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DB65∕T 4319-2020 《棉花黄萎病测报技术规程》_第1页
(正式版)DB65∕T 4319-2020 《棉花黄萎病测报技术规程》_第2页
(正式版)DB65∕T 4319-2020 《棉花黄萎病测报技术规程》_第3页
(正式版)DB65∕T 4319-2020 《棉花黄萎病测报技术规程》_第4页
(正式版)DB65∕T 4319-2020 《棉花黄萎病测报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pecificationforforecasttechnologyofcottonVerticilli20212021-02-01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提出。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晶、王惠卿、魏新政、芦屹、任琛荣、刘艳祥、马锦陆、吴莉莉、陈景梅、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对本标准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167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49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传真邮编:830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邮编:83004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联系电话传真邮编:830049。工11本标准规定了棉花黄萎病预报的术语和定义、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系统调查、病情普查、预测方法、资料收集和汇总归档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新疆棉区的棉花黄萎病测报调查和预报。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田间调查发病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率。表示单株棉花发生黄萎病严重程度。病害在某一区域(或田块)内发生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的综合指标,用以表示病害发生的平均水平。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3.1棉花黄萎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指标根据病变叶片数量或茎秆木质部病变情况进行分级。具体分级方法见表1。表1棉花黄萎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指标级别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叶片叶片(叶片发病面积占比,X)0木质部洁白无病变,K=011至2片子叶发病21片真叶发病2343.2棉花黄萎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3.2.1棉花黄萎病发生程度分为5级,分别为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以当地病情高峰期普查的病情指数为主要分级指标,病株率或发生面积比率为参考指标。具体指标见表2。3.2.2病情指数计算公式见式(1):I一病情指数;d₁一各级严重度分级值;L一调查总株数。3.2.3病株率计算公式见式(2):Y—病株率,单位为百分数;P一各级严重度分级值;L一调查总株数。3.2.4发生面积比率计算公式见式(3):Z一发生面积比率,单位为百分数;M一调查田块发生面积;M一调查田块面积。表2棉花黄萎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发生程度1级4级5级病情指数(I)病株率(%,Y)发生面积比率(%,Z)4系统调查4.1调查时间3黄萎病系统调查记载表(见附录A中表A.1)。当系统调查病情发生程度达2级及以上时,在普查时间北疆机采棉区应在8月底前(即打脱叶剂前)完成,非机采棉区也可以稍微后延;南疆机采棉区应在9月上旬前(即打脱叶剂前)完成,非机采棉区也可以稍微后延。普查一律于9月20日前结束。各主要植棉区(乡、镇、村),普查面积占棉区种植面积10%以上。大田普查记载表(见附录A中表A.2)。根据苗期病情,4月~5月温湿度适宜程度、7月~8月份温度(气温低于28℃连续天数)天气预报,结合品种抗(耐)病性、连作年限、土壤质地、施肥状况等因素,对比多年病情数据资料,综合分气象台(站)主要气象资料。4DB65/T4319-20207.2资料汇总归档统计汇总棉花种植和棉花黄萎病发生及防治情况,总结发生特点(见附录B),分析原因,记入棉花黄萎病发生防治基本情况统计表并归档保存(见附录A中表A.3)。7.3数据报送全国区域性测报站每年定时填写棉花黄萎病模式报表(见附录C),通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报送报上级测报部门。5DB65/T4319-2020A.1棉花黄萎病系统调查记载表(规范性)棉花黄萎病监测调查表表A.1棉花黄萎病系统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期地点品种生育期总株数(株)数(株)率各级严重度发病株数(株)备注土壤质01234A.2棉花黄萎病大田普查记载表表A.2棉花黄萎病大田普查记载表调查面积(亩)连作年限棉花生育期调查总株(株)数(株)率况012346发生期始见期:发生盛期:发生程度平均病株率(%):平均病情指数:发生程度:级棉花种植面积(hm²):主要发病品种及其发生面积(hm²):第一次防治时间:防治药剂:防治面积(hm²):第二次防治时间:防治药剂:防治面积(hm²):第三次防治时间:防治药剂:防治面积(hm²):防治效果(%):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DB65/T4319-20207(资料性)棉花黄萎病的症状类型B.1普通型病株症状自下而上扩展。病初在叶缘和叶脉间出现不规则形淡黄色斑块,病斑逐渐扩大,从病班边缘至中心的颜色逐渐加深,而靠近主脉处仍保持绿色,呈“褐色掌状斑驳”,随后变色部位的叶缘私斑驳组织逐渐枯焦。重病株到后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脱落、蕾铃稀少。后期常在茎基部或落叶的叶腋处长出细小新枝。B.2枯死型在棉花开花结铃期,在灌水或中量以上降雨之后有时在病株叶片主脉间产生水浸状退绿斑块,并很快变成黄褐色或青枯,病株主茎和侧枝顶端亦变褐枯死,植株上枯死的叶、蕾多悬挂而不脱落。B.3落叶型叶片突然萎垂,呈水渍状,并很快脱落成光杆,表现出急性萎蔫症状,其植株上的叶、蕾、甚至小铃在几天内也全部落光,叶片突随即脱落成光杆,后植株枯死。上述三种症状的黄萎病株,其根、茎维管束均变为褐色,但较枯萎病变色浅。8(规范性)表C.1棉花黄萎病模式报表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