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综合训练试题(含详解)_第1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综合训练试题(含详解)_第2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综合训练试题(含详解)_第3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综合训练试题(含详解)_第4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综合训练试题(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部分浸入液体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再读数D.温计度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水中蒸食物,锅与碗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汤将()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3、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的最小分度值为

)A

0.01℃。

B

0.1℃。

C

1℃。

D

10℃。4、下列现象中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A.初夏的雾

B.早春的雨

C.深秋的露

D.初冬的霜5、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3℃

B.洗澡水的温度约80℃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5℃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6、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

)A蒸发现象

B扩散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固现象7、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8、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9、我市浏阳大围山峡谷景色优美,被誉为“小九寨”,下列关于其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10、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食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这一现象说明:A.油炸制食品的能力比水强;

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C.油的沸点比水高;

D.油在沸腾时温度继续上升,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正常人体(口腔)温度约是

。体温计的量程是

。2、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是一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此时的示数是多少吗?它的示数为

。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萘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萘的熔点是______℃,加热_______min后,萘开始熔化,加热6min时,物质状态是___________,熔化过程要_________min.4、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5、温度表示_____________。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制成的。6、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7、根据如图所示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中,尽管不断_______热,温度却保持在_______℃不变,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

8、用塑料薄膜把田地覆盖起来,是农业生产中一项新技术地膜覆盖法。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9、小王看到环卫工人在冰雪地面上洒大量的盐,他想: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质量均为l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根据曲线图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

(快/慢),并能在更

(高/低)的温度熔化.10、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图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组。

(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2、如图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搅棒、秒表、温度计。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1).图甲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判断出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这一现象说明:

。3、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5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D3、答案:B4、答案:D5、答案:B6、答案:B7、答案:C8、答案:C9、答案:C10、答案:C二、填空题1、答案:37℃,35-42℃2、答案:-6.2℃、降低3、答案:80,3,固液混合态,6

。4、答案:液化;放出5、答案:物体的冷热程度

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6、答案:升华7、答案:吸

0

液8、答案:减慢蒸发,提高土地温度,保持土壤水分。9、答案:快;低10、答案:热胀冷缩、38.5

三、实验探究1、答案:

(1)B、C

(2)温度的高低和空气流动的快慢对蒸发快慢的影响2、答案:(1)冰

晶体

52

(2)熔化要吸热3、答案:补充器材:大烧杯、水、石棉网、铁架台。解析:为了避免固态碘发生熔化现象,必须控制碘的加热温度低于碘的熔点(113.60℃),可以仿照课本晶体熔化实验中海波的熔化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低于常压下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