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综合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光自然是主角。光是来自光源的,下面不是光源的()A.太阳 B.发光的电灯 C.点燃的蜡烛 D.空中的明月2、学校教学楼一楼大厅墙壁上竖直放置了一块高1.5m的平面镜,小宇同学身高1.6m,当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方向走近平面镜,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宇在走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逐渐变大B.小宇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C.镜中的像身高1.6m,相对于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D.镜中的像身高1.5m,相对于小宇同学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3、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角的大小为40°C.当液面降低时,入射角会随之变大D.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4、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D.经过3s,笔尖与笔尖的像相距20cm5、如图,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C.实验时桌面上铺方格纸比白纸好D.实验环境越暗越好,玻璃板越薄越好6、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干燥的路面更暗7、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实像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C.若被测者远离平面镜0.1m,他在镜中的像会变小D.被测者看到平面镜中“E”的像开口向南,则视力表上“E”的开口向北8、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9、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大小有关B.平面镜所成的像有虚也有实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10、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发令员对着旁边一块黑色圆形挡板发令的情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挡板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终点计时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响声B.终点计时裁判靠听枪声或看到开枪产生的白烟开始计时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产生的C.起点裁判员打枪时一般会带耳塞,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若终点计时员靠听枪声记录百米赛跑的成绩刚好为12s,如果此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那么运动员真实的成绩约为12.29s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是50°,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_度。当AO逆时针转动到的位置(与AO的夹角为20°),若保持反射光线OB方向不变,则需将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_度。2、“诗词歌赋”是人们对我国传统汉文学的概称,也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其中也蕴含了不少的物理知识。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漏潺流水”,鸟鸣声和流水声是依靠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不同来区别的;杜牧的《赠别》中有“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其中蜡烛“流泪”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是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3、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4、小欢用针孔照相机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______(选填“大”或“小”)。5、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若她靠近平面镜0.5m,则镜中像的大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6、日晷仪是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甲图所示,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______规律。如图乙图所示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____现象。(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7、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如图所示的粗糙表面上时,被射向各个方向的反射光线______(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相比光滑镜面,人们______(选填“更容易”或“不容易”)看清粗糙表面上的文字。一束光线与镜面成40度角入射时,反射角是______度,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度。8、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的画面。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______。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__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9、上午的阳光与水平地面成60°,经地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___;坐在教室前排侧边的同学经常会因为黑板“反光”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10、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的“天塔”是津门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塔尖周围的“云雾”是水蒸气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需要1.3s,求: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km2、“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这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你知道它包含的科学道理吗?3、某初中物理课外兴趣小组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益智游戏“打砖块”中的物理原理,游戏中游戏者需操作底边上的一根水平“棒”,让一颗不断弹来弹去的“球”在撞击作为过关目标消去的“砖块”的途中不会掉落到底边上,把砖块全部消去就可以破关.球碰到砖块、棒与边界都会反弹,球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反弹前后速度方向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似,设在游戏中棒的长度为1cm,每次发球时,球放在棒的右端,ABCD为一个矩形,AB边是砖块,BC、AD是边界,其中CD边长13cm,BC边长15cm,如图所示,已知每次发射时球的速度均为5cm/s.(1)若小球垂直于CD边向上发射,求小球经多长时间回到底边?(2)若小球以斜向右上的方向发射,在E点第一次与边界相碰,如图.已知E点到C点的距离为9cm,球每次与边界发生碰撞后,轨迹与边界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满足竖直边比水平边比轨迹边等于
3:4:5
的特点,在球发射的同时,棒立即水平向右做单方向的匀速运动,为保证球不从CD边掉下,则棒的速度范围为多少?4、小明站在桥上,可以看见远处河边上一个妇女在用棒槌拍衣服,但是每当她高举起棒槌时,小明却听见了拍打衣服的清脆声,这是什么原因?假设她每秒拍两次,洗衣服处距桥大约多远?5、如图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通过A点,S、A距平面镜分别为10cm和20cm,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cm。求:⑴入射点的位置
⑵入射角的大小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在探究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和小华进行了如下实验(1)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_______(光滑/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_______(镜面反射/漫反射),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小明让一细束光EO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的位置,小明将硬纸板的右侧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硬纸板的______________(上部/下部)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3)小华对上述结论有怀疑,认为在硬纸板的前方也可能有反射光线。小明想通过显示光传播路径的方法来探究。以下两种操作中更合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将硬纸板的右侧向前折
B.在硬纸板的前方喷水雾(4)实验时,小明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他认为只要在光传播的路径上标记两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光线,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的光学知识;(5)小明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中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反射/折射)形成的;小华拿另一支相同且______________(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后面,透过玻璃板使蜡烛B与蜡烛A完全重合,来判断物和像的大小关系,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_____(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法。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______,能比较______;(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______;(3)当用书插在平板玻璃和像之间时,我们在平板玻璃前______(填“不能”或“还能”)看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填“实”或“虚”)像。3、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①如图甲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把半面纸板F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则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在纸板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②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看见黑板上写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漫反射,光在发生漫反射时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4、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______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重合。(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5、按要求完成填空。(1)如图甲所示,把钢尺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然后改变钢尺_____,再次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越快,音调越_____(选填“高”或“低”);(2)如图乙所示,将一硬纸板EOF竖立在平面镜M上,用激光手电贴着硬纸板沿AO方向入射,此时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若将纸板NOF向后偏折,纸板上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ABC.太阳、发光的点灯、点燃的蜡烛都能够发光,是光源,故ABC不符合题意;D.空中的明月能反射太阳光,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D符合题意;2、C【解析】AB.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距等于物距;物与像等大;像是虚像,可以判断小宇在走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B错误;CD.因为小宇同学身高1.6m,所以镜中的像身高1.6m。当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方向走近平面镜,因为像距等于物距,故而镜中的像相对于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A【解析】A.由题意可知,光电控制液面高度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B.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由题意可知入射角为90°-40°=5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50°,故B错误;C.当液面降低时,入射点右移,入射光线与水面间的夹角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故C错误;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点左移,反射光线整体也会左移,则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故D错误。故选A。4、C【解析】A.因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故铅笔的像为虚像,因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可知铅笔的像的尖端朝左,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因笔尖的移动速度等于笔尾的移动速度,且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可知笔尖的像移动速度等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经过3s,笔尖到笔尾的距离为6cm,因像与物等大,故可知此时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的距离也为6cm,故C正确,符合题意;D.经过3s,铅笔的运动距离为s=vt=2cm/s×3s=6cm则此时笔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l=l0-s=10cm-6cm=4cm因物距等于像距,则笔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4cm,故笔尖到笔尖的像的距离为s0=2l=2×4cm=8cm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解析】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B.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需要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所以要进行多次实验,故B错误;C.实验时桌面上铺网格纸更便于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所以比白纸好,故C正确;D.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因为物体A的像是由于物体A反射的光源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形成的,所以实验环境需要一定的亮度,故D错误。故选C。6、C【解析】A.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不是漫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容易发生漫反射,不是镜面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D.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解析】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虚像,故A错误;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7m,平面镜到测试者的距离为那么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到测试者的距离为故B正确;C.若被测者远离平面镜0.1m,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D.被测者看到平面镜中“E”的像开口向南,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视力表上“E”的开口向南,故D错误。故选B。8、C【解析】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C.选择相同的两个蜡烛,这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D.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要进行多次实验。故D错误。故选C。9、D【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不是实像,故B错误;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不会遮挡镜中的像,故C错误;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等,与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故选D。10、D【解析】A.挡板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帮助终点计时裁判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故A错误;B.发令枪响的同时产生白烟,起点的运动员听到枪响立刻开始奔跑,但声速远小于光速,终点裁判先看到“白烟”,但需要过一会儿才听到枪响,所以终点计时裁判靠听枪声计时要比看到开枪产生的白烟开始计时更短,故B错误;C.起点裁判员打枪时一般会带耳塞,这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若终点计时员靠听枪声记录百米赛跑的成绩刚好为12s,如果此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那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运动员真实的成绩为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
40
10【详解】[1]由图可知,OB与镜面的夹角为50°,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法线与镜面是垂直的,所以反射角为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40°。[2]当AO逆时针转动到的位置时(与AO的夹角为20°),若保持反射光线OB方向不变,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了2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增大了10°,由于反射光线位置不变,所以法线逆时针转过了10°,而法线与镜面总是垂直的,所以需将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10°。2、
音色
熔化
直线传播【详解】[1]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人们是根据音色区别鸟鸣和流水的声音的。[2]蜡烛“流泪”,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3]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面出现黑暗的区域,形成影子,“对影成三人”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
虚像
1.5
不变【详解】[1]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m。[3]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4、
倒立
实像
大【详解】[1][2]小孔成像中,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成的是实像,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若向右拉动内筒,像距变大,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大。5、
不变
1m【详解】[1]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她靠近平面镜0.5m,镜中像的大小不变。[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若她靠近平面镜0.5m,此时人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是0.5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等于0.5m,镜中的像与她相距0.5m+0.5m=1m6、
直线传播
反射【详解】[1]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就形成影子;日晷就是利用影子的方向、长短粗略判断时刻的计时仪器。[2]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剧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所以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7、
遵守
更容易
50
80【详解】[1]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如图所示的粗糙表面上时,会发生漫反射,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人们更容易看清粗糙表面上的文字。[3][4]当一束光线与镜面成40度角入射时,故入射角为90°-40°=5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50°;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延长线的方向与反射光线的方向的夹角为180°-50°-50°=80°即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80度。8、
绿
响度
紫外线【详解】[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各种色光,所以才能看到电视上有多彩的画面。[2]调节音量改变了发出声音的大小,所以改变了发出声音的响度。[3]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紫外线去验钞。9、
30°
镜面反射【详解】[1]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上午的阳光与水平地面成60°,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由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30°。[2]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10、
反射
液化【详解】[1]天塔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三、计算题1、3.9×105km【详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光速,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的时间:,由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公式应用时单位要统一,通常计算时,单位都变为主单位,最后可变换成题中要求的单位.2、这是由于“白色”和“黑色”物体对光吸收的能力不一样,白色的物体不吸收光,照射到它的色光全部反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夏天穿黑衣服在太阳下会吸收所有色光,使温度升高,人会觉得很热.冬天穿白衣服,即使在阳光下,也不能从太阳光中取暖,人会觉得很冷.所以说“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详解】要正确解本题,关键是明白“冬不穿白,夏不穿黑”的说法,是与气温,或者说冷热紧密相连的,我们知道,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不能从阳光中吸收能量,而黑色是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所以从阳光中吸收能量最多.相比来说,冬天天冷,穿黑色的有利于从阳光中吸收能量,可以暖和一点,而夏天穿白色的,可以尽量少的吸收阳光的能量,不致于更热.所以“冬不穿白,夏不穿黑”.答案:这是由于“白色”和“黑色”物体对光吸收的能力不一样,白色的物体不吸收光,照射到它的色光全部反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夏天穿黑衣服在太阳下会吸收所有色光,使温度升高,人会觉得很热.冬天穿白衣服,即使在阳光下,也不能从太阳光中取暖,人会觉得很冷.所以说“冬不穿白,夏不穿黑”3、(1)6s;(2)1cm/s至1.1cm/s(1)已知AD的长度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可求时间;(2)根据小球的运动轨迹画图,求出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轨迹与边界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满足竖直边比水平边比轨迹边等于
3:4:5
的
特点,结合光的反射规律特点解题.【详解】(1)小球垂直向上,则小球往返的路程为,小球回到底边所用时间:;(2)根据题意作图:如图所示,,由题可知,,可得;,可得:,;由题可知,球碰到砖块、棒与边界都会反弹,反弹前后速度方向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似,所以,所以,可得:;;在四边形FGIE中,FG平行于EI;EF平行于GI,即四边形FGIE为平行四边行;所以,,可得:;由于,可得:,;综上所得,小球运动的路程为:;小球运动的时间,由图可知:棒的长度为1厘米,要能接到小球,小球的至少有一端要移到K点就可以,由此可知,棒移动的最小距离,此时速度;棒移动的最大距离,此时速度.即速度范围为1cm/s至1.1cm/s.4、85m.【详解】(1)看见拍衣服,是由于光的传播,听见拍衣服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两者传播速度悬殊很大,所以有一个时间差让我们看起来不“同步”.(2)拍衣服一次有举起和拍下两过程,每秒拍两次,每举起或落下一次用s的时间;∵v=,∴s=vt=340m/s×s=85m.【点睛】(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空气中声速是340m/s,光速是3×108m/s,光速比声速大;(2)知道每秒拍两次,结合声速和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就可以计算出洗衣服处距离小明的距离.5、(1)入射点在距B点20厘米处;(2)45°【详解】(1)反射至A的光线可看作是从S的像点S′发出的,先作出像点S′,连接S′A交镜面于O点,O即为入射点,如下图所示:∵∠AOB=45°,∴OB=AB=20cm∴入射点在距B点20厘米处。(2)作辅助线S′C平行于镜面,AC垂直于镜面,则AC=AB+BC=30cm∵S′C=30cm,∴在△AS′C中,∠AS′C=45°,又∵S′C平行于镜面∴∠AOB=∠AS′C=45°∴反射角∠NOA=90°−∠AOB=90°−45°=45°入射角的大小为∠SON=∠NOA=45°。【点睛】(1)首先过镜面做出点S的像S′,连接S′A与镜面交与点O,即为入射点的位置;(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求出入射点的位置和反射角的大小。四、实验探究1、
粗糙
漫反射
上部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
光沿直线传播
反射
未点燃
等效替代【详解】(1)[1][2]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3][4]小明让一细束光EO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的位置,小明将硬纸板的右侧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没有随纸板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硬纸板的下部能看到反射光,而右侧硬纸板的上部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5]A.将硬纸板的右侧向前折,会阻挡光的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在硬纸板的前方喷水雾,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发生漫反射,可显示光传播路径,故B符合题意。故选B。(4)[6]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时,小明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他认为只要在光传播的路径上标记两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光线,这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光学知识。(5)[7]小明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图中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区块链在法律合规中的应用-洞察与解读
- 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传统节日“火烧龙狮”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 摄影艺术构图试题及答案
- 企业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总结
- 市政生活污水管网新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预应力结构后张法施工方案
- 关于写牵牛花的试题及答案
- 超纯半导体化学材料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公路工程实务通关模拟题库附带答案
- 2025年计算机操作考试题库附答案(全文)
- 河南2024定额计算规则
- 苹果树冬季修剪培训课件
- DB 33- 805-2010 压缩空气站运行电耗限额及节能 监测技术要求
- 年产1000吨饼干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印刷行业作业安全管理总结
- 入职的邀请函八篇
- 社区垃圾分类培训课件
-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2024年建筑艺术之美:桥梁建筑的魅力
- 冷库建设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关爱留守、单亲、心理问题、贫困等特殊学生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