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井清淤施工方案_第1页
下井清淤施工方案_第2页
下井清淤施工方案_第3页
下井清淤施工方案_第4页
下井清淤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排水管道下井清淤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1.1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区域排水管道进行全面勘察,采用CCTV管道内窥镜检测系统对管径500mm以上管道进行内部影像采集,记录管道淤积物类型(泥沙质、混凝土块、生活垃圾等)、淤积厚度及管道结构性缺陷。根据勘察结果绘制《管道淤积分布图》,标注淤积严重管段坐标及埋深数据,为施工设备选型提供依据。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文件,明确不同管径管道(DN300-DN2000)的清淤工艺参数,如高压水射流压力设定(DN300管道采用15MPa,DN1200以上管道提升至25MPa)、真空吸污车吸力调节范围(80-120kPa)等关键指标。1.2物资准备设备类型具体规格型号数量用途说明高压清洗车XZJ5160GQX4型(200L/min)2台管道内壁冲洗真空吸污车东风天锦(12m³罐体)1台淤积物抽吸运输井下作业机器人SewerRobo300型1台复杂堵塞物破碎气体检测仪BWGasAlertMaxXTII3台井下O₂、H₂S、CO浓度监测通风设备轴流风机(3.5kW)4台井内强制通风换气应急照明系统防爆LED泛光灯(1000lm)6套井下作业照明1.3现场准备施工前72小时在作业区域设置硬质围挡(高度不低于2.5m),采用彩钢板与钢管架组合结构,围挡底部设置20cm高防溢裙板。沿围挡每5m设置警示灯,夜间开启爆闪模式。在每个作业井口周边2m范围内划定危险区域,使用红白相间警示带隔离,配备4kg干粉灭火器2具。提前联系市政部门获取地下管线综合图,采用RD8000管线探测仪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给水管、燃气管进行精确定位,标注交叉点埋深及水平距离,设置明显标识桩。二、人员组织架构2.1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经理:持注册建造师证(市政公用工程专业),负责施工总体协调技术负责人:给排水高级工程师,负责清淤工艺指导安全监督员:持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专职现场安全管控质量检查员:持质量员岗位证书,负责工序验收2.2作业班组配置井下作业组:4人/班(含1名持证潜水员),实行4小时轮班制设备操作组:3人/班(高压车、吸污车、机器人各1名操作员)地面保障组:2人/班(负责通风、照明、物资传递)应急救援组:5人(含1名急救员,持AHA急救证书)2.3人员培训考核施工前组织专项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GB30871-2022)井下气体检测方法与应急处置高压水射流设备操作规程心肺复苏(CPR)与AED使用技能培训后进行理论+实操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考核通过率需达100%。三、安全保障体系3.1气体检测制度实行"三测三禁"原则:下井前检测:打开井盖后先通风30分钟,使用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检测,O₂含量19.5%-23.5%、H₂S<10ppm、CO<35ppm方可作业作业中监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气体浓度,设置自动报警阈值(O₂<19%、H₂S>5ppm)异常时复测:发现检测仪报警立即停止作业,强制通风后重新检测严禁在检测不合格、未持续通风、监护人员离岗情况下下井作业。3.2个人防护装备井下作业人员必须配备"五件套"防护装备:呼吸防护: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瓶容量6.8L,使用时间≥45分钟)头部防护:ABS材质安全帽(带下颚带,抗冲击性能≥50J)身体防护:防化服(耐酸碱等级≥97%,防渗透时间>48小时)足部防护:防刺穿安全靴(钢包头+钢中底,耐电压3000V)通讯防护:防爆对讲机(通讯距离≥1km,配备喉震麦克风)3.3用电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设置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箱采用防雨型户外箱体,具备防误操作功能。井下照明电压严格控制在36V安全电压以下,电缆采用YJV22-0.6/1kV型铠装电缆,中间接头使用防爆接线盒。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四、主要施工流程4.1管道预处理(工期:3天)通风换气:采用"一进一出"强制通风模式,在作业井上游10m处设置进风风机,下游井口设置排风风机,形成定向气流,换气量不低于3次/小时淤积物松动:对管径≥800mm的管道,使用高压清洗车配备旋转喷头(转速300rpm)进行预冲洗,水流入射角保持30°,推进速度控制在0.5m/min堵塞定位:通过CCTV检测确定堵塞位置,使用探杆测量堵塞物长度,当堵塞长度超过5m时启用井下机器人进行分段破碎4.2机械清淤作业(工期:15天)4.2.1高压水射流清淤工艺采用扇形喷嘴(15°喷射角),工作压力根据管道材质调节:PVC管:≤12MPa混凝土管:15-20MPa铸铁管:≤25MPa喷头行进方式:采用钢丝绳牵引,速度控制在0.8-1.2m/min,往返冲洗2次4.2.2真空吸污操作要点吸污管插入深度距管底15-20cm,避免吸口直接接触管壁当吸污车真空度降至80kPa时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卸泥作业每抽吸30分钟反冲管道1次,防止吸污管堵塞4.2.3特殊情况处理堵塞类型处理方法配套设备树根侵入液压剪切断+旋转研磨井下机器人+金刚石磨头混凝土块堵塞静态爆破+分片清除膨胀剂+破碎锤油脂凝结热水循环冲洗(80℃)+生物降解剂加热装置+药剂注入泵4.3清淤质量验收(工期:2天)CCTV复查:对清淤后的管道进行100%内窥镜检测,影像质量要求:清晰度≥720P帧率≥25fps缺陷识别准确率≥95%功能检测:进行通水试验,上游检查井注水至设计水位,测量30分钟水位下降值,要求不低于设计流量的90%淤积物计量:采用称重法(电子地磅精度0.1t)与容积法(量方计算)双重计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五、质量控制标准5.1清淤质量指标管道内壁清洁度:无明显附着物,露出原结构表面面积≥90%淤积物清除率:设计淤积量清除≥95%管道通畅性:CCTV检测无明显堵塞,最小过流断面≥设计断面的85%井口周边:清理后井周2m范围内无散落淤积物,地面平整度误差≤5mm5.2过程质量控制实行"三检制"质量管控:自检:作业班组每完成50m管道清淤进行自检,填写《清淤工序自检表》互检:下道工序班组对上道工序质量进行复核检查专检:质量检查员对关键工序(如机器人破碎、高压冲洗)进行旁站监督,留存影像资料5.3质量记录要求施工日志:详细记录每日作业井号、清淤长度、设备参数、人员配置检测报告:包含气体检测记录(每小时1次)、CCTV检测影像(带时间戳)验收文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需建设、监理、施工三方签字确认六、应急预案6.1中毒窒息应急处置预警条件:气体检测仪H₂S浓度>10ppm或O₂<19.5%响应流程:立即启动声光报警器,地面监护人员发出撤离信号井下人员立即停止作业,沿安全绳有序撤离应急组开启备用通风设备,加大换气量至5次/小时医疗救护组对中毒人员实施急救,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6.2井下人员坠落救援救援装备:三脚架(承重≥300kg)防坠器(制动距离≤1.5m)救援担架(折叠式)救援步骤:立即切断作业区域电源,设置警戒区救援人员佩戴全身式安全带,通过三脚架系统下井对伤者进行固定,使用机械提升装置匀速吊升(速度≤0.5m/s)现场急救员进行初步诊断,实施止血、固定等急救措施6.3设备故障应急措施故障类型应急处理方法备用方案吸污车真空泵失效关闭真空系统,改用人工清淤袋转运调用备用吸污车(4小时内)通风设备故障立即组织井下人员撤离,启用备用风机采用自然通风+缩短作业时间高压水管爆裂关闭主阀门,更换备用高压软管(50m)改用低压冲洗(8MPa)七、环境保护措施7.1噪声控制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压泵等声源采取减振垫(厚度10cm)降噪处理作业时间限定在7:00-12:00、14:00-20:00,特殊情况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在围挡内侧加装吸音棉(密度48kg/m³),噪声排放符合GB12523-2020标准7.2扬尘治理吸污车卸料口设置喷淋系统(雾滴直径50-100μm)运输车辆必须覆盖篷布(覆盖率100%),出场前冲洗轮胎(冲洗时间≥30秒)施工区域道路每日洒水4次(早中晚及夜间各1次)7.3废弃物处理清淤物分类处理:可利用泥沙:运至指定消纳场进行固化处理(添加10%水泥)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危险废物(含重金属淤泥):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设置三级沉淀池(总容积50m³),出水COD≤100mg/L方可排放八、施工进度计划8.1关键线路施工准备(3d)→管道预处理(3d)→机械清淤(15d)→质量验收(2d)→场地恢复(2d),总工期25天8.2进度保障措施采用BIM技术进行进度模拟,每周召开进度协调会配备备用设备(高压清洗车1台、发电机1台),保障连续施工关键工序采用两班制(早8:00-晚8:00),设置进度奖惩制度九、验收标准与流程9.1验收标准主控项目:管道淤积物清除率≥95%通水能力恢复至设计值90%以上无新增管道结构性损伤一般项目:井口周边平整度≤5mm清淤物分类处置率100%施工记录完整率100%9.2验收流程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