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重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智能音箱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生活服务、信息查询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B.智能音箱接收到传递来的信息后依靠扬声器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C.智能音箱能根据语言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人们能够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2、声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洗碗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人的疾病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探测障碍物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4、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如图所示是智能机器人和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对远处的人说话时,为使对方听清楚,人们常会用手捂住嘴巴,如图。此现象主要说明()A.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B.声音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C.声音能在不同介质中传播D.声音的音调由频率来决定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声调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7、常州民乐团合奏江苏名曲《茉莉花》时,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A.声速 B.响度 C.音调 D.音色8、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9、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治噪声产生的是()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10、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如图是超声波加湿器,它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______,将水滴击打成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超声波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音乐中的“男低音”“女高音”指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某人看见闪电后经过6s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______m。(常温下音速340m/s)4、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_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5、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_______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6、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我们能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______进行辨别的;公鸡打鸣的声音可以传的很远,这是由于它的______比较大的缘故。7、小强家的冰箱在忘记关门时,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到人耳,提醒小强关上冰箱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8、“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声音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改变,而声音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声音优美是指声音的_____好听。9、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______发声,当车走到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10、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___而产生的。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学完声速的知识后,天一和海晟同学想测量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于是他俩找来一根长为1020m的某空金属管。天一在空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海晟把耳朵贴在管子的另一端,听到两声,时间间隔为2s,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计算:(1)声音在空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为多少?(2)声音在金属管子中的传播时间是多少?(3)声音在金属管子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少?(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学完声速知识后,小雨和小凯在课余时间一起估测了声音在某金属管道中的传播速度。两人先选取长为510m的长管道,小雨站在管道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管道,小凯站在管道的另一端测量出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4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2)根据如表中的声速,你认为该金属管道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3)如果管道里充满水,则小凯将听到几次敲击声?请你将它们到达小凯耳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出来。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15oC)340铝5000铜3750铁51003、小明乘坐一艘匀速驶向一座山崖的汽艇,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4s听到回声,且从发声到听到回声,汽艇已经行驶4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1)汽艇行驶的速度;(2)4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3)他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4、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从山崖驶向大桥(如图所示),火车头在距桥头240m处鸣笛,鸣笛8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请计算火车的速度。(2)请计算大桥的长度。(3)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多少?(4)火车鸣笛时,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5、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底有多深?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在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时。(1)同学们采用如图所示的器材,选择音叉做声源,敲响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______竖直悬挂着的乒乓球,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接下来,他们使同一只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重复上述操作,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与______有关。(2)小明设计了另一组实验来进行探究,他用两枚钉子把一根橡皮筋固定在木板上,他用手勾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2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接下来的一步操作是:______。2、小明想将聚酯棉、泡沫、海绵等材料分别装入鞋盒,以比较它们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能找到的可作为声源的器材有:音叉、手机。(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2)小明调整好声源的音量后,将其放在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下面两种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__________;方案A: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方案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比较此处到鞋盒的距离。(3)收集证据: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材料种类聚酯棉泡沫海绵听不见声音时距离声源的距离/m5.22.83.7隔声性能最弱最强较弱(4)以上三种材料,仅从隔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隔音墙应用可以在__________隔断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5)上述“方案B”中应用的研究方法和下述哪个例子相同__________。(选填“A”、或“B”)A.根据小球被音叉弹开远近判断音叉的振幅大小变化B.用水波引入声波学习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装置:(1)交流讨论:①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②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③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2)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声音在______中不能传播;(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______(填序号)。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友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①②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更好地验证猜想三,请你将表中所缺数据补全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使用___________(选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样的力拨动,判断音调与松紧程度的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详解】A.“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这里大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符合题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智能音箱接收语音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语言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同发声体的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能够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解析】【详解】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是根据渔船发出的超声波返回的时间探知鱼群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的快速振动,除去碗上的污垢,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听诊器听声音,从而获得人的身体是否有病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可以探测障碍物离车有多远,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解析】【详解】A.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符合题意;C.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声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由扬声器发出,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有传递信息和传播能量的作用,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正确;C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D错误。故选B。5、A【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扩散,所以用手捂住嘴巴围成喇叭状,声音遇到手会发生反射,使声波聚拢往前传播,使声音传得更远。故选A。6、D【解析】【分析】【详解】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随着空气的质量变小,介质变少,声音变小,故B错误;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身体疾病信息,故D正确。故选D。7、D【解析】【分析】【详解】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观众能区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8、B【解析】【详解】轻声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9、C【解析】【详解】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噪声监测装置是用来显示噪声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解析】【详解】由波形图可知,钢琴与长笛的振动幅度与频率相同但波形不同,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音色与波形状有关,则二者响度与音调相同,但音色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响度【分析】【详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实际上是声音的响度。2、
能量
不能【详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将水滴击打成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是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体现。[2]超声波是声音的一种,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
音调
2040【分析】【详解】[1]音乐中的“男低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特征。[2]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为s=vt=340m/s×6s=2040m4、
空气柱
音调
响度【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哨声是由哨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哨子内空气柱的长度,能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3]筷子不动,哨子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变,则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变;用不同的力吹管,能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幅度,故改变了声音的响度。5、
空气柱
右【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从瓶口向瓶内吹气,声音是由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质量大的物体较难振动,频率较低,则音调较低,由图知道,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增大,空气柱长度逐渐减小,所以,声音的音调会变高,则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6、
音色
响度【详解】[1]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因为这些鸟发声时的音色不同。[2]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的缘故。7、
振动
空气
信息【详解】[1][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么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个报警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3]这声音传到人耳,小强意识到要关上冰箱门,小强收到这个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8、
音调
不变
音色【详解】[1][2][3]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波的频率为正常声音的3倍时,声音的音调发生了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频率无关,所以声波的频率变快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变;声音优美是指声音的品质好,即音色好。9、
振动
音色
信息【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振动产生声音。[2][3]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10、振动【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发出“嗡嗡”的声音,声音是纽扣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的。三、计算题1、(1)3s;(2)1s;(3)1020m/s【详解】(1)由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2)声音在金属中传播快用的时间短,所以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3)声音在金属管中播的速度答:(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3s;(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是1s;(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1020m/s。2、(1)1.5s;(2)铁;(3)三次;先听到从金属管传来的声音,再听到从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详解】解:(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2)小凯站在管道的另一端测量出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4s,则通过金属管道的传播的时间为该金属管道传播速度为故该金属管道可能是铁。(3)如果管道里充满水,则通过水传播的时间为只要两个声音间隔0.1s,才会区分出两次不同的声音,故可以通到三次声音,先听到从金属管传来的声音,再听到从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答:(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1.5s;(2)根据如表中的声速,你认为该金属管道可能是由铁材料制成的;(3)三次;先听到从金属管传来的声音,再听到从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3、(1)10m/s;(2)1360m;(3)660m【详解】解:(1)汽艇行驶的速度(2)由可得,4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3)他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答:(1)汽艇行驶的速度是10m/s;(2)4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1360m;(3)他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是660m。4、(1)30m/s;(2)750m;(3)2720m;(4)1240m【详解】解:(1)火车的速度(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则大桥的长度(3)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4)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所以答:(1)火车的速度为30m/s;(2)大桥的长度为750m;(3)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是2720m;(4)火车鸣笛时,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1240m。5、3062m【详解】解:4s时间内,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为s=vt=1531m/s×4s=6124m则海水深度为答:此处海底的深度为3062m。四、实验探究1、
靠近
乒乓球被弹开
乒乓球被弹开幅度变大
振幅
用手勾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3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详解】(1)[1][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靠近竖直悬挂着的乒乓球,乒乓球会被弹开。[3]使同一只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音叉响度越大,幅度越大。让它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更大。[4]对比两次实验可得,音叉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幅度越大,说明响度大的音叉振动幅度大,表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2)[5]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改变振动的幅度,听声音的大小。小明设计了另一组实验来进行探究,他用两枚钉子把一根橡皮筋固定在木板上,他用手勾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2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接下来的一步操作是:用手勾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3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2、
手机
方案B
泡沫
传播途中
A【详解】(1)[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手机,因为手机的声音稳定可调节,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且需要敲击才能发声,这种密封条件下,不易操作。(2)[2]在两种方案中,方案B较好,因为方案A中,在同一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速驾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 钢筋工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甘肃党史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的上海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建筑施工劳务合同
- 2025年中国石化用涂料项目投资计划书
- 电机与拖动考试题及答案
- 滴滴出行考试题及答案
- 单招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水性催干剂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贵州惠水县选聘城市社区工作者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大学高等数学上习题附答案
-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规定
- DB54∕T 0298-2023 电梯使用安全标志与标识
- 5.15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 2025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试题(含答案)
- 国际工程总承包合同范本比较:条款、应用与优化策略
- 餐饮督导运营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慧实验室建设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