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专题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3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C.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距离68mD.汽车的速度是28.33m/s2、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60s过程中()A.两小车在40s时相遇B.40s时、a、b两小车相距最远C.40s时,小车b在小车a的前方D.两小车在20~4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a>vb3、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汽车运动情况的是()A. B.C. D.4、小明测量一支2B铅笔的长度数值为15.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mm B.cm C.m D.km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6、某同学乘观光电梯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美景收入眼中。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B.以该同学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7、某人骑自行车,经过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速度。根据如图所示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段的运动速度是50m/s B.A段的运动速度比B段的运动速度小C.C段的运动速度为0 D.全程中D段的运动速度最快8、如图,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运动的是(
)A.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都是运动的B.联合收割机和运水稻的车都是静止的C.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运水稻的车是静止的D.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运水稻的车运动的9、以下给出的数据中,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4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0.5t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10、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204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68mC.汽车的速度约为34m/sD.汽车的速度约为30.9m/s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无人机利用自身携带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其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透镜,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下降时,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小车运动的时间为______s,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3、如图所示,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平均速度______m/s。4、(1)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5.85___________
;(2)90km/h=___________m/s。5、如所元,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图甲中汽车做______运动,其速度为______m/s;图乙中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m/s、20m/s、30m/s、40m/s,通过研究发现: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大,且速度以某一规律变化。如果我们把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a来表示,则图乙中汽车运动时a=______。6、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物体的宽度是______cm。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木块长为______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_。8、物理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技能,完成下列各题。(1)如图a所示,一元硬币的直径是______cm;(2)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b甲、乙所示,则晚上的气温是______℃。9、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______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10、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一辆火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546m处鸣笛后3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2)火车的运动速度;(3)若火车全长为140m,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匀速穿过一平直的隧道,隧道长为980m,求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是多少秒?2、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小明马上明白了这两组数据的含义。(1)“40”表示什么含义?(2)东海镇“18km”表示什么含义?(3)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计算从标志牌到东海镇需要多长时间?3、现有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正前面有一辆因故障而停止的小货车,于是紧急刹车。汽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到紧急刹车所需反应时间为0.5s,刹车后经过10s汽车停止,在刹车后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求:(1)从司机发现到开始刹车的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路程为多少m?(2)从刹车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路程为多少m?(3)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这段时间,汽车运动的路程为多少m?4、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年7月份,河南多地出现内涝、洪灾,为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各地派出医疗、消防人员增援河南洪涝灾害后的消杀防疫救援工作。如图所示,有一支医疗队伍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m,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车上一医护人员通过计时观察发现自己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求:(1)该隧道的长度;(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3)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1200m的大桥时,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5、一个鬣狗发现后方100m处的一个花豹正以54km/h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鬣狗与前方洞穴相距200m。(1)鬣狗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到洞穴?(2)若鬣狗在逃跑10s钟后停下来,花豹看到鬣狗停下的同时也停住了脚步,鬣狗转过身发出尖叫进行恐吓并召集同伴,则花豹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听到尖叫声?(v声=340m/s)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2)小车的平均速度是通过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得的;(3)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小楠实验后,又选用了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小车,在同一个斜面上做了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______(选填“有”或“无”)关。序号小车的轻重运动距离/cm运动时间/s1较轻80.02.52较重80.02.53更重80.02.52、“频闪摄影”常用于研究物体的运动,它是指照相机每隔相同的时间拍照一次,记录下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AF段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小球经过AF段所用的时间为______s,测得AF段的距离为12.49cm,小球在AF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3)小球在BD段的平均速度______DF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如图是小明在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在实验中:(1)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2)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金属挡板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平均速度偏_____;(填“大”或“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明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4)若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则两者大小关系为v1_____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2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请回答:(1)纸锥运动的时间tAB______tBC(选填“<”、“=”、“>”);(2)从A到D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3)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______cm,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______m/s。-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误;B、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15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故B错误;CD、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这34m共用了:t′=△t﹣t1+t2=1.3s﹣0.25s+0.15s=1.2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28.33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B【详解】A.由图像可知,两小车在40s时有相同的速度,并不表示相遇,故A不符合题意;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由图像可知,40s之前a车速度一直比b车速度大,所以两车相距越来越远,在40s时有相同的速度,此后a车的速度小于b车的速度,此时a、b两小车相距最远,故B符合题意;C.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由图像可知,40s之前a车速度一直比b车速度大,小车b在小车a的后方,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20~40s内a车速度保持40m/s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速度越来越大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像中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v﹣t图像中,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水平线;A.图中的v﹣t图像,表示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故A错误;B.图中的v﹣t图像,表示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B错误;C.图中的s﹣t图像,表示运动的路程不变,即静止,故C错误;D.图中的s﹣t图像,表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4、B【详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2B铅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5.0cm左右。故选B。5、B【详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2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度在20cm左右,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长约18cm,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高度约为0.8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头发丝的直径在75um左右,一张纸厚度略大于75um,在100u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6、D【详解】A.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电梯是运动的,故A错误;B.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该同学为参照物,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C.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该同学是运动的,故C错误;D.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该同学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7、C【详解】A.由图可知,A段的路程为500m,时间为50s,所以A段的速度为故A错误;B.B段的路程为时间为速度为所以故B错误;C.由图可知,C段的路程为0,则速度也为0,故C正确;D.由图可知,D段的路程为100m,时间为50s,则速度为因为所以D段速度不是最快的,故D错误。故选C。8、A【详解】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选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与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都是静止的。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9、D【详解】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不合实际;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0.05t,故B不合实际;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0.18m,故C不合实际;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符合实际。故选D。10、B【详解】AB.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D.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汽车行驶34m所用的时间汽车的车速为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
凸
缩小
运动【详解】[1][2]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当无人机下降时,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地面是运动的。2、
64
32
0.02【详解】[1]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要从小车的车尾到车尾或车头到车头读数,由图可知小车通过的路程为64cm。[2]由图乙可知,小圆盘上指针在0~1min之间,并超过中间位置,因此在大圆盘上指针读数是32s。[3]小车通过的路程s=64cm=0.64m该路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3、
马(或自己)
50【详解】[1][2]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根据可得平均速度4、
cm
25【详解】(1)[1]由生活经验可知,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85cm;(2)[2]因1km=1000m,1h=3600s故5、
匀速直线
30
1m/s2分析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甲车的运动状态;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甲车的速度;分析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再根据a的定义进行计算。【详解】[1]由图甲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0∼30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900m,所用时间t甲=30s,所以甲车的速度[3]由图乙可知,在0∼40s内乙车的速度变化量为40m/s,则图乙中汽车运动时6、
0.1
3.25【详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2]物体左侧与2.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宽度为L=5.25cm-2.00cm=3.25cm7、
2.80
1min40.0s【详解】[1]从左图可以看到,木块的左端对准3.00cm的位置,右端对准5.80cm的位置,那么木块长度木块长度是2.80cm。[2]从右图可以看到,秒表的小刻盘分度值代表30s,小刻盘的指针指在1与2之间中间的刻度往右,它代表了时间是1min30s至1min60s之间,再观察大刻盘,指针指在10刻度这个位置,但是它代表的不是10.0s,代表的是40.0s,所以秒表的读数为1min40.0s。8、
2.48
-4【详解】(1)[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图中左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2.00cm,右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4.48cm,则两个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L=4.48cm-2.00cm=2.48cm即硬币的直径为2.48cm;(2)[2]图b中甲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甲中的温度值为4℃,乙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4℃,因为晚上气温要低一些,所以乙温度计测量的是晚上的气温,为-4℃。9、
变速
13.5【详解】[1]分析图可知,小车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不同,速度,所以整个过程小车运动的速度不同,整个过程小车做变速运动。[2]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0、8.50【详解】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为8.50cm,铅笔的长度为8.50cm。三、计算题1、(1)1020m;(2)24m/s;(3)35s【详解】解:(1)由得,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3s=1020m(2)根据题意,火车走过的距离s车=2s﹣s声=2×546m﹣1020m=72m火车的速度(3)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路程等于隧道的长度减去列车的长度,即s′=s隧道﹣s车长=980m﹣140m=840m由得,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答:(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为1020m;(2)火车的运动速度为24m/s;(3)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是35秒。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0.45h【详解】解:(1)“40”表示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40km/h。(2)东海镇“18km”表示标志牌处距离东海镇18km。(3)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标志牌到东海镇需要的时间为答:(1)“40”表示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40km/h;(2)东海镇“18km”表示标志牌处距离东海镇18km;(3)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东海镇需要0.45h。3、(1)15m;(2)150m;(3)165m【详解】(1)根据可得,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汽车运动的路程(2)已知在刹车后汽车的平均速度v2=15m/s,根据可得,从刹车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路程(3)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这段时间,汽车运动的路程答:(1)从司机发现到开始刹车的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路程为15m;(2)从刹车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路程为150m;(3)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这段时间,汽车运动的路程为165m。4、(1)1800m;(2)121s;(3)79s【详解】解:(1)专车速度v=54km/h=54×m/s=15m/s由v=可得隧道长为s=vt=15m/s×2×60s=1800m(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s+s车=1800m+15m=1815m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t′===121s(3)该车完全在桥上行驶通过的路程s″=s桥-s车=1200m-15m=1185m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t″===79s答:(1)该隧道的长度为1800m;(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为121s;(3)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1200m的大桥时,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79s。5、(1)10m/s;(2)0.147s【详解】解:(1)花豹跑到洞穴的路程s花豹=100m+200m=300m花豹的速度v花豹=54km/h=15m/s由得,花豹跑到洞穴的时间鬣狗跑进洞穴的最大时间t鬣狗=t花豹=20s安全跑到洞穴的最小速度(2)由得,10s鬣狗跑过的路程s1=v鬣狗t1=10m/s×10s=100m10s花豹跑过的路程s2=v花豹t1=15m/s×10s=150m鬣狗在逃跑10s中后,花豹和鬣狗的距离差Δs′=s0+s1-s2=100m+100m-150m=50m鬣狗转过身发出尖叫进行恐吓并召集同伴,花豹听到尖叫声的时间答:(1)鬣狗至少要用10m/s速度才能安全跑到洞穴;(2)花豹需要0.147s能够听到尖叫声。四、实验探究1、
秒表
间接
小于
无【详解】(1)[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方达成协议解除合同
- 卧室地板租房合同范本
- 共同使用借款合同范本
- 合伙贷款协议合同范本
- 2026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考试题库300道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古董瓷器售卖合同范本
- 合同权利无偿转让协议
- 北京道路施工合同范本
- 农村厢房出售合同范本
- 厨房商品直销合同范本
- 测绘项目投标技术文件范例
- JAC300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化学运行班长主值岗位试题
- 《高分子与食品安全》
- MBA《创新管理》课件
- 少给父母添麻烦-课件
- 演讲与口才第二章口语表达课件
- 6078三菱帕杰罗v87v97v93维修手册原厂
- 创伤性凝血病课件
- (完整)公共卫生基本知识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