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定向训练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定向训练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定向训练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定向训练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定向训练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定向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A.5.233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2、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年轻时有一次访问德国,当地一名数学家在电车上给他出了一道题:甲、乙两人相对而行,相距50千米。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一条狗,狗每小时走4千米,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

)A.50千米

B.40千米

C.30千米

D.20千米3、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4、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四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这段时间物体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5、用刻度尺测量铁棒长度,记录数据为2.115d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m

B.1dm

C.1cm

D.1mm6、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A.3:4

B.4:3

C.12:1

D.1:l2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8、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A、刻度尺放得不正B、刻度尺的刻线没有贴近被测的长度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D、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其实就是错误。

D.改进试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长度,可以消除误差。10、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的2、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3、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的计算公式

可求出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4、如图所示,这个木块的长度AB=

cm,这个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

,估读值是

,木块的长度合

km。5、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8.24厘米、18.23厘米、18.25厘米、18.23厘米,则接近该物体真实长度的是_______毫米6、十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___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的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7、小明和小刚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的速度是3m/s,小刚的速度是5m/s,则他们通过相等的路程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8、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对刻度尺进行观察:(1)观察它的

;(2)观察它的

;(3)观察它的

。9、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如果改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____cm。10、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s跑完34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三、简答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分)1、“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驰的列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请从上文中找出描述机械运动的词,并指出它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什么。四、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如果一架飞机飞完1000公里路程需要5小时,若要求4小时内飞完这段路程,必须提高速度,问每小时要增加多少公里?2、一司机驾驶桑塔纳牌轿车,于上午8时正从甲地进入“济青高速”入口处时看到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

(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济南?五、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⑴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s1;⑵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s2;⑶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发现v1=v2,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吗?

。为什么?

2、怎样从一张比例尺为1:600万的中国地图上估算出京广线(北京﹣﹣广州)实际铁路的长度,写出所需器材及主要步骤.3、图中物体B的长度是________cm。-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B3、答案:C4、答案:B5、答案:D【解析】根据长度记录结果的要求,即长度记录结果必须有一位估计值。所以记录数据2.115dm,其中0.005dm是估计值,则0.01dm代表刻度尺的分度值;0.01dm=1mm,即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6、答案:C7、答案:D8、答案:D9、答案:B10、答案:C二、填空题1、答案:静止的

2、答案:1mm;30.0mm3、答案:变速;v=s4、答案:1.85

1.8cm

0.05cm

l.85×10-55、答案:182.46、答案:静止的,运动的,爸爸(或者是车内其他的物体)7、答案:5:3

3:58、答案:(1)零刻线是否磨损(2)量程(3)分度值9、答案:1cm,1.72m,172.410、答案:11s9.09m/s三、简答题1、答案:思路解析:本题中给予的信息内容并不多,我们可以逐句加以分析:“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描述的是太阳的运动情况,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我坐在奔驰的列车里”描述的是列车的运动情况,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静靠在椅背上”描述的是“我”静止不动,是以椅背为参照物的;“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描述的是树木的运动情况,是以列车为参照物的。答案:词语所选参照物冉冉升起

地球奔驰

地面静靠

椅背向后退去

列车四、计算题1、答案:502、答案:(1)已知:S1=260km

S2=215km

t1=8h

t2=8.5h求:v解:v=S/t=(S1-S2)/(t2-t1)=(260km-215km)/(8.5h-8h)=90km/h答:平均速度是90km/h.(2)已知:v=100km/h

S=215km求:t解:由v=s/t得t=S/v=215km/100km/h=2.15h=2h9min2h9min+8h30min=10h39min答:最快可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