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下英语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1a-1d)说课稿_第1页
人教版(2024)七下英语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1a-1d)说课稿_第2页
人教版(2024)七下英语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1a-1d)说课稿_第3页
人教版(2024)七下英语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1a-1d)说课稿_第4页
人教版(2024)七下英语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1a-1d)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下英语Unit7ADaytoRememberSectionB(1a-1d)说课稿一、说教材与学情1.教材内容:本课是Unit7第四课时,围绕“日记记录难忘经历”主题展开,通过Sam的农场旅行日记,引导学生学习日记格式、时间顺序表达及劳动教育意义。教材融合语言知识(词汇、句型)、阅读技能(细节捕捉、主旨概括)和情感教育(珍惜粮食),是“人与自我”主题下培养学生记录生活、反思情感的重要载体。核心文本:Sam的农场日记(按时间顺序叙述)。

语言知识:新词汇(diary,explore,branch等)、短语(from…to…,thinkof)及时间顺序词(inthemorning,finally),强化“叙事性文本”的语言逻辑。

文化主题:通过谚语“Everygraincomesfromhardwork”及《悯农》诗句,渗透“劳动创造价值”的普世价值观。2.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一般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能简单描述过去事件;对日记有初步认知(如格式),但缺乏连贯叙事能力,已具备基础英语阅读能力,但对日记文体和农业词汇可能不熟悉。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善于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学习;小组合作意识初步形成,适合任务型学习。对长文本的细节提取能力较弱;需引导将“劳动体验”与“情感表达”结合,避免停留在语言表层。需通过任务型活动提升信息提取能力和逻辑表达。

二、说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能力:

能准确运用日记相关词汇(diary,record,entry)和农场活动动词(explore,pick,water),理解“from…to…”“enjoydoingsth”等句型。能通过扫读、精读提取日记中的时间、地点、活动等关键信息,并用时间顺序词复述事件(如Inthemorning,weexplored…Thenwepicked…)。能按时间顺序复述或书写个人经历。

2.文化意识:

理解日记作为“记录生活、反思自我”的工具价值,对比中西方日记文化的共通性。通过劳动体验理解“Everygraincomesfromhardwork”的含义,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树立尊重劳动、节约粮食的意识。3.思维品质:

通过完成表格、思维导图,梳理日记中的时间线和事件顺序(如“到达农场→探索→劳动→感悟”)。通过分析日记结构、判断信息正误,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讨论“记日记的好处”和“劳动对食物感受的影响”,结合个人经历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如Iagreefoodtastesbetterwhenyouworkforitbecause…)。4.学习能力:

掌握阅读策略:扫读定位关键信息(如Task1划morning活动),精读分析细节(如Task3判断正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复述、讨论任务,提升倾听与协作能力;主动运用目标语言记录生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

1.理解日记结构及时间顺序表达(Inthemorning…Intheafternoon…Finally)。2.掌握描述农场活动的动词短语(pickstrawberries,cutbranches)和情感表达(tiringbutgreatfun)。难点:

1.用连贯语言复述日记内容,准确融入细节信息(如“农民讲解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

2.深层理解谚语“Everygraincomesfromhardwork”的含义,并联系生活实际表达“珍惜粮食”的观点。四、说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创设“农场旅行”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任务型教学法:设计表格填写、思维导图、小组复述等任务,驱动语言运用。跨学科融合法:结合语文《悯农》诗句,强化“劳动教育”的文化共鸣。2.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预习词汇,通过图片联想词义(如pumpkin,cucumber)。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记日记的好处”,分工完成复述框架,提升参与度。探究学习:通过分析日记结构,探究“如何写好一次经历”,为后续写作铺垫。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主题

1.视频引入:播放“学生农场实践”短视频,提问:Whatcanyouseeinthevideo?Wouldyouliketowriteaboutthisexperience?

2.头脑风暴:展示课件中男孩写日记的图片,结合1a问题讨论:Doyoukeepadiary?Whatarethebenefitsofkeepingadiary?(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关键词:remember,record,improvewriting)

(二)词汇学习——图文结合

1.图片识词:展示课件中的蔬菜图片(pumpkin,cabbage等),学生跟读词汇并分类(vegetables/fruits),强化音形义关联。

2.语境运用:用“writedown”“record”造句,如Irecordmyfavoritevegetablesinmydiary.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升词汇活用能力。

(三)文本阅读——分层任务

1.扫读定位:完成表格(When/Where/Felt)学生快速阅读日记,找出关键信息:Friday,30May;afarm;tiringbutgreatfun,初步感知日记结构。

2.精读细节:任务链设计Task1(段落1):划出早上的活动(exploredthefarm,sawtomatoes/cucumbers,learntaboutfoodjourney),填写思维导图“saw/learnt/felt”部分,培养细节提取能力。Task2(段落2):梳理下午活动顺序(pickedstrawberries→cutbranches→wateredplants),通过时间线卡片排序,强化“first,then,finally”的逻辑衔接。Task3(判断正误):聚焦易错点(如“cutbranchesfromtomatoplants”而非“cucumbers”),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依据,培养批判性思维。

3.主旨升华:谚语理解与文化渗透结合日记结尾,提问:WhatdoesSamlearnfromthetrip?引出谚语“Everygraincomesfromhardwork”,对比《悯农》诗句,讨论“为什么劳动后的食物更美味”,联系生活举例(如自己种的蔬菜、参与家务),深化情感共鸣。

(四)语言输出——复述与创造

1.结构化复述:利用课件中的填空框架,两人一组复述Sam的一天,重点关注时间顺序和动词短语(explored,picked,watered),教师提供语音语调指导。2.迁移运用:小组讨论“一次难忘的学校活动”,用“First…Then…Finally…”描述过程,鼓励加入感受(tiringbutfun),为后续写作打基础。(五)总结与作业——分层巩固1.思维导图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核心内容(词汇、日记结构、情感目标),强化“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2.分层作业:基础:背诵新词汇,用“from…to…”“enjoydoingsth”各写2个句子。提升:模仿Sam的日记,用时间顺序记录一次周末活动(至少5句话)。拓展:采访家人,记录他们对“记日记”的看法,下节课分享。六、板书设计——素养导向Unit7ADaytoRemember

SectionB(1a-1d)

【日记结构】

When:Friday,30May

Where:afarm

What:explored→picked→cut→watered

How:tiringbutgreatfun

【核心词汇】

diary,record,explore,pick,water

from…to…,thinkof,enjoydoingsth

【文化情感】劳动创造价值:Everygraincomesfromhardwork.

日记的意义:remember,record,reflect

【学习策略】扫读找关键词→精读析细节→合作促输出

设计意图:通过可视化板书,梳理日记结构、核心语言点及文化目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强化“用英语记录生活”的意识。七、教学反思(一)预期亮点1.素养融合: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创造”的任务链,将语言学习与劳动教育、思维训练深度结合,避免碎片化知识传授。2.分层递进:从词汇识别到细节分析,再到结构化输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跨文化谚语对比,提升文化理解的深度。

(二)可能挑战与应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