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化品典型事故警示教育及案例分析截至6月23日
,
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53起、
死亡83人
,
同比(54起、
74人)
减少1起、
增加9人
,
分
别下降1.9%、
上升12.2%。其中较大事故4起、
死亡22人
,
同比(6起、
24人)
减少2起、
2人;
重大事故1起、
死亡12人
,
同比增
加1起、
12人。2
0
2553
起
/
83
人2
0
2
45
4
起
/
7
4
人2025年5月27日
,
高密市山东友道化学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
,
造成10人死亡、
2人失联、
19人受伤。经初步调查
,
友道化学自行开发的2-硝基-3-甲基苯甲酸连续流生产工艺技术有缺陷
,
掺投质量不合格的间甲基苯甲
酸作为原料
,物料积聚堵塞
,导致积聚在管链机中的硝化物反复受挤压、
摩擦持续蓄热升温爆炸
,进而引发其他设备内的
硝化物料爆炸。
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事故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企业对硝化工艺安全风险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主要负责人和有关技术人员均认为其硝化装置非常安全
,仅在实验室技术研发时开展了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的工艺参数、反应方式与工业化装置现状不符
,未对原辅料在线物料变化引起的热风险进行评估。二是工艺技术有缺陷
,其管式反应技术为自行开发
,在中试时就存在原料易堵塞管道等问题
,
尚未解决就盲目扩大规模进行工业化生产;号称采用连续流反应技术
,后处理单元仍为间歇式操作
,物料在线量大
,现场操作人员多达9人。三是未经变更管理掺投不合格的原料进行硝化反应
,未对原料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管控,导致物料在管链机等后处理设备中积聚堵塞。四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未按要求及时配备安全总监;人员定位系统建而不用
,硝化装置现场操作人员仅1人佩带定位卡。同时
,这起事故还暴露出有关地方统筹发展和安全不到位、项目源头准入把关不严格、专业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重点工作落实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2025年4月22日
,
山东菏泽帝捷化工公司二车间离心机维修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
,
造成3人失联、
3人受伤。
发生事
故的车间生产叠氮磷酸二苯酯
,
主要原料涉及叠氮化钠。
初步研判
,企业涉嫌违法变更工艺
,未全面辨识干法工艺安全风
险
,
职工违规维修清理离心机时发生闪爆
,导致人员伤亡。
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核查中。2025年5月30日18时30分左右
,河北武邑县一化工企业车间发生煮洗釜爆炸
,造成5人死亡
,
2人受伤(无生命危险)
。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2025年9月2日19时许
,湖北省龙佰襄阳钛业公司在处理低温余热系统-脱盐水加热器漏酸过程中
,对脱盐水箱进行动火作业时发生闪爆
,造成5人死亡、
1人受伤;2025年3月20日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红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
,造成6人死亡、
3人受伤
,
经初步调查
,
红旗生物将厂房出租给青岛亿途新材料有限公司非法生产医药中间体
,后青岛亿途又转包给项城市三得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非法生产过程中因反应釜蒸馏超温导致酰基叠氮化物分解爆炸;
3月25日
,
当地在拆除设备设施过程中
,
又发生物料泄
漏爆炸
,造成1人死亡、
2人受伤。
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2025年3月11
日
,江苏惠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无资质的情况下
,在现有中试车间非法试验生产2-碘酰基苯甲酸,擅自改变工艺
,使用丙酮代替二氯甲烷作为溶剂
,在产品晾干收集过程中发生爆炸
,造成8人死亡、
4人轻伤。2025年7月20日
,
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机硅单体合成装置开车期间
,
导热油系统由升温反应切换为生产
蒸汽撤热降温操作过程中
,
岗位操作工误操作
,将导热油出口调节阀开度由0直接开到55%
,
随后又开到70%
,
导致280℃的
导热油大量进入废热锅炉
,
造成炉管破损。
破损后锅炉水串到导热油槽内
,
水气化导致超压物理爆炸
,
大量油气泄漏后遇到
点火源形成流淌火
,流淌火引燃附近的合成尾气吸收塔的下部吸收水池尾气
,造成尾气吸收塔着火。2025年9月13日
,
宁夏氦能科技公司发生闪爆着火事故。
初步了解
,企业在工程未完工和中交的情况下开展投料试车
,LNG脱重烃塔底部重烃液相至再沸器管线阀门冻堵
,
使用热风枪加热解冻时
,
重烃和天然气泄漏引发爆燃
,
造成1名处置人
员受伤
,
附近8名开展保冷作业的人员1人死亡、
7人受伤
,具体原因正在调查。2025年7月23日17时许
,湖南衡阳黎达化工有限公司一存有氯酸钠的仓库爆炸
,初步分析
:氯酸钠在叉车运输途中掉落、
包装破裂
,沾染了含硫化砷渣的污泥发生反应
,入库后反应热量逐步积聚导致氯酸钠燃烧分解爆炸
,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2025年8月28日7时许
,浙江湖州大川新材料公司合成车间反应釜(
三氯丙烯和二甲胺合成反应)
超压发生爆燃
,造成2
人死亡
,
2人受伤
,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2024年5月31日19时30分许
,辽宁北方煤化工(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制造室在尿素成品库铁道
南侧临时取样口进行高炉煤气取样作业
,违反分析操作规程
,未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
事故造成2人死亡。2024年12月21日
,
漳州奇美化工公司年产18万吨PC(聚碳酸酯)
项目DPC-1装置区试生产期间,因为苯酚取样管道物料凝固堵塞
,操作人员违规在苯酚进料预热器导淋处取样时发生泄漏
,造成2人死亡,
1人受伤。
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2025年9月9日19时许
,辽宁省辽阳嘉禾精细化工公司2号车间发生一起甲苯泄漏事故。
事故发生在车间加氢釜采样期间
,
因操作人员打开取样阀时开度过大
,致使大量甲苯迅速泄漏。
甲苯挥发形成的有害气体迅速在车间内扩散
,现场作业
人员吸入后出现中毒症状
,
部分人员还受到挥发气体刺激
,
导致呼吸道和眼部灼伤。
事故造成6人受伤
,
伤者均第一时间
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能否设计为密闭取样取样作业事故关键词操作规程实用性差异常工况处置取样2025年7月10日15时37分许
,位于临平塘栖镇塘康路327号的杭州宝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车间组织受限空间作业时
,发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
,造成1人死亡
,
1人轻伤
,
直接经济损失约
145.24万元。间接原因:
1.风险辨识不到位。
2024年12月2日
,对事故实验室进行危险源辨识时
,未充分认识到氨气的危险特性,
未将气氛电阻炉使用氮气的情况辨识为危险源
"
,
未针对氮气泄漏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
,
进行风险辨识和
评估
,
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在事故实验室的干燥间内使用危险化学品(压缩氨气)从事实验等生产
活动
,
未设置固定式氧浓度监测报警装置。
2025年2月7日
,
在使用危险化学品(压缩氮气)进行实验过程中
,
事故实验室
的干燥间内缺乏有效通风。
3.银硅公司违反合同转租厂房
,
在未经厂房产权单位同意的情况下
,
擅自将事故厂房转租给荟
光公司用作实验室。直接原因:(一)氮气泄漏原因。
事故软管因管口表面受高温等非常规加热导致硬化及出现无法回弹的扩张
,
且宝塔接头与软管连
接处未使用箍钳箍紧
,在管内压力0.9MPa作用下脱落。(二)造成人员死亡主要原因。
干燥间1内缺乏有效通风
,
氮气泄漏积聚至致人窒息死亡浓度
,
1名员工进入干燥间1后
晕倒。
另1名员工发现后
,未佩戴应急救援防护用品进入干燥间1进行施救
,
随即晕倒在干燥间1
,最终造成两人室息死亡。2025年2月7日8时30分许
,荟光(宁波)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中毒和室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
,
直接经济损失约287.1万元。事故时间事故单位死亡人数事故概况备注2024.01.11厦门市金达威维生素有限公司4在污水池顶上违规建设雨棚(计划放空桶)
,动火审批走过场
,电焊作业时发生闪爆。动火作业/非法改造2024.01.20菏泽市鄄城县大埝镇王菜园村废弃厂房7非法组织生产3-氯丙炔
,在拆除损坏的蒸馏釜冷凝器、使用切割工具切割支撑冷凝器的角铁时产生火花
,引爆蒸馏釜内3-氯丙炔。动火作业/非法生产2024.04.19乌兰泰安化肥有限责任公司4煤储运车间生产供水管线突发漏水
,
1名工作人员在阀门井内关闭生产用水阀门时中毒窒息
,其
他人员在施救过程中也相继中毒。违规持续在厂内堆存大量气化渣
,导致气化渣随水渗流至井内,
逸出的一氧化碳长期聚集在井内。受限空间作业/异常
工况处置/生产环节2024.05.03四川西艾氟科技有限公司3搅拌机封丙三醇漏入反应釜内
,未分析反应缓慢的原因及风险
,擅自更改反应条件
,补加过量催化剂
,采用蒸汽加热反应体系
,强制继续反应。多人违规进入反应釜防爆间进行操作
,造成事故
扩大。异常工况处置/生产环节2024.05.09湖北雪飞化工有限公司31#煮洗锅下部排水阀密封圈部分脱离
,内漏导致煮洗锅内液位下降
,上部硝化棉处于失水状态
,
在135℃高温水蒸汽环境下
,硝化棉发生热分解
,导致爆炸。异常工况处置/生产环节2024.06.11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3对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后
,操作人员在2#线移动颗粒床除尘装置过滤段打开人孔开展“漏料”检查
时
,内部保护氮气导致窒息
,施救不当致事故扩大。受限空间作业/试生
产2024.06.29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丁城村废弃小学内4私自搭建彩钢瓦简易工房非法生产固化剂(过氧化甲乙酮)
,在用叉车非法转运废水时
,误将装有原料皮革光亮剂(主要成分为2-丁酮)的桶当作废水吨桶
,因操作不慎造成吨桶内的可燃液体大
量泄漏并挥发
,引发爆炸。转料/生产环节/非法
生产2024.08.18锦州市天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污水站废水处理改造工程施工作业中
,在对一段好氧池吸污过程中
,作业人员违规进入池内处理堵塞的吸污管中毒晕倒
,施救中造成3人死亡。受限空间作业/检修
环节2024.08.19宁夏顺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5非法组织叔丁基过氧化氢生产
,将30%的氢氧化钠溶液经配置釜窜入钠盐罐
,并误将精制釜内叔
丁基过氧化氢打入钠盐罐
,引起钠盐罐内过氧化物分解放热爆燃。生产环节/非法生产2024.12.12寻甸县先锋化工有限公司3焦油加氢反应器结构篮(分布器)回装的受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后
,有关人员未经审批、未做有效防护再次进入作业现场充氮反应器内
,导致事故发生。受限空间作业/检修
环节事故时间事故单位死亡人数作业类型生产环节所在行业事故类型涉及化学品许可类型是否涉及变更2024.01.11厦门市金达威维生素有限公司4动火作业项目改造精细化工爆炸含易爆化学品废水非法改造设计变更2024.01.20菏泽市鄄城县大埝镇王菜
园村废弃厂房7动火作业项目改造精细化工爆炸3-氯丙炔非法生产设备变更2024.04.19乌兰泰安化肥有限责任公司4受限空间作业生产环节煤化工中毒和窒息硫化氢总图变更2024.05.03四川西艾氟科技有限公司3异常工况处置生产环节精细化工爆炸五氟化碘/四氟乙烯工艺变更2024.05.09湖北雪飞化工有限公司3异常工况处置生产环节精细化工爆炸硝化棉工艺变更2024.06.11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3受限空间作业项目改造煤化工中毒和窒息氮气设计变更2024.06.29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丁城村废弃小学内4转料作业生产环节精细化工爆炸2-丁酮/过氧化甲乙
酮非法生产许可变更2024.08.18锦州市天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受限空间作业项目改造石油化工中毒和窒息硫化氢作业方式人员变更2024.08.19宁夏顺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5转料作业生产环节精细化工爆炸叔丁基过氧化氢非法生产工艺变更2024.12.12寻甸县先锋化工有限公司3受限空间作业检修煤化工中毒和窒息氮气作业内容变更反应安全风险管控有缺失变更/改造风险管控有
欠缺
特殊作业风险管控有
差距设备完好性差/带病运行异常工况处置/报警管理风险管控不到位非法生产/非法出租二
强化反应安全风险管控一
提升许可作业风险管控能力四
强化报警管理风险管控三
强化异常工况风险管控目录Content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在污水处理池东北角观察井上方搭建遮雨棚过程
中
,焊接作业时持续溅落的火花引燃覆盖在下方观察
井盖板上的麻袋和污水循环管与不锈钢盖板之间缝隙
填充的橡塑保温材料
,导致池内积聚的可燃气体闪爆。2024年1月11
日
,厦门金达威维生素有限公司
,
违规施工焊接引发污水处理池内可燃气体闪爆事故
,
造成4人死亡、
2人重伤。厦门金达威维生素有限公司“1·11”污水处理池闪爆事故污水处理设施引发的事故(一)污水处理池是污水处理工程的一部分
,
主要作用是收集生产车间产生的废水
,
调节
pH值后混合均匀
,
再输送至后续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池废水中含有乙醚、
甲苯、
甲醇、
乙醇、丙酮、环已酮、植物油抽提溶剂等易燃液体)变更1:
为防止综合调节池内的气体外逸
,
2022年1月在部分观察井盖板处增加抽风管
,抽气总风管(PVC材质)
,
用
引风机将尾气抽至环保废气处理系统RTO。变更2:
为提高废水混合效果
,保证处理效率
,
设置了循环水管系统
,通过泵打循环将池内废水混合均匀
,
2023年11月份在综合调节池东北角观察井井盖上安装一条污水循环总管(直径
DE200)
,
污水循环管(
PVC材质)
从井盖不锈
钢盖板穿出
,
用20mm厚的橡塑保温材料和密封胶对其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密封。未汲取教训:
该公司2022年曾因在7车间所属动力车间西北面违规搭建约
138m遮雨棚被相关部门责令改正
,
此次
又擅自在污水处理池上方搭建遮雨棚。非法改造项目:
2023年11月16日
,未经设计
,在污水池顶上盖雨棚放空桶。事故反思1:
未经设计随意变更2024年1月11日8时00分
,填写动火作业票。作业内容为“做雨棚”
,动火作业级别二级
,动火地点及动火
部位在调节池上
,动火方式为电焊、角磨机。经核查
,作业审批存在以下严重不规范。动火前岗位当班班长赵某建并未在作业现场
,未进行安全交底,
未查验许可证
,作业许可证上相关内容均为作业申请人、安全
措施确认人谢某刚替签。4作业许可证上的动火作业实施时间是“
自2024年1月11
日8
时50分开始”
,实际动火作业实施时间是2024年1月11
日8
时43分57秒开始
,实际动火时间早于许可动火时间
,在作业许可证审批并经当班班长验证之前就已开始实施动火。1动火作业许可证上安全措施情况表述为“并已采取覆盖、铺沙
等手段进行隔离”
,但现场仅采取覆盖麻袋浇水淋湿的手段
,
并未采取铺沙等其他手段进行隔离。65
动火作业许可证审核审批期间
,安全环保部经理杨某辉在岗
,未根据公司制度规定履行审批人职责。3
作业许可证上动火人为魏某林
,实际动火人为芦某华、郑某盛
,许可动火人与实际动火人不一致。申请单位审核审批人江某城在7车间办公室完成审批
,未到现场审批;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审批人罗某友在安全环保部办公室
完成审批
,未到现场审批
,审批前未对气体采样分析;审核审
批人江某城、罗某友均未到现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确认。事故反思2:
作业审批走形式2间接原因:1.未通过消防验收、
未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
,擅自进行试生产,
随意排放有机废气。2.项目发包给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
,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交底
,未对作业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3.施工前未制定施工方案
,
未办理动火作业票进行切割、
焊接等作业;
作
业人员无证进行焊接作业。事故直接原因:
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过程中
,
环保设施停止运行而生产装置在运行
,
废气系统未隔断
,
造成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
,
与空气混
合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
,
被违规动火产生的焊接火花引燃
,
造成VOCs治理
设施的部分设备和与VOCs治理设施连通的废水池爆炸。2024年2月29日9时33分
,石家庄安森化工有限公司VOCs治理设施改造过程中发生闪爆
,造成2人死亡、
3人受伤。深泽经济开发区石家庄安森化工有限公司“2·29”闪爆事故污水处理设施引发的事故(二)事故直接原因
:
作业人员对作业现场危险因素不清楚,违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和作业过程风险防控要求
,
违规进入一段好氧池内作业
,
吸入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事
故发生;
施救人员在对池内环境危害程度不明、
现场个体防
护装备不全、不具备自主救援条件的情况下盲目施救
,
导致
伤亡后果扩大2025年8月19日
,污水站废水处理改造工程施工作业中
,在一段好氧池吸污过程中
,作业人员违规进入池内处理堵塞的吸
污管
,
中毒晕倒
,施救中造成3人死亡。污水处理设施引发的事故(三)锦州市天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8·19”中毒窒息事故1
虽对污水站进行了安全风险辨识
,但仅将其定为一般风险进行管理
,未在污水站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为了加快清污进度
,临时联系外协单位
,作业方式、人员变更未调整作业方案、未签订协议。作业前
,未组织外包、外协单位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2
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开展作业危害分析
,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承包商没有将外协单位纳入本单位管理
,既没有对外协单位的
安全生产条件及受限空间作业的专业能力进行审核评估
,又没有与外协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4未在污水池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未配备气
体检测仪器
,作业前从未进行过气体检测;且事发当日也
未履行受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
,未开具受限空间作业票。企业对同一区域内、
同时作业的两个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督促检查不够;未对外协单位组织入场教育
,未进行安全交底和危险因素告知。事故反思:356事故一:
导致在存在可燃气体的污水处理池上方申请动火作业时
,只将动火作业级别定为二级动火作
业进行管理。事故二:
仅将污水站定为一般风险进行管理。未有效辨识进入污水处理池的废水成份
,未将污水处理池判定为火灾爆炸危险性、有毒有害场所。并进行风险管控。三个事故深层次原因分析污水处理设施引发的事故直接原因:
经检测
,
3-氯丙炔为爆炸性物质。
现场人员使用电焊机大电流切割蒸馏釜侧上方冷凝器的钢支架
时产生的电弧或高温焊渣引起蒸馏釜内的
3-氯丙炔爆炸
,
接着引起蒸馏釜南侧1台水洗中和釜和2台氯化反应釜
内的
3-氯丙炔爆炸
,4台釜全部解体并伴随极强的冲击波
,
导致现场人员伤亡、
易燃物料燃烧、
厂房及设备设施
严重损毁、
大量碎片飞出、
院内建筑物倒塌、
周边企业和村庄的房屋受损。2024年1月20
日
19时46分许
,
菏泽市鄄城县大埝镇王菜园村西北一非法生产窝点发生爆炸着火事故
,
造
成7人死亡、
1人受伤
,
直接经济损失989.85万元。事故后检测:
3-氯丙炔理化性质为:
闪点-19
.
0℃
,
爆炸下限
(30℃)2.3%
,
爆炸上限(73℃)100%
,
沸点57.8℃
,
3-氯丙炔具有爆
炸性。设备外壁动火引发的事故(一)菏泽鄄城非法生产窝点“1·20”较大爆炸着火事故直接原因
:生产车间羰基化反应釜的尾气放空冷凝器列管泄漏
,
导致管程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气通过列管泄漏点进入壳程盐水管线
,
再汇入冷冻盐水箱并积聚
,在未经动火审批、
未经风险辨识、
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
下
,企业违规组织外来施工人员在盐水箱顶部使用磨光机进行彩钢板打磨作业
,
产生的火花遇盐水箱检修孔处逸
出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气发生闪爆。一是未及时排查并消除羰基化反应釜尾气放空冷凝器处的
列管泄漏、
活性炭吸附罐内存在堵塞的事故隐患。二是未制定检维修方案
,
未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
,
未制定
风险管控措施。2024年7月12日
,浙江捷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起闪爆事故
,造成2人死亡
,
直接经济损失412.2万元设备外壁动火引发的事故(二)浙江捷达科技有限公司“7·12”爆炸事故主要产品:
年产提质煤76.6万吨、
液化石油气
0.55万吨、石脑油11.8万吨、
柴油31万吨。现有5套30万吨/年回转窑粉煤干馏生产装置。
2023年采用某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温煤气移动床颗粒除尘工艺技术
,
在干馏3#线
干馏炉尾安装移动床颗粒除尘装置并进行工业化应用试验。
在成
功改造干馏3号生产线的基础上
,
2023年6月
,公司又对干馏其他
4条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
,计划2024年3月全面投入运行。2024年6月11日6时40分左右
,
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干馏2#线移动床颗粒除尘装置发生一起氮气室息事故
,
造成3人死亡。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的事故(一)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11”较大中毒窒息事故在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
未开展气体检测等作业危
害分析、
未穿戴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的情况下
,
违章进入高浓度
氮气环境下开展
“漏料”检查与维修作业
,导致缺氧窒息;未进入受限空间的班长等人未向车间主任(作业长)、
调度岗
位和公司相关管理部门汇报
,
未穿戴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
,
上半
身爬附在已打开的颗粒床过滤段人孔盖
,
通过伸手拉拽的方式
,
对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施救。因移动床颗粒除尘装置处于氮气正压保护状态从颗粒床过滤段人孔
处不断逸出氮气
,
致使2名施救人员因吸入高浓度氮气
,
缺氧窒息晕倒
在人孔处
,导致事故扩大。干馏2#线移动床颗粒除尘装置在连续通入氮气进行正压保护状态下,
装填滤料过程中存在
“漏料
”异常工况
,
当班班组在处置
“漏料
”异常
工况时
,
指挥班组人员打开颗粒床过滤段人孔盖
,
并指挥1人进入高浓
度气环境下的受限空间。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的事故(一)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11”较大中毒窒息事故违章作业施救不当后果扩大直接
原因违章指挥间接原因:
1.宏汇公司对于承包商检维修作业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
,现
场验收流于形式。一是承包商在检维修作业完成后
,
作业人员现场清理过程中遗漏拆卸后铁丝捆绑的螺母
,
随后螺母掉落并嵌入至闸板箱。
在操作卸料阀时
,
由于螺母的嵌入
,
卸料闸门无法关闭
,
始终处于开启状态
,
导致填料过程中的
“漏料”异常工况;二是生产运行管理室未按职责要求履行设备消缺后的验收相关组织工作;三是设备负责人未根据职责要求
,
对机械设备的安装、
调试和技术把关工作进行确认;四是干馏车间管理技术人员未根据职责履行设备消缺后的验收工作;五是干馏车间班组人员未严格履行颗粒床内部消缺后的验收工作
,
未对作业现场全面进行验收检查
,未发现闸板箱遗漏的螺母。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的事故(一)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11”较大中毒窒息事故4.现场作业人员动态管控不力。
从5:40左右班组人员在三层平台打开颗粒床过滤段人孔盖
,截止6:29左
右五层加热炉点火作业人员徐某刚在作业结束经过三层平台时发现颗粒床人孔处两人晕倒
,共计约49分钟时
间
,
3人与调度岗位、
车间主任(作业长)和公司相关管理部门处于长时间失联状态
,调度岗位及相关管理等人
员均未能及时查看、
了解异常工况处置时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情况。2.企业试生产现场管理不严格。
一是试生产期间作业现场未严格落实相关管理制度。
2024年6月10日移
动床颗粒除尘装置现场开车前条件部分环节未经检查确认(如各部螺栓紧固、
阀门正常等)
,未发现卸料阀故障,
违规进行填料作业;
二是试生产方案中对现场的异常情况考虑不全面。
2024年2月11日组织制定了干馏热负
荷试车及减压蒸馏试生产方案并经过专家评审
,但试生产方案中针对“堵料”和下料不畅进行了明确
,未针对
“漏料”处置进行明确
,方案制定不完善。3.异常工况现场处理汇报不到位。
干馏车间班组班长张某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前
,仅通知了干馏中控
岗位人员刘某章
,未向车间值班人员段某园进行汇报;
干馏中控人员刘某章在知悉
“放料箱高液位联锁报警9
漏料异常工况”
“开人孔作业”和
“异常工况处置”等情况下
,未及时制止张某等人
“开人孔”违章作业行为
,未向车间值班人员和公司调度汇报
“异常工况及其处置”相关情况。
在异常工况处置过程中
,作业人员
违章打开人孔、
未履行受限空间作业审批违章开展受限空间特殊作业等。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的事故(一)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11”较大中毒窒息事故间接
原因直接原因:
加氢一级反应器催化剂更换作业期间
,
反应器处连续通入氮气进行正压保护状态
,
在发现加氢一级反应
器构篮(分布器)回装存在缺陷的情况下
,
未办理受限空间安
全作业票、
未开展作业危害分析、
未穿戴相应的个体防护装
备
,
车间现场管理人员违规组织承包商作业人员对加氢一级
反应器内结构篮(分布器)回装存在的缺陷进行修补作业
,
在
准备作业过程中
,
1人不慎吸入高浓度氮气
,从加氢一级反应
器进料口(内径600mm)向反应器坠落
,
另外2人在未穿戴相
应的个体防护装备情况下施救
,导致事故扩大。2024年12月12日17时
,
寻甸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回收精制车间12万吨/年宽馏分煤焦油加氢装置一级反
应器在检修期间
,发生一起氮气窒息事故
,造成3人死亡。
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的事故(二)寻甸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12·12较大室窒息事故间接原因:1.在更换催化剂施工作业完成并验收后
,
检查发现受限空间设备内存在几颗螺丝未安装
,
但管理人员未
采取措施
,在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的情况下
,违章冒险进入加氢一级反应器内查看催化剂安装情况。2.依据《12万吨/年宽馏分煤焦油加氢装置一级反应器催化剂更换方案》
,
在催化剂更换受限空间作业
时
,
必须由公司消防队到场提供应急监护
,
但在实际操作中
,
先锋化工并未执行方案中关于安全防护及监护
的具体要求。3.未制定施工方案
,
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
告知从业人员岗位风险因素。
也未按规定
,
作业人员
施工完毕后应把反应器盖板封闭
,只是用胶皮和篷布封堵
,且未在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的事故(二)寻甸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12·12较大室窒息事故思考:
为什么许可作业事故控制难?如何突破许可作业事故下降的瓶颈?181611223
31561082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13年至2024年
,共发生的144起较大及以上事故
,造成700人死亡。注:本课件中所有的分析基于此数据重/特大事故108较大事故1015131415124998722
45.5%17171411
9
1028
91115711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18161412108642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其中许可作业事故起数
许可作业事故起数占比
78.6%
81.8%
71.4%
53
3%
52
9%
52
9%
55.6%
60.0%2013年至2024年发生的144起较大事故中:发生在许可作业环节的较大事故有82起、
造成322人死亡
,
占较大事故起数的57.3%
,
占死亡人数的46.0%。
66.7%
特殊作业事故高居不下12
12
22
2%许可作业事故起数占比5
541
7%9
..
.899655..作业票证审批问题合计未办理动火作业票证18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证26未办理施工许可证5动火作业票证过期3作业票审批人员未到现场确认7代签动火作业票3未升级管理1小计63发生在许可作业环节的较大事故82起
,有63起事故在票证办理环节
不规范
,
占76.8%
,其中:★有49起未办理作业票证
,
占到了77.8%
,其中未办理动火作业票
证(18起)
、受限空间作业票证(26起)
、施工作业票证(5起)
。★有3起事故中动火作业票证过期
,有7起事故中存在审批人员未到
现场确认签字
,
3起动火作业事故存在违规代签作业票证。由于受限空间存在的危害物质不易被辨识
,
企业与承包商普遍对受限空间存在的风险认识不到
,
导致33起受限空间作业
引发的较大事故中有26起存在未办理作业票证
,
占78.8%。(一)
作业许可环节引发事故暴露的屡查屡犯问题1.作业票证审批存在的问题63起/82起发生在许可作业环节的较大事故82起中
,有77起待检修设备没有安全交出
,如与正在运行的系统未隔
离
,
设备内物料未排净
,未进行清洗、
置换、
通风、
未进行气体检测
,未清理周边的环境
,地沟、
坑等未
封堵
,
带压带料抢修等。发生在许可作业环节的较大事故82起中
,都存在对作业中的危害因素识别不全面
,或者是没有进行识
别便开始作业
,或者是因设计、
设备本身有缺陷导致识别不到
,或者是因自身风险意识差无法设别存在的
风险。有56起事故在作业前未进行气体检测
,其中涉及动火作业26起、
受限空间作业28起、
检维修作业2起。
4起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如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5·12”
闪爆事故、
江苏索普化工建设工程有
限公司“
10.19”
中毒窒息事故)
虽然进行了气体检测
,但作业过程中未连续检测气体。3.设备交出不能满足安全条件4.风险辨识不全面2.作业环境气体检测存在的问题分析67起在作业许可环节发生的较大及以上事故
的深层次原因
,
与设备完好性管理、
变更管理、
安全生
产信息管理、
装置安全规划与设计、
装置开停车安全管
理等相关要素落实不到位有关
,其中与设备完好性管理、
变更管理两个要素有关的事故分别占36.9%、
29.2%
,
是引发作业许可的两个关键要素。2013年~2022年
,
危险化学品企业共发生较大
及以上事故125起
,
其中67起事故发生在作业许可环
节
,
占比53.6%
,共造成250人死亡。在作业许可环节发生的67起事故中
,
特殊作业环
节57起
,
检维修环节10起
,
分别占危险化学品企业较
大及以上事故总量的45.6%、
8.0%。
其中
,
特殊作业
环节发生的事故中
,
动火作业事故27起、
受限空间作
业事故27起、
盲板抽堵作业事故3起。涉及的要素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比/事故起数设备完好性248736.9%变更管理197029.2%安全生产信息4196.2%装置安全规划与设计73110.8%装置开停车安全管理263.0%其他113716.9%合计67250100.0%事故发生环节事故类别事故数量占比(事故数量/125)特殊作业环节动火作业2721.60%受限空间作业2721.60%盲板抽堵作业32.40%小计/5745.60%检维修环节检维修作业108.00%合计6753.60%浙江省1059家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特殊作业统计
,
每家企业的月平均作业量为61.84次南京市高淳区4家危化品企业统计
,
每家企业平均每月特殊作业数量超过40次远高于发达国家危化企业10次左右的月平均特殊作业量这也是为什么近10年来
,动火、
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的专项整治虽取得了一得的效果
,
但特殊作业所引发的事故起数却没有真正下降的原因所在。我国危化品企业特殊作业数量过多从源头上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
强化设备完好性管理
,
减少装置运行失效概率
,
减少技改变更频次
,
提升隐患排查与整改质量
,
降低作业许可环节事故发生可能性。重视装置安全规划与设计
1规范变更管理
3强化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5防控许可作业事故的根本在于4
规范工艺运行与装置开停车安全管理6
提高隐患排查质量与整改质量2
提升设备完好性水平在许可作业审批的做法:一是作业许可更细化。
作业许可不仅仅是一张许可证
,
还包括P&ID图等资料。
如盲板抽堵作业
,
包括
签发的作业票、
P&ID图(标注清楚所有加装盲板的位置)
和盲板列表(列出了所有加装盲板的信息
,
如涉
及的危化品、
管径、
压力等级、
安装时间、
拆除时间等)
,
多层面管控作业风险。二是审批人员需经任命。
作业许可由经过培训且经厂长任命的人员进行审批
,
特别重要的作业须经厂长审批;
每个装置都有经任命的审批人员
,
不同装置间也可以互相代替。
承包商经培训和任命后也可以进
行票证的审批。三是可视化管理。
在控制室墙上放置看板
,
看板上绘制装置平面布置图
,
将许可作业在对应的装置中
采用与票证颜色相同的磁贴标注出来
,
同时用黑色磁贴代表此项工作临时中止。
通过这种方式
,
哪里有许
可作业一目了然
,做到可视化管理。一是所有作业均需要办理作业许可
,
即使是进入到某个区域打扫卫生
,也需要有许可。二是将作业票分成4类
,
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
,
白色票为低风险或无风险作业、
绿色票为常规检维修作业、
黄色票为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
红色票为涉及动火的高风险作业。三是作业票证由基础信息、
风险辨识、
管控措施等七大部分组成
,与GB30871规定的内容相似。四是装置属地人员组织开展作业安全风险分析(JSA)
,作业前一天进行初次分析
,作业前再确认。国外某公司作业许可实践③
深
化
重
大
危
险
源
企
业
人
员
定
位
和
特
殊
作
业
审
批
与
作
业过程管理
、
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场景功能融合应用
;④
通
过
匹
配
人
员
定
位
信
息
、
设
定
电
子
围
栏
及
强
化
视
频
联动
、
智能分析等功能,
确保现场巡检
、
特殊作业现
场审批
、
监护人脱岗预警
、
无关人员侵入预警等风险
防控措施有效落实
。①
严
格
落
实
《
危
险
化
学
品
企
业
特
殊作
业
安
全
规
范
》
(
GB3
0
8
7
1
)
要
求
;
②
综
合
利
用
现
有
视
频
监
控
和
移
动
式
视频布控球等手段
,
实现构成重大
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罐区
等动火作业全过程视频监控
。
特殊作业风险防控(一)
防控重大安全风险
4
.
强化动火等特殊作业安全风险防控。《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第三条化工园区管理机构要组织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部门监管人员或委托的第三方单位开展特殊
作业常态化抽查。第四条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部门应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掌握并分析研判化工园区内企业开展的特
殊作业情况
,
重点对涉及一级及以上动火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
同一作业区域交叉作业等高风险作业
进行抽查检查。第五条检查人员对涉及高风险作业的企业开展抽查
,每日抽查不少于X家
,涉及高风险作业的企
业不足X家时
,应开展全覆盖检查。
在春节、
国庆等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等重点时段
,应增加抽查企业
数量。
对于被抽查企业当日开展的其他特殊作业
,
以及长期未报备高风险作业的企业
,
由检查人员随
机抽查。(一)
防控重大安全风险
4
.
强化动火等特殊作业安全风险防控。推
动
化
工
园
区
建
立
完
善
并
实
施
特
殊
作
业
安
全
监
管
抽
查
执
法
制
度
。
(
参
考
模
板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第六条重点抽查内容:(一)作业内容是否与报备情况一致;(二)开展特殊作业前是否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安全交底;(三)同一作业关联其他特殊作业或作业区域存在交叉作业是否同时办理相应的作业审批手续;(四)动火、
受限空间作业是否存在先作业后检测或者未进行检测直接作业情况
,作业中断后是否按要求重新进行检
测分析;(五)特级动火是否按要求制定作业方案
,是否采集全过程作业影像;(六)特殊作业监护人是否经培训考试合格上岗
,涉及的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七)对承包商开展特殊作业是否实施一体化管理;(八)在与易燃易爆有毒物料设备、
管道相连的公用工程设施设备上开展特殊作业时
,是否参照易燃易爆有毒场所严
格落实特殊作业管理制度;(九)节假日、
公休日、
夜间动火作业是否进行升级管理。(一)
防控重大安全风险
4
.
强化动火等特殊作业安全风险防控。推
动
化
工
园
区
建
立
完
善
并
实
施
特
殊
作
业
安
全
监
管
抽
查
执
法
制
度
。
(
参
考
模
板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2024年5月12日0时25分许
,
锦州鑫泰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原料药生
产车间发生一起爆炸着火事故
,
造成2
人死亡
、3人轻伤,
直接经济损失
664.55万元。锦州鑫泰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5.12”般爆炸着火事故事故过程:
6#蒸馏釜在蒸馏二氯甲烷溶剂过程中
,
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和蒸馏时间的增长
,
6#蒸馏釜内二氯甲烷逐渐减少。
当6#蒸馏釜内二氯甲烷蒸干、
釜内温度升高超过TD2450℃时
,
釜内物料逐渐分解
,
放出大量热量和气体
,
引发了6#蒸馏釜爆
炸。
爆炸发生后
,
爆炸碎片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引燃了作业区域内丙酮和二氯甲烷等可燃物料
,发生火灾。6#蒸馏釜爆炸后
,破坏了冷却水循环系统
,致使8#结晶釜盘管内冷却水中断
,
并受火灾烘烤影响
,
8#釜内温度逐渐升高
,
当温度达到肟基丙酮分解温度TD2464℃"时
,
釜内肟基丙酮发生放热分解
,
伴随着放热过程
,
肟基丙酮分解也随之加剧
,
放出
大量热量和气体
,进而在6#釜发生爆炸着火5小时后
,
8#结晶釜发生爆炸。事故背景:
两年前
,石家庄某公司从西班牙引进卡巴多司原料药的生产技术
,
并在自己公司进行了5L至100L的小试
,
未开
展中试和工业化试验。
2023年5月
,
达成口头转让协议后
,
鑫泰基公司在本公司开展小试
,
并试验成功。
而后
,
双方于2023年
8月3日
,正式签订协议将生产工艺转让鑫泰基公司。2023年8月至11月
,
鑫泰基公司在本公司实验室进行卡巴多司生产中试;
2024年3月
,
为进一步放大试验
,
对A3车间对乙酰氨基酚生产装置进行改建。
改建后
,便开始进行卡巴多司生产中试扩大试验。1.法律意识淡薄
,
随意进行工艺改造。
鑫泰基公司A3车间生产线原设计用途为生产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
,后因生产卡巴多
司原料药的第二步肟基丙酮和第五步成品需要
,
故对该生产线的工艺进行改造。
改造前
,
只是由公司总经理、
副经理、
车间主
任、
设备部长及改造工人通过讨论确定改造方案
,便组织实施
,
未对其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安全可靠性论证
,
也未经原设
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
,投入使用前也未对安全设施组织竣工验收
,致使该生产线改建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2.
自动化程度不高
,本质安全水平低。
涉事生产线未设置
DCS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
,仅有现场就地指示的相关仪表
,
生产装置的反应器温度、
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不能实现自动控制
,
全部靠人工手动操作、
肉眼观察和凭经验操作
,
导致操控精
准度不高
,安全风险概率增加
,
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3.安全标准不掌握
,
使用不合规材质设备。
该公司风险辨识不全面
,
对二氯甲烷和丙酮等物料的危险性及安全技术特性了
解掌握不够
,未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尤其是违反防火规定
,在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原料药车间
,采用PP材质的储存罐和
管线用于回收、
储存、
输送可燃性液体
,致使爆炸发生后
,这些装置内具有可燃性的二氯甲烷和丙酮被点燃
,导致火势加剧。直接原因引进技术不成熟
,
在小试阶段未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
未对物料开展热稳定测试:两年前
,
石家庄某公司从西班牙引进卡巴多司原料药的生产技术
,
并在自己公司进行了5L
至100L的小试
,未开展中试和工业化试验。
2023年5月
,达成口头转让协议后
,
鑫泰基公
司在本公司开展小试
,
并试验成功。
而后
,
双方于2023年8月3日
,
正式签订协议将生产
工艺转让鑫泰基公司。2023年8月至11月
,鑫泰基公司在本公司实验室进行卡巴多司生产中试;
2024年3月,
为进一步放大试验
,对A3车间对乙酰氨基酚生产装置进行改建。
改建后
,便开始进行卡巴
多司生产中试扩大试验。在现装置上开展中试
,
中试前对反应风险与物料热稳定性不了解。
2023年8月至11月
,
鑫泰基公司在本公司实验室进行卡巴多司生产中试;
2024年3月
,
为进一步放大试验
,
对
A3车间对乙酰氨基酚生产装置进行改建。
改建后
,便开始进行卡巴多司生产中试扩大试验。事故后开展的绝热量热测试结果表明
:
当釜内二氯甲烷蒸干时
,
物料起始放热分解温
度为76.4℃
,相比目标工艺蒸馏物料降低了19.8℃
,分解热为1630J/g
,
增大了2.2倍
,
危
险性显著提高;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为24h时对应的温度TD24为
50℃
,分解过程剧烈。事故反思132★随意改变生产工艺。
企业非法增加80%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70%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的生产工艺、
叔丁基过氧化氢和过氧化二叔丁基混合液分离工艺;
随意改变叔丁基过氧化氢生产操作中的加料顺序、
反应条件
,擅
自变更生产工艺和设备用途
,未经安全风险辨识
,
非法开展冒险作业。★生产管理混乱。
事故车间操作由车间主任口头指挥
,
既无操作规程
,也无管理制度
,作坊式手工操作
,外操指
挥内操
,
内操对车间生产情况不知情;
生产过程相关记录缺失严重
,
关键参数主要靠人工识别;
工艺管路变更随意
,
分液等关键操作仅靠人工观察。★危险化学品管理缺失。
涉事车间内大量使用吨桶和临时软管转移物料
,
吨桶混用混放无任何标识;
涉事车间操
作人员随意从甲类库提取危险物料
,原料、
中间产品、
产品均未张贴安全标签
,安全技术说明书与销售产品不一致。2024年8月19日
,
宁夏顺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较大爆燃事故
,造成5人死亡。直接原因
:企业非法组织叔丁基过氧化氢生产
,将30%的氢氧化钠溶液经配置釜窜入钠盐罐
,
并误将精制釜内叔
丁基过氧化氢打入钠盐罐
,
引起钠盐罐内过氧化物分解放热爆燃
,
引发车间内其他过氧化物爆燃
,造成车间内作业的5
名人员死亡。宁夏顺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8·19”较大爆燃事故2025年4月30日
,
漯河美迪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蒸馏釜爆燃事故,造成1人死亡、
3人受伤。
初步研判
,
涉事企业二
车间采用柠檬酸与浓硫酸反应生产丙酮二羧酸
,
反应过程中私自改变工艺
,
采用甲苯作为溶剂进行蒸馏。
在蒸馏过程中
,
蒸馏釜超温超压发生甲苯蒸汽外泄
,
大量泄漏的甲苯蒸汽云迅速与空气混合
,
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静电发生爆燃。
具体
原因正在进一步核查中。2025年3月20日
,项城市红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
,
造成6人死亡、
3人受伤
,
经初步调查
,
红旗生物将厂房出
租给青岛亿途新材料有限公司非法生产医药中间体
,
后青岛亿途又转包给项城市三得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在非法生产过
程中因反应釜蒸馏超温导致酰基叠氮化物分解爆炸;
3月25日
,
当地在拆除设备设施过程中
,
又发生物料泄漏爆炸
,
造成1
人死亡、
2人受伤。
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2025年3月11
日
,
江苏惠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无资质的情况下
,
在现有中试车间非法试验生产2-碘酰基苯甲酸
,
同
时擅自改变工艺
,使用丙酮代替二氯甲烷作为溶剂
,在产品晾干收集过程中发生爆炸
,造成8人死亡、
4人轻伤。2025年4月22日
,
山东菏泽帝捷化工公司二车间离心机维修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
,
造成3人失联、
3人受伤。
发生事故
的车间生产叠氮磷酸二苯酯
,
主要原料涉及叠氮化钠。
初步研判
,企业涉嫌违法变更工艺
,未全面辨识干法工艺安全风险。4.1.1国内首次使用并投入工业化生产的新工艺、
新配方,从国外首次引进且未进行过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工艺。4.1.2现有的工艺路线、
工艺参数或装置能力发生变更且未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工艺。4.1.3因为反应工艺问题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的工艺。4.1.4属于精细化工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及金属有机物合成反应(包括格氏反应)。4.1.5新建精细化工企业应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前
,
完成反应安全风险评估。4.2.1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物料分解热评估、
失控反应严重度评估、
失控反应可能性评估、
失控反应风险可接受
程度评估和反应工艺危险度评估。4.2.2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应对原料、
催化剂、
中间产品、
产品、
副产物、
废弃物
,
以及蒸馏、
分馏处理过程涉及的各
相关物料进行热稳定性测试
,对化学反应过程开展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测试与分析。4.2.3涉及硝化、
氯化、
氟化、
重氮化、
过氧化工艺的精细化工生产装置应完成有关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的反应安全
风险评估。GB∕T42300-2022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未按照要求开展过氧化工艺的全流程反应风险评估
,未对相关原料、
催化剂、
中间产品、
产品、
副产
物等进行热稳定性测试
,未对下游工序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如未对离心洗涤、
溶解、
降温结晶、
干燥等工序
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反应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与企业实际操作不一致
,如评估报告中的物料配比、
氧化剂浓度、
操作温度
与操作规程中的不一致。★反应风险评估报告中建议措施未落实。4.3.1精细化工企业可将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数据与结果运用到但不限于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风险分析中
,
完
善管道仪表流程图(P&ID)。4.3.2
已建成的精细化工企业应根据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完善安全管控措施,及时审查和修订安全操作规程。4.3.3企业应根据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定期演练。GB∕T42300-2022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问题1)
化学品的理化特性、
危害程度分级等数据可通过查阅物料SDS和相关可信资料
,
无可信资料的物料
应通过实验测试获取。2)
理化特性数据包括闪点、
凝固点、
沸点、
蒸汽压、
粘度、
腐蚀性、
毒性、
忌水性
,
粉料的极限氧浓
度(
LOC)
、
最低着火温度(
MIT)
、
最小着火能量(
MIE)
,
干燥、
蒸馏(精馏)
物料的热稳定性数据
,
可能自分解的物料的自加速分解温度(
SADT)
等。3)
应使用化学相容性矩阵确定物质(包括设备材质和包装材料)
之间的潜在不相容性
,
用于指导物质
的储存方式、
现场物料的管理以及设备设施的选材
,
降低物料(材料)
之间不相容带来的安全风险。4.3企业应全面识别生产工艺中涉及的原料、
辅料、
中间产物、
产品(包括副产品)
、
副产物、
换热介质、
密封液以及工艺条件偏差产生的物质等物料的危险性
,
掌握其理化特性、
危害程度分级等数据
,
并建立化
学品相容性矩阵。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3062)条文说明:4)
化学品相容性数据可应用在过程危险性分析、确定工艺控制参
数、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物料储存、
投加次序等)
、
指导操作规程编
制等过程中。5)
化学品
(物料、
材料)
间的安全相容性
,
是辨识及控制工艺
系统危化品危害性的重要信息
,
忽视它们的重要性所带来的后果
,
往
往是很严重的。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误将不相容的化学品混合
,
企业可以根据各
生产、
储存场所中所涉及的化学品编制化学品相容性矩阵表
,
以备随
时查阅。事故案例:四川
“
7•12
”爆炸事故
(第一部分案例3)
就是未辨识丁
酰胺和氯酸钠间的化学相容性
,
导致发生氯酸钠误加入与丁酰胺反应
爆炸。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3062)化学品间的安全相容矩阵型表条文说明: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管三〔2017〕
1号)
:
要根据《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导则
(试行)
》(见附件)
的要求
,
对反应中涉及的原料、
中间物料、
产品等化学品进行热稳定测试
,
…
…2)
《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
GB/T42300-2022)
6.
1.
1通过反应风险研究获得物料
的起始放热分解温度、
分解热等热稳定性数据
,
以获取的数据为基础
,
开展物料分解热评估。5.2.1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涉及的原料、
辅料、
中间产物、
产品(包括副产品)
、
副产物等物料以及蒸馏
(精馏)
等后处理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物料
,
应通过热稳定性测试、
查阅可信资料等方式
,
获得其热分解起
始分解温度、
分解热等物料热稳定性数据及物料分解热评估等级
,
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3062)5.2.2建设项目涉及的生产工艺存在下列情形的
,应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
完成热力学和动力学测试与分析:a)
国内首次使用并投入工业化生产的新工艺、
新配方
,或者从国外首次引进且未进行过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b)
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或金属有机物合成反应(包括格氏反应)
的;c)
因反应工艺原因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的。条文说明: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管三〔2017〕
1号)
:
企
业中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金属有机物合成反应(包括格氏反应)
的间歇和半间歇反应
,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
要
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
…2)《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42300-2022)4.1评估对象中明确了需要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的情形。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3062)1)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安委〔2020〕
3号)
要求
“现有涉及硝化、
氯化、
氟化、
重氮化、
过氧化工艺的精细化工生产装置必须于2021年底前完成有关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的
反应安全风险评估”。2)
“高危工艺”的定义和范围见3.10。3)
本条文对
“全流程”范围进行了明确。5.2.3涉及高危工艺的生产装置应完成有关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全流程涵盖从原料投入生产开始
,到最终产品产出为止
,包括原料预处理、
分步化学反应、
产品分离及精制等。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3062)条文说明:条文说明:1)《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安委〔2024〕
1号)
“(五)推进高
危工艺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改造
:持续推动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艺危险度3级及以上的高危工艺企业应用微通道、
管式反应
器等新装备、新技术”。
52号文6.3.2条第(8)项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庖丁解牛》古文原版及现代翻译精讲
- 国外大学实习证明信模板
- 企业客户满意度调研方案及问卷设计
- 设计项目进度安排及承诺模板
- 圆锥体建筑施工方案设计
- 苏轼名作《水调歌头》赏析与练习
- 五一活动团建活动策划方案
- 绿化养护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聊城革命博物馆施工方案
- 2023年度安全生产月总结会议纪要
- 医疗器械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
- 深圳2025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 八上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 齿轮制造工艺技术规范及设备使用
- 全科医学进修汇报
- 六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三基培训及知识课件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企业章程标准版范本
- 2025年cocos lua面试题及答案
- 新闻出版行业中层后备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