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二物理下学期STSE情境问题探究题情境一: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电磁学原理随着2025年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某品牌电动汽车采用的磁共振耦合充电系统引发广泛关注。该系统地面发射线圈通入频率为50Hz的正弦交变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交变磁场。车载接收线圈匝数为200匝,有效面积0.4m²,当发射线圈电流峰值为10A时,接收线圈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按B=0.1sin(100πt)T规律变化。问题1:(1)推导接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2)若充电电路总电阻为20Ω,求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焦耳热。解析:(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e=NΔΦ/Δt=NSΔB/Δt。代入B=0.1sin(100πt),得ΔB/Δt=0.1×100πcos(100πt)=10πcos(100πt)。则e=200×0.4×10πcos(100πt)=800πcos(100πt)V,即e=2512cos(100πt)V(π取3.14)。(2)电动势有效值E=Em/√2=800π/√2≈1776V,周期T=0.02s,焦耳热Q=E²T/R=(1776)²×0.02/20≈3152J。问题2:当汽车行驶时,车载电池组通过DC-DC转换器为驱动电机供电。已知电池组输出电压为380V,电机额定功率150kW,效率90%。若汽车在平直路面以20m/s匀速行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5倍(车重2000kg,g=10m/s²)。求:(1)电机输出的机械功率;(2)电池组的工作电流。解析:(1)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F=f=0.05mg=1000N,机械功率P机=Fv=1000×20=20000W=20kW。(2)电机输入电功率P电=P机/η=20kW/0.9≈22.2kW,电池组电流I=P电/U=22200W/380V≈58.4A。情境二:太空空间站的能量供应系统国际空间站2025年新增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翼采用三结砷化镓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32%。单块电池板面积50m²,在地球轨道上接收的太阳辐射功率为1361W/m²。电池翼通过旋转机构实现对日定向,确保最大受光面积。问题3:(1)计算单块电池板的最大输出电功率;(2)若空间站运行轨道高度400km,绕地球周期90分钟,地球半径6400km,求空间站的运行速度。解析:(1)入射总功率P入=1361W/m²×50m²=68050W,输出电功率P出=ηP入=0.32×68050≈21776W≈21.8kW。(2)轨道半径r=R+h=6400km+400km=6800km=6.8×10⁶m,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²=mv²/r,又GM=gR²(黄金代换),则v=√(gR²/r)=√(10×(6.4×10⁶)²/6.8×10⁶)≈7.8km/s。问题4:空间站机械臂采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其原理可简化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已知线圈匝数1000匝,面积0.02m²,磁场磁感应强度0.5T,转速3000r/min。求:(1)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2)若采用正弦式电流给线圈供电,频率50Hz,求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夹角为60°时的瞬时电动势。解析:(1)转速n=3000r/min=50r/s,角速度ω=2πn=100πrad/s,Em=NBSω=1000×0.5×0.02×100π≈3140V。(2)瞬时电动势e=Emsin(ωt+φ),当φ=60°时,e=3140sin(100πt+π/3)V,此时瞬时值e=3140×sin60°≈2717V。情境三: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某绿色建筑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利用地下土壤恒温特性(15℃)与室内(25℃)进行热交换。系统COP(性能系数)为4.5,即消耗1kW电能可获得4.5kW的热量。建筑供暖负荷为120kW,采用水作为传热介质,水的比热容4.2×10³J/(kg·℃)。问题5:(1)计算系统的电功率消耗;(2)若地下水流量为50kg/s,求水在换热器中的温度变化。解析:(1)COP=Q吸/W电,故W电=Q吸/COP=120kW/4.5≈26.7kW。(2)Q吸=cmΔt,即120×10³W=4.2×10³J/(kg·℃)×50kg/s×Δt,解得Δt=120000/(4.2×10³×50)≈0.57℃。问题6:建筑中的风力发电幕墙由多个微型风力发电机组成。单个发电机叶轮直径0.6m,风能利用系数0.4(即转化为电能的功率与风的动能功率之比)。当风速为8m/s时,空气密度1.2kg/m³。求:(1)单个发电机的输出电功率;(2)若要满足建筑20%的供暖用电需求,需安装多少台这样的发电机。解析:(1)风的动能功率P风=1/2ρSv³=1/2×1.2×(πr²)×v³=0.5×1.2×π×0.3²×8³≈86.8W,输出电功率P电=0.4×86.8≈34.7W。(2)供暖用电26.7kW,20%需求为5340W,需安装台数n=5340W/34.7W≈154台。情境四:医疗影像技术中的物理原理2025年新型MRI(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主磁体产生1.5T的匀强磁场,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发生旋进。质子的旋磁比γ=2.675×10⁸rad/(T·s),通过射频脉冲激发质子产生核磁共振信号。问题7:(1)计算质子的旋进频率(拉莫尔频率);(2)若射频线圈匝数50匝,面积0.01m²,通入频率与质子旋进频率相同的交变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磁感应强度峰值0.01T,求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解析:(1)拉莫尔频率f=γB/(2π)=2.675×10⁸×1.5/(2×3.14)≈63.8MHz。(2)角速度ω=2πf=γB=2.675×10⁸×1.5≈4.01×10⁸rad/s,感应电动势Em=NBSω=50×0.01×0.01×4.01×10⁸≈2.01×10⁵V=201kV。问题8:CT(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中,X射线管的电子经高压加速后撞击钨靶产生X射线。已知加速电压120kV,电子电荷量1.6×10⁻¹⁹C,质量9.1×10⁻³¹kg。求:(1)电子到达靶材时的动能;(2)电子的速度大小(相对论效应可忽略)。解析:(1)动能Ek=eU=1.6×10⁻¹⁹C×120×10³V=1.92×10⁻¹⁴J。(2)由Ek=1/2mv²,得v=√(2Ek/m)=√(2×1.92×10⁻¹⁴/9.1×10⁻³¹)≈2.05×10⁸m/s。情境五:量子通信中的单光子探测技术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25年搭载的单光子探测器,可实现对波长800nm光子的探测。光子能量E=hν,普朗克常量h=6.63×10⁻³⁴J·s,光速c=3×10⁸m/s。问题9:(1)计算该波长光子的能量;(2)若探测器灵敏度为每秒可探测100个光子,求探测器接收到的最小光功率。解析:(1)光子频率ν=c/λ=3×10⁸m/s/(800×10⁻⁹m)=3.75×10¹⁴Hz,能量E=hν=6.63×10⁻³⁴×3.75×10¹⁴≈2.486×10⁻¹⁹J≈2.49×10⁻¹⁹J。(2)光功率P=NE/t=100×2.486×10⁻¹⁹J/1s≈2.49×10⁻¹⁷W。问题10:量子密钥分发中,光子偏振态通过偏振片进行调制。若水平偏振光子通过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偏振片,求透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马吕斯定律:I=I₀cos²θ)。解析:根据马吕斯定律,I/I₀=cos²30°=(√3/2)²=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考试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合肥滨投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长春大学公开招聘博士高层次人才(1号)(84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企业营销方案制作
- 2025年会考应考技巧题库及答案
- 广元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 二十四节气的活动策划方案
- 代发工资营销营销方案
- 珍惜财富发言稿
- 2025年菏泽牡丹区区直事业单位公开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国开2025年《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1-4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执信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2024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学前比较教育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中铝中州矿业有限公司禹州市方山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
- 小学五六年级青春期女生健康心理讲座PPT
- 顶管沉井专项施工方案
- GA 1167-2014探火管式灭火装置
- 2022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文物保护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专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