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编制群塔施工方案_第1页
品茗编制群塔施工方案_第2页
品茗编制群塔施工方案_第3页
品茗编制群塔施工方案_第4页
品茗编制群塔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茗编制群塔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城市综合体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8.6万平方米,包含3栋超高层住宅楼(建筑高度98.5米)、2栋商业裙楼及1层地下车库。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现场需布置4台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吊"),分别为:1#塔吊:QTZ80型(55m臂长),安装于地下车库东区2#塔吊:QTZ63型(50m臂长),安装于1#住宅楼北侧3#塔吊:QTZ80型(55m臂长),安装于2#住宅楼南侧4#塔吊:QTZ50型(45m臂长),安装于商业裙楼区域塔吊覆盖范围存在3处交叉作业区,最大交叉角度约65度,最小安全距离需控制在2.5米以上。基础形式均采用桩基础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基础埋深-6.2米。二、编制依据1.《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4.施工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5.各型号塔吊使用说明书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三、塔吊选型与布置(一)选型参数塔吊编号型号规格最大起重量(t)工作幅度(m)最大幅度起重量(t)安装高度(m)1#QTZ808551.31202#QTZ636501.01053#QTZ808551.31254#QTZ505450.860(二)平面布置原则覆盖全部施工区域,重点保障钢筋、模板等大宗材料吊装避开地下管线及基础承台位置,1#塔吊基础距离地下连续墙保持3.2米安全距离相邻塔吊水平间距控制:1#-2#塔吊28米,2#-3#塔吊35米,3#-4#塔吊42米考虑附墙装置设置,1#、3#塔吊分别在20m、45m、70m、95m高度设置4道附墙四、塔吊基础施工(一)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要求:≥200kPa,采用Φ600钻孔灌注桩复合地基处理桩长22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200kN,桩顶设置300mm厚碎石褥垫层地基验槽需检查桩位偏差(≤50mm)、桩顶标高(±50mm)及地基土密实度(二)基础施工钢筋工程:采用HRB400E级钢筋,主筋Φ25@150,箍筋Φ10@200,设置4道拉筋模板工程:采用18mm厚多层板+50×100mm木方(间距300mm)+Φ48×3.5mm钢管支撑混凝土工程:一次性连续浇筑,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180±20mm养护措施:覆盖薄膜+阻燃棉被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天,强度达到85%后方可安装塔吊五、群塔作业控制措施(一)高度差控制采用"阶梯式"高度布置,确保任意两台交叉塔吊存在不小于6米的垂直安全距离:1#塔吊:安装高度120米(顶升次数18次)2#塔吊:安装高度98米(低于1#塔吊22米)3#塔吊:安装高度125米(高于1#塔吊5米)4#塔吊:安装高度60米(独立高度)(二)作业时间控制实行"分时段作业"制度:7:00-9:00:1#、3#塔吊优先作业(主体结构施工)9:00-11:30:2#、4#塔吊作业(二次结构施工)13:30-15:30:1#、2#塔吊作业(材料转运)15:30-18:00:3#、4#塔吊作业(设备安装)夜间施工(19:00-22:00)仅限3#塔吊单台作业(三)防碰撞措施空间隔离:在1#与3#塔吊交叉区域设置红色警示带,划定禁止同时作业区4#塔吊大臂旋转范围限制在商业裙楼区域(设置回转限位器)信号控制:每台塔吊配备2名信号工(持证上岗),使用对讲机+旗语指挥对讲机设置独立频道(1#:456.7MHz,2#:457.8MHz等),严禁串频使用智能监控:安装塔吊防碰撞系统,具备区域保护、高度限位、幅度限制功能实时监测塔吊运行数据,当检测到碰撞风险时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切断危险方向动作六、塔吊安装与拆卸(一)安装流程准备阶段:基础验收(混凝土强度报告、平整度偏差≤1/1000)构配件检查(标准节、起重臂、平衡臂等关键部件无裂纹)吊装设备选型:采用250t汽车吊(主臂42米工况)安装步骤:底架安装→基础节安装→标准节安装(每节连接螺栓预紧力矩400N·m)套架安装→回转机构安装→驾驶室安装→平衡臂安装(先装2块平衡重)起重臂安装(采用四点吊装法)→剩余平衡重安装→调试验收(二)拆卸注意事项拆卸前检查:结构件连接螺栓紧固情况液压系统压力(16-18MPa)制动系统效能(制动距离≤1.5米)拆卸顺序:先降节至独立高度(1#塔吊降至30米)按"平衡重→起重臂→平衡臂→回转机构→标准节"逆向拆卸严禁上下交叉作业,拆卸构件临时堆放距离塔吊基础≥10米七、安全管理措施(一)组织架构成立群塔管理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组员:机械管理员、信号工班长、塔吊司机代表(二)管理制度班前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塔身垂直度(≤1/1000)、各安全装置灵敏度、钢丝绳磨损情况(断丝数≤10%)填写《塔吊每日检查表》,由司机、信号工共同签字确认定期维护制度:每周检查:各传动机构润滑情况、螺栓紧固度每月检查:齿轮啮合间隙(0.2-0.5mm)、电气系统绝缘电阻(≥0.5MΩ)每季度检查:结构件焊缝无损检测、液压油污染度(NAS8级)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每年复审1次每月组织群塔作业专项培训(案例分析+应急演练)新进场司机需通过3天跟岗培训方可独立操作(三)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碰撞事故应急处置流程(人员疏散→切断电源→结构检测→事故上报)台风防御措施(大臂锁定、吊钩升至最高处、切断总电源)应急物资:配备2套应急救援包(含安全带、防坠器、急救药品)备用液压泵站(1套/台塔吊)、应急照明设备(持续照明≥4小时)八、季节性施工措施(一)雨季施工基础周边设置排水沟(300×400mm)和集水井(Φ800mm),配备Φ100潜水泵塔吊轨道(或基础)周边硬化处理(C20混凝土100mm厚),设置2%排水坡度雨后检查:塔身垂直度偏差、基础沉降量(每周观测1次,允许偏差±5mm/月)(二)冬季施工液压系统预热:启动后空载运行15分钟,油温升至20℃以上方可作业钢丝绳防护:涂抹专用防冻润滑脂(适用温度-25℃~60℃)雪后作业:清理大臂、轨道积雪(积雪厚度>50mm禁止作业),设置融雪盐放置点九、监测与验收(一)沉降观测每台塔吊设置4个观测点(基础承台四角)观测频率:安装后1周内:每日1次结构施工阶段:每10天1次雨季及停工期间:加密至3天1次预警值:单次沉降量>5mm或累计沉降量>20mm(二)验收程序安装验收:自检(安装单位)→互检(项目部)→第三方检测(特种设备检测机构)验收内容:空载试验、额定载荷试验、超载25%静载试验使用登记: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