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关于温度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摄氏温标把冰的温度规定为0℃B.常用液体温度计的量程都是0~100℃C.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D.体温计可以当寒暑表测气温2、下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3、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4、有两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37.2℃,再用它分别测甲、乙二人的体温,结果甲的体温计示数为37.2℃,乙的示数为37.4℃,那么这二人的体温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7.2℃;乙的体温是37.4℃
B、甲的体温小于37.2℃,乙的体温小于37.4℃C、甲的体温可能小于37.2℃,乙的体温是37.4℃
D、二人的体温都无法确定5、用体温计测某人的体温,水银柱上升到37.5℃刻度处,如果不甩几下,直接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9℃的人的体温,那么这支体温计的示数将分别是(
)A.37℃、39℃
B.37℃、37.5℃C.37.5℃、39℃
D.37.5℃、37.5℃6、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7、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部分浸入液体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再读数D.温计度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8、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B.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D.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观察温度,体温计却可以离开人体观察温度9、适宜人体淋浴的水温是()A.10℃
B.40℃
C.80℃
D.100℃10、关于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仅是长短不同而已B.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C.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动,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通常要事先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温度。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或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就必须换用其他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因为:如果被测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则
;如果被测温度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则
。2、使用温度计测温度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并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大概温度。若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它能测的
,或低于它能测的
,就应当换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就可能
温度计或
。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4、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造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它的符号是
。使用温度计前应观察它的:(1)
,(2)
。5、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相等,均为37.5℃,用它分别测量两个病人的体温,两个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6℃和38.5℃,则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但不能使玻璃泡碰到
或
。7、人的正常体温为
,读作
。医用体温计的测温范围(也就是量程)一般是
。一般寒暑表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而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8、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
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相平。9、我们现在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它的符号是
。实际上,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这种温度的单位名称叫
,符号是
。10、现在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这种温度单位是这样规定的:把
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这样规定的0度和100度应当分别记为(也就是写成)
和
。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让开水冷却到手伸进去觉得不冷不热,此时水的温度大约是____℃。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应把温度计的____全部浸入水中。2、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4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给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是由
(选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温度(℃)171921232527高度h(cm)30.024.919.714.69.44.2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5.15.25.1M5.2(3)通过实验探究,课题组同学还发现,若用此“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是
(至少写出一点)。3、小英同学按下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下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D3、答案:D4、答案:C5、答案:C6、答案:A7、答案:D8、答案:B9、答案:B10、答案:A二、填空题1、答案:测不出温度,可能损坏温度计2、答案: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损坏,测不出温度3、答案:水银
热胀冷缩4、答案:冷热程度,液体热胀冷缩,摄氏度,℃,量程,分度值5、答案:37.5℃
38.5℃6、答案:继续留在,容器底,容器壁
7、答案:3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泉州市中医院病理尸检诊断考核
- 龙岩市中医院人才评价体系考核
- 南通市人民医院脑保护技术专项考核
- 衢州市中医院电子线治疗计划与临床应用试题
- 池州市中医院内镜运输与交接流程安全考核试题
- 绥化市中医院科室设备更新规划考核
- 合肥市人民医院膀胱碎石技术考核
- 2025物流企业并购合同
- 池州市中医院护理管理国际交流考核
- 全国2025年7月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 2025昆明铁路局招聘笔试题目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制造业行业发展现状及细分市场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贵阳房地产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氮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化工装置运行维护标准化指南
- 202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飞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学困生教学课件
- 增强CT造影剂外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