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定向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过程与霜形成相同的是()A.河流中冰雪消融 B.深秋草上冰花剔透C.冰冻的海面 D.草叶间露珠晶莹2、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3、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4、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糖汁成型“糖画”——熔化放热B.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C.湿手被“吹干”——液化放热D.冰棒冒“白气”——汽化吸热5、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凝固成“人工雪”C.夏末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雾滴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6、如图所示,一瓶刚取出的冰镇饮料,放置一会儿瓶外壁布满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镇饮料的温度约为30°C B.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C.水珠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水珠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7、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樟脑丸变小 B.露珠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 D.河水结冰8、每年4月,随着气温转暖,青海湖的冰层开始消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开湖”。其中“冰层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汽化 B.熔化 C.液化 D.升华9、氯乙烷,俗称运动场上的“化学大夫”。氯乙烷在常压、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通过高压将它液化后装在喷筒内,运动员某些软组织挫伤或拉伤时,将乙烷喷射在伤处,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应急处理,这主要是利用了氯乙烷()A.温度比较低 B.汽化能吸热C.密度比较大 D.升华能吸热10、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汽车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气,夏天车窗玻璃外侧起雾,冬天内侧起雾B.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雪糕,—会儿,小明发现包装袋上有—些小冰晶,这是凝固现象C.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升华D.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烧杯里盛有足够的水,把盛着水的试管放在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的周围会产生“雾气”,这是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会看到窗子上有千姿百态的霜花,它是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霜花在窗的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3、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如期开幕,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作为本届冬奥会唯一一个新建的竞赛场馆,黑科技制冰技术是将二氧化碳通过加压的形式让它变成液态,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所以需要将高温下的二氧化碳气体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体,然后减压让液体挥发掉,在液体挥发的过程中,它会从周围的介质(比如水)中吸收热量,以达到制冷的效果。4、2022年2月7日,合肥普降大雪,为防止路面积雪、结冰以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和公路养护人员连夜在城区主干道、高架桥路面上铲雪、撒盐,其中撒盐的目的是降低冰、雪的___________。5、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1)这一过程包含着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白气”是由于________(壶内/壶外)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其中________(a/b)处的“白气”较浓;(3)烧水、做饭的时候,产生的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相近,但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引起的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先要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还要________热。6、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所示.若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且其他条件不变,对于以下三种情况,实验中记录了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为b、c、d,则b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c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d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均选填“甲”“乙”或“丙”)甲:仅增加水的质量乙:仅增大液面上方气压丙:既增加水的质量,又减小液面上方气压7、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一段时间后,眼罩的玻璃片常常变得模糊不请,这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放在冰箱冷冻室里的冻肉表面上都有一层白白的霜,这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8、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______投向了大海的怀抱(填物态变化名称)。9、相信你经历过:①刚买的新鲜蔬菜没得及时吃,就会用保鲜膜包起来或者放入冰箱冷藏起来,前者是通过__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后者是通过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②年终时节,会买来许多牛肉烘干,方便储藏,已备来时之需,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_________蒸发的(填“加快”或“减慢”)。10、腊肉在邵阳地区是一道风味美食,肥而不腻,味道独特。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抹盐腌制,使整块肉变咸。这道工序说明盐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运动。第二道工序是烟烘干,加快水分______(选填“蒸发”或“沸腾”)。三、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冰雹和雪花同是固态的水,由于形成过程不相同,所以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请你简要说说它们形成过程有什么不相同?2、入冬以来,新冠疫情在各地时有发生,人员密集的场合佩戴口罩是做好自我防护的基本措施。如图所示是一位老师佩戴口罩讲课时的情景,请你分析她不断讲话时导致镜片起雾的原因,并提出一条合理的解决办法。(注:不含摘除眼镜或口罩)3、“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固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请说出固态凝胶在皮肤上消失时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以及使人感到凉爽的原因。4、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如果有一阵风吹过,还会冷的发抖。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5、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常因为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试着用物理知识解释眼镜起雾的原因。6、如图是在严寒的冬季,小亮戴的近视眼镜发生了上霜的现象。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眼镜上霜是因为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2)进入室内后,眼镜的中间和四周哪部分先熔化?为什么?7、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常用的灯泡是白炽灯,如图所示。灯泡密封良好,其灯丝的温度可以达到约2500℃,进而发出耀眼的光芒。其灯丝是由金属钨制成,钨的熔点非常高约为3400℃左右。用久了的白炽灯,会在其内壁山现黑色附着层。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说说其产生的原因。8、小唐从冰箱取出一块冻肉,很快发现肉的表面出现一层霜,接着她把冻肉放入冷水解冻,会比自然放置解冻更快,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出现白霜以及用冷水解冻的原因。9、请问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还是在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请你解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10、(1)如图所示,刚从水中出来的人,为什么觉得冷?(2)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请解释此现象。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某小组在做“探究海波的熔化”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安装实验装置应按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而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浸没在水中进行实验是为了让海波______;(2)图甲温度计示数为______;小组成员每隔相等时间记录下温度并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发现海波的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min;(3)如图乙,在第3min时海波处于______(选填“固”或“液”)态;若在第10min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则此时海波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继续熔化。2、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1)该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______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3)图乙是加热50s时温度计的示数,其大小为______℃。(4)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______分钟。(5)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______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小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90℃的热水进行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她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说明该处大气压可能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标准大气压。4、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_______(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视线应按_______(A/B/C)读数,此时水温为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图甲情况下温度计的示数应为________(填字母);A.96℃
B.98℃
C.100℃
D.无法读数(3)小明查阅资料得到水在不同气压下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已知1个大气压为1.0×105Pa,由表格数据可知:气压p/MPa0.040.060.080.100.120.140.16沸点/℃75.8985.9593.5199.63104.81109.32113.32①小明做实验时的气压约为_______个大气压;②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糖汁的沸点约为104℃,为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变质,温度要低于100℃,以下方法中合适的是______。A.用小火加热糖汁
B.增大气压
C.减小气压
D.将盛糖汁的容器放入水中加热5、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先确定___________(选填“铁棒A”或“铁圈B”)的位置;(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5)当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碎冰完全熔化后,用酒精灯继续给其加热,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A.河流中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深秋草上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草上,发生的物态变化与霜的形成相同。故B符合题意;C.冰冻的海面是液态的水遇冷凝固成固态的冰,发生的物态变化与霜的形成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草叶间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与霜的形成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详解】AB.熔化是固态变成液态,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A错误,B正确;CD.凝固是液态变成固态,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CD错误。故选B。3、C【分析】【详解】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详解】A.糖汁成型“糖画”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樟脑丸“消失”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B正确;C.湿手被“吹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C错误;D.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B。5、D【分析】【详解】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工雪”是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B【分析】【详解】A.冰镇饮料的温度远低于30°C,约为5°C,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镇饮料瓶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的外壁,故B正确;C.水珠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D.水珠消失,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7、A【详解】樟脑丸变小,这是固体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体,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小冰晶,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这是由于液体水,凝固为固体冰,会放出热量;综上所述,樟脑丸变小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会放出热量,则这四个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樟脑丸变小。故选A。8、B【详解】“冰层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详解】因为氯乙烷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将它高压液化后装在喷筒内,当将氯乙烷从喷筒内喷射在伤口处时,氯乙烷会迅速变成气态,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需要吸热,伤口处的热量被氯乙烷吸收,温度会迅速降低,从而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详解】A.汽车夏天开冷气,窗户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外侧;冬天开暖气,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侧。所以夏天车窗玻璃外侧起雾,冬天内侧起雾,故A正确;B.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雪糕,—会儿,小明发现包装袋上有—些小冰晶,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故B错误;C.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
不能
到达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详解】[1][2]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而小试管中的水要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不能发生热传递,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即原因是到达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2、
液化
凝华
内表面【详解】[1]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的周围会产生“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2][3]窗子上的霜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窗子的内表面。3、液化【详解】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故需要将高温下的二氧化碳气体液化成液体,然后减压让液体挥发掉,在液体挥发的过程中,它会从周围的介质(比如水)中吸收热量,以达到制冷的效果。4、熔点【详解】冰、雪是晶体,其熔点在一标椎大气压下为零摄氏度。但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外界压强的变化或杂质的存在而变化,为防止路面积雪、结冰以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和公路养护人员连夜在城区主干道、高架桥路面上铲雪、撒盐,因为盐能尽快地融雪,而盐水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才结冰,所以撒盐的目的是降低冰、雪的熔点。5、
汽化
液化
壶内
a
液化
放【详解】(1)[1][2]用水壶烧水时,壶内的水受热汽化变成水蒸气从壶嘴冒出,从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白气”。(2)[3][4]壶内和嘴处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壶嘴上方一定高度处空气的温度与壶嘴处的温度相比,明显较低,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细小的水珠,产生“白气”,故a处的“白气”较浓。(3)[5][6]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100℃的水蒸气遇到相对温度比较低的人体,就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6、
乙
甲
丙【详解】[1]比较a、b可知,b曲线中水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与a曲线相同,温度升高速度相同,即b曲线对应水的质量与a曲线相同,但b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比a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要高,即水的沸点高,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所以b曲线对应乙情况。[2]比较a、c可知,c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与a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相同,即沸点相同,气压相同,但c曲线中水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比a曲线小,温度升高较慢,即c曲线对应水的质量比a曲线大,所以c曲线对应甲情况。[3]比较a、d可知,d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比a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要低,即水的沸点低,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减小了液面上方气压,而且d曲线中水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比a曲线小,温度升高较慢,即d曲线对应水的质量比a曲线大,所以d曲线对应丙情况。7、
液化
凝华
内【详解】[1]在抗疫战斗中我们的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而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眼罩液化为小水滴。[2]在冰箱冷冻室里的冻肉上的霜,是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3]冬天,空调车内温度高于外部,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8、液化【详解】水蒸气变为小水滴是从气态变为液态,故是液化。9、
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降低液体温度
加快【详解】[1]用保鲜膜把菜包起来,保鲜膜使水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慢蒸发的。[2]把菜放入冰箱冷藏起来,菜的温度降低,是通过降低液体温度来减慢蒸发的。[3]把牛肉烘干时,提高了牛肉的温度,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加快牛肉中水分的蒸发,防止变质。10、
无规则
蒸发【详解】[1]抹盐腌制,使整块肉变咸,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2]水沸腾必须是达到沸点才能进行,烟烘干,没有达到水的沸点,所以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三、简答题1、见解析【详解】冰雹是随着云中水蒸气的聚集,会形成降雨,雨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较强冷空气,就会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雹;雪花是水蒸气遇到强冷空气直接从气态水凝华变成固态冰晶降到地面上。2、见解析【详解】不断讲话时,从口中出来的热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发生液化现象,导致镜片起雾,可以在镜片上喷防雾喷雾剂。3、见解析【详解】固态凝胶几秒钟后消失不见了,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感到凉爽。4、见解析【详解】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有风吹来时,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蒸发,蒸发吸收更多的热量,觉得更冷。5、见解析【详解】答:戴口罩时,呼出的热空气通过口罩与鼻梁之间的空隙,与冷的眼镜片接触,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镜片上,,从而导致眼镜“起雾”。6、(1)凝华;(2)中间部分,因为近视镜中间薄,质量小,吸热升温快【详解】解:(1)严寒的冬季,眼镜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形成的。(2)室内温度较高,镜片上的霜吸热升温,会熔化,而近视镜片的中间薄,质量小,吸收相同热量会升温更快,所以中间部分先熔化。7、见解析【详解】开灯时,白炽灯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钨丝的温度升高,金属钨会升华成钨蒸气;关灯后,温度逐渐降低,钨蒸汽发生了凝华现象,附着在灯泡的内壁,时间久了,使内壁出现黑色附着层。8、答案见解析【详解】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的;冷水温度高于冻肉,而水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所以用冷水包围冻肉,比自然放置解冻更快。9、见解析【详解】“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室内温度高,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上,形成“冰花”。10、见详解【详解】答:(1)人出水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下降,所以会觉得冷。(2)由于镜片温度较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四、实验探究1、
自下而上
受热均匀
41
7
固
不会【详解】(1)[1]实验中酒精灯要用外焰加热,装有海波的试管要水浴加热,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于海波中并且不能与试管底或者侧壁接触,所以要按自下而上顺序进行安装。[2]装有海波的试管浸没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与热水充分接触,让海波受热均匀。(2)[3]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1℃。[4]由图乙可知,海波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2min全部熔化为液体,共用时7min。(3)[5]由图乙可知,在第3min时海波的温度还没有到达熔点,处于固态。[6]由图乙可知,在第10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正在熔化,当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时,空气温度低于海波的熔点,海波不能由空气中继续吸热,不会继续熔化。2、
自下而上
较小
-3℃
0℃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状态
6
不正确
外界气温比冰的熔点高,冰会吸收热量到达熔点后继续吸收热量而熔化根据晶体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及相关特性进行回答。【详解】(1)[1]在使用铁架台夹持物体实验时,固定顺序是自下而上。(2)[2]实验过程中要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应采用颗粒较小的冰块来进行实验。(3)[3]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读数为-3℃。(4)[4][5][6][7]由图丙可知,冰块熔化时的温度为0℃;冰时晶体,熔化时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发生变化;第6min时,冰块开始熔化但是还没有完全熔化,因此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晶体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10min完全熔化,熔化过程共持续了6min。(5)[8][9]不正确,因为外界环境温度高于烧杯内冰块的温度,冰块会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使冰块熔化。3、
节约时间
98
小于【详解】[1]实验时烧杯中装入热水,好处是可以缩短加热时间。还可以通过减少水的质量、加上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年产10万吨生物质颗粒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陶瓷料浆分散剂项目投资计划书
- 赵一曼红色家书课件
- 201883-Friday-管理学章座-张-庆
- 中国汽车用丙烯酸胶粘剂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中国石油液体原料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橡胶止水带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自动温度控制阀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公安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项目创业计划书
- 供货方案及保证措施供货方案供货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 焊接电极管理办法
- 电焊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 速冻食品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培训
- 微塑料污染对淡水生态的威胁-洞察及研究
- 急诊床旁超声诊断
- 中国零售行业分析
- 地铁礼仪知识课件
- 课件-领越领导力
- 学堂在线 军事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期末考试答案
- 电梯司机培训内容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