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638-2010 地理标志产品 莱阳梨_第1页
DB37∕T 1638-2010 地理标志产品 莱阳梨_第2页
DB37∕T 1638-2010 地理标志产品 莱阳梨_第3页
DB37∕T 1638-2010 地理标志产品 莱阳梨_第4页
DB37∕T 1638-2010 地理标志产品 莱阳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080.10DB372010-06-03发布2010-08-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IDB37/T1638—2010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14术语和定义 15要求 25.1立地条件 2 35.3栽培管理 35.3.1苗木繁育 35.3.2栽植时间 35.3.3栽植密度 35.3.4掐花萼 35.3.5肥水管理 35.3.6整形修剪 35.3.7病虫防控 35.3.8环境要求 35.4果实采收 35.5等级质量 35.6感官 45.7理化指标 45.8安全卫生指标 45.9净含量 56试验方法 56.1等级规格检验 56.1.1检验用具 56.1.2检验步骤 56.1.3评定方法 56.2感观检验 56.3理化指标检验 56.4净含量检验 67检验规则 67.1组批 67.2抽样方法 67.3检验分类 6DB37/T1638—20107.3.1交收检验 67.3.2型式检验 67.4判定规则 6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8.1标志 68.2包装 68.3运输 68.4贮存 7附录A(规范性附录)莱阳梨地理标准保护范围图 8DB37/T1638—2010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烟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莱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莱阳市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义洲、修树波、董志行、赵龙生。DB37/T1638—20101地理标志产品莱阳梨本标准规定了莱阳梨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部门批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莱阳梨。2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855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GB/T10650鲜梨GB/T12456食品中总酸的测定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莱阳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莱阳市现辖行政区域(东经120.5~121℃,北纬36.5~37.2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1果形指果实没有不正常的明显凹陷或突起以及外形偏缺和沟槽现象。4.2碰压伤指采摘时或采收后由于碰撞或受压而造成的人为损伤,轻微碰压伤是指伤处果皮未破,伤面轻微凹陷,色稍变褐,无汁液外溢现象。4.3磨伤DB37/T1638—20102由于枝、叶、水果摩擦而形成的果皮损伤。伤处呈块状或网状,轻微者色浅淡,网状不明显,严重者磨伤处深褐色或黑色。块状按占有面积计算,网状按分布面积计算。4.4水锈、药斑是指果实发育期间,因受气候、病菌、喷药等影响,在果皮表层形成的褐色斑块或农药在果面上留下的不能清除的斑点或斑块。4.5指果面因受强烈的日光照射而形成的变色斑块,轻微者晒伤部分呈微白色或微红色,严重者变成黄褐色。4.6雹伤果实在生长期间被冰雹击伤,轻微者是指伤处已经愈合,形成褐色小块斑痕,或果皮未破,伤处略呈凹陷。凡伤及果肉,伤部面积较大以及愈合良好者,为重度雹伤。4.7虫伤指蝽象、卷叶蛾等害虫刺吸或啃食果实造成的虫伤。虫伤面积的计算,应包括伤口周围已木栓化部4.8病害果实在生长发育期间或贮藏期间由侵染性病因或生理性病因引起果实腐烂、畸形或表面不正常的症状。4.9食心虫果食心虫危害的果实,果面上有虫眼,周围变色,果内留有虫粪。5要求5.1立地条件土壤类型为潮土或风沙土,质地为松砂或紧砂,土层厚度不低于50cm,排水良好,土壤pH值为6.0~7.0,有机质含量不低于0.7%。5.2品种茌(慈)梨。DB37/T1638—201035.3栽培管理5.3.1苗木繁育以杜梨或秋子梨为砧木,从茌梨采穗圃或优质稳产的健壮树上采集接穗,采用嫁接方法繁殖苗木。5.3.2栽植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或翌年3月中下旬进行栽植。5.3.3栽植密度每公顷660~825株。5.3.4掐花萼谢花后20天进行,7天内掐完。5.3.5肥水管理秋施基肥,每公顷施入腐熟有机肥30吨左右,生长季节适量追施,适时灌溉,所施肥料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5.3.6整形修剪冬剪和夏剪相结合,确保树体通风透光。5.3.7病虫防控适时防治病虫害,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5.3.8环境要求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的条件要求。5.4果实采收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5.5等级质量等级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DB37/T1638—20105.6感官绿色至萼果呈倒卵5.6感官绿色至萼果呈倒卵梗周围或一果梗稍斜或石细胞少。5.7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25.8安全卫生指标按GB2762、GB2763标各等级的莱阳梨果都应完整、新鲜洁净,无不正常的外部水果肉白色至淡乳黄色,具有贮存或市场要求的成熟度和自然色泽,无划允许轻微2处,总面积不超过允许轻微薄层总面积不超过果准中的水果类指标执行。4DB37/T1638—201055.9净含量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6试验方法6.1等级规格检验6.1.1检验用具a)水果刀;b)低倍放大镜;c)标准分级量果板;d)卷尺或卡尺。6.1.2检验步骤将检验样品逐件铺放在检验台上,按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检出不合格品,以件为单位分项记录,每批样果检验完后,计算检验结果,评定该批果品的等级品质。6.1.3评定方法6.1.3.1果面缺陷和损伤由目测结合测量确定。6.1.3.2果实的果径大小用标准分级量果板测定。6.1.3.3病虫害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外表症状,并检取样果数个,用水果刀进行切剖检验,如发现有内部病变时,应扩大切剖数量进行检查。6.1.3.4在同一果实上兼有两项以上不同缺陷与损伤项目者,可只记录其中对品质影响较重的一项。6.1.3.5检验时,将各种不符合规定的果实检出,分项称量或记数,并在检验单上正确记录,按下式计算百分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各单项不合格果百分率的总和即为该批梨不合格总果数的百分率。6.2感观检验果实的果形、色泽、成熟度均采用目测评定。6.3理化指标检验6.3.1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按GB/T10650规定的方法测定。6.3.2总酸按GB/T12456规定的方法测定。6.3.3安全卫生指标检验按GB2762、GB2763标准中规定的安全卫生指标的方法测定。6.4净含量检验DB37/T1638—20106按JJF1070规定执行。7检验规则7.1组批同一产地、同一等级的莱阳梨果作为一个检验批次。7.2抽样方法按GB/T8855规定执行。7.3检验分类7.3.1交收检验每批产品交收前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包装、标志、标签、感观指标,检验合格后附合格证方可交收。7.3.2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对本标准要求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其中安全卫生指标的检验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a)每年果实成熟时;b)国家质量监督行政部门提出要求时。7.4判定规则7.4.1交收检验时,在整批产品中感观指标不符合等级果的比率超过5%时,判定其等级和感观指标不合格,允许降低等级或重新分等;包装、标志、标签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交收检验不合格。7.4.2型式检验时,在整批产品中感观指标不符合等级果的比率超过5%时,判定等级和感观指标不合格,允许降等或重新分等;当感观指标、理化指标出现不合格项时,允许加倍抽样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改批产品不合格;安全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改批产品不合格。标志、包装、运输、贮存±0.5℃;堆垛不得过高,垛间留出通道。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标志8.1.1获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的企业,可在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8.1.2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8.2包装按GB/T10650的规定执行。8.3运输8.3.1梨果采收后必须尽快预冷和按标准挑选分级、包装、验收,组织调运或贮存。DB37/T1638—201078.3.2装卸运输中,必须轻拿轻放,轻装轻卸。长途运输宜采用冷藏车辆。普通车辆运输,途中不得8.3.3运输梨果的工具必须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有害的物品混装、混运。8.4贮存8.4.1莱阳梨短期露天堆放或在站台、码头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