的更新必须完整。
-忘记更新高度可能导致后续操作错误。
-建议使用辅助函数计算和更新高度和平衡因子。
4.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具体场景优化插入过程。
-例如,对于特定数据分布,可以预判可能的失衡方向,减少旋转次数。
-使用递归或迭代方式实现旋转操作,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一、平衡二叉树概述
平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搜索树,通过维护树的平衡性(通常是平衡因子)来保证操作(如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常见的平衡二叉树包括AVL树和红黑树。
二、插入规程
平衡二叉树的插入操作需要保证插入后树的平衡性,具体步骤如下:
(一)标准二叉搜索树插入
1.从根节点开始,按照二叉搜索树的规则查找插入位置。
2.将新节点插入到适当的位置,形成新的二叉搜索树。
(二)平衡性维护
1.计算插入后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左子树高度-右子树高度)。
2.如果某个节点的平衡因子绝对值超过1,则需要进行旋转操作以恢复平衡。
(三)旋转操作
旋转操作分为四种情况,根据节点的平衡因子和子节点的平衡因子决定具体操作:
1.LL旋转(左左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左子节点L的左子树高度更高。
(2)操作:将节点L提升为父节点,原节点N成为L的右子节点。
(3)示例:插入节点10后,节点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10,导致平衡因子为-2。
2.RR旋转(右右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右子节点R的右子树高度更高。
(2)操作:将节点R提升为父节点,原节点N成为R的左子节点。
(3)示例:插入节点20后,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20,导致平衡因子为2。
3.LR旋转(左右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左子节点L的右子树高度更高。
(2)操作:先对节点L进行RR旋转,再对节点N进行LL旋转。
(3)示例:插入节点15后,节点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15,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10。
4.RL旋转(右左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右子节点R的左子树高度更高。
(2)操作:先对节点R进行LL旋转,再对节点N进行RR旋转。
(3)示例:插入节点25后,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25,节点2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20。
(四)插入后检查
1.从插入节点向上遍历至根节点,重新计算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
2.若发现不平衡,执行相应的旋转操作。
3.重复直到所有节点平衡或到达根节点。
三、插入步骤总结
1.按照二叉搜索树规则查找插入位置并插入节点。
2.从插入节点向上计算平衡因子,检查是否失衡。
3.若失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LL、RR、LR或RL旋转。
4.执行旋转操作后,重新计算相关节点的平衡因子。
5.确认所有节点平衡后结束插入。
四、示例
假设插入节点序列为[10,20,30,40,50],AVL树的插入过程如下:
1.插入10:形成单节点树,平衡。
2.插入20:插入右子树,节点10的平衡因子变为-1,平衡。
3.插入30:插入右子树,节点20的平衡因子变为-1,平衡。
4.插入40:节点20的平衡因子变为-2,执行LL旋转,节点10成为根,节点20为右子节点。
5.插入50:节点20的平衡因子变为0,平衡。最终树保持平衡。
一、平衡二叉树概述
平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搜索树,通过维护树的平衡性(通常是平衡因子)来保证操作(如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常见的平衡二叉树包括AVL树和红黑树。平衡二叉树的核心特性在于其任何节点的两个子树的高度最多相差1,这一特性保证了树的高度始终约为log(n),从而使得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保持在对数级别。平衡二叉树的主要优势在于优化了最坏情况下的性能,避免了普通二叉搜索树在极端情况下退化为链表的情况。平衡二叉树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效数据检索和动态更新的场景,如数据库索引、符号表等。
二、插入规程
平衡二叉树的插入操作需要保证插入后树的平衡性,具体步骤如下:
(一)标准二叉搜索树插入
1.从根节点开始,按照二叉搜索树的规则查找插入位置。
-如果要插入的值小于当前节点的值,则移动到左子节点。
-如果要插入的值大于当前节点的值,则移动到右子节点。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找到空位置插入新节点。
2.将新节点插入到适当的位置,形成新的二叉搜索树。
-插入时,新节点成为叶节点,其父节点为查找过程中最后访问的节点。
(二)平衡性维护
1.计算插入后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
-平衡因子定义为左子树高度减去右子树高度。
-高度计算从叶节点开始,叶节点高度为0,非叶节点高度为其左右子树高度的最大值加1。
2.检查插入点路径上的节点的平衡因子,确定是否失衡。
-如果某个节点的平衡因子绝对值超过1,则树失衡,需要进行旋转操作。
-如果平衡因子绝对值不超过1,则树仍然平衡,插入完成。
(三)旋转操作
旋转操作分为四种情况,根据节点的平衡因子和子节点的平衡因子决定具体操作:
1.LL旋转(左左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左子节点L的左子树高度更高。
-具体表现为:插入发生在节点L的左子树,导致节点L的平衡因子变为2,节点N的平衡因子变为-1。
(2)操作:将节点L提升为父节点,原节点N成为L的右子节点。
-具体步骤:
a.将节点L的左子树作为节点N的右子树。
b.将节点L作为新的父节点,节点N成为其右子节点。
c.更新节点N和节点L的高度。
(3)示例:插入节点10后,节点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10,导致节点5的平衡因子变为2,节点3的平衡因子变为-1,执行LL旋转。
2.RR旋转(右右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右子节点R的右子树高度更高。
-具体表现为:插入发生在节点R的右子树,导致节点R的平衡因子变为-2,节点N的平衡因子变为1。
(2)操作:将节点R提升为父节点,原节点N成为R的左子节点。
-具体步骤:
a.将节点R的右子树作为节点N的左子树。
b.将节点R作为新的父节点,节点N成为其左子节点。
c.更新节点N和节点R的高度。
(3)示例:插入节点20后,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20,导致节点15的平衡因子变为-2,节点10的平衡因子变为1,执行RR旋转。
3.LR旋转(左右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左子节点L的右子树高度更高。
-具体表现为:插入发生在节点L的右子树,导致节点L的平衡因子变为1,节点N的平衡因子变为-1。
(2)操作:先对节点L进行RR旋转,再对节点N进行LL旋转。
-具体步骤:
a.对节点L进行RR旋转:将节点L的右子节点提升为父节点,节点L成为其左子节点。
b.对节点N进行LL旋转:将节点L提升为父节点,节点N成为其右子节点。
c.更新相关节点的高度。
(3)示例:插入节点15后,节点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15,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10,导致节点5的平衡因子变为1,节点3的平衡因子变为-1,执行LR旋转。
4.RL旋转(右左旋转)
(1)问题:节点N的右子节点R的左子树高度更高。
-具体表现为:插入发生在节点R的左子树,导致节点R的平衡因子变为-1,节点N的平衡因子变为1。
(2)操作:先对节点R进行LL旋转,再对节点N进行RR旋转。
-具体步骤:
a.对节点R进行LL旋转:将节点R的左子节点提升为父节点,节点R成为其右子节点。
b.对节点N进行RR旋转:将节点R提升为父节点,节点N成为其左子节点。
c.更新相关节点的高度。
(3)示例:插入节点25后,节点15的右子树插入节点25,节点25的左子树插入节点20,导致节点15的平衡因子变为-1,节点10的平衡因子变为1,执行RL旋转。
(四)插入后检查
1.从插入节点向上遍历至根节点,重新计算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
-重新计算高度时,从叶节点开始,逐层向上更新父节点的高度。
-高度计算公式:节点高度=max(左子树高度,右子树高度)+1。
2.若发现不平衡,执行相应的旋转操作。
-根据当前节点和子节点的平衡因子,选择合适的旋转操作(LL、RR、LR、RL)。
-旋转后,重新计算相关节点的平衡因子和高度。
3.重复直到所有节点平衡或到达根节点。
-如果所有节点平衡,插入完成。
-如果到达根节点仍未平衡,则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或处理特殊情况(如连续插入多个节点导致多次旋转)。
三、插入步骤总结
1.按照二叉搜索树规则查找插入位置并插入节点。
-从根节点开始,比较插入值与当前节点值的大小,决定移动方向。
-重复直到找到空位置,插入新节点。
2.从插入节点向上计算平衡因子,检查是否失衡。
-计算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左子树高度-右子树高度)。
-检查平衡因子绝对值是否超过1,若超过则失衡。
3.若失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LL、RR、LR或RL旋转。
-LL旋转:插入在左子树的左子树,执行LL旋转。
-RR旋转:插入在右子树的右子树,执行RR旋转。
-LR旋转:插入在左子树的右子树,执行LR旋转(先RR再LL)。
-RL旋转:插入在右子树的左子树,执行RL旋转(先LL再RR)。
4.执行旋转操作后,重新计算相关节点的平衡因子和高度。
-旋转后,更新被旋转节点及其子节点的高度。
-重新计算平衡因子,确保树恢复平衡。
5.确认所有节点平衡后结束插入。
-如果所有节点平衡因子绝对值不超过1,插入完成。
-如果需要多次旋转或调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平衡。
四、示例
假设插入节点序列为[10,20,30,40,50],AVL树的插入过程如下:
1.插入10:
-查找插入位置:根节点为空,插入10作为根节点。
-树高度:0,平衡因子:N/A。
-插入完成。
2.插入20:
-查找插入位置:10<20,移动到节点10的右子节点。
-插入20作为节点10的右子节点。
-树结构:
```
10
\
20
```
-高度计算:节点20高度为0,节点10高度为1。
-平衡因子:节点10的平衡因子为-1,平衡。
-插入完成。
3.插入30:
-查找插入位置:10<30,移动到节点10的右子节点。
-20<30,移动到节点20的右子节点。
-插入30作为节点20的右子节点。
-树结构:
```
10
\
20
\
30
```
-高度计算:节点30高度为0,节点20高度为1,节点10高度为2。
-平衡因子:节点10的平衡因子为-2,失衡。
-执行LL旋转:
-节点20成为新的父节点,节点10成为其右子节点。
-树结构:
```
20
/\
1030
```
-高度计算:节点10高度为0,节点30高度为0,节点20高度为1。
-平衡因子:节点10的平衡因子为0,节点20的平衡因子为0,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订购合同】黑龙江省食用菌菌棒定购合同6篇
- 2025年兴宁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江苏泰州市兴化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宁波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医共体第一次招聘编外人员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对睡眠质量的研究
- 2025年智能眼镜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 2025广西大学公开招聘专职辅导员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海洋能发电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评估报告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江苏苏州市张家港市澳洋绒线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愚公移山说课稿讲解课件
-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 中职英语 基础模块2 Unit 8 Green Earth
- 氢能与燃料电池-课件-第四章-氢的性质
- 4.CSR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 小学生解决万以内退位减法错误类型及影响研究
- GB/T 14294-2008组合式空调机组
- 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815写作与翻译考研真题(回忆版)
- 【语法】形容词的最高级-完整版课件
- 幼儿园大班数学:《层级分类》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