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培训课件:《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和应用》_第1页
医院培训课件:《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和应用》_第2页
医院培训课件:《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和应用》_第3页
医院培训课件:《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和应用》_第4页
医院培训课件:《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和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和应用

(一)检测原理根据血细胞非传导性的性质,以对电解质溶液中悬浮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来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这种方法被称为库尔特原理。

(一)检测原理根据血细胞非传导性的性质,以对电解质溶液中悬浮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来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这种方法被称为库尔特原理。(二)细胞计数电阻抗原理

图1细胞计数电阻抗原理

在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液)中,有一个用于细胞计数的小孔管,其内侧充满了稀释液,

并有一个内电极,其外侧细胞悬液(稀释液)中有一个外电极,小孔两侧的电极之间有稳定

的电流。细胞为相对不良导体,其导电性质比稀释液低,当有一个细胞通过小孔时,于瞬间

引起了电压变化而出现一个脉冲信号。脉冲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脉冲的高度与细胞

的体积成正比。脉冲信号经放大、阈值调节、甄别、整形后,送入计数系统进行处理,得出

被测细胞的数量。

1.放大:细胞通过小孔时所产生的脉冲传导微弱,难以直接触发计数电路,必须经电子

放大器把信号放大。

2.阈值调节: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参考电平大小,使计数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3.甄别:各种微粒通过微孔时均可产生讯号、讯号电平(脉冲幅度)与微粒子大小成正

比,所谓甄别就是根据阈值调节器提供的参考电平,把低于参考电平的假讯号去掉,以提高

准确性。

4.整形:经放大和甄别的波形不一致,须经过整形器调整为形状一致标准的平顶波后才

能触发电路,送入计数系统,得出计数结果。

5.电阻抗法白细胞检测原理:根据电阻抗的原理,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产生的

脉冲大小有明显的差异,而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经

溶血剂作用后有明显的差异,根据脉冲的大小,即可人为地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分成几群(2

分群、3分群)。

⑴直方图与脉冲信号的关系(图2)

图2直方图与脉冲信号的关系

直方图的产生:直方图是由测量通过感应区的每个细胞脉冲累积得到的,是反映细胞大小异质性的资料。如图所示左图是示波器显示所分析细胞的脉冲大小,右图是相应的体积分布直方图。图3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⑵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图3)

将白细胞体积从30~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道为1.64fl第一群:(小细胞群,35~90fl)是淋巴细胞。第二群:(90~160fl)是单个核细胞区,也称为中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第三群:(160fl以上)大细胞区,中性粒细胞。6.电阻抗法红细胞测试原理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容测定:红细胞通过小孔时,形成相应大小的脉冲,脉冲的多少,即红细胞的数目,脉冲的高度代表单个细胞的体积。脉冲高度叠加,经换算即可得红细胞的比积。7.血红蛋白测定原理:被稀释的血液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的有关成分相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血红蛋白含量成正比,仪器便可显示其浓度。8.电阻抗法血小板测定原理

⑴血小板随红细胞一起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检测,根据不同的阈值,计算机分别给出血小板与红细胞数目(图4)。

图4电阻抗法血小板测定原理Inserttexthere⑵血小板分别储存于64个通道内,直方图范围为:2~20fl之间不同仪器的血小板直方图范围不一。MPV就是此平整曲线所含的群体算术平均体积,MPV也就是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的产物(图5)。

图5电阻抗法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三)血细胞分析的具体流程(图6)

图6血细胞分析的具体流程二、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细胞直方图:血液分析仪在计数细胞数量的同时,还提供细胞体积分布图形,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这些用以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称细胞直方图。(一)红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1.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仪器在35-250fl的范围内分析红细胞。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的显示范围为25-250fl。正常红细胞主要分布在50-150fl范围内,从红细胞直方图上看好似两侧对称正态分布曲线(图7)。

图7正常红细胞直方图

2.缺铁性贫血的直方图:曲线峰左移,峰底变宽,显示小细胞不均一性(图8)。MCV:66.2fl,RDW:23.9%。

图8缺铁性贫血的直方图3.轻型地中海贫血的直方图:曲线峰左移,峰底变窄,显示小细胞均一性(图9)。MCV:71.9fl,RDW:13.3%。

图9轻型地中海贫血的直方图

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直方图:曲线峰左移,可呈“双峰”形,峰底明显变宽。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有效,在三周左右时也可出现类似的“双峰”状图形,但峰底更宽MCV:73.6fl,RDW:22.8%(图10)。图10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直方图5.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直方图:治疗前的直方图曲线峰变低、右移峰底明显变宽,显示明显的大细胞不均一性,是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直方图特征(图11)。经叶酸或B12治疗后,正常红细胞群逐步释放进入外周血,而病理性红细胞并未完全消亡,检测的红细胞直方图可呈“双峰”形,说明治疗有效。MCV:131.2fl,RDW:24.2%。图11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直方图6.急性失血性贫血的直方图:直方图的曲线峰变低,其它特点与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一致(图12)。MCV:91.3fl,RDW:13.0%。

图12急性失血性贫血的直方图7.RDW的临床应用⑴用于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由于Hb合成障碍,两者均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前者RDW增高,后者大多数(88%)病例RDW正常。⑵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绝大多数(96%)IDA时RDW均增高,MCV尚处于正常时,DW增高是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当MCV减低时,RDW增高更明显。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DW先增高,随着正常红细胞的增多和小红细胞的减少,RDW逐渐降至参考范围。⑶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见表1。表1RDW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贫血的MCV/RDW分类法贫血类型MCV/RDW特征常见原因或疾病小细胞均一性MCV减少,RDW正常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某些继发性贫血等小细胞不均一性MCV减少,RDW增高缺铁性贫血、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H病等大细胞均一性MCV增大,RDW正常MDS、部分再障、部分肝病性贫血、某些肾病性贫血等大细胞不均一性MCV、RDW均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某些肝病性贫血等

(二)血小板直方图的临床应用1.正常血小板直方图:血细胞分析仪通常在2~30fl范围,分析血小板,正常血小板主要集中在2~20fl范围内,一般在25~30fl之间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直方图是一条呈对数正态分布的光滑曲线(图13)。图13正常血小板直方图

2.大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峰右侧右移,在大于30fl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MPV明显增高见图14。图14大血小板直方图⑴如果血小板数减低,可见于ITP及体外循环时。⑵如果血小板数升高,见于脾切除术后。⑶如果血小板数正常,可见于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

3.小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峰右侧左移,在小于20fl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MPV值明显减低(图15)。图15小血小板直方图⑴如果血小板数减低,可见于AIDS病毒感染和脾亢等。⑵如果血小板数正常,可见于慢性再障。⑶如果血小板数升高,可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4.聚集的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峰变低,如果以<20个的血小板聚集为主,曲线峰右侧抬高呈拖尾状,不与横坐标重合;如果以>20个的血小板聚集为主,则曲线峰变低、变平,右侧抬高不明显。此时在白细胞直方图的35fl处有一个小峰。见于标本采集不当或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等(图16)。

图16聚集的血小板直方图

5.小红细胞干扰的血小板直方图:在曲线峰的右侧抬起并上扬,不与横坐标重合。可见于IDA或发生溶血的标本(图17)。图17小红细胞干扰的血小板直方图(三)白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1.正常白细胞直方图:血细胞分析仪通常在35~450fl的范围内分析白细胞。根据正常白细胞在溶血剂作用后,体积的大小,在直方图上从左至右可确认其相应的三个细胞群(图18)。图18正常白细胞直方图2.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淋巴细胞比例减低(图19):粒细胞峰明显变大,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小。在严重的细菌感染时,如果中性粒细胞发生中毒性改变,粒细胞峰可向左移动或向右延伸。图19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淋巴细胞比例减低4.中性粒细胞比例减低或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图20):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粒细胞峰明显变小,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大(图20)。图20中性粒细胞比例减低或淋巴细胞比例增高5.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在单个核细胞区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其大小与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的程度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仪器显示的“MO”或“MID”增高,仅表示可能是单核细胞增高,也可能是嗜酸性粒细胞或幼稚细胞等,因此,必须涂片染色后经显微镜确认图21。图21单核细胞比例增高6.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图22):在单个核细胞区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其大小也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程度有关。注意事项与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相同。图22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图23):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淋巴细胞峰向单个核细胞区扩展变宽,其程度与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低有关。图2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直方图常以单个核细胞峰增高为主,并向淋巴细胞区和粒细胞区扩展。其异常峰的高低及扩展的程度与原始及幼稚细胞的比例高低有关图24。图24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图25):白细胞直方图与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时相似,但淋巴细胞峰底略宽。图2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多区异常,为形状单一而分布广泛的图形,淋巴细胞峰可有可无,随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大小而异(图26)。图2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三、各种干扰因素引起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一)白细胞计数计数时先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破坏,保留的“膜包核”状的白细胞进行计数。某些贫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