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2025年强化练习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2025年强化练习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2025年强化练习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2025年强化练习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2025年强化练习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2025年强化练习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对于一个稳定流动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内各点状态随时间变化B.系统边界上的质量流量随时间变化C.系统内能量保持不变D.系统与外界无能量和物质交换2.在恒定压强下,气体体积减小的过程,其热力学能()。A.一定增加B.一定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3.下列物质中,属于理想溶液的是()。A.水和乙醇混合物(常温下)B.硝酸和硫酸混合物C.氯化钠和硫酸钠水溶液D.氢气和氧气混合物4.对于单程流过列管式换热器的管内流体,其流动类型由()决定。A.流体的物理性质B.流体的流量和管径C.换热器的结构D.传热要求5.离心泵启动前,必须先向泵内()。A.充满液体B.充满气体C.填加润滑油D.空载运转6.以下操作中,属于气液传质过程的是()。A.水的蒸馏B.空气冷却C.水的过滤D.固体干燥7.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A→P,反应物A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为()。A.t=(C₀-C)/kC₀B.t=1/kC₀ln(C₀/C)C.t=kC₀ln(C₀/C)D.t=k(C₀-C)/C8.下列关于塔板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塔板效率总小于100%B.塔板效率总大于100%C.理想塔板的效率为100%D.塔板效率与操作条件无关9.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中,进行等温一级液相反应,为提高反应物A的转化率,应()。A.增大反应体积B.减小反应体积C.提高反应温度D.增加反应物浓度10.在进行物料衡算时,衡算范围的选择()。A.只能是整个系统B.只能是控制体C.可以是整个系统或控制体D.取决于计算目的,但必须明确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恒温、恒压下,气体向真空容器中膨胀,系统的________不变,系统的________减少。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________,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摩尔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3.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做强制层流流动时,管中心处流体的速度为管壁处速度的________倍,沿径向速度呈________分布。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5.某流体的密度为1200kg/m³,运动粘度为2.5×10⁻⁷m²/s,其动力粘度为________Pa·s。6.简单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________的差异,使其分离的操作。7.在吸收过程中,气相中溶质的分压与液相中溶质的平衡浓度之比称为________。8.对于理想气体,其焓H仅是________的函数。9.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过滤操作,根据滤饼层结构,可分为________过滤和________过滤。10.进行能量衡算时,系统输入的热量Q_in、输出的热量Q_out、系统对外做的功W_out和系统热力学能的增加ΔU的关系为________。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理想气体恒温压缩过程,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必定向外界放热。()2.对于同一混合物,其汽化热等于其冷凝热。()3.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管程流体走管内,壳程流体走管外。()4.离心泵的扬程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5.对于液相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述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条件及其物理意义。2.简述影响对流给热系数的主要因素。3.简述全混釜反应器(CSTR)和间歇釜反应器(BatchReactor)在反应物转化率计算上的主要区别。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有一绝热刚性容器,内盛100kg、20°C的水。现自容器顶部缓慢加入100kg、80°C的热水,使混合后的水温达到50°C。假设过程绝热,水的比热容为4.18kJ/(kg·K)。试计算此过程的传热量Q和水的熵变ΔS_total。(提示:计算熵变时需考虑水和热源,但热源温度可视为不变)。2.某液体以层流状态在直径为50mm的水平圆管内流过,流量为60m³/h。液体的密度为850kg/m³,粘度为8×10⁻³Pa·s。试计算:(1)管中心处流体的速度u_c;(2)管内流体流动的雷诺数Re;(3)若管长为5m,沿管道长度的压强降Δp。(假设流动是充分发展的层流,λ=64/Re,流体不可压缩)。3.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进料流量为100kmol/h,组成为0.4(摩尔分数,下同),要求塔顶产品纯度为0.95,塔底产品纯度为0.05。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试计算:(1)塔顶产品的流量D和塔底产品的流量W;(2)若塔顶采用全凝器,塔底采用间接蒸汽加热,请写出进料板(假设为第2块塔板)的物料衡算式和操作线方程。(假设进料热状态参数q=1)。---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C2.B3.D4.B5.A6.A7.C8.A9.B10.C二、填空题1.热力学能;焓2.pV=nRT3.2;抛物线4.传导;对流;辐射5.8.0×10⁻³6.沸点(或饱和蒸汽压)7.相平衡常数(或亨利常数)8.温度9.深层;滤饼10.ΔU=Q_in-Q_out+W_out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答:应用条件为:(1)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2)流体内部及流体与容器壁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即无宏观流动);(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各点压强相等。物理意义:该方程表达了静止流体中压强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即单位重量流体所受重力与压力差相等。2.答:影响对流给热系数的主要因素包括:(1)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热导率、比热容);(2)流体的流型(层流或湍流);(3)流动状态(强制对流或自然对流);(4)传热面的几何形状、大小和位置;(5)流体的雷诺数、普朗特数、努塞尔数等物性准数。3.答:主要区别在于物料出口状态和转化率计算方法。CSTR中,物料在反应器内混合均匀,出口物料浓度等于反应器内主体浓度,转化率计算需考虑反应动力学和物料衡算;间歇釜中,物料在反应器内混合均匀,不同时刻浓度不同,转化率是时间函数,计算只需考虑间歇过程的物料衡算。五、计算题1.解:(1)计算传热量Q:Q=m_water*c_water*(T_m-T_water_initial)+m_hot_water*c_water*(T_hot_water_initial-T_m)=100kg*4.18kJ/(kg·K)*(50-20)K+100kg*4.18kJ/(kg·K)*(80-50)K=16720kJ+16720kJ=33440kJ(过程绝热,Q_in=0,加入热水放热,Q_out=-33440kJ。热源温度视为不变,其熵变为零)。水的总熵变ΔS_total=ΔS_water+ΔS_sourceΔS_water=m_water*c_water*ln(T_m/T_water_initial)+m_hot_water*c_water*ln(T_m/T_hot_water_initial)=100*4.18*ln(323.15/293.15)+100*4.18*ln(323.15/353.15)=100*4.18*0.1002+100*4.18*(-0.0748)=421.68-312.22=109.46J/KΔS_source=Q_out/T_source=-33440kJ/353.15K=-94.57J/KΔS_total=109.46J/K-94.57J/K=14.89J/K(注意单位换算:1kJ=1000J)(2)计算水的熵变:ΔS_total=ΔS_water=14.89J/K(近似,忽略热源熵变)2.解:(1)计算管中心处速度u_c:u_c=Q/(π*(D/2)²*ρ)=(60m³/h*1h/3600s)/(π*(0.05m/2)²*850kg/m³)=(60/3600)/(π*0.000625*850)=1/(π*0.00053125*850)=1/1.4242=0.704m/s(或u_c=0.705m/s)(2)计算雷诺数Re:Re=u_c*D*ρ/μ=0.704m/s*0.05m*850kg/m³/(8×10⁻³Pa·s)=0.704*0.05*850/0.008=0.0352*850/0.008=30.08*850/0.8=25668/0.8=32085(或Re≈3.21×10⁴)(3)计算压强降Δp:对于充分发展的层流,λ=64/Re=64/32085≈0.001987Δp=λ*(L/D)*(ρ*u_c²/2)=0.001987*(5m/0.05m)*(850kg/m³*(0.704m/s)²/2)=0.001987*100*(850*0.4958/2)=0.1987*(850*0.2479)=0.1987*211.72=42.08Pа(或Δp≈42.1Pа)3.解:(1)计算D和W:全塔物料衡算:F=D+WF*x_F=D*x_D+W*x_W100*0.4=D*0.95+W*0.05100*0.4=0.95D+0.05W40=0.95D+0.05W(式1)解得:W=100-D代入式1:40=0.95D+0.05(100-D)40=0.95D+5-0.05D40=0.90D+535=0.90DD=35/0.90=38.89kmol/hW=100-38.89=61.11kmol/h(2)计算进料板物料衡算式和操作线方程:进料板(第2块塔板)下方为提馏段,上方为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L'*y'=F*x_F+W*x_WL'=L+q*F(L为精馏段下降液相流量,假设为L)q=1(等温进料)L'=L+F=L+100方程为:(L+100)*y'=100*0.4+61.11*0.05(L+100)*y'=40+3.06(L+100)*y'=43.06y'=43.06/(L+100)(式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L*y=D*x_D+W*x_wL=R*D(R为回流比,R=L/D)R=1.5*(R_min)(R_min为最小回流比)假设x_D=0.95代入上题式1:40=0.95D+0.05W=>40=0.95*38.89+0.05*61.11=>40≈37.15+3.06=>40≈40.21(验证)成立。L=R*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