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实壁柔性缠绕密封接口顶管及配件征求意见稿_第1页
聚乙烯实壁柔性缠绕密封接口顶管及配件征求意见稿_第2页
聚乙烯实壁柔性缠绕密封接口顶管及配件征求意见稿_第3页
聚乙烯实壁柔性缠绕密封接口顶管及配件征求意见稿_第4页
聚乙烯实壁柔性缠绕密封接口顶管及配件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CQPIA004—2025聚乙烯实壁柔性缠绕自锁密封接口顶管及配件本文件规定了聚乙烯实壁柔性缠绕自锁密封接口顶管及配件(以下简称管材)的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柔性缠绕自锁密封接口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45℃,采用非开挖、开挖等工艺铺设的城镇无压排水用聚乙烯实壁缠绕顶管及配件的生产、检测、流通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14152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8804.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GB/T8806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9647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GB/T18042热塑性塑料管材蠕变比率的试验方法GB/T19278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GB/T19466.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GB/T19472.2-2017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21873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CJ/T358非开挖工程用聚乙烯管3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由CJ/T358及GB/T19278界定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采用多层热缠绕成型工艺加工制成的实心结构壁顶管。3.1.2由自锁齿组成的密封和Ο型弹性密封圈和或其他弹性密封圈组合的密封自锁结构。3.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DN/ID公称尺寸dim,min最小平均内径2T/CQPIA004—2025公称壁厚3.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HDPE高密度聚乙烯SN公称环刚度TIR真实冲击率AQL接收质量限4分类和标记4.1分类管材按环刚度等级进行分类,见表1。表1公称环刚度等级4.2管材标记管材标记如下:ZM聚乙烯实壁柔性缠绕顶管ZM执行标准公称环刚度等级公称尺寸自锁密封接口示例:公称尺寸为400mm,公称环刚度等级为SN32的聚乙烯实壁柔性缠绕自锁密封接口顶管的标记为:聚乙烯实壁柔性缠绕顶管ZMDN/ID400SN32T/CQPIA005材料5.1生产管材所用材料应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为主,可加入提高管材加工性能或其他性能所必须的添加剂,所有添加剂应分散均匀。允许在新料中掺入不超过10%的同种管材的本厂清洁回用料。5.2管材应使用Ο型弹性密封圈和或其他弹性密封圈,其材料应符合GB/T21873的要求。6要求6.1颜色管材一般为黑色,其他颜色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2外观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清洁,纹路清淅、规整,不允许有气泡、明显的划伤、凹陷、杂质、颜色不均等缺陷。管端头切割平整,并与管材轴线垂直。6.3结构及尺寸T/CQPIA004—202536.3.1长度管材长度一般为0.583m、0.783m、1.083m,包含自锁接口,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长度不应有负偏差。6.3.2内径及壁厚6.3.2.1管材内径及壁厚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内径及壁厚单位为毫米d公称壁厚e6.3.2.2管材的任一点壁厚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管材的任一点壁厚偏差单位为毫米公称壁厚e>≤>1206.3.3自锁双密封接口结构自锁双密封接口结构见图1。图1自锁双密封接口结构图T/CQPIA004—202546.4不圆度管材不圆度应不大于0.02DN/ID,且最大不超过8mm。6.5物理力学性能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物理力学性能经7.6.8试验后,管材切口两端向内收缩不应发生接触或重合;向外扩张开口应小于4en6.6系统适用性系统适用性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系统适用性7试验方法7.1试样的预处理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应按GB/T2918的规定,在温度为23℃±2℃环境中进行状态调节,试验状态调节时间不应少24h。7.2颜色正常光线下目测。7.3外观正常光线下目测,管材内部可用光源照射。7.4尺寸7.4.1长度按GB/T8806的规定进行测定。T/CQPIA004—202557.4.2内径及壁厚按GB/T8806的规定进行测定。7.5不圆度按GB/T8806的规定进行测定,管材同一断面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精确到1mm,最大外径同最小外径之差为不圆度。7.6物理力学性能7.6.1环刚度按GB/T9647的规定进行测定。7.6.2纵向回缩率按GB/T6671-2001规定的方法B进行试验。从同一根管材上不同部位切取3段试样,试样长度为200mm±20mm。管材DN/ID<400mm时,可沿轴向切成两块大小相同的试样;管材DN/ID≥400mm时,可沿轴向切成4块大小相同的试样。7.6.3冲击性能7.6.3.1按GB/T14152的规定进行测定。试验温度0℃±1℃,冲锤型号d90,冲锤的质量和冲击高度见表6。表6冲锤质量和冲击高度7.6.3.2管材试样内径DN/ID≤500mm时,按GB/T14152的规定进行。管材DN/ID>500mm时,可切块进行试验。试块尺寸为:长度200mm±10mm,试验时试块应外表面圆弧向上,两端水平放置在底板上,冲击点应保证在圆弧的顶端。7.6.4环柔性按GB/T9647的规定进行,试验压力应连续增加,当试样在垂直方向外径变形量达到原外径的50%时,立即卸载。7.6.5蠕变比率按GB/T18042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23℃±2℃,根据试验结果,用计算法外推至两年的蠕变比7.6.6密度按GB/T1033.1规定测定。采用浸渍法,在管材任意一处位置取样。7.6.7氧化诱导时间按GB/T19466.6规定进行测定。试验温度:200℃(铝皿);试样数量为3个,试验结果取最小值。7.6.8残余环向应力如图2所示,任意截取管材长度150mm±2mm,沿众向切开管材开口宽度为2en。在温度23℃±2℃环境中,将试件轴向中心线垂直放置于光滑的平面上,放置7d后,观察并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合适量具测量管材切口两端中心点距离。T/CQPIA004—20256图2管材横切面示意图7.6.9管材拉伸屈服应力按GB/T8804.3的规定测定。7.7系统适用性7.7.1密封性按GB/T19742.2的规定测定。7.7.2接头抗拉力截取足够长度并保证在拉伸试验时能夹持住的两根管材,将两根管材的承口与接口对接到位,在对接好的试样两端使用足够强度的金属夹具将试样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如图A.1所示,典型的夹具与试样的安装连接见图A.2。用拉力试验机对试样进行接头抗拉力试验,拉伸速率25mm/min。8检验规则8.1一般要求产品须经本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标志后方可出厂。8.2组批同一原料、配方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管材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300吨。如生产数量少,生产10天尚不足300吨,则以10天产量为一批。8.3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4出厂检验8.4.1出厂检验项目为6.1~6.4中项目,和6.5中环刚度、环柔性、冲击性能、管材拉伸屈服应力及9.1中标志。8.4.26.1~6.4及9.1的项目检验按GB/T2828.1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Ⅰ,接收质量限(AQL)4.0。抽样方案见表7。表7抽样方案单位为根2013015018121223345678T/CQPIA004—202578.4.3在8.4.2规定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6.5中环刚度、环柔性、冲击性能、管材拉伸屈服应力试验。8.5型式检验8.5.1首次型式检验项目为第6章中技术要求的全部内容及9.1标志项目。8.5.2其他情况时,为第6章中除6.6(系统适用性)以外的所有项目。8.5.3按8.4.2规定对6.1~6.4及9.1的项目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的管材中抽取足够量试样,进行6.5~6.6中各项试验。一般情况下每三年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若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项目竣工投产时;b)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任何原因停产一年,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重大差别时。8.6判定规则项目6.1~6.4及9.1按表7进行判定。6.5~6.6中有一项达不到规定指标时,再按8.4.2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查双倍样品对该项进行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批。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9.1标志产品上至少应有下列永久性标志:a)按4.2规定的标记;b)生产厂名和(或)商标;c)生产日期。9.2包装产品应做好防护工作,防止自动锁入。9.3运输管材在装卸运输中应小心轻放,不得受到划伤、抛摔、剧烈的撞击、油污和化学品污染。当采用机械设备吊装时,应采用非金属绳(带)捆扎、固定。堆放处不应有可能损伤管材的尖锐凸物,并有防晒措施。9.4贮存9.4.1管材应贮存在远离热源及油污和化学品污染,地面平整、通风良好的室内;如室外堆放,应有遮盖物。9.4.2管材应垂直放置,堆放高度不得超过3m。T/CQPIA004—2025(资料性附录)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