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2、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一种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就可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C.探测仪可以发现幸存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从而作出反应3、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的音色不同B.敲击鼓面发声,是因为鼓面正在振动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面对面交谈是因为真空可以传声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速度比普通声快得多B.弹琴时,增大拨动琴弦的力度就会增大振动频率C.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D.环境嘈杂时,戴上耳罩是从传人耳处中减弱噪声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8、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如下图,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 D.工厂员工戴防噪声耳罩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是防止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战士们的耳中。3、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4、如图是我国的传统乐器——排箫,它是由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可以吹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请你判断图中排箫的高音区在___________(选填“A”或“B”)区。5、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选填声音的特性),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_____处控制噪声。6、家用轿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工作的.核能属于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利用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来获得核能的.7、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是一种自由簧气鸣乐器,它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__(选填“快”或“慢”),频率较大的为__区,图中低音区为__区,高音区为__区。(3)演奏时,声音通过__传入人们耳中,人能听出是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__辨别的。8、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__而产生的;“客船”上的人通过__(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9、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0、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___而产生的。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声音经4s被他听到;过后汽车再次鸣笛,经3s被他听到;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17s,若声速为340m/s,求:(1)汽车第一次鸣笛距离人多远?(2)汽车第二次鸣笛距离人多远?(3)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的静止的船上对着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此时船离悬崖多远?3、学完声速知识后,小雨和小凯在课余时间一起估测了声音在某金属管道中的传播速度。两人先选取长为510m的长管道,小雨站在管道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管道,小凯站在管道的另一端测量出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4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2)根据如表中的声速,你认为该金属管道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3)如果管道里充满水,则小凯将听到几次敲击声?请你将它们到达小凯耳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出来。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15oC)340铝5000铜3750铁51004、甲同学在观看远处放烟花,甲同学发现烟花在空中爆炸2s后才听到响声,甲同学距烟花爆炸处有多远?(声音的速度为340m/s,不计光传播的时间)5、为了测定某处海底深度,船上工作人员从海面处向海底发出声波4s后,接收仪上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该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米?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1)小明把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发现水花四溅。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2)某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表所示。则甲和乙相比,______的音调更高,______的响度更大;1100Hz表示______(选填“每分钟”或“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为1100次。声音声音强弱的等级/dB频率/Hz甲701100乙110700(3)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甲和乙两个波形图的音调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甲和丙两个波形图的音色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将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3)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图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乒乓球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说明______。3、小明想将聚酯棉、泡沫、海绵等材料分别装入鞋盒,以比较它们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能找到的可作为声源的器材有:音叉、手机。(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2)小明调整好声源的音量后,将其放在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下面两种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__________;方案A: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方案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比较此处到鞋盒的距离。(3)收集证据: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材料种类聚酯棉泡沫海绵听不见声音时距离声源的距离/m5.22.83.7隔声性能最弱最强较弱(4)以上三种材料,仅从隔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隔音墙应用可以在__________隔断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5)上述“方案B”中应用的研究方法和下述哪个例子相同__________。(选填“A”、或“B”)A.根据小球被音叉弹开远近判断音叉的振幅大小变化B.用水波引入声波学习4、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钟表放到一个盒子里,用衣服盖住钟表,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更换不同材料,仿照步骤2,再做四次,将数据记录,得到如下表的数据。材料袜子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1.22.12.83.75.2请你回答问题:(1)在小华设计的实验中,他依据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来判断物体的隔音性能,这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2)根据表中所示数据可以初步判断,上表所示的五种材料中_______的隔音效果最好。(3)在控制噪声的方法中,“隔音”是采用了________(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的方法减弱噪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详解】影响响度的大小的因素有:(1)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距离发声体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3)与声音的发散程度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改变了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了响度,故A正确;B.不同水量,敲击时水柱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时,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故选A。2、D【解析】【分析】【详解】A.探测仪通过探头将声音传到人耳,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耳根据音色能分辨出发声体的不同,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探测仪可以发现幸存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的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A【解析】【详解】A.地震时会伴随有低频的振动,产生次声波,故A错误,符合题意;B.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方式求救,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解析】【分析】【详解】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则钟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会不同,响度相同,如果用不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则发出声音的音调及响度都不同,但两种情况下,发出声音的音色一样,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详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编钟的振幅不同,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鼓面发声,是因为鼓面正在振动,故B正确;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的表面接近真空,月球上可以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故D错误。故选B。6、D【解析】【详解】A.温度不变,各种声音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误;B.弹琴时,增大拨动琴弦的力度,振幅增大,响度增大,故B错误;C.声音只有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才是340m/s,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这个速度大,故C错误;D.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7、B【解析】【详解】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响度大,故A错误;B.由声音的产生原因可知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分辨,故C错误;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故选B。8、A【解析】【详解】A.高速公路安装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9、B【解析】【详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解析】【详解】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同;振动的快慢变低了,即频率变低,则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
振动
大于【分析】【详解】[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
声源
响度
空气【分析】【详解】[1]消音靴减少噪声产生,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这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战士们的耳中。3、
升高
响度【分析】【详解】[1]用力敲击水瓶琴时,声音是由水和瓶子振动发出的,由于从左向右水的质量越来越小,所以振动越来越快,故发出的音调将升高。[2]因为响度由振幅决定,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音叉振幅越大,则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4、B【详解】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排箫发声靠空气柱振动,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故排箫的高音区在B区。5、
空气
音调
声源【详解】[1]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朵,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而声源和人耳之间的介质是空气,故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朵。[2]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空气柱长短不同,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3]禁止车辆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6、
超声波
不可再生
核裂变【详解】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工作的;核电站所用的核燃料不能在短期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由于核裂变是可控的,故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过程中释放核能带动发电机发电的.7、
响度
慢
A
C
A
空气
音色【详解】(1)[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故发生变化的是响度。(2)[2]口琴在发声时是铜片在振动,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3][4][5]由图知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振动频率较大的为A区,振动频率较小的为C区;故C区发出的音调最低,为低音区;A区发出的音调最高,为高音区。(3)[6]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演奏时,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们耳中。[7]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人能听是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音色辨别的。8、
振动
音色【详解】[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因为钟振动发出的声音传到了客船。[2]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9、响度【分析】【详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实际上是声音的响度。10、振动【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发出“嗡嗡”的声音,声音是纽扣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的。三、计算题1、(1)1360m;(2)1020m;(3)20m/s【详解】解:(1)汽车第一次鸣笛时与人的距离为(2)汽车第二次鸣笛时与人的距离为(3)两次鸣笛的间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汽车的速度为答:(1)汽车第一次鸣笛距离人为1360m;(2)汽车第二次鸣笛距离人为1020m;(3)汽车的速度为20m/s。2、340m【分析】【详解】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2s的距离为船离悬崖的距离为s=答:此时船离悬崖340m。3、(1)1.5s;(2)铁;(3)三次;先听到从金属管传来的声音,再听到从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详解】解:(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2)小凯站在管道的另一端测量出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4s,则通过金属管道的传播的时间为该金属管道传播速度为故该金属管道可能是铁。(3)如果管道里充满水,则通过水传播的时间为只要两个声音间隔0.1s,才会区分出两次不同的声音,故可以通到三次声音,先听到从金属管传来的声音,再听到从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答:(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1.5s;(2)根据如表中的声速,你认为该金属管道可能是由铁材料制成的;(3)三次;先听到从金属管传来的声音,再听到从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4、680m【详解】解: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大的,大约是3×108m/s,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则声音传到甲同学处所用的时间近似等于从看到烟花到听到爆炸声的时间,甲同学和烟花爆炸之间的距离s=vt=340m/s×2s=680m答:甲同学距烟花爆炸处有680m。5、3000m【分析】【详解】解:工作人员从海面处向海底发出声波,4s后接收仪上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则声波从水面到海底的传播时间为2s。则海底的深度是s=vt=1500m/s×2s=3000m答:海底的深度是3000m。四、实验探究1、
振动
甲
乙
每秒钟
相同
不相同【详解】(1)[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发现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2][3]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声音的频率大于乙声音的频率,所以甲声音的音调较高,甲为70dB,乙为110dB,乙响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创咨询策划方案范文大全
- 老龄产品营销方案
- 河南精轧螺纹钢施工方案
- 物流建筑国内外方案设计
- 洋房圈层营销方案
- 深圳能源发行基础设施REITs融资的动因和效应研究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课后习题解析
- 企业安全检查记录标准模板
- 英语中it作形式主语句型练习
- 铁、钴基碳纳米纤维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高职院校十五五人才培养工作报告
- 售后服务人员工作自我总结范文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年)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考试题库(附答案)
- 通信管道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长春市团校入团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消防联动调试方案(完整版)
- 收费站廉政培训课件
- 酒店数字化运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形势及投资规划预测报告
- 终末病历质控工作规范与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