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660-2011 安化黑毛茶加工技术规程_第1页
DB43∕T 660-2011 安化黑毛茶加工技术规程_第2页
DB43∕T 660-2011 安化黑毛茶加工技术规程_第3页
DB43∕T 660-2011 安化黑毛茶加工技术规程_第4页
DB43∕T 660-2011 安化黑毛茶加工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化黑毛茶加工技术规程2011-10-24发布2011-12-30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 Ⅱ 3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安化县农业局、益阳市茶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仲华、肖力争、李稳石、陈辉球、曾学军、肖文军、刘雪慧、张岭苓、龚巨成、朱文武。1本标准规定了安化黑毛茶加工的定义、技术要求、质量管理以及标识、包装2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安化黑茶通用技术条件安化黑茶黑毛茶安化黑茶加工通用技术要求安化黑茶包装标识运输贮存技术规范初制厂加工生产黑毛茶的工厂。4要求4.1鲜叶加工安化黑毛茶的鲜叶应来自DB43/T5购,不应收购掺杂使假或品质劣变的鲜叶进行加工。4.3加工技术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应直接4.3.1工艺流程24.3.2工艺要求鲜叶采收后应合理贮青,贮青时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cm,贮青设备应清洁、干净,鲜叶不应与地面直接接触。加工特级、一级黑毛茶时,鲜叶摊放厚度约10cm,摊放时间约为(4~6)小时,加工二、三级黑毛茶时,鲜叶摊放厚度约20cm,摊放时间约为(2~4)小时,加工四级以下的黑毛茶或者立夏以后加工黑毛茶时,鲜叶可不经摊放即进行杀青。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其他鲜叶通常要按鲜叶重量的10%左右“洒水灌浆”(即10千克鲜叶加1千克清水)。洒水量须按照鲜叶老嫩程度、采摘季节灵活掌握。要求边洒水边翻拌鲜叶,使叶面、叶背洒水均匀,以水不往下滴为度。杀青锅口径(80~90)厘米,锅温(280~320)℃,每锅投叶量(4~5)千克。待茶叶软绵且带粘性,叶色转暗绿,青草气消除,香气显出,嫩茎不易折断时,即为杀青适度。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滚筒杀青当锅温达到(280~320)℃时即投入鲜叶,依鲜叶的老嫩,水分含量的多少,调节投茶量,以保证杀青适度。4.3.2.3初揉茶时,初揉投叶量为揉桶的3/4,加工二、三、四级茶时适当加大投叶量。加压遵循“轻一重一轻”原则,采用“轻压、短时、慢揉”的方法。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待嫩叶成条,粗老叶大部分成褶皱,小部分成“泥鳅条”状,茶汁流出时即可,细胞破损率为(15~30)%为度。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应在背窗、洁净的蔑垫上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室内应有加温措施或设发酵室。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特级、一级、二级初揉后解散团块,堆在篾垫上,厚度为(15~25)厘米,适当筑紧,上面加盖覆盖物,以保温保湿,在渥堆过程中视堆温变化情况,适时进行(1—2)次的翻堆。三、四级茶初揉后茶坯不经解决立即堆积起来,适当筑紧,堆高约118)小时,夏、秋季(8~12)小时,气温较低时需外界加温。当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