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1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2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3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4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哪一种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影子C.小孔成像D.日食D.以上都是2、太阳垂直射到一个极小的“△”形孔上,那么能在地面上产生的形状是()A、“△”形

B“”形

C、“○”形

D、“□”形3、无云的晴天里,某同学在操场上竖立一根直杆,地面上OA是这根杆在太阳光下的投影,过,了一段时间后,影子的位置移到了OB,且OA=OB,如图所示。则AB所指的方向是(

)A.东

B.西

C.南

D.北4、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5、在黑暗的房间里点燃着一支蜡烛,在白墙壁和蜡烛之间放一块中间刺有小孔的硬纸,在白墙壁上出现的现象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A.烛焰的影子;光的直线传播B.烛焰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C.烛焰正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D.一个亮斑;不确定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7、中学生身高1.5m,在阳光照射下影长为1m,若此时测得旗杆的影长为4m,则旗杆高为()A.6m

B.7m

C.8m

D.9m8、光在某种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应该()A、大于3×105千米/秒B、等于3×105千米/秒C、小于3×105千米/秒D、不能确定9、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abcd

B.acd

C.ab

D.cd10、如下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光是沿

传播的。2、很早的时候,我们祖先就注意观察天象,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如图所示,近年,我国科学家根据古书中“(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记载,猜想“天再旦”是天亮了两次,即发生在早晨的日全食。恰巧,1997年3月9日,我国境内发生了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发生时,新疆北部正好是天亮之际。这次日全食的观测,证实了我国科学家对“天再旦”的猜想,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经过推算,我国科学家得出周懿王元年是公元前899年,陕西省的学者和科技工作者为此项研究工作做出了杰出的项献。日全食现象可以用_________来解释。科学家们在这次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科学方法,请你任意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3、一束光从地球到月球需要1.27s,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

m。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m.5、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光现象做的实验,实验说明的物理现象是:

6、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雷雨天,

某人看见闪电后经5秒才听到雷声,

打雷处距目击者________米.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m.8、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株洲长江北路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

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9、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这是利用了

原理。10、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分别如上图(甲)和(乙)所示。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

(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都正确”、“都不正确”、“甲正确,乙不正确”、“乙正确,甲不正确”);根据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你在评价他们的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时,主要是看(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画图是否认真”、“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画图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否正确”)。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晴朗的日子里,你能用现有知识测一棵大树的高度吗?动手试一试。2、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三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2)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3、小孔能成像,但所成像的形状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决定做实验进行研究.她在两个相同的空罐底部中央分别打上圆孔和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接着她将圆形小孔和方形小孔分别正对烛焰和发光的灯丝,并保持小孔到它们的距离相等.小华看到了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像的各种情况如图17所示.(1)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条件中只有

不同,而所成的像却相同.由此可知: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所研究的那个因素

(有关/无关).(2)比较甲、丙两图可知,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

有关.(3)根据以上探究结论,可以作出如下判断:丁图中灯丝所成像的形状与丙图中灯丝所成像的形状

(相同/不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D5、答案:B6、答案:B7、答案:A8、答案:C9、答案:B10、答案:A二、填空题1、答案:直线2、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可填写:猜想、观测、推算、验证等

3、答案:3.81×108

4、答案:3×108

3.9×1085、答案:光的直线传播6、答案:1700提示:近似认为闪电发出到看见的时间为零

7、答案:答案:3.9×1088、答案:直线传播(或小孔成像)

缝隙(或小孔)高度不同9、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0、答案:甲正确,乙不正确

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时应保持井口一致(即同一水平面内)三、实验探究1、答案:用卷尺量出自己的身高A′B′和影长B′C′,再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