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测试试题(含详解)_第1页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测试试题(含详解)_第2页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测试试题(含详解)_第3页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测试试题(含详解)_第4页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测试试题(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晴朗的天气,小刚到森林中去游玩,他看到地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他认为()A.圆斑是太阳的影子 B.圆斑是太阳的实像C.圆斑是太阳的虚像 D.圆斑是树叶的影子2、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光自然是主角。光是来自光源的,下面不是光源的()A.太阳 B.发光的电灯 C.点燃的蜡烛 D.空中的明月3、关于平面镜成像正确是()A.正立的实像 B.正立的虚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4、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50c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25cm B.50cm C.75cm D.100cm5、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6、如图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丁7、中国古诗词意境优美,细细品味,许多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有关声光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惊”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8、如图,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把小孔做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对着太阳,则在右边的光屏上将看到太阳的像是()A.条形的 B.圆形的 C.方形的 D.根本不能成像9、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潼南城市建设走上了快车道。下图是美丽的潼南夜景莲花大桥一角。关于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是实像 B.倒影是虚像C.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10、如图所示,这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电子温度计放在①处,会看到温度上升B.②处是红色光,偏折程度最大C.任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都会分解为其他色光D.将面值100元的钞票放在③处,会看到“100”字样发光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是50°,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_度。当AO逆时针转动到的位置(与AO的夹角为20°),若保持反射光线OB方向不变,则需将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_度。2、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根据图甲所示的原理,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塑料薄膜,制作成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乙)。(1)图甲所示的现象可以用_____来解释;(2)图乙中,将易拉罐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倒立/正立)的_____(实/虚)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将会_____(变大/变小/不变)。3、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想看看美丽的夜景,却发现玻璃窗里有个“自己”迎面走来,这是光的___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同时她发现,房内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___________。4、雨后天晴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如图所示,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甲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______(选填“亮”或“暗”)处,因为若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在水面发生的是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乙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______(选填“亮”或“暗”)处。5、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在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1)此现象叫做光的_____,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发现的;(2)此实验说明白光_____(填“是”或“不是”)单色光。6、教室里的同学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______(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缘故。这种现象______(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是可逆的。7、2021年11月30日,世界首条跨海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合龙成功。如图是大桥与倒影形成的一幅壮美画面,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8、小冬站在穿衣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_____m;若她靠近平面镜,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9、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舞蹈语言复活了国宝级文物《千里江山图》。在临水起舞的画面中,平均身高1.80m舞者在光滑舞台上的“倒影”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若舞者向下弯腰靠近舞台,则“倒影”的身形大小将______。10、红光、蓝光、和______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阳光下看到一朵红色的花,是因为这朵花______红光;如果把这朵花放在暗室里,用蓝光照在这朵花上,则这朵花呈现______色。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3.8×108m,一束激光从地球射向月球再反射回来,需要经过多长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全长6772m,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m,一列火车长227m,测得火车全部在正桥上的时间为1min30s.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设火车匀速运动,则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的时间.3、绕月试验器在某一时刻用自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过0.002秒后收到返回信号,此时试验器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米?该试验器能否用声呐技术测量自己到月球的距离?为什么?(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4、小龙身高为1.72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至少需要多长?镜子应离地面多高?(人眼离头顶10cm)5、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过月球反射返回地球共需2.54s。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米?(已知激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数据结论如图,M是小平面镜,E、F是两块粘接在一起的硬纸板,且E、F在同一平面,并与镜面垂直.用激光笔和量角器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次数123入射角i/°254060反射角r/°254060①在图中标出入射角i的位置_____.②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入射角③如果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硬纸板的右半F_____.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把一张大纸铺在桌面上,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OO1,代表平面镜的位置。(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的适当位置,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当移动到某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选填序号);A.是虚像B.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C.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2)移动点燃的蜡烛分别到A、B、C点,重复(1)中的操作,记录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的A1、B1、C1点,用直线将A、B、C和A1、B1、C1分别连接成三角形,将纸沿OO1对折,发现两个三角形几乎重合。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选填序号);A.是虚像B.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C.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3)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点燃蜡烛的像好像总是“悬浮”在纸面上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_______(选填序号)。A.玻璃板太厚B.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离点燃蜡烛一侧C.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向点燃蜡烛一侧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____.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4、小丽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两支___________的蜡烛进行实验,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她应该在___________(选填“蜡烛”或“像”)的一侧进行观察,实验中,她发现蜡烛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5、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作了一个“小孔成像观察仪”。(1)此“观察仪”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为了增加观察效果,圆筒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做成的光屏;(2)观察仪最好放在较_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将小孔对准远处的景物,能在光屏上看见一个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3)观察景物时,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地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树叶空隙中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在地面上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属于小孔成像,即圆斑是太阳的实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ABC.太阳、发光的点灯、点燃的蜡烛都能够发光,是光源,故ABC不符合题意;D.空中的明月能反射太阳光,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D符合题意;3、B【解析】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是50cm,则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50cm,所以,像到小明的距离是100cm,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5、D【解析】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故选D。6、A【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老师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和木质屏风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像点和甲、乙连线都没有被屏风挡住,因此甲、乙两位同学都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但像点与丙、丁连线被屏风虚像挡住,所以丙、丁两位同学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故A符合题意。故选A。7、C【解析】A.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惊”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故C正确;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C。8、B【解析】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像的形状与光源形状有关,与小孔形状无关,把小孔做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对着太阳,则在右边的光屏上将看到太阳的倒立的实像,是圆形的。故选B。9、B【解析】A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A错误;B错误;CD.倒影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D错误。故选B。10、A【解析】A.图中①处有红外线,红外线热效应强,因此将将电子温度计放在①处,会看到温度上升,故A正确;B.图中②处是红色光,偏折程度最小,故B错误;C.只有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悔分解为其他色光,如果是单色光则不能再分解,故C错误;D.图中③处为紫光,④处为紫外线,将面值100元的钞票放在④处,会看到“100”字样发光,但放在③处则不可以,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

40

10【详解】[1]由图可知,OB与镜面的夹角为50°,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法线与镜面是垂直的,所以反射角为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40°。[2]当AO逆时针转动到的位置时(与AO的夹角为20°),若保持反射光线OB方向不变,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了2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增大了10°,由于反射光线位置不变,所以法线逆时针转过了10°,而法线与镜面总是垂直的,所以需将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10°。2、

光的直线传播

倒立

变大【详解】(1)[1]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2][3][4]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图乙中,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实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物距将变小,像距变大,像会变大。3、

反射

减小【详解】[1]玻璃窗相当于平面镜,玻璃窗里的“自己”是光经玻璃窗反射形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房内电灯的位置不变,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到玻璃窗的距离不变,小王靠近玻璃窗,所以房内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减小。4、

镜面反射

亮【详解】[1][2]当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有水;因为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漫反射,只有很少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此时水面亮,人应走暗处。[3]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暗处有水;因为背着月光走,虽然水面发生的仍然是镜面反射,但是此时的反射光没有射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故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则此时地面较亮,所以地上暗处部分是水,人应走亮处。5、

色散

牛顿

不是【详解】(1)[1]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即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靓、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2)[2]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即白光是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白光不是一种单色光。6、

漫反射

遵循【详解】[1]教室里的同学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在粗糙的表面上将光反射到各个方向,是光的漫反射。[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

反射

虚【详解】[1][2]大桥在水中成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倒影是大桥的虚像。8、

2

不变【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小冬站在穿衣镜前1m处,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镜面的距离为1m,则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1m+1m=2m[2]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若他靠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9、

反射

变短【详解】[1]光滑舞台相当于平面镜,平均身高1.80m舞者在光滑舞台上的“倒影”是舞者在镜面中的像,像是舞者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车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根据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若舞者向下弯腰靠近舞台,舞者的身影变短,则“倒影”的身形大小将变短。10、

绿

反射

黑【详解】[1]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够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2]花是不透明的物体,它的颜色由反射的光色决定,这朵花反射的光是红色的,因此我们看到的这朵花才是红色的。[3]红色的花只能反射红色的光,蓝色的光照射在红色的花上,蓝色的光会被吸收,故这朵花呈现黑色。三、计算题1、2.53s【详解】解:激光从地球射向月球再反射回来,激光所通过的路程s=2×3.8×108m=7.6×108m,v=3.0×108m/s,由可得,激光的传播时间答:激光从地球射向月球再反射回来,需要经过2.53s.点睛:本题考查了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解题过程中应明确物体通过的距离或所用时间是单程还是双程.2、(1)火车的运行速度是15m/s;(2)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的时间为7min47s【详解】解:(1)火车的速度:v===15m/s;(2)根据v=可得,通过整个铁路桥时间:t==≈447s=7min47s.答:(1)火车的运行速度是15m/s;(2)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的时间为7min47s.【点评】本题考查速度、时间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求火车通过的距离,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3、;该试验器不能用声呐技术测量自己到月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详解】由题意可知,此时试验器到月球的距离是该试验器不能用声呐技术测量自己到月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4、0.86米,0.81m.【详解】根据题意作出如图的示意图,AB为小龙,C为人眼睛处,A’B’为小龙的像,以眼睛以下部分为例进行分析,高度1.62m,根据成像的特征及如图所示,ΔCOF与ΔCC’B’相似,OC:C’C为1:2,所以镜子OF的高度为像高的B’C’的一半,即0.81m,所以镜子距地面的高度也为身高的一半,0.81m;分析眼睛以上的部分,高度为10cm,同理,所需镜子的高度为像高A’C’的一半,即5cm.所以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至少需要;镜子应离地面的高度为:0.81m答案:0.86米,0.81m.点睛: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征的灵活运用,关键是得出三角形相似,再利用对应边成比例进行解答,容易错误的地方是直接得出镜子离地面的高度为身高的一半是不对的,注意在考虑眼睛的位置时,必须细化计算得出结果.5、3.81m【详解】由v=得,激光传播的总路程:s总=vt=3×108m/s×2.54s=7.62×108m则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s===3.81×108m。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108m。四、实验探究1、

等于

以法线为轴逆时针旋转(1)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2)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结合实验中的具体现象可逐一做出解答;【详解】(1)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如图所示:(2)由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需要将反射光线所在的平面旋转通常应将硬纸板的右半面F以法线为轴逆时针旋转.2、

B

C

C【详解】(1)[1]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2)[2]根据题意可知,用直线将A、B、C和A1、B1、C1分别连接成三角形,将纸沿OO1对折,发现两个三角形几乎重合。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点燃蜡烛的像与物则不在同一平面上,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