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气体防治方案一、概述
矿山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如瓦斯(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的存在不仅威胁作业人员安全,还可能影响设备运行和矿井稳定性。为有效防治矿山气体,保障安全生产,需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本方案从气体来源分析、监测预警、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四个方面展开,确保气体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气体来源分析
矿山气体的产生主要与地质条件和作业活动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地质赋存气体
1.瓦斯(甲烷):主要由煤层、页岩等有机质分解形成,是煤矿中最主要的爆炸性气体。
2.二氧化碳:多源于煤层变质或岩溶裂隙中的溶洞释放。
(二)作业活动产生的气体
1.矿井通风不良时,瓦斯积聚可能超过安全浓度。
2.爆破作业或机械切割时,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和粉尘混合气体。
3.煤自燃或火灾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三)其他来源
1.氮氧化物:设备燃烧或高温作业时可能产生。
2.氢气:金属与酸接触或设备泄漏时形成。
三、监测预警措施
气体监测是防治工作的核心环节,需建立多级监测体系:
(一)日常监测
1.设置固定式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关键指标。
2.传感器布置应覆盖高风险区域(如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建议每100米设置1个监测点。
3.浓度阈值设定:瓦斯≤1.0%(爆炸下限)、二氧化碳≤1.5%、一氧化碳≤24ppm(0.0024%)。
(二)人工巡检
1.每日至少巡检2次,重点区域增加频次。
2.使用便携式检测仪,检测气体浓度并记录数据。
3.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三)预警系统
1.当气体浓度接近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并通知作业人员撤离。
2.建立气体浓度历史数据库,定期分析变化趋势,优化防治策略。
四、防治措施
根据气体类型和来源,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一)通风管理
1.优化矿井通风网络,确保瓦斯能够有效排出。
-采煤工作面风量需满足Q≥4×1000×q瓦,其中q瓦为瓦斯绝对涌出量(示例:q瓦=5m³/min时,Q≥20m³/s)。
2.采用局部通风机或风门控制局部通风,防止气体积聚。
(二)瓦斯抽采
1.建设地面或井下抽采系统,将瓦斯抽至地面处理。
2.抽采率目标:高瓦斯矿井≥60%,低瓦斯矿井≥40%。
(三)惰性气体注入
1.当瓦斯浓度持续偏高时,向煤层或煤体注入氮气或二氧化碳,降低瓦斯浓度。
2.注入量根据气体平衡方程计算:
\(V_{注入}=\frac{(C_{目标}-C_{初始})×V_{采空区}}{C_{惰性气体}}\)
(示例:采空区体积5000m³,初始浓度0.8%,目标浓度0.5%,注入氮气体积约1500m³)。
(四)设备与工艺改进
1.使用低瓦斯排放设备(如长钻孔钻机代替传统切割机)。
2.定期维护燃烧设备,减少一氧化碳生成。
五、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气体超限事故,需立即启动应急程序:
(一)人员撤离
1.启动警报后,所有作业人员沿安全路线撤离至新鲜风流区域。
2.撤离路线需提前规划并标识清晰,建议总时长≤5分钟。
(二)气体处置
1.关闭相关作业设备,减少气体产生。
2.启动备用通风系统或临时风机补充新风。
(三)专业处置
1.应急队伍携带检测仪、呼吸器和惰性气体发生器赶赴现场。
2.若气体浓度过高无法直接处置,需采取临时封堵或稀释措施。
(四)后续检测
1.撤离后每30分钟检测1次气体浓度,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作业。
2.事故后分析气体来源,修订防治方案。
六、维护与培训
1.每月检查1次气体监测设备,确保精度(误差≤±5%)。
2.每季度组织1次气体防治培训,内容涵盖:
-气体特性与危害
-监测设备操作
-应急流程演练
四、防治措施(续)
(一)通风管理(续)
1.通风系统优化
-定期绘制矿井通风网络图,标明风量、风速及风流方向,确保通风路径畅通。
-采用风门、风桥等设施控制风流,防止短路或混流。风门安装需符合标准:
-调节风门风量损失≤10%
-密封性检查每月1次,确保无漏风
-对于长距离巷道,可增设局部通风机辅助通风,安装步骤:
-(1)选择合适位置(距巷道入口≥5米,距交叉口≥10米)
-(2)连接风机与电源,确保电压匹配(示例:矿用风机需采用660V或1140V供电)
-(3)调整风筒出口距巷道壁距离(0.5-1.0米),避免涡流损失
2.风量动态调控
-根据瓦斯涌出量变化,实时调整主扇风机运行模式(如变频调节)。
-设置风量传感器,当监测到风速低于临界值(示例:采煤工作面≤4m/s)时,自动降载作业。
(二)瓦斯抽采(续)
1.抽采系统建设
-高瓦斯矿井需建设地面抽采泵站,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抽采泵(流量范围:50-2000m³/h)
-管路系统(直径≥800mm,材质抗腐蚀性要求≥5年)
-储气罐(容积按24小时抽采量设计)
-井下抽采钻孔施工规范:
-(1)钻孔直径≥75mm,深度覆盖煤层全厚
-(2)孔间距按10-15米布置,确保抽采均匀
-(3)孔口安装密封套管,防止漏气
2.抽采方法选择
-软煤层优先采用钻孔抽采,硬煤层可结合水力压裂辅助抽采,操作步骤:
-(1)注水压力控制在5-8MPa,裂隙宽度≥5mm
-(2)压裂后立即安装抽采管路,72小时内开始抽采
(三)惰性气体注入(续)
1.注入设备配置
-氮气发生器需满足24小时连续运行需求,关键参数:
-产气量≥1000m³/h
-纯度≥95%
-注入管路系统需具备耐压性(示例:测试压力≥2.0MPa),安装要点:
-(1)管路弯曲半径≥3倍外径
-(2)设置分段阀门,便于分段注入
2.注入工艺优化
-采用分点注入法,沿煤层倾向布置5-8个注入点,注入压力控制:
-(1)初期注入压力0.2-0.5MPa,逐步升高
-(2)监测钻孔瓦斯浓度,当浓度下降30%以上时降低压力
-注入效果评估标准:
-(1)瓦斯抽采浓度提升≥15%
-(2)煤层透气性提高(钻孔流量增加≥20%)
(四)设备与工艺改进(续)
1.低排放设备应用
-替换传统采煤机为电液控机型,减少甲烷瞬时排放(示例:排放量≤3g/s)
-破碎机采用水力喷雾降尘系统,同时抑制一氧化碳生成
2.工艺优化措施
-推广“短工作面”作业模式,减少瓦斯积聚区域(工作面长度≤60米)
-爆破作业采用“预裂+光面爆破”技术,控制震动波引发的瓦斯异常涌出
五、应急预案(续)
(一)人员撤离(续)
1.撤离路线规划
-绘制矿井所有区域至安全出口的3条以上撤离路线,标识清晰可见
-每条路线设置检查点(间距≤200米),配备应急手电筒和气体检测仪
2.特殊人群保障
-为行动不便人员(如伤员)配备专用撤离装置(如担架式呼吸器)
-指定专人负责引导,确保100%人员撤离
(二)气体处置(续)
1.临时封堵措施
-准备封堵材料清单:
-黄泥混合物(含水量30%-40%)
-膨胀水泥(凝固时间≤5分钟)
-封堵步骤:
-(1)清理封堵区域,确保无杂物
-(2)分层铺设封堵材料,每层厚度≥20cm
-(3)使用风动工具压实,表面覆盖透气层
2.稀释作业规范
-启动全矿井通风系统,风量增加至正常值的2倍
-对重点区域实施强制送风,出口风速维持0.5-1.0m/s
(三)专业处置(续)
1.应急队伍配置
-应急队规模≥20人,配备装备清单: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充气压力≥30MPa)
-多参数检测仪(测量范围:0-100%CO,0-5%CH4)
-惰性气体发生器(瞬间释放量≥500L)
2.远程控制技术
-安装远程操控终端,可远程启动风机、关闭风门
-预先录制气体防治操作视频,事故时通过广播系统播放
(四)后续检测(续)
1.检测频率要求
-事故后1小时内检测1次,随后每2小时检测1次
-恢复作业前需达到正常作业浓度标准(示例:CH4≤0.8%,CO≤10ppm)
2.原因分析流程
-检查记录所有监测数据,绘制浓度变化曲线
-针对异常波动区域开展地质勘探,查找气体新源
六、维护与培训(续)
1.设备维护清单
-每日检查项目:
-气体传感器电池电量(≤5%需更换)
-风机轴承温度(≤70℃)
-抽采泵出口压力(±0.2MPa)
-每月保养项目:
-清洗风筒内壁(积尘厚度≤1cm)
-校准便携式检测仪(误差≤±2%)
2.培训内容细化
-新员工培训:
-(1)气体基本性质(密度、爆炸极限等)
-(2)紧急停机操作(3分钟内完成)
-专项培训:
-(1)抽采钻孔施工安全规范
-(2)应急通信设备使用方法
-演练要求:
-每季度组织1次全矿井气体泄漏演练,记录撤离时间、参与人数及处置效果
一、概述
矿山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如瓦斯(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的存在不仅威胁作业人员安全,还可能影响设备运行和矿井稳定性。为有效防治矿山气体,保障安全生产,需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本方案从气体来源分析、监测预警、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四个方面展开,确保气体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气体来源分析
矿山气体的产生主要与地质条件和作业活动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地质赋存气体
1.瓦斯(甲烷):主要由煤层、页岩等有机质分解形成,是煤矿中最主要的爆炸性气体。
2.二氧化碳:多源于煤层变质或岩溶裂隙中的溶洞释放。
(二)作业活动产生的气体
1.矿井通风不良时,瓦斯积聚可能超过安全浓度。
2.爆破作业或机械切割时,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和粉尘混合气体。
3.煤自燃或火灾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三)其他来源
1.氮氧化物:设备燃烧或高温作业时可能产生。
2.氢气:金属与酸接触或设备泄漏时形成。
三、监测预警措施
气体监测是防治工作的核心环节,需建立多级监测体系:
(一)日常监测
1.设置固定式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关键指标。
2.传感器布置应覆盖高风险区域(如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建议每100米设置1个监测点。
3.浓度阈值设定:瓦斯≤1.0%(爆炸下限)、二氧化碳≤1.5%、一氧化碳≤24ppm(0.0024%)。
(二)人工巡检
1.每日至少巡检2次,重点区域增加频次。
2.使用便携式检测仪,检测气体浓度并记录数据。
3.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三)预警系统
1.当气体浓度接近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并通知作业人员撤离。
2.建立气体浓度历史数据库,定期分析变化趋势,优化防治策略。
四、防治措施
根据气体类型和来源,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一)通风管理
1.优化矿井通风网络,确保瓦斯能够有效排出。
-采煤工作面风量需满足Q≥4×1000×q瓦,其中q瓦为瓦斯绝对涌出量(示例:q瓦=5m³/min时,Q≥20m³/s)。
2.采用局部通风机或风门控制局部通风,防止气体积聚。
(二)瓦斯抽采
1.建设地面或井下抽采系统,将瓦斯抽至地面处理。
2.抽采率目标:高瓦斯矿井≥60%,低瓦斯矿井≥40%。
(三)惰性气体注入
1.当瓦斯浓度持续偏高时,向煤层或煤体注入氮气或二氧化碳,降低瓦斯浓度。
2.注入量根据气体平衡方程计算:
\(V_{注入}=\frac{(C_{目标}-C_{初始})×V_{采空区}}{C_{惰性气体}}\)
(示例:采空区体积5000m³,初始浓度0.8%,目标浓度0.5%,注入氮气体积约1500m³)。
(四)设备与工艺改进
1.使用低瓦斯排放设备(如长钻孔钻机代替传统切割机)。
2.定期维护燃烧设备,减少一氧化碳生成。
五、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气体超限事故,需立即启动应急程序:
(一)人员撤离
1.启动警报后,所有作业人员沿安全路线撤离至新鲜风流区域。
2.撤离路线需提前规划并标识清晰,建议总时长≤5分钟。
(二)气体处置
1.关闭相关作业设备,减少气体产生。
2.启动备用通风系统或临时风机补充新风。
(三)专业处置
1.应急队伍携带检测仪、呼吸器和惰性气体发生器赶赴现场。
2.若气体浓度过高无法直接处置,需采取临时封堵或稀释措施。
(四)后续检测
1.撤离后每30分钟检测1次气体浓度,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作业。
2.事故后分析气体来源,修订防治方案。
六、维护与培训
1.每月检查1次气体监测设备,确保精度(误差≤±5%)。
2.每季度组织1次气体防治培训,内容涵盖:
-气体特性与危害
-监测设备操作
-应急流程演练
四、防治措施(续)
(一)通风管理(续)
1.通风系统优化
-定期绘制矿井通风网络图,标明风量、风速及风流方向,确保通风路径畅通。
-采用风门、风桥等设施控制风流,防止短路或混流。风门安装需符合标准:
-调节风门风量损失≤10%
-密封性检查每月1次,确保无漏风
-对于长距离巷道,可增设局部通风机辅助通风,安装步骤:
-(1)选择合适位置(距巷道入口≥5米,距交叉口≥10米)
-(2)连接风机与电源,确保电压匹配(示例:矿用风机需采用660V或1140V供电)
-(3)调整风筒出口距巷道壁距离(0.5-1.0米),避免涡流损失
2.风量动态调控
-根据瓦斯涌出量变化,实时调整主扇风机运行模式(如变频调节)。
-设置风量传感器,当监测到风速低于临界值(示例:采煤工作面≤4m/s)时,自动降载作业。
(二)瓦斯抽采(续)
1.抽采系统建设
-高瓦斯矿井需建设地面抽采泵站,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抽采泵(流量范围:50-2000m³/h)
-管路系统(直径≥800mm,材质抗腐蚀性要求≥5年)
-储气罐(容积按24小时抽采量设计)
-井下抽采钻孔施工规范:
-(1)钻孔直径≥75mm,深度覆盖煤层全厚
-(2)孔间距按10-15米布置,确保抽采均匀
-(3)孔口安装密封套管,防止漏气
2.抽采方法选择
-软煤层优先采用钻孔抽采,硬煤层可结合水力压裂辅助抽采,操作步骤:
-(1)注水压力控制在5-8MPa,裂隙宽度≥5mm
-(2)压裂后立即安装抽采管路,72小时内开始抽采
(三)惰性气体注入(续)
1.注入设备配置
-氮气发生器需满足24小时连续运行需求,关键参数:
-产气量≥1000m³/h
-纯度≥95%
-注入管路系统需具备耐压性(示例:测试压力≥2.0MPa),安装要点:
-(1)管路弯曲半径≥3倍外径
-(2)设置分段阀门,便于分段注入
2.注入工艺优化
-采用分点注入法,沿煤层倾向布置5-8个注入点,注入压力控制:
-(1)初期注入压力0.2-0.5MPa,逐步升高
-(2)监测钻孔瓦斯浓度,当浓度下降30%以上时降低压力
-注入效果评估标准:
-(1)瓦斯抽采浓度提升≥15%
-(2)煤层透气性提高(钻孔流量增加≥20%)
(四)设备与工艺改进(续)
1.低排放设备应用
-替换传统采煤机为电液控机型,减少甲烷瞬时排放(示例:排放量≤3g/s)
-破碎机采用水力喷雾降尘系统,同时抑制一氧化碳生成
2.工艺优化措施
-推广“短工作面”作业模式,减少瓦斯积聚区域(工作面长度≤60米)
-爆破作业采用“预裂+光面爆破”技术,控制震动波引发的瓦斯异常涌出
五、应急预案(续)
(一)人员撤离(续)
1.撤离路线规划
-绘制矿井所有区域至安全出口的3条以上撤离路线,标识清晰可见
-每条路线设置检查点(间距≤200米),配备应急手电筒和气体检测仪
2.特殊人群保障
-为行动不便人员(如伤员)配备专用撤离装置(如担架式呼吸器)
-指定专人负责引导,确保100%人员撤离
(二)气体处置(续)
1.临时封堵措施
-准备封堵材料清单:
-黄泥混合物(含水量30%-40%)
-膨胀水泥(凝固时间≤5分钟)
-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科源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怀化市溆浦县卫健局招聘乡镇卫生院编外专技人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届春季特区建工集团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招聘1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徐州市泉山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选聘2人(二)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福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招聘3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新宁县事业单位和县属国有企业人才引进降低开考比例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广东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第一批招聘一般岗位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招聘辅助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2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2026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年级秋季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 如何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 家政中介服务线上平台运营方案
- 2025-2026学年华中师大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第13课 美丽中国我的家(教学课件)小学二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
- 北师大版(2024)二年级上册《参加欢乐购物活动》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 2025城管执法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影像科危急值管理规范
- 2026年中考历史复习:非选择题 答题技巧
- 多肉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