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攻克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1页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攻克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2页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攻克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3页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攻克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4页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攻克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C.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用到了光的反射D.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2、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3、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A.1.5×109m B.1.5×1019mC.5×106m D.5×1012m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华在玻璃板前放置了一支蜡烛A,并将其点燃,将另一支与蜡烛A大小相同的蜡烛B放于玻璃板后方,移动蜡烛B直到在玻璃板前看起来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的像也将向上移动B.为了让蜡烛A的像更清晰,实验应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C.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可以在光屏上看到蜡烛A的像D.若按图中乙的方式摆放玻璃板,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5、如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演中出现的四个场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看到冬奥焰火 B.小朋友的影子C.看故乡的月亮 D.看冬奥圣火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B.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7、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8、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变小B.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依然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C.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和像之间,像会被遮挡D.当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蜡烛的像也会向左移动9、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实像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C.若被测者远离平面镜0.1m,他在镜中的像会变小D.被测者看到平面镜中“E”的像开口向南,则视力表上“E”的开口向北10、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D.经过3s,笔尖与笔尖的像相距20cm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梓山湖湖水深度大约10m,一架无人机悬停在距湖面16m的高空中,它在湖中的像到湖面的距离为_____m;若无人机竖直下降,它在水中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如图所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莫斯科红场阅兵,伴随着前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主旋律走过红场,吸引了全球目光,音乐的主旋律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每位士兵的耳中的;周边观看阅兵的群众能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红旗看起来呈红色是因为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光。3、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__(吸收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__色。4、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米处,当他正对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以镜中的像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s后小明到平面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m。5、2018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时隔152年人们又见到了超级蓝色红月亮。发生月全食是光的_____(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的结果。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当入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转20°时,反射角变为_____。6、如图所示,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光的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光的______(填“反射”或“折射”)规律,在公路急拐B处装上______(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7、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______现象,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的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车厢内始终显示216km/h,通过隧道用了3分钟、这条隧道长约______。8、身高1.6米的小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这个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小强距平面镜2米,那么他与镜中的像相距____米,当小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的高度变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9、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舞蹈语言复活了国宝级文物《千里江山图》。在临水起舞的画面中,平均身高1.80m舞者在光滑舞台上的“倒影”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若舞者向下弯腰靠近舞台,则“倒影”的身形大小将______。10、在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期间,出入公共场所,必须测量体温,如图甲所示的体温枪是利用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工作的,居家体温测量可采用水银体温计,如图乙所示,它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56s在地面接收到返回信号,根据此数据,则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其影长为米,另一位身高为米的人,直立时影长为米,求电线杆长.3、如图,医生在为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则:(1)小红距离视力表的像有多远?(2)如果小红站起来,朝平面镜的方向走了3秒后,她距离视力表的像为2.8米,则小红走动的速度是多少?4、绕月试验器在某一时刻用自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过0.002秒后收到返回信号,此时试验器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米?该试验器能否用声呐技术测量自己到月球的距离?为什么?(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5、“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这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你知道它包含的科学道理吗?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3)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___________。2、小华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如图所示)。(1)小华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发现实际观察时,无论如何调节孔到蜡烛的距离,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仍不够清晰,你能帮她想个可行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________。(2)小华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如图所示,右图为孔的形状特写),继续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变化。(3)另有几个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来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_______设计更合理,依据是_______。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和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实验时应在蜡烛______(选填“”或“”)一侧观察蜡烛的像;如果将竖立的玻璃板沿图中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的像相对于桌面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移动。4、小花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1)为了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该实验应在亮度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3)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4)实验过程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一些,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选填“①”或“②”)处;(6)若想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请你写出将如何操作。_____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如图甲,小明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表面___________(光滑/粗糙)些的白色硬纸板___________放在平面镜上。(2)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线,然后将纸板F绕ON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F上___________(看到/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___________(存在/不存在)。(3)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将纸板F沿PO剪开,把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发现在纸板F___________(上/下)半部分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A.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手机的人脸识别,是人脸反射的光进入手机摄像头,手机进行识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红外测温仪能检测到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然后转换成电信号,显示温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解析】A.铅笔在平面镜中成虚像,且铅笔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像的尖端朝左,故A错误;B.铅笔是一个整体,整体的移动速度相同,故笔尖的像移动速度等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故B错误;C.移动过程中,铅笔的长度不变,则此时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仍相距6cm,,故C正确;D.将M逆时针转动45°,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则此时铅笔的像是竖直且尖端朝下的,故D错误。故选C。3、A【解析】因为光斑的直径和小孔的位置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太阳的直径和小孔的位置所构成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正比例,设太阳直径为n米,光斑的直径为,则有解得故选A。4、D【解析】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的位置没有改变,蜡烛A的像也不会改变。故A错误;B.为了让蜡烛A的像更清晰,可以将蜡烛点燃。明亮的环境,会有其它光线进入人眼,反而不利于观察蜡烛A的像。故B错误;C.平面镜所呈的像是虚像,无法在光屏上呈现。故C错误;D.图乙中玻璃板倾斜放置,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知,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故D正确。故选D。5、C【解析】AD.能看到焰火和圣火都是因为焰火和生活本身就发光,光沿直线传播进入人眼,故AD不符合题意;B.影子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光的反射,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C。6、A【解析】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正确;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不变,故B错误;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此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故C错误;D.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所以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所以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像的前面,是不会影响成像的,故D错误。故选A。7、C【解析】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树叶挡住了光,看不到泰山,故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影子的形成,故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属于声现象内容,故C符合题意;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解析】A.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等大,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无论平面镜有多大,有光反射,都可以成完整的像,故B正确;C.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平面镜对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不会被木板遮挡的;故C错误;D.当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它所在的平面并没有改变,像与物的对称关系不变,由于蜡烛没有移动,蜡烛的像也不会移动,故D错误。故选B。9、B【解析】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虚像,故A错误;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7m,平面镜到测试者的距离为那么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到测试者的距离为故B正确;C.若被测者远离平面镜0.1m,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D.被测者看到平面镜中“E”的像开口向南,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视力表上“E”的开口向南,故D错误。故选B。10、C【解析】A.因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故铅笔的像为虚像,因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可知铅笔的像的尖端朝左,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因笔尖的移动速度等于笔尾的移动速度,且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可知笔尖的像移动速度等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经过3s,笔尖到笔尾的距离为6cm,因像与物等大,故可知此时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的距离也为6cm,故C正确,符合题意;D.经过3s,铅笔的运动距离为s=vt=2cm/s×3s=6cm则此时笔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l=l0-s=10cm-6cm=4cm因物距等于像距,则笔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4cm,故笔尖到笔尖的像的距离为s0=2l=2×4cm=8cm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

16

不变【详解】[1]湖面为镜面,无人机在湖中的像为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一架无人机悬停在距湖面16m的高空中,它在湖中的像到湖面的距离为16m。[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物体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若无人机竖直下降,但大小不变,所以它在水中的像大小将不变。2、

空气

反射【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乐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士兵的耳中。[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旗看起来是红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红光而吸收其它色光。3、

反射

红【详解】[1]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反射了黄色光。[2]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白色背景板反射红光,故影子区域呈现红色。4、

运动

不变

2【详解】[1][2][3]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平面镜距离是3m,小明和小明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米,当他正对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也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2s后,小明向平面镜靠近了2m,小明的像向平面镜也靠近了2m,小明和小明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m,所以小明以小明的像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小明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5、

直线传播

120°

40°【详解】[1]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现象就是月全食,因此月全食是由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时,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3]当入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转20°时,此时的入射角为60°-20°=4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40°。6、

直线传播

反射

凸面镜【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AB路段和BC路段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C路段的光线只能沿直线传播,那么AB路段的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2][3]为了看到BC路段的情况,BC路段的光线要发生反射,所以人们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在公路急拐B处装上凸面镜,这种面镜有发散作用,看到的视野更广,不能是凹面镜,因为这面镜对光是会聚作用。7、

反射

不变

【详解】[1]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反射现象,车窗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其中一只手是平面镜成的像。[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大小相等,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的像会不变。[3]这条隧道长约8、

4

不变【详解】[1]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2]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故他与镜中的像相距4m。[3]当小强远离平面镜时,物体的高度不变,像与物体等大,故像的高度也不变。9、

反射

变短【详解】[1]光滑舞台相当于平面镜,平均身高1.80m舞者在光滑舞台上的“倒影”是舞者在镜面中的像,像是舞者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车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根据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若舞者向下弯腰靠近舞台,舞者的身影变短,则“倒影”的身形大小将变短。10、

红外线

热胀冷缩【详解】[1]物体在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体温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2]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来测量温度的,将不便于观察的温度变化转换成了便于观察的液柱的长度变化,采用了转换法。三、计算题1、3.84×105km【详解】激光的路程s=vt=3×108m/s×2.56s=7.68×108m则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d===3.84km答: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3.84×105km。2、7.2m光的直线传播形成了影子,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一定,所以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与物体高度成正比.【详解】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出两物体影子的示意图,如下:阳光的入射角度一定,所以图中两个三角形相似,则:;代入数值解得:.3、(1)4.6m;(2)0.6m/s.【详解】(1)图中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2.5m,小红距离平面镜2.5m-0.4m=2.1m,则小红距离视力表的像2.5m+2.1m=4.6m;(2)如果小红站起来,朝平面镜的方向走了3秒,小红与平面镜的距离减小了,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不变,当她距离视力表的像为2.8米,小红移动距离为4.6m-2.8m=1.8m,则小红走动的速度.点睛: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计算物距与像距,然后再计算题目中的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至于动态分析,只要画出初始和末尾的位置即可正确计算.4、;该试验器不能用声呐技术测量自己到月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详解】由题意可知,此时试验器到月球的距离是该试验器不能用声呐技术测量自己到月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5、这是由于“白色”和“黑色”物体对光吸收的能力不一样,白色的物体不吸收光,照射到它的色光全部反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夏天穿黑衣服在太阳下会吸收所有色光,使温度升高,人会觉得很热.冬天穿白衣服,即使在阳光下,也不能从太阳光中取暖,人会觉得很冷.所以说“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详解】要正确解本题,关键是明白“冬不穿白,夏不穿黑”的说法,是与气温,或者说冷热紧密相连的,我们知道,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不能从阳光中吸收能量,而黑色是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所以从阳光中吸收能量最多.相比来说,冬天天冷,穿黑色的有利于从阳光中吸收能量,可以暖和一点,而夏天穿白色的,可以尽量少的吸收阳光的能量,不致于更热.所以“冬不穿白,夏不穿黑”.答案:这是由于“白色”和“黑色”物体对光吸收的能力不一样,白色的物体不吸收光,照射到它的色光全部反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夏天穿黑衣服在太阳下会吸收所有色光,使温度升高,人会觉得很热.冬天穿白衣服,即使在阳光下,也不能从太阳光中取暖,人会觉得很冷.所以说“冬不穿白,夏不穿黑”四、实验探究1、

位置

垂直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观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详解】(1)[1]利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的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2]实验时应将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垂直放在白纸上,这样做便于找到像的位置。[3]实验时要另外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在镜前看上去蜡烛B与镜前的蜡烛在镜中成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4]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眼睛在B侧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蜡烛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光屏上有蜡烛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实像。2、

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没有

小华

实验中应该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

大【详解】(1)[1]小孔成像的亮度差别越大效果越好,所以,应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2)[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通过小孔时,上方的光射向下方,下方的光射向上方,是实际光斑的汇聚,成的是倒立的可大可小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由像与物到孔的距离有关。所以,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没有变化。(3)[3][4][5]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应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大。3、

大小

不发生【详解】[1]两支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故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