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调节,像的大小可以等于物的大小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两部分组成,可以绕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A.改变光线与的夹角 B.沿向后转动纸板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沿向后转动纸板3、2021年7月4日,我国空间站航天员刘伯明在太空首次出舱,并向全世界展示了五星红旗。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我们看到五星红旗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光B.刘伯明在舱外时和其他航天员在太空能直接对话C.我们看到刘伯明身上白色宇航服,是因为它发出白光D.刘伯明在舱外向全国人民问候的声音可以直接传播到地球4、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C.经过3s,笔尾的像与笔尾相距20cm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均沿直线传播,且传播速度相同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光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D.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将逐渐靠近平面镜6、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的物理学家是()A.安培 B.伽利略 C.托里拆利 D.牛顿7、校园文艺汇演上,一名穿红色裙子的演员正在舞台上表演,演出画面被实时投影在大银幕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银幕属于光源B.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呈红色,是因为裙子吸收了红光C.银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银幕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8、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在确的是()A.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空调的B.雨过天晴,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天空,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时遇到水滴发生的色散现象C.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是因为它吸收了红色光D.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9、以下是小美同学出去游玩时拍下的四幅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塔的倒影是湖面形成的实像B.叶子看上去有红色、绿色、黄色是因为光的色散C.雾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D.墙上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0、如图所示,下列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车后视镜成像 B.水中“倒影”C.小孔成像 D.波光粼粼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幅照片:(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由于______;(2)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倒影有些模糊,这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2、如图所示,在x轴的原点处放一点光源S,距点光源a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若在x轴的上方距x轴为2a处放一平行于x轴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则在正方体右侧x轴上,被点光源S发出经长平面镜反射而照亮的点中,到点光源S最远的距离为___________,同时正方体右侧x轴上被照亮的长度为___________。3、在探究小孔成像实验中,小红在一个不透明的纸板上弄一个小孔,并在这个纸板后面某一位置固定一个光屏,然后在纸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光屏上观察成像的情况时,发现所成的像是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将一块小平面镜粘在音叉叉股上,固定激光笔,照射平面镜,光被反射到墙面上形成一个光斑。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墙上的光斑,说明光射到墙面发生了______。实验时,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同时观察到墙面上的光斑变成一条短线,该现象说明______,若在月球上敲击音叉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听到声音,______看到上述光斑的变化。5、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如图所示,站在队伍第一个人的前面看,后面的人都被第一个人挡住,说明队伍站得____(选填“很直”或“不直”),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7、光在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水中、玻璃中、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8、在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期间,出入公共场所,必须测量体温,如图甲所示的体温枪是利用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工作的,居家体温测量可采用水银体温计,如图乙所示,它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9、一同学站在平面镜前4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到人的距离是__m,当他向平面镜走近1m时,他的像的大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鲤鱼跃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的美好愿望。如图,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当它距离水面0.6m时,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______m;鱼跃起的过程中,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面镜子挂在墙上,镜前的水平地面上站着一个1.80m的人,他的眼睛与头顶的高度差为10cm.此人通过镜子的下端恰能看到自己脚,求该镜子的下边缘离地面的高度.(画图说明)2、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全长6772m,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m,一列火车长227m,测得火车全部在正桥上的时间为1min30s.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设火车匀速运动,则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的时间.3、一位身高1.6m的学生,傍晚站立在路灯下,他投在地面上的身影长2m,如果他沿投影方向移动2m后站立不动,此时影子长度增加了0.5m,求路灯的高度.4、如图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通过A点,S、A距平面镜分别为10cm和20cm,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cm。求:⑴入射点的位置
⑵入射角的大小5、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3.8×108m,一束激光从地球射向月球再反射回来,需要经过多长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a、b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具体操作如下:(1)如图甲所示,纸板上的虚线ON垂直于平面镜,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使∠AON=30°,经平面镜反射沿OB射出,∠BON=______度。改变光束AO入射的角度,使AO远离ON,则∠BON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如图乙所示,将图甲中右侧的纸板b沿着ON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3)如图丙所示,将纸板ab向后倾斜一定角度,让光束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在甲图中,入射光线沿BO射到平面镜,发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反射时______。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____.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3、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如图1所示,他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蜡烛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填选“有”或“无”)关。(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塑料膜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______(填选“有”或“无”)关。(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选填“正立实像”、“正立虚像”、“倒立实像”、或“倒立虚像”)。(4)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______(填选“相同”或“不同”),这些光斑是太阳的______(选填“像”或“影子”)。(5)杨光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下实验:①杨光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内: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像到小孔的距离s/cm2.04.06.08.010.0②从实验数据记录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h与s的关系为:______;③杨光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他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7.0m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7.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______m。4、爱米做“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爱米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选用表面___________些的白色硬纸板___________放在平面镜上。(2)爱米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线,然后爱米将纸板F沿PQ剪开,把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发现在纸板F___________半部分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在探究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和小华进行了如下实验(1)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_______(光滑/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_______(镜面反射/漫反射),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小明让一细束光EO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的位置,小明将硬纸板的右侧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硬纸板的______________(上部/下部)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3)小华对上述结论有怀疑,认为在硬纸板的前方也可能有反射光线。小明想通过显示光传播路径的方法来探究。以下两种操作中更合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将硬纸板的右侧向前折
B.在硬纸板的前方喷水雾(4)实验时,小明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他认为只要在光传播的路径上标记两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光线,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的光学知识;(5)小明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中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反射/折射)形成的;小华拿另一支相同且______________(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后面,透过玻璃板使蜡烛B与蜡烛A完全重合,来判断物和像的大小关系,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_____(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法。-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A.当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像大小等于物体大小,故A正确;B.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形状与小孔无关,小孔可以是任意形状,故B错误;C.保持蜡烛与墙位置不变,将木板靠近墙的方向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会导致成像变小,故C错误;D.蜡烛的光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光实际会聚成的,可以被光屏(墙)所承接,因此是实像,故D错误。故选A。2、A【解析】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改变入射角,即改变光线与的夹角,研究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故A符合题意。故选A。3、A【解析】A.我们看到五星红旗,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光,故A正确;BD.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刘伯明在舱外时和其他航天员在太空不能直接对话,在舱外向全国人民问候的声音也不可以直接传播到地球,故BD错误;C.我们看到刘伯明身上白色宇航服,是因为它能反射各种色光(白光),由于衣服不是光源,它不能发光,故C错误。故选A。4、C【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但由于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铅笔尖端朝左,故A不符合题意;B.若铅笔以2c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2c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笔尖的像移动速度等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故B不符合题意;C.经过3s,笔尖距离平面镜为10cm﹣3×2cm/s=4cm铅笔长6cm,笔尾与平面镜像距10cm,则笔尾的像与笔尾相距20cm,故C符合题意;D.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45°,则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即铅笔的尖端朝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解析】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时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不同中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A错误;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因此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就是0,反射角也是0,故C正确;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当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也会远离平面镜,故D错误。故选C。6、D【解析】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故选D。7、D【解析】A.大银幕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B.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呈红色,是因为裙子反射了红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故B错误;C.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银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D.银幕用粗糙的幕布,为了使光射到粗糙的幕布上时发生漫反射,以便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故D正确;故选D。8、B【解析】A.红外线有良好的方向性,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空调的,故A错误;B.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时遇到水滴发生折射和反射共同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C.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是因为它反射了红色光,故C错误;D.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体温的,故D错误。故选B。9、D【解析】A.塔在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B.叶子看上去有红色、绿色、黄色是因为叶子反射红光、绿光、黄光,不是因为光的色散,故B错误;C.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10、C【解析】A.车后视属于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成像时利用的是光的反射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静的湖面,发生反射,反射光会随水面波动而发生变化,出现波光粼粼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
从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一部分光反射进入人眼
漫反射【详解】(1)[1]人眼感觉是否明亮与进入人眼的光线强度(多少)有关,人看牌子是牌子反射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而从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会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一部分反射进入人眼中,人眼接到的光线偏少,会觉得反射形成的虚像偏暗。(2)[2]无风时,水面像平面镜,成像清晰,刮风时,水面有涟漪,不再平整,形成漫反射,倒影会有些模糊。2、
4a
【详解】[1][2]点光源S发出的经过正方体左侧最上端E的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在x轴上的点B离光源S的距离最远,过S作镜面的垂线,据像与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与镜面的距离,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S′,垂线与镜面的交点为C,连接S′O′,则O′B为SO′的反射光线,另一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OA经过正方体右侧上端F与x轴的交点是点光源S在正方体右侧离点光源S最近的光点,如下图:结合题意及图示知SC=2a,S′C=2a则SS′=4a将FE延长,与SS′交于D点,则DE=DS=a那么DF=2a,CD=SC-DS=2a-a=a所以S′D=S′C+CD=2a+a=3a在三角形S′DF中,有即解得CO=a在三角形S′SA中,有即解得SA=在三角形SCO′中,有即解得CO′=2a在三角形S′SB中,有即解得SB=4a正方体右侧x轴上被照亮的长度AB=SB-SA=4a-=3、
倒立
实【详解】[1][2]点燃的蜡烛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像,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因为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4、
漫反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不能
能【详解】[1]在各个角度都观察到墙上的光斑,这说明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即发生了漫反射。[2]音叉发声时,音叉振动带动镜子也振动,所以小光斑的位置会上下移动,所以出现一条短线。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是真空环境没有介质,所以听不到声音。[4]虽然没有声音的传播,但是物体仍在振动,光线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仍可以看到上述光斑的变化。5、
不会
遵循【详解】[1]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不会平行射出,因为入射角不同,反射角也不同,只有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才会平行射出。[2]这种反射是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6、
很直
同种均匀介质(或空气)中光沿直线传播【详解】[1][2]站在队伍第一个人的前面看,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空气)是沿直线传播的,来自后面人反射的光被第一个人挡着,只能看到第一个人,这时说明队伍站的很直。7、
同种均匀介质
不相同的【详解】[1][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路径不会发生偏折。故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相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玻璃和水中的传播速度。8、
红外线
热胀冷缩【详解】[1]物体在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体温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2]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来测量温度的,将不便于观察的温度变化转换成了便于观察的液柱的长度变化,采用了转换法。9、
8
不变【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故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到人的距离是8m。[2]像与物体等大,当他向平面镜走近1m时,物体的大小不变,故他的像的大小不变。10、
0.6
不变【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当它距离水面(相当于平面镜)0.6m时,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0.6m。[2]像与物大小相等,鱼跃起的过程中,水中像的大小将不变。三、计算题1、0.85m画出试题所创设的情景,结合几何关系可以确定答案.【详解】设AB表示人高,C为人眼位置.要求B发出的光线经镜下端N反射后达到C,如下图所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镜子的下边缘离地面的高度为:h=BD=EN====0.85m2、(1)火车的运行速度是15m/s;(2)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的时间为7min47s【详解】解:(1)火车的速度:v===15m/s;(2)根据v=可得,通过整个铁路桥时间:t==≈447s=7min47s.答:(1)火车的运行速度是15m/s;(2)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的时间为7min47s.【点评】本题考查速度、时间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求火车通过的距离,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3、8m【详解】用相似三角型来列对应边成比例.设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开始人距路灯的距离为s,则(s2)/H2/1.6①(s22.5)/H2.5/1.6②解得:H8m,s8m路灯的高度为8m.4、(1)入射点在距B点20厘米处;(2)45°【详解】(1)反射至A的光线可看作是从S的像点S′发出的,先作出像点S′,连接S′A交镜面于O点,O即为入射点,如下图所示:∵∠AOB=45°,∴OB=AB=20cm∴入射点在距B点20厘米处。(2)作辅助线S′C平行于镜面,AC垂直于镜面,则AC=AB+BC=30cm∵S′C=30cm,∴在△AS′C中,∠AS′C=45°,又∵S′C平行于镜面∴∠AOB=∠AS′C=45°∴反射角∠NOA=90°−∠AOB=90°−45°=45°入射角的大小为∠SON=∠NOA=45°。【点睛】(1)首先过镜面做出点S的像S′,连接S′A与镜面交与点O,即为入射点的位置;(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求出入射点的位置和反射角的大小。5、2.53s【详解】解:激光从地球射向月球再反射回来,激光所通过的路程s=2×3.8×108m=7.6×108m,v=3.0×108m/s,由可得,激光的传播时间答:激光从地球射向月球再反射回来,需要经过2.53s.点睛:本题考查了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解题过程中应明确物体通过的距离或所用时间是单程还是双程.四、实验探究1、
30
变大
不能
不能
在
光路是可逆的【详解】(1)[1]由图可知,入射角是∠AON,反射角是∠BON,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2]改变光束沿AO入射的角度,使AO远离ON,则入射∠AON变大,∠BON跟着变大,反射角总是等于入射角。(2)[3]若将图甲中右侧的纸板b沿着ON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由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纸板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3)[4][5]如图丙所示,保持两侧纸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ab倾斜一个角度,让光束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由于法线是与镜面始终垂直的,所以此时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仍在同一平面内。(4)[6]让光线沿着BO方向射到平面镜,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
竖直(垂直)
顺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C【详解】(1)白色纸板ABCD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2)由于一次实验具有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应选C.3、
无
有
倒立实像
相同
像
h与s成正比
1.4×108【详解】(1)[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小孔形状不同,但是像的形状相同,所以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2]甲、丙两图小孔形状相同,物体形状不同,像的形状也不同,所以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3]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能在光屏上呈现。故通过观察甲、乙、丙的像可知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倒立实像。(4)[4][5]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的间隙(相当于小孔)形成的太阳的像,故形成的原理与之相同,太阳是成像的物体,故这些光斑是太阳的像。(5)②[6]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像到小孔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像的高度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故可得出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正比。③[7]根据②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规划设计合同协议
- 宅基地房屋转让合同(标准版)
- 雇佣薪资合同(标准版)
- 河南电力医院社会化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上海电机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课件 项目4-6 零件的形位公差、零件表面粗糙度、特殊零件的检测
- 浙江省2025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成管理人员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物理污染控制专业案例)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培训考试建筑施工企业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粮食烘干合同
- 判别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课件(人大何晓群)
- 作文方格纸400字
- 吉林大学 人工智能原理 下
-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 身份证地区对应码表
- 鲜食玉米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备考:二元话题作文赏析“品德与文化”
- 汽车4S店维修结算清单
- 《LNG操作手册》(完整版)资料
- LY/T 2459-2015枫香培育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