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颜色设计与三维建模规定_第1页
产品颜色设计与三维建模规定_第2页
产品颜色设计与三维建模规定_第3页
产品颜色设计与三维建模规定_第4页
产品颜色设计与三维建模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颜色设计与三维建模规定一、产品颜色设计原则

(一)色彩心理学应用

1.了解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2.根据产品功能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3.考虑色彩对产品整体美感和品牌形象的影响。

(二)色彩搭配规范

1.使用色轮选择和谐的颜色组合,如互补色、类似色等。

2.控制色彩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种主色,避免过于杂乱。

3.设置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

二、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一)建模精度标准

1.基准件建模精度:±0.1mm,适用于装配关系要求高的部件。

2.外观件建模精度:±0.05mm,保证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

3.复杂曲面建模精度:±0.02mm,满足高精度渲染需求。

(二)建模流程规范

1.建模准备

(1)收集产品尺寸图、工程图等参考资料

(2)确定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Rhino等)

(3)设置单位、精度等基本参数

2.建模实施

(1)创建基础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2)使用拉伸、旋转、扫描等命令构建主体结构

(3)通过曲面功能处理复杂过渡区域

3.建模检查

(1)检查尺寸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2)查验装配干涉情况

(3)进行渲染测试,确认表面质感

(三)文件格式规范

1.三维模型文件:STEP、IGES或Parasolid格式

2.二维工程图:DWG或DXF格式

3.渲染文件:TIFF或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三、颜色与建模协同工作要点

(一)颜色预览设置

1.在建模软件中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2.配置标准观察角度(如30°俯视)

3.调整材质参数,如反光度(0-100)、透明度(0-1)

(二)数据交换注意事项

1.颜色信息保存:使用ACI或RGB格式记录色值

2.材质传递:确保PBR材质参数完整传输

3.坐标系统一:保持模型原点一致

(三)协同工作流程

1.颜色设计阶段

(1)创建色板文件,包含30-50种标准色

(2)制作渲染样机,验证颜色表现

(3)输出颜色数据表(含色号、RGB值)

2.建模验证阶段

(1)对比渲染效果与实物色差(ΔE<3)

(2)检查颜色过渡区域是否自然

(3)调整材质参数优化颜色表现

3.输出发布阶段

(1)提供带颜色信息的完整模型文件

(2)附赠颜色标准样品(小批量试制)

(3)编制颜色使用说明文档

一、产品颜色设计原则

(一)色彩心理学应用

1.了解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具体而言:

(1)红色:适合高关注度的产品,能刺激购买欲望,但需控制使用比例,避免过度刺激。

(2)蓝色:适用于科技类产品,传递专业与信任感,冷色调需搭配暖色点缀以增强亲和力。

(3)绿色:代表自然与健康,适合环保或健康类产品,饱和度过高可能显得油腻。

(4)黄色:高亮度色彩,吸引注意力,但需谨慎使用,避免与黑色搭配造成压迫感。

(5)橙色:活力四射,适合年轻市场,需与灰色等中性色平衡,避免过于跳脱。

2.根据产品功能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例如:

(1)儿童玩具:采用明亮多彩的撞色设计,但需避免单色使用,以免单调。

(2)老年用品:选择柔和的中性色,如米白、浅灰,搭配暖色调点缀,提升使用舒适度。

(3)运动装备:以品牌主色为主,辅以反光材料或对比色条,增强运动感。

3.考虑色彩对产品整体美感和品牌形象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品牌色板:确定主色、辅助色及点缀色,确保产品系列视觉统一。

(2)进行色彩搭配测试:通过A/B测试对比不同方案,选择最优组合。

(3)考虑环境适应性:产品在不同光线下(如室内LED、户外自然光)的色差控制在ΔE≤2内。

(二)色彩搭配规范

1.使用色轮选择和谐的颜色组合,如互补色、类似色等。具体方法:

(1)互补色搭配:用于突出重点,如蓝色产品搭配橙色元素,注意主次分明。

(2)类似色搭配:营造和谐感,如红色系产品搭配粉红、橘红,适合年轻群体。

(3)三色搭配:选择180°等分色轮上的三色,如黄、蓝、紫,需控制比例(主色60%、次色30%、点缀色10%)。

2.控制色彩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种主色,避免过于杂乱。具体执行:

(1)单色系设计:全产品使用同一色系,通过明暗变化制造层次。

(2)双色系设计:主色与辅色比例控制在7:3,适用于商务类产品。

(3)三色系设计:适用于功能复杂的产品,需确保色彩间有逻辑关联(如主色代表品牌、辅色代表功能、点缀色增加活力)。

3.设置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操作要点:

(1)主色:占据产品60%以上区域,体现品牌识别度,如苹果产品常用银灰色。

(2)辅色:用于功能区域或过渡部分,如产品把手使用与主色对比色。

(3)点缀色:小面积使用,如Logo或警示标识,建议选择饱和度高于其他色系的颜色。

二、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一)建模精度标准

1.基准件建模精度:±0.1mm,适用于装配关系要求高的部件。具体应用:

(1)内部配合件:如轴承座孔径需精确到±0.05mm。

(2)外部连接件:螺丝孔位精度需控制在±0.08mm内。

(3)镜面件:表面轮廓偏差不超过±0.03mm。

2.外观件建模精度:±0.05mm,保证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操作规范:

(1)曲面连续性要求:G2连续(曲率连续),避免视觉突变。

(2)表面粗糙度模拟:使用Rhino的NURBS曲面确保渲染真实性。

(3)倒角过渡处理:圆角半径需大于0.5mm,避免视觉锐利感。

3.复杂曲面建模精度:±0.02mm,满足高精度渲染需求。技术要点:

(1)使用Isoparm网格控制曲面密度,高精度区域加密网格。

(2)通过ControlPoint编辑调整曲面控制点,确保形状准确。

(3)验证曲面法线方向,避免渲染时出现黑色线条。

(二)建模流程规范

1.建模准备

(1)收集产品尺寸图、工程图等参考资料:

-提取关键尺寸标注

-记录公差要求

-绘制装配关系图

(2)确定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Rhino等):

-SolidWorks:适合机械结构,自动生成工程图

-Rhino:擅长自由曲面,适合汽车、工业设计

-Fusion360:云端协作,适合初创团队

(3)设置单位、精度等基本参数:

-单位:毫米(mm)或英寸(inch)

-精度:小数点后3位(如12.345mm)

-角度单位:度(°)或弧度(rad)

2.建模实施

(1)创建基础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使用草图工具绘制二维轮廓

-应用拉伸(Extrude)、旋转(Revolve)命令生成基础形状

-检查尺寸是否与原始图纸一致

(2)使用拉伸、旋转、扫描等命令构建主体结构:

-拉伸:适用于平板类零件,设置拔模角度避免平面感

-旋转:适用于轴类零件,确保旋转角度准确

-扫描:适用于复杂轮廓,如螺旋弹簧,需分段扫描

(3)通过曲面功能处理复杂过渡区域:

-使用Trim工具修剪重叠曲面

-应用Blend命令创建平滑过渡

-通过Srfcommands工具箱调整曲面控制点

3.建模检查

(1)检查尺寸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使用测量工具核对关键尺寸

-对比图纸标注,允许±0.02mm误差

-对称结构需验证对称性

(2)查验装配干涉情况:

-使用Interference检查功能

-输出干涉报告,标记干涉区域

-调整配合关系或尺寸解决干涉

(3)进行渲染测试,确认表面质感:

-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调整材质参数(反光度、透明度)

-对比实物照片,修正颜色偏差

(三)文件格式规范

1.三维模型文件:STEP、IGES或Parasolid格式

-STEP格式:适用于欧洲行业标准,包含完整几何和拓扑信息

-IGES格式:适用于美国行业标准,但可能丢失非几何数据

-Parasolid格式:SolidWorks默认格式,兼容性最佳

2.二维工程图:DWG或DXF格式

-线型比例:1:1,避免缩放导致尺寸错误

-标注单位:与三维模型保持一致

-剖视图比例:1:10或1:20,复杂结构可单独放大绘制

3.渲染文件:TIFF或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渲染引擎:V-Ray或Corona,确保真实感

-通道分离:保存AO(AmbientOcclusion)、ZDepth等通道

-文件命名:包含产品名称、日期、格式(如"产品A_2023_TIFF")

三、颜色与建模协同工作要点

(一)颜色预览设置

1.在建模软件中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SolidWorks:进入View→Lighting→Photorealistic

-Rhino:使用SunPosition工具设置角度(方位角0°,高度角45°)

-Fusion360:环境光设置调整为50%亮度

2.配置标准观察角度(如30°俯视)

-使用相机工具设置视图角度

-记录视图参数(FOV=60°,距离=500mm)

-导出视图截图作为参考

3.调整材质参数,如反光度(0-100)、透明度(0-1)

-使用Materia编辑器设置材质属性

-金属反光度建议设置60-80%

-透明材质调整折射率(IOR=1.5)和衰减值

(二)数据交换注意事项

1.颜色信息保存:使用ACI或RGB格式记录色值

-ACI色号:如Pantone185C

-RGB值:如FF4500(红橙)

-CMYK值:如C0M60Y40K0

2.材质传递:确保PBR材质参数完整传输

-确认模型包含所有UV贴图

-检查法线方向是否正确

-导出时勾选"IncludeMaterials"选项

3.坐标系统一:保持模型原点一致

-所有模型使用同一坐标原点

-使用坐标系转换工具(如Maya的Translate/Scale)

-导出文件时设置单位(mm)

(三)协同工作流程

1.颜色设计阶段

(1)创建色板文件,包含30-50种标准色:

-使用AdobeColor或Color拾取器工具

-按色系分类(如红色系、蓝色系)

-每种颜色提供3种渲染效果(亮、中、暗)

(2)制作渲染样机,验证颜色表现:

-使用3D打印制作1:1模型

-在不同光线下(LED、自然光)对比色差

-记录ΔE值,目标≤2.0

(3)输出颜色数据表(含色号、RGB值):

-Excel格式,包含颜色名称、色号、RGB、CMYK

-添加颜色应用示例图

2.建模验证阶段

(1)对比渲染效果与实物色差(ΔE<3):

-使用分光测色仪测量实物颜色

-与渲染结果对比,调整材质参数

-记录每次调整的ΔE变化

(2)检查颜色过渡区域是否自然:

-验证颜色渐变是否连续

-检查反光区域颜色失真情况

-使用Falloff工具调整过渡曲线

(3)调整材质参数优化颜色表现:

-金属材质调整粗糙度(0-1)

-透明材质调整折射率(IOR)

-纹理材质调整UV比例

3.输出发布阶段

(1)提供带颜色信息的完整模型文件:

-包含所有颜色层的渲染文件

-材质库文件(.mat或.sbs)

-工程图包含颜色标注

(2)附赠颜色标准样品(小批量试制):

-每种主色制作Pantone色卡

-金属色提供喷漆样板

-透明色提供注塑色板

(3)编制颜色使用说明文档:

-适配不同材质的颜色限制

-搭配建议与禁忌组合

-色差容许范围说明

一、产品颜色设计原则

(一)色彩心理学应用

1.了解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2.根据产品功能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3.考虑色彩对产品整体美感和品牌形象的影响。

(二)色彩搭配规范

1.使用色轮选择和谐的颜色组合,如互补色、类似色等。

2.控制色彩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种主色,避免过于杂乱。

3.设置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

二、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一)建模精度标准

1.基准件建模精度:±0.1mm,适用于装配关系要求高的部件。

2.外观件建模精度:±0.05mm,保证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

3.复杂曲面建模精度:±0.02mm,满足高精度渲染需求。

(二)建模流程规范

1.建模准备

(1)收集产品尺寸图、工程图等参考资料

(2)确定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Rhino等)

(3)设置单位、精度等基本参数

2.建模实施

(1)创建基础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2)使用拉伸、旋转、扫描等命令构建主体结构

(3)通过曲面功能处理复杂过渡区域

3.建模检查

(1)检查尺寸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2)查验装配干涉情况

(3)进行渲染测试,确认表面质感

(三)文件格式规范

1.三维模型文件:STEP、IGES或Parasolid格式

2.二维工程图:DWG或DXF格式

3.渲染文件:TIFF或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三、颜色与建模协同工作要点

(一)颜色预览设置

1.在建模软件中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2.配置标准观察角度(如30°俯视)

3.调整材质参数,如反光度(0-100)、透明度(0-1)

(二)数据交换注意事项

1.颜色信息保存:使用ACI或RGB格式记录色值

2.材质传递:确保PBR材质参数完整传输

3.坐标系统一:保持模型原点一致

(三)协同工作流程

1.颜色设计阶段

(1)创建色板文件,包含30-50种标准色

(2)制作渲染样机,验证颜色表现

(3)输出颜色数据表(含色号、RGB值)

2.建模验证阶段

(1)对比渲染效果与实物色差(ΔE<3)

(2)检查颜色过渡区域是否自然

(3)调整材质参数优化颜色表现

3.输出发布阶段

(1)提供带颜色信息的完整模型文件

(2)附赠颜色标准样品(小批量试制)

(3)编制颜色使用说明文档

一、产品颜色设计原则

(一)色彩心理学应用

1.了解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具体而言:

(1)红色:适合高关注度的产品,能刺激购买欲望,但需控制使用比例,避免过度刺激。

(2)蓝色:适用于科技类产品,传递专业与信任感,冷色调需搭配暖色点缀以增强亲和力。

(3)绿色:代表自然与健康,适合环保或健康类产品,饱和度过高可能显得油腻。

(4)黄色:高亮度色彩,吸引注意力,但需谨慎使用,避免与黑色搭配造成压迫感。

(5)橙色:活力四射,适合年轻市场,需与灰色等中性色平衡,避免过于跳脱。

2.根据产品功能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例如:

(1)儿童玩具:采用明亮多彩的撞色设计,但需避免单色使用,以免单调。

(2)老年用品:选择柔和的中性色,如米白、浅灰,搭配暖色调点缀,提升使用舒适度。

(3)运动装备:以品牌主色为主,辅以反光材料或对比色条,增强运动感。

3.考虑色彩对产品整体美感和品牌形象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品牌色板:确定主色、辅助色及点缀色,确保产品系列视觉统一。

(2)进行色彩搭配测试:通过A/B测试对比不同方案,选择最优组合。

(3)考虑环境适应性:产品在不同光线下(如室内LED、户外自然光)的色差控制在ΔE≤2内。

(二)色彩搭配规范

1.使用色轮选择和谐的颜色组合,如互补色、类似色等。具体方法:

(1)互补色搭配:用于突出重点,如蓝色产品搭配橙色元素,注意主次分明。

(2)类似色搭配:营造和谐感,如红色系产品搭配粉红、橘红,适合年轻群体。

(3)三色搭配:选择180°等分色轮上的三色,如黄、蓝、紫,需控制比例(主色60%、次色30%、点缀色10%)。

2.控制色彩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种主色,避免过于杂乱。具体执行:

(1)单色系设计:全产品使用同一色系,通过明暗变化制造层次。

(2)双色系设计:主色与辅色比例控制在7:3,适用于商务类产品。

(3)三色系设计:适用于功能复杂的产品,需确保色彩间有逻辑关联(如主色代表品牌、辅色代表功能、点缀色增加活力)。

3.设置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操作要点:

(1)主色:占据产品60%以上区域,体现品牌识别度,如苹果产品常用银灰色。

(2)辅色:用于功能区域或过渡部分,如产品把手使用与主色对比色。

(3)点缀色:小面积使用,如Logo或警示标识,建议选择饱和度高于其他色系的颜色。

二、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一)建模精度标准

1.基准件建模精度:±0.1mm,适用于装配关系要求高的部件。具体应用:

(1)内部配合件:如轴承座孔径需精确到±0.05mm。

(2)外部连接件:螺丝孔位精度需控制在±0.08mm内。

(3)镜面件:表面轮廓偏差不超过±0.03mm。

2.外观件建模精度:±0.05mm,保证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操作规范:

(1)曲面连续性要求:G2连续(曲率连续),避免视觉突变。

(2)表面粗糙度模拟:使用Rhino的NURBS曲面确保渲染真实性。

(3)倒角过渡处理:圆角半径需大于0.5mm,避免视觉锐利感。

3.复杂曲面建模精度:±0.02mm,满足高精度渲染需求。技术要点:

(1)使用Isoparm网格控制曲面密度,高精度区域加密网格。

(2)通过ControlPoint编辑调整曲面控制点,确保形状准确。

(3)验证曲面法线方向,避免渲染时出现黑色线条。

(二)建模流程规范

1.建模准备

(1)收集产品尺寸图、工程图等参考资料:

-提取关键尺寸标注

-记录公差要求

-绘制装配关系图

(2)确定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Rhino等):

-SolidWorks:适合机械结构,自动生成工程图

-Rhino:擅长自由曲面,适合汽车、工业设计

-Fusion360:云端协作,适合初创团队

(3)设置单位、精度等基本参数:

-单位:毫米(mm)或英寸(inch)

-精度:小数点后3位(如12.345mm)

-角度单位:度(°)或弧度(rad)

2.建模实施

(1)创建基础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使用草图工具绘制二维轮廓

-应用拉伸(Extrude)、旋转(Revolve)命令生成基础形状

-检查尺寸是否与原始图纸一致

(2)使用拉伸、旋转、扫描等命令构建主体结构:

-拉伸:适用于平板类零件,设置拔模角度避免平面感

-旋转:适用于轴类零件,确保旋转角度准确

-扫描:适用于复杂轮廓,如螺旋弹簧,需分段扫描

(3)通过曲面功能处理复杂过渡区域:

-使用Trim工具修剪重叠曲面

-应用Blend命令创建平滑过渡

-通过Srfcommands工具箱调整曲面控制点

3.建模检查

(1)检查尺寸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使用测量工具核对关键尺寸

-对比图纸标注,允许±0.02mm误差

-对称结构需验证对称性

(2)查验装配干涉情况:

-使用Interference检查功能

-输出干涉报告,标记干涉区域

-调整配合关系或尺寸解决干涉

(3)进行渲染测试,确认表面质感:

-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调整材质参数(反光度、透明度)

-对比实物照片,修正颜色偏差

(三)文件格式规范

1.三维模型文件:STEP、IGES或Parasolid格式

-STEP格式:适用于欧洲行业标准,包含完整几何和拓扑信息

-IGES格式:适用于美国行业标准,但可能丢失非几何数据

-Parasolid格式:SolidWorks默认格式,兼容性最佳

2.二维工程图:DWG或DXF格式

-线型比例:1:1,避免缩放导致尺寸错误

-标注单位:与三维模型保持一致

-剖视图比例:1:10或1:20,复杂结构可单独放大绘制

3.渲染文件:TIFF或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渲染引擎:V-Ray或Corona,确保真实感

-通道分离:保存AO(AmbientOcclusion)、ZDepth等通道

-文件命名:包含产品名称、日期、格式(如"产品A_2023_TIFF")

三、颜色与建模协同工作要点

(一)颜色预览设置

1.在建模软件中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SolidWorks:进入View→Lighting→Photorealistic

-Rhino:使用SunPosition工具设置角度(方位角0°,高度角45°)

-Fusion360:环境光设置调整为50%亮度

2.配置标准观察角度(如30°俯视)

-使用相机工具设置视图角度

-记录视图参数(FOV=60°,距离=500mm)

-导出视图截图作为参考

3.调整材质参数,如反光度(0-100)、透明度(0-1)

-使用Materia编辑器设置材质属性

-金属反光度建议设置60-80%

-透明材质调整折射率(IOR=1.5)和衰减值

(二)数据交换注意事项

1.颜色信息保存:使用ACI或RGB格式记录色值

-ACI色号:如Pantone185C

-RGB值:如FF4500(红橙)

-CMYK值:如C0M60Y40K0

2.材质传递:确保PBR材质参数完整传输

-确认模型包含所有UV贴图

-检查法线方向是否正确

-导出时勾选"IncludeMaterials"选项

3.坐标系统一:保持模型原点一致

-所有模型使用同一坐标原点

-使用坐标系转换工具(如Maya的Translate/Scale)

-导出文件时设置单位(mm)

(三)协同工作流程

1.颜色设计阶段

(1)创建色板文件,包含30-50种标准色:

-使用AdobeColor或Color拾取器工具

-按色系分类(如红色系、蓝色系)

-每种颜色提供3种渲染效果(亮、中、暗)

(2)制作渲染样机,验证颜色表现:

-使用3D打印制作1:1模型

-在不同光线下(LED、自然光)对比色差

-记录ΔE值,目标≤2.0

(3)输出颜色数据表(含色号、RGB值):

-Excel格式,包含颜色名称、色号、RGB、CMYK

-添加颜色应用示例图

2.建模验证阶段

(1)对比渲染效果与实物色差(ΔE<3):

-使用分光测色仪测量实物颜色

-与渲染结果对比,调整材质参数

-记录每次调整的ΔE变化

(2)检查颜色过渡区域是否自然:

-验证颜色渐变是否连续

-检查反光区域颜色失真情况

-使用Falloff工具调整过渡曲线

(3)调整材质参数优化颜色表现:

-金属材质调整粗糙度(0-1)

-透明材质调整折射率(IOR)

-纹理材质调整UV比例

3.输出发布阶段

(1)提供带颜色信息的完整模型文件:

-包含所有颜色层的渲染文件

-材质库文件(.mat或.sbs)

-工程图包含颜色标注

(2)附赠颜色标准样品(小批量试制):

-每种主色制作Pantone色卡

-金属色提供喷漆样板

-透明色提供注塑色板

(3)编制颜色使用说明文档:

-适配不同材质的颜色限制

-搭配建议与禁忌组合

-色差容许范围说明

一、产品颜色设计原则

(一)色彩心理学应用

1.了解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2.根据产品功能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3.考虑色彩对产品整体美感和品牌形象的影响。

(二)色彩搭配规范

1.使用色轮选择和谐的颜色组合,如互补色、类似色等。

2.控制色彩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种主色,避免过于杂乱。

3.设置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

二、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一)建模精度标准

1.基准件建模精度:±0.1mm,适用于装配关系要求高的部件。

2.外观件建模精度:±0.05mm,保证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

3.复杂曲面建模精度:±0.02mm,满足高精度渲染需求。

(二)建模流程规范

1.建模准备

(1)收集产品尺寸图、工程图等参考资料

(2)确定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Rhino等)

(3)设置单位、精度等基本参数

2.建模实施

(1)创建基础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2)使用拉伸、旋转、扫描等命令构建主体结构

(3)通过曲面功能处理复杂过渡区域

3.建模检查

(1)检查尺寸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2)查验装配干涉情况

(3)进行渲染测试,确认表面质感

(三)文件格式规范

1.三维模型文件:STEP、IGES或Parasolid格式

2.二维工程图:DWG或DXF格式

3.渲染文件:TIFF或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三、颜色与建模协同工作要点

(一)颜色预览设置

1.在建模软件中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2.配置标准观察角度(如30°俯视)

3.调整材质参数,如反光度(0-100)、透明度(0-1)

(二)数据交换注意事项

1.颜色信息保存:使用ACI或RGB格式记录色值

2.材质传递:确保PBR材质参数完整传输

3.坐标系统一:保持模型原点一致

(三)协同工作流程

1.颜色设计阶段

(1)创建色板文件,包含30-50种标准色

(2)制作渲染样机,验证颜色表现

(3)输出颜色数据表(含色号、RGB值)

2.建模验证阶段

(1)对比渲染效果与实物色差(ΔE<3)

(2)检查颜色过渡区域是否自然

(3)调整材质参数优化颜色表现

3.输出发布阶段

(1)提供带颜色信息的完整模型文件

(2)附赠颜色标准样品(小批量试制)

(3)编制颜色使用说明文档

一、产品颜色设计原则

(一)色彩心理学应用

1.了解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具体而言:

(1)红色:适合高关注度的产品,能刺激购买欲望,但需控制使用比例,避免过度刺激。

(2)蓝色:适用于科技类产品,传递专业与信任感,冷色调需搭配暖色点缀以增强亲和力。

(3)绿色:代表自然与健康,适合环保或健康类产品,饱和度过高可能显得油腻。

(4)黄色:高亮度色彩,吸引注意力,但需谨慎使用,避免与黑色搭配造成压迫感。

(5)橙色:活力四射,适合年轻市场,需与灰色等中性色平衡,避免过于跳脱。

2.根据产品功能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例如:

(1)儿童玩具:采用明亮多彩的撞色设计,但需避免单色使用,以免单调。

(2)老年用品:选择柔和的中性色,如米白、浅灰,搭配暖色调点缀,提升使用舒适度。

(3)运动装备:以品牌主色为主,辅以反光材料或对比色条,增强运动感。

3.考虑色彩对产品整体美感和品牌形象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品牌色板:确定主色、辅助色及点缀色,确保产品系列视觉统一。

(2)进行色彩搭配测试:通过A/B测试对比不同方案,选择最优组合。

(3)考虑环境适应性:产品在不同光线下(如室内LED、户外自然光)的色差控制在ΔE≤2内。

(二)色彩搭配规范

1.使用色轮选择和谐的颜色组合,如互补色、类似色等。具体方法:

(1)互补色搭配:用于突出重点,如蓝色产品搭配橙色元素,注意主次分明。

(2)类似色搭配:营造和谐感,如红色系产品搭配粉红、橘红,适合年轻群体。

(3)三色搭配:选择180°等分色轮上的三色,如黄、蓝、紫,需控制比例(主色60%、次色30%、点缀色10%)。

2.控制色彩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种主色,避免过于杂乱。具体执行:

(1)单色系设计:全产品使用同一色系,通过明暗变化制造层次。

(2)双色系设计:主色与辅色比例控制在7:3,适用于商务类产品。

(3)三色系设计:适用于功能复杂的产品,需确保色彩间有逻辑关联(如主色代表品牌、辅色代表功能、点缀色增加活力)。

3.设置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操作要点:

(1)主色:占据产品60%以上区域,体现品牌识别度,如苹果产品常用银灰色。

(2)辅色:用于功能区域或过渡部分,如产品把手使用与主色对比色。

(3)点缀色:小面积使用,如Logo或警示标识,建议选择饱和度高于其他色系的颜色。

二、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一)建模精度标准

1.基准件建模精度:±0.1mm,适用于装配关系要求高的部件。具体应用:

(1)内部配合件:如轴承座孔径需精确到±0.05mm。

(2)外部连接件:螺丝孔位精度需控制在±0.08mm内。

(3)镜面件:表面轮廓偏差不超过±0.03mm。

2.外观件建模精度:±0.05mm,保证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操作规范:

(1)曲面连续性要求:G2连续(曲率连续),避免视觉突变。

(2)表面粗糙度模拟:使用Rhino的NURBS曲面确保渲染真实性。

(3)倒角过渡处理:圆角半径需大于0.5mm,避免视觉锐利感。

3.复杂曲面建模精度:±0.02mm,满足高精度渲染需求。技术要点:

(1)使用Isoparm网格控制曲面密度,高精度区域加密网格。

(2)通过ControlPoint编辑调整曲面控制点,确保形状准确。

(3)验证曲面法线方向,避免渲染时出现黑色线条。

(二)建模流程规范

1.建模准备

(1)收集产品尺寸图、工程图等参考资料:

-提取关键尺寸标注

-记录公差要求

-绘制装配关系图

(2)确定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Rhino等):

-SolidWorks:适合机械结构,自动生成工程图

-Rhino:擅长自由曲面,适合汽车、工业设计

-Fusion360:云端协作,适合初创团队

(3)设置单位、精度等基本参数:

-单位:毫米(mm)或英寸(inch)

-精度:小数点后3位(如12.345mm)

-角度单位:度(°)或弧度(rad)

2.建模实施

(1)创建基础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使用草图工具绘制二维轮廓

-应用拉伸(Extrude)、旋转(Revolve)命令生成基础形状

-检查尺寸是否与原始图纸一致

(2)使用拉伸、旋转、扫描等命令构建主体结构:

-拉伸:适用于平板类零件,设置拔模角度避免平面感

-旋转:适用于轴类零件,确保旋转角度准确

-扫描:适用于复杂轮廓,如螺旋弹簧,需分段扫描

(3)通过曲面功能处理复杂过渡区域:

-使用Trim工具修剪重叠曲面

-应用Blend命令创建平滑过渡

-通过Srfcommands工具箱调整曲面控制点

3.建模检查

(1)检查尺寸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使用测量工具核对关键尺寸

-对比图纸标注,允许±0.02mm误差

-对称结构需验证对称性

(2)查验装配干涉情况:

-使用Interference检查功能

-输出干涉报告,标记干涉区域

-调整配合关系或尺寸解决干涉

(3)进行渲染测试,确认表面质感:

-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调整材质参数(反光度、透明度)

-对比实物照片,修正颜色偏差

(三)文件格式规范

1.三维模型文件:STEP、IGES或Parasolid格式

-STEP格式:适用于欧洲行业标准,包含完整几何和拓扑信息

-IGES格式:适用于美国行业标准,但可能丢失非几何数据

-Parasolid格式:SolidWorks默认格式,兼容性最佳

2.二维工程图:DWG或DXF格式

-线型比例:1:1,避免缩放导致尺寸错误

-标注单位:与三维模型保持一致

-剖视图比例:1:10或1:20,复杂结构可单独放大绘制

3.渲染文件:TIFF或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渲染引擎:V-Ray或Corona,确保真实感

-通道分离:保存AO(AmbientOcclusion)、ZDepth等通道

-文件命名:包含产品名称、日期、格式(如"产品A_2023_TIFF")

三、颜色与建模协同工作要点

(一)颜色预览设置

1.在建模软件中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SolidWorks:进入View→Lighting→Photorealistic

-Rhino:使用SunPosition工具设置角度(方位角0°,高度角45°)

-Fusion360:环境光设置调整为50%亮度

2.配置标准观察角度(如30°俯视)

-使用相机工具设置视图角度

-记录视图参数(FOV=60°,距离=500mm)

-导出视图截图作为参考

3.调整材质参数,如反光度(0-100)、透明度(0-1)

-使用Materia编辑器设置材质属性

-金属反光度建议设置60-80%

-透明材质调整折射率(IOR=1.5)和衰减值

(二)数据交换注意事项

1.颜色信息保存:使用ACI或RGB格式记录色值

-ACI色号:如Pantone185C

-RGB值:如FF4500(红橙)

-CMYK值:如C0M60Y40K0

2.材质传递:确保PBR材质参数完整传输

-确认模型包含所有UV贴图

-检查法线方向是否正确

-导出时勾选"IncludeMaterials"选项

3.坐标系统一:保持模型原点一致

-所有模型使用同一坐标原点

-使用坐标系转换工具(如Maya的Translate/Scale)

-导出文件时设置单位(mm)

(三)协同工作流程

1.颜色设计阶段

(1)创建色板文件,包含30-50种标准色:

-使用AdobeColor或Color拾取器工具

-按色系分类(如红色系、蓝色系)

-每种颜色提供3种渲染效果(亮、中、暗)

(2)制作渲染样机,验证颜色表现:

-使用3D打印制作1:1模型

-在不同光线下(LED、自然光)对比色差

-记录ΔE值,目标≤2.0

(3)输出颜色数据表(含色号、RGB值):

-Excel格式,包含颜色名称、色号、RGB、CMYK

-添加颜色应用示例图

2.建模验证阶段

(1)对比渲染效果与实物色差(ΔE<3):

-使用分光测色仪测量实物颜色

-与渲染结果对比,调整材质参数

-记录每次调整的ΔE变化

(2)检查颜色过渡区域是否自然:

-验证颜色渐变是否连续

-检查反光区域颜色失真情况

-使用Falloff工具调整过渡曲线

(3)调整材质参数优化颜色表现:

-金属材质调整粗糙度(0-1)

-透明材质调整折射率(IOR)

-纹理材质调整UV比例

3.输出发布阶段

(1)提供带颜色信息的完整模型文件:

-包含所有颜色层的渲染文件

-材质库文件(.mat或.sbs)

-工程图包含颜色标注

(2)附赠颜色标准样品(小批量试制):

-每种主色制作Pantone色卡

-金属色提供喷漆样板

-透明色提供注塑色板

(3)编制颜色使用说明文档:

-适配不同材质的颜色限制

-搭配建议与禁忌组合

-色差容许范围说明

一、产品颜色设计原则

(一)色彩心理学应用

1.了解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2.根据产品功能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3.考虑色彩对产品整体美感和品牌形象的影响。

(二)色彩搭配规范

1.使用色轮选择和谐的颜色组合,如互补色、类似色等。

2.控制色彩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种主色,避免过于杂乱。

3.设置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

二、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一)建模精度标准

1.基准件建模精度:±0.1mm,适用于装配关系要求高的部件。

2.外观件建模精度:±0.05mm,保证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

3.复杂曲面建模精度:±0.02mm,满足高精度渲染需求。

(二)建模流程规范

1.建模准备

(1)收集产品尺寸图、工程图等参考资料

(2)确定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Rhino等)

(3)设置单位、精度等基本参数

2.建模实施

(1)创建基础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2)使用拉伸、旋转、扫描等命令构建主体结构

(3)通过曲面功能处理复杂过渡区域

3.建模检查

(1)检查尺寸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2)查验装配干涉情况

(3)进行渲染测试,确认表面质感

(三)文件格式规范

1.三维模型文件:STEP、IGES或Parasolid格式

2.二维工程图:DWG或DXF格式

3.渲染文件:TIFF或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三、颜色与建模协同工作要点

(一)颜色预览设置

1.在建模软件中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2.配置标准观察角度(如30°俯视)

3.调整材质参数,如反光度(0-100)、透明度(0-1)

(二)数据交换注意事项

1.颜色信息保存:使用ACI或RGB格式记录色值

2.材质传递:确保PBR材质参数完整传输

3.坐标系统一:保持模型原点一致

(三)协同工作流程

1.颜色设计阶段

(1)创建色板文件,包含30-50种标准色

(2)制作渲染样机,验证颜色表现

(3)输出颜色数据表(含色号、RGB值)

2.建模验证阶段

(1)对比渲染效果与实物色差(ΔE<3)

(2)检查颜色过渡区域是否自然

(3)调整材质参数优化颜色表现

3.输出发布阶段

(1)提供带颜色信息的完整模型文件

(2)附赠颜色标准样品(小批量试制)

(3)编制颜色使用说明文档

一、产品颜色设计原则

(一)色彩心理学应用

1.了解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具体而言:

(1)红色:适合高关注度的产品,能刺激购买欲望,但需控制使用比例,避免过度刺激。

(2)蓝色:适用于科技类产品,传递专业与信任感,冷色调需搭配暖色点缀以增强亲和力。

(3)绿色:代表自然与健康,适合环保或健康类产品,饱和度过高可能显得油腻。

(4)黄色:高亮度色彩,吸引注意力,但需谨慎使用,避免与黑色搭配造成压迫感。

(5)橙色:活力四射,适合年轻市场,需与灰色等中性色平衡,避免过于跳脱。

2.根据产品功能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例如:

(1)儿童玩具:采用明亮多彩的撞色设计,但需避免单色使用,以免单调。

(2)老年用品:选择柔和的中性色,如米白、浅灰,搭配暖色调点缀,提升使用舒适度。

(3)运动装备:以品牌主色为主,辅以反光材料或对比色条,增强运动感。

3.考虑色彩对产品整体美感和品牌形象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品牌色板:确定主色、辅助色及点缀色,确保产品系列视觉统一。

(2)进行色彩搭配测试:通过A/B测试对比不同方案,选择最优组合。

(3)考虑环境适应性:产品在不同光线下(如室内LED、户外自然光)的色差控制在ΔE≤2内。

(二)色彩搭配规范

1.使用色轮选择和谐的颜色组合,如互补色、类似色等。具体方法:

(1)互补色搭配:用于突出重点,如蓝色产品搭配橙色元素,注意主次分明。

(2)类似色搭配:营造和谐感,如红色系产品搭配粉红、橘红,适合年轻群体。

(3)三色搭配:选择180°等分色轮上的三色,如黄、蓝、紫,需控制比例(主色60%、次色30%、点缀色10%)。

2.控制色彩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种主色,避免过于杂乱。具体执行:

(1)单色系设计:全产品使用同一色系,通过明暗变化制造层次。

(2)双色系设计:主色与辅色比例控制在7:3,适用于商务类产品。

(3)三色系设计:适用于功能复杂的产品,需确保色彩间有逻辑关联(如主色代表品牌、辅色代表功能、点缀色增加活力)。

3.设置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操作要点:

(1)主色:占据产品60%以上区域,体现品牌识别度,如苹果产品常用银灰色。

(2)辅色:用于功能区域或过渡部分,如产品把手使用与主色对比色。

(3)点缀色:小面积使用,如Logo或警示标识,建议选择饱和度高于其他色系的颜色。

二、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一)建模精度标准

1.基准件建模精度:±0.1mm,适用于装配关系要求高的部件。具体应用:

(1)内部配合件:如轴承座孔径需精确到±0.05mm。

(2)外部连接件:螺丝孔位精度需控制在±0.08mm内。

(3)镜面件:表面轮廓偏差不超过±0.03mm。

2.外观件建模精度:±0.05mm,保证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操作规范:

(1)曲面连续性要求:G2连续(曲率连续),避免视觉突变。

(2)表面粗糙度模拟:使用Rhino的NURBS曲面确保渲染真实性。

(3)倒角过渡处理:圆角半径需大于0.5mm,避免视觉锐利感。

3.复杂曲面建模精度:±0.02mm,满足高精度渲染需求。技术要点:

(1)使用Isoparm网格控制曲面密度,高精度区域加密网格。

(2)通过ControlPoint编辑调整曲面控制点,确保形状准确。

(3)验证曲面法线方向,避免渲染时出现黑色线条。

(二)建模流程规范

1.建模准备

(1)收集产品尺寸图、工程图等参考资料:

-提取关键尺寸标注

-记录公差要求

-绘制装配关系图

(2)确定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Rhino等):

-SolidWorks:适合机械结构,自动生成工程图

-Rhino:擅长自由曲面,适合汽车、工业设计

-Fusion360:云端协作,适合初创团队

(3)设置单位、精度等基本参数:

-单位:毫米(mm)或英寸(inch)

-精度:小数点后3位(如12.345mm)

-角度单位:度(°)或弧度(rad)

2.建模实施

(1)创建基础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使用草图工具绘制二维轮廓

-应用拉伸(Extrude)、旋转(Revolve)命令生成基础形状

-检查尺寸是否与原始图纸一致

(2)使用拉伸、旋转、扫描等命令构建主体结构:

-拉伸:适用于平板类零件,设置拔模角度避免平面感

-旋转:适用于轴类零件,确保旋转角度准确

-扫描:适用于复杂轮廓,如螺旋弹簧,需分段扫描

(3)通过曲面功能处理复杂过渡区域:

-使用Trim工具修剪重叠曲面

-应用Blend命令创建平滑过渡

-通过Srfcommands工具箱调整曲面控制点

3.建模检查

(1)检查尺寸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使用测量工具核对关键尺寸

-对比图纸标注,允许±0.02mm误差

-对称结构需验证对称性

(2)查验装配干涉情况:

-使用Interference检查功能

-输出干涉报告,标记干涉区域

-调整配合关系或尺寸解决干涉

(3)进行渲染测试,确认表面质感:

-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调整材质参数(反光度、透明度)

-对比实物照片,修正颜色偏差

(三)文件格式规范

1.三维模型文件:STEP、IGES或Parasolid格式

-STEP格式:适用于欧洲行业标准,包含完整几何和拓扑信息

-IGES格式:适用于美国行业标准,但可能丢失非几何数据

-Parasolid格式:SolidWorks默认格式,兼容性最佳

2.二维工程图:DWG或DXF格式

-线型比例:1:1,避免缩放导致尺寸错误

-标注单位:与三维模型保持一致

-剖视图比例:1:10或1:20,复杂结构可单独放大绘制

3.渲染文件:TIFF或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渲染引擎:V-Ray或Corona,确保真实感

-通道分离:保存AO(AmbientOcclusion)、ZDepth等通道

-文件命名:包含产品名称、日期、格式(如"产品A_2023_TIFF")

三、颜色与建模协同工作要点

(一)颜色预览设置

1.在建模软件中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SolidWorks:进入View→Lighting→Photorealistic

-Rhino:使用SunPosition工具设置角度(方位角0°,高度角45°)

-Fusion360:环境光设置调整为50%亮度

2.配置标准观察角度(如30°俯视)

-使用相机工具设置视图角度

-记录视图参数(FOV=60°,距离=500mm)

-导出视图截图作为参考

3.调整材质参数,如反光度(0-100)、透明度(0-1)

-使用Materia编辑器设置材质属性

-金属反光度建议设置60-80%

-透明材质调整折射率(IOR=1.5)和衰减值

(二)数据交换注意事项

1.颜色信息保存:使用ACI或RGB格式记录色值

-ACI色号:如Pantone185C

-RGB值:如FF4500(红橙)

-CMYK值:如C0M60Y40K0

2.材质传递:确保PBR材质参数完整传输

-确认模型包含所有UV贴图

-检查法线方向是否正确

-导出时勾选"IncludeMaterials"选项

3.坐标系统一:保持模型原点一致

-所有模型使用同一坐标原点

-使用坐标系转换工具(如Maya的Translate/Scale)

-导出文件时设置单位(mm)

(三)协同工作流程

1.颜色设计阶段

(1)创建色板文件,包含30-50种标准色:

-使用AdobeColor或Color拾取器工具

-按色系分类(如红色系、蓝色系)

-每种颜色提供3种渲染效果(亮、中、暗)

(2)制作渲染样机,验证颜色表现:

-使用3D打印制作1:1模型

-在不同光线下(LED、自然光)对比色差

-记录ΔE值,目标≤2.0

(3)输出颜色数据表(含色号、RGB值):

-Excel格式,包含颜色名称、色号、RGB、CMYK

-添加颜色应用示例图

2.建模验证阶段

(1)对比渲染效果与实物色差(ΔE<3):

-使用分光测色仪测量实物颜色

-与渲染结果对比,调整材质参数

-记录每次调整的ΔE变化

(2)检查颜色过渡区域是否自然:

-验证颜色渐变是否连续

-检查反光区域颜色失真情况

-使用Falloff工具调整过渡曲线

(3)调整材质参数优化颜色表现:

-金属材质调整粗糙度(0-1)

-透明材质调整折射率(IOR)

-纹理材质调整UV比例

3.输出发布阶段

(1)提供带颜色信息的完整模型文件:

-包含所有颜色层的渲染文件

-材质库文件(.mat或.sbs)

-工程图包含颜色标注

(2)附赠颜色标准样品(小批量试制):

-每种主色制作Pantone色卡

-金属色提供喷漆样板

-透明色提供注塑色板

(3)编制颜色使用说明文档:

-适配不同材质的颜色限制

-搭配建议与禁忌组合

-色差容许范围说明

一、产品颜色设计原则

(一)色彩心理学应用

1.了解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2.根据产品功能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3.考虑色彩对产品整体美感和品牌形象的影响。

(二)色彩搭配规范

1.使用色轮选择和谐的颜色组合,如互补色、类似色等。

2.控制色彩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种主色,避免过于杂乱。

3.设置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

二、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一)建模精度标准

1.基准件建模精度:±0.1mm,适用于装配关系要求高的部件。

2.外观件建模精度:±0.05mm,保证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

3.复杂曲面建模精度:±0.02mm,满足高精度渲染需求。

(二)建模流程规范

1.建模准备

(1)收集产品尺寸图、工程图等参考资料

(2)确定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Rhino等)

(3)设置单位、精度等基本参数

2.建模实施

(1)创建基础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2)使用拉伸、旋转、扫描等命令构建主体结构

(3)通过曲面功能处理复杂过渡区域

3.建模检查

(1)检查尺寸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2)查验装配干涉情况

(3)进行渲染测试,确认表面质感

(三)文件格式规范

1.三维模型文件:STEP、IGES或Parasolid格式

2.二维工程图:DWG或DXF格式

3.渲染文件:TIFF或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三、颜色与建模协同工作要点

(一)颜色预览设置

1.在建模软件中设置标准光源(如D65日光)

2.配置标准观察角度(如30°俯视)

3.调整材质参数,如反光度(0-100)、透明度(0-1)

(二)数据交换注意事项

1.颜色信息保存:使用ACI或RGB格式记录色值

2.材质传递:确保PBR材质参数完整传输

3.坐标系统一:保持模型原点一致

(三)协同工作流程

1.颜色设计阶段

(1)创建色板文件,包含30-50种标准色

(2)制作渲染样机,验证颜色表现

(3)输出颜色数据表(含色号、RGB值)

2.建模验证阶段

(1)对比渲染效果与实物色差(ΔE<3)

(2)检查颜色过渡区域是否自然

(3)调整材质参数优化颜色表现

3.输出发布阶段

(1)提供带颜色信息的完整模型文件

(2)附赠颜色标准样品(小批量试制)

(3)编制颜色使用说明文档

一、产品颜色设计原则

(一)色彩心理学应用

1.了解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具体而言:

(1)红色:适合高关注度的产品,能刺激购买欲望,但需控制使用比例,避免过度刺激。

(2)蓝色:适用于科技类产品,传递专业与信任感,冷色调需搭配暖色点缀以增强亲和力。

(3)绿色:代表自然与健康,适合环保或健康类产品,饱和度过高可能显得油腻。

(4)黄色:高亮度色彩,吸引注意力,但需谨慎使用,避免与黑色搭配造成压迫感。

(5)橙色:活力四射,适合年轻市场,需与灰色等中性色平衡,避免过于跳脱。

2.根据产品功能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例如:

(1)儿童玩具:采用明亮多彩的撞色设计,但需避免单色使用,以免单调。

(2)老年用品:选择柔和的中性色,如米白、浅灰,搭配暖色调点缀,提升使用舒适度。

(3)运动装备:以品牌主色为主,辅以反光材料或对比色条,增强运动感。

3.考虑色彩对产品整体美感和品牌形象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品牌色板:确定主色、辅助色及点缀色,确保产品系列视觉统一。

(2)进行色彩搭配测试:通过A/B测试对比不同方案,选择最优组合。

(3)考虑环境适应性:产品在不同光线下(如室内LED、户外自然光)的色差控制在ΔE≤2内。

(二)色彩搭配规范

1.使用色轮选择和谐的颜色组合,如互补色、类似色等。具体方法:

(1)互补色搭配:用于突出重点,如蓝色产品搭配橙色元素,注意主次分明。

(2)类似色搭配:营造和谐感,如红色系产品搭配粉红、橘红,适合年轻群体。

(3)三色搭配:选择180°等分色轮上的三色,如黄、蓝、紫,需控制比例(主色60%、次色30%、点缀色10%)。

2.控制色彩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种主色,避免过于杂乱。具体执行:

(1)单色系设计:全产品使用同一色系,通过明暗变化制造层次。

(2)双色系设计:主色与辅色比例控制在7:3,适用于商务类产品。

(3)三色系设计:适用于功能复杂的产品,需确保色彩间有逻辑关联(如主色代表品牌、辅色代表功能、点缀色增加活力)。

3.设置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操作要点:

(1)主色:占据产品60%以上区域,体现品牌识别度,如苹果产品常用银灰色。

(2)辅色:用于功能区域或过渡部分,如产品把手使用与主色对比色。

(3)点缀色:小面积使用,如Logo或警示标识,建议选择饱和度高于其他色系的颜色。

二、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一)建模精度标准

1.基准件建模精度:±0.1mm,适用于装配关系要求高的部件。具体应用:

(1)内部配合件:如轴承座孔径需精确到±0.05mm。

(2)外部连接件:螺丝孔位精度需控制在±0.08mm内。

(3)镜面件:表面轮廓偏差不超过±0.03mm。

2.外观件建模精度:±0.05mm,保证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操作规范:

(1)曲面连续性要求:G2连续(曲率连续),避免视觉突变。

(2)表面粗糙度模拟:使用Rhino的NURBS曲面确保渲染真实性。

(3)倒角过渡处理:圆角半径需大于0.5mm,避免视觉锐利感。

3.复杂曲面建模精度:±0.02mm,满足高精度渲染需求。技术要点:

(1)使用Isoparm网格控制曲面密度,高精度区域加密网格。

(2)通过Contr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