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A.冰熔化成水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B.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C.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属于扩散现象D.刚炒出来的菜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2、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内能由铝转移给铜C.不发生热传递 D.温度由铝转移给铜3、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现象是()A.刀在磨刀石上被磨得发烫B.雨滴从高空下落时温度会升高C.用电熨斗熨衣服D.被加热的试管中的水蒸气膨胀做功,把管塞推出管口4、下列现象中,改变内能方式不同于其他的做法的是()A.压缩空气 B.钻木取火 C.晒太阳暖和 D.搓手取暖5、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起风后灰尘满天飞 B.下雪时雪花飘飘C.暴雨后河水浑浊 D.水中放糖后变甜6、如图,小明在吹气球时,被吹饱满的气球没能用手握住,呼啸着飞了出去。关于气球飞出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喷气的嘴部很热,因为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增加B.当球内气体喷出来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温度不变,因为放气时气体没有做功过程D.喷气的嘴部很冷,因为球内气体放出时对外做功导致内能减少7、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A.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B.气体分子间隙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C.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大 D.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8、下列关于微小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物体的分子可以停止运动B.分子很小,但我们凭肉眼还是可以分辨出它们C.铁块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D.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B.物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大量的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零摄氏度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D.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10、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比热容c/[J·(kg·℃)﹣1]水4.2×103煤油2.1×103沙石约0.92×103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质量、温度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走进医院就马上闻到一股刺鼻的酒精味,这说明________。把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这杯水全变红了,这说明___________,把一个铜螺母紧紧地拧在一个铁螺丝上,几年后,在铁螺丝上有了铜分子,在铜螺母上有了铁分子。这说明________。综上所述,各个状态的物质分子都会扩散,扩散证明___________。2、如图甲,用测力计把吊在下面的玻璃板从水中慢慢提起来,观察到玻璃板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变大,此实验说明_______;如图乙,用手晃动试管中的沙子,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此实验说明_______。
3、小明在冬天的早晨去上学,到校后觉得手很冷,你认为可以通过_________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物理道理:___________。4、在“新冠病毒”防治措施中,要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这是病毒分子在______,人容易被传染;气温越高,人相互传染的几率越大,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______。5、“拆鱼羹”是顺德的传统美食,烹饪“拆鱼羹”的过程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随着温度升高,羹的香气更加浓郁,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热气腾腾的“拆鱼羹”摆上桌,立刻香气满屋,这是______现象。6、小丽认为现在人们用火柴点火和古代人们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得火种在原理上是相同的。你___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她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7、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______;(2)水的初温是______℃,热奶的末温是______℃;(3)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8、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如图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9、贵港又称荷城。夏日夜晚,人们漫步荷塘边,沁人心脾的荷香便扑鼻而来,这是属于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表明物质的______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初春培育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早晨给水田多排水,傍晚多灌水,这是利用水具有较大的______这一特性。10、某次实验时需要配制35℃的温水。将3kg、20℃的凉水和_______kg、80℃的热水混合配成(不计散热损失)。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36℃,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2、质量500g的铁锅中有水3kg,把它们从15℃加热到90℃,需吸收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3、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质量为50kg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5℃升高到45℃。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4、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求:(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5、如图是200g冰的熔化图像,它在CD段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冰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详解】A.冰是晶体,0℃的冰熔化成0℃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是沿海地区多水,内陆地区多砂石,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同样受冷和受热时温度变化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是水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所以不是扩散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刚炒出来的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解析】【详解】AB.已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c铝>c铜,由热量公式Q=cmΔt可得,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升高少,则铝的温度升高少,铝块的末温低,内能由温度高的物体转移给温度低的物体,故内能由铜块转移给铝块,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两者有温度差,所以可以发生热传递,故C不符合题意;D.发生热传递,传递的不是温度,是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D【解析】【详解】A.磨刀时就是利用刀和磨刀石之间的摩擦做功来改变内能的,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克服雨滴和空气之间的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用电熨斗熨衣服,是利用热传递改变衣服的内能,是内能的转移,故C不符合题意;D.水蒸气膨胀做功,将管塞推出,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故D符合题意。故选D。4、C【解析】【详解】A.压缩空气,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B.钻木取火属于摩擦生热现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C.晒太阳暖和,身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D.搓手取暖属于摩擦生热现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综上所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C,故C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详解】A.灰尘满天飞,是宏观物体产生的现象,属于机械运动。扩散现象是指当不同物质相接触时,物质分子可以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故灰尘满天飞不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下雪时雪花飘飘是肉眼可见的,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暴雨后,泥土颗粒进入水中导致河水浑浊,属于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放糖后变甜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6、D【解析】【详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被吹大了的气球没能用手握住,呼啸着飞了出去,气球内的气体向外喷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成球的机械能,球内气体的温度降低,气球的嘴部温度和原来相比变低,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7、B【解析】【详解】由于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所以气体容易被压缩,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解析】【详解】A.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的做热运动,不能停止运动,故A错误;B.分子很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故B错误;C.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铁块难以被压缩,故C错误;D.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金属能够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D正确。故选D。9、C【解析】【详解】AB.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含有的分子是大量的,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C.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0℃时分子也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D【解析】【详解】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无关,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故A错误;B.由可知,物体降低的温度还与质量有关,质量未知不能比较降低的温度,故B错误;C.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质量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故C错误;D.由可知,水和煤油的质量、吸收热量相等,由于煤油的比热容小,温度升高较多,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扩散液体分子之间存在扩散固体分子之间存在扩散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详解】[1]走进医院就马上闻到一股刺鼻的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扩散。[2]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这是水分子和墨水分子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扩散。[3]把一个铜螺母紧紧地拧在一个铁螺丝上,几年后,在铁螺丝上有了铜分子,在铜螺母上有了铁分子,这是铜分子和铁分子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扩散。[4]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分子都会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做功改变了沙子的内能【详解】[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板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变大,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这是因为玻璃板再即将离开水面时,水分子之间距离比较小,存在分子间的引力,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2]用手晃动试管中的沙子,对沙子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沙子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3、搓手(对手哈气)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详解】[1][2]两手互相搓搓,因为克服摩擦做功,可以使双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也可以用嘴巴对手哈气,口腔的气体温度比双手的温度高,双手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综上所述,可以通过搓手或对手哈气的办法解决问题。4、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越剧烈【详解】[1][2]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病毒分子可以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所以可以使别人被传染;气温越高,扩散越快,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人相互传染的几率越大。5、热传递快扩散【详解】[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烹饪“拆鱼羹”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2]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升高,羹的香气更加浓郁,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3]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接触热气腾腾的“拆鱼羹”摆上桌,立刻香气满屋,这是扩散现象。6、同意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详解】[1]原始的人类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得火种,即通过钻木的方式,对木头做功,使得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木头就会燃烧,即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现在人们用火柴点火,即火柴与火柴盒上的一部分摩擦,即火柴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火柴自身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达到着火点时,火柴就会燃烧,即也是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故上述两种情况的原理是相同的。7、A2040温度【详解】(1)[1]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在冷水中要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由图乙可知,A的温度不断降低,因此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A。(2)[2][3]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初温是,热奶的初温是,热奶的末温是,水的末温是。(4)[4]由于热奶与水具不同的温度,它们间存在温度差,所以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
8、不变增加【详解】[1][2]由图象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9、扩散分子比热容【详解】[1][2]荷香扑鼻而来,这是荷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原因,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水田中放很多的水,可以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晚上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不至于降的更低,可以保护秧苗不至于冻坏。这是利用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这一特性。10、1【详解】凉水吸收的热量Q吸=cm凉(t-t凉)=4.2×103J/(kg·℃)×3kg×(35℃-20℃)=1.89×105J由题知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Q吸=1.89×105J需要热水的质量三、计算题1、(1)3.36×105J;(2)36℃【解析】【详解】解:(1)合金钢刀具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达到热平衡,温度相同,所以,合金钢刀具的末温t=836℃,则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的热量Q合吸=c合金钢m合金钢(t-t0)=0.42×103J/(kg·℃)×1kg×(836℃-36℃)=3.36×105J(2)将煅烧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20℃的水中冷却,最后刀具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设为t′,根据热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42-T 1940.2-2022 湖北省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验收细则
- 餐饮行业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指南
- 三年级英语单元检测题及听力材料
- 销售团队季度目标管理计划
-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创新-洞察及研究
- 跨境贸易合同范本及风险提示
- 石狮物流解决方案咨询报价
- 故宫主题营销方案
- 沙包活动摆摊活动方案策划
- 花架建筑施工方案设计图
- 四川省宜宾丽彩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 南医大之十四经脉与常用腧穴课件
- 自动化生产线 课件
- 氧化锆氧量计测氧原理课件
-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1.1听听声音课课练习题(含答案)
- 原子物理学:第2章 第5节 索末菲理论
- 金刚经讲义江味农居士遗著
- 二甲医院麻醉科相关工作制度汇编
- SOT600 -SY2000交换机操作指导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